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微信封杀淘宝客>文章列表
微信封杀淘宝客
当下,我国互联网行业多个细分领域的超级网络平台垄断局面正迅速形成并不断强化。一些超级网络平台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集私权力和公权力于一体,所拥有的权力与承担的责任已超出企业原有边界。平台权力滥用、平台责任泛化引发的平台与政府、平台与用户、平台与社会、平台与平台间冲突不断。近期爆出的阿里京东“二选一”争论、菜鸟顺丰关闭数据接口、微信封杀淘宝客、华为微信用户数据争执和苹果微信打赏风波等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这些冲突直接损害用户基本权利,破坏市场公平竞争,恶化行业创业创新环境,损及社会利益、公共利益和政府形象,也给现有网络治理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在《反垄断法》颁布十周年和《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相继修订之际,为梳理我国超级网络平台竞争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治理方案,促进行业向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互联网实验室正式启动“中国超级网络平台竞争与垄断问题的系列研究与研讨”,研究与研讨将涉及电子商务、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网约车、数据垄断等领域的互联网巨头,最终形成系列研究报告。就研究目的,互联网实验室特别强调,这次系列研究和研讨旨在引起政府部门对互联网行业垄断问题和危害的关注,而不是为了打击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个平台。互联网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陪伴和见证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与壮大,深知中国互联网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走上世界舞台、成长为超级网络平台这一步一步中的艰辛与不易,这些平台不仅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中国从网络大国成长为网络强国的中坚力量。但我们都知道体量越大责任越大,更知道创新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只有通过创新和公平竞争环境的建设,才能让更多创新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用先进的技术和模式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形成中国互联网行业稳定的创新发展梯队,真正成为全球互联网的第二极。互联网已进入网络平台时代,一些互联网巨头正向超级网络平台迈进。全球市场中,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脸书(以下简称“FAMGA”)已然成长为超级网络平台。国内而言,腾讯、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平台未来很可能成为继“FAMGA”后的又两大国际超级网络平台,但目前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在内的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了国内的超级网络平台。因此,互联网实验室对中国电商领域超级网络平台垄断行为及治理的研究,在综合考量平台垄断行为表现、社会关注度、超级网络平台地位等因素后,选取了阿里巴巴作为研究对象。经过18年的持续创新与发展,阿里巴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级网络平台,引领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奇迹,解决了千万人的就业问题、改变了亿万人的消费方式,让商品的流通不再受地域限制、促使无数并不相识的卖家与买家之间达成交易,践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伴随阿里巴巴的进一步扩张及国际化步伐加快,与全球化的超级网络平台的差距日益缩小。但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其不规范行为也愈演愈烈,引发业内高度重视。近年来,阿里巴巴不规范竞争行为不断增加,甚至升级涉嫌垄断。回顾阿里巴巴不规范竞争历程,按照阶段特征可分为“沉默期”、“成长期”、“爆发期”和“升级期”。四大阶段不仅折射出了阿里巴巴不同发展阶段对谋求生存、巩固地位、获取利润和掌控资源的不同诉求,更是反映出了这些行为整体的升级态势。报告将阿里巴巴不规范竞争行为的升级态势归纳为四点:一是不规范竞争行为多样化;二是不规范竞争隐蔽性增强;三是不规范竞争野心倍增,着手把控数据、媒体等社会资源;四是不规范竞争行为升级为垄断。不规范竞争行为内外因素兼具,垄断危害不容小觑对于危害,报告指出,作为超级网络平台,阿里巴巴的垄断行为危害巨大。二是,扼杀行业创新。阿里巴巴为保垄断地位,一方面强力打压竞争对手、限制创新技术推广,造成竞争双方疲于应战而怠于创新,严重影响了中国电商领域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压榨、绑架平台商家,导致商家再投资空间小、创新动力不足。同时也催生不正“创新”之风,面临创新能力丧失危机。为夺用户,商家使用“歪门邪道”,仿货、假货、刷单等行为极为盛行,致自主创新力退化。四是,影响国家政经安全。首先阿里巴巴的VIE结构,造成国内资本流失在所难免,更带来了政治、经济安全隐患。其次,阿里巴巴对媒体的渗透及专家学者的公关,无疑将屏蔽甚至左右独立第三方舆论。再次,阿里巴巴拥有大数据资源,威胁国家网络安全。最后,出海综合性风险增加,易反噬国民经济安全。当前公众对反垄断法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普遍偏低。尤其是消费者和中小企业对反垄断知识及垄断事件关注的不足无疑将助长垄断者嚣张气焰。因此,政府首要任务就是加大反垄断法普法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好社会监督功能。此外,鉴于单个商家和消费者垄断诉讼成本高昂的难题,建议尝试建立针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垄断受害者的众筹诉讼机制。通过协同多方的力量对互联网行业一些领域的典型垄断行为进行主动诉讼,提高社会对垄断的监督作用。《中国超级电商平台竞争与垄断研究报告》PDF全文文件下载(点击下载)
一起惠2017-12-06 13:06:59387 次
在2015年6月淘宝发布淘口令后,淘宝客和微信保持着一种沉默的“暧昧”,两者明面上装作互不相见,私下却不断上演着猫和老鼠的戏码。5月,腾讯再次封杀了淘宝客在QQ和微信端的推广链接,似乎要给猫鼠游戏宣告结局。淘宝拼团有意无意地在猫窝顺了点小鱼干,被逼得掏出利爪的微信不会意识到,这或许是自己玩了手商品搜索后的链式反应。一切动作都源于恐惧……5月21日,不少淘宝客发现微信、QQ上的淘宝客推广链接打不开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营销平台阿里妈妈迅速发布公告,确认了淘宝客链接被屏蔽一事,并建议淘宝客在分享推广内容时,先把链接去掉,引导买家通过淘口令登录购买。(《阿里妈妈发布公告:淘宝客遭微信QQ封杀》)淘宝客推广是一种按成交计费的推广模式,淘宝客只要从淘宝客推广专区获取商品代码,任何买家经过淘宝客的推广进入淘宝卖家店铺完成购买后,就可得到由卖家支付的佣金。淘宝客借鉴了于亚马逊平台上发展而来CPS联盟,随着阿里平台站内流量成本的水涨船高,走佣金模式的CPS的“中小型商家友好”特性被广大长尾卖家推崇,逐渐成为今天阿里妈妈平台旗下的第一赚钱机器。阿里妈妈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影响不大。”需要指出的是,通过不断修改链接特征来绕过微信的识别的确不是什么技术上的难题,但微信也可以顺手就在下次更新里再次封杀。这样的“躲猫猫”游戏要玩到什么时候没人知道,但淘宝客和消费者却极有可能在陷在“今天能不能打开链接?”的沼泽里失去耐心。这并非腾讯旗下产品第一次屏蔽淘宝客链接。事实上,微信一直保持着对淘宝及淘宝客链接的屏蔽──直到今年3月淘宝客更新至5.1版本后,淘宝客链接才能重新在微信中打开──这显然不是因为微信的善意。不到两个月,突围再次宣告失败。在此前的长期时间内,淘宝客们早已经积累了一身教授买家通过淘口令和复制链接的形式进店购买的本领,阿里妈妈方面称“影响不大”也并非没有理由。虽说3月淘宝客5.1版本绕过屏蔽的手段才持续了不到两个月,可这次“偷偷摸摸”的突围却让淘宝客活跃在微信的身影更“扎眼”了。(《乱象还是趋势?淘宝客们开始瞄准微信了》)淘宝客的新模型“淘宝优惠机器人”利用购物返利和多级分销牢牢地抓住了一大票活跃在微信生态内的优质客户,“它们在‘相互屏蔽’多年的微信和淘宝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桥梁。“这些在微信中滋生的返利通道,却让微信的流量再次流向了淘宝。2016年,微信为阿里贡献了高达2000亿元的GMV,总占比达6%。触碰微信那根异常敏感神经的还不止是微信淘宝客生态的乱象丛生。7月18日,淘宝网的营销新玩法——拼团正式上线生效。根据淘宝网的定义,拼团是一种营销活动工具,买家通过自身分享邀请好友组团,成团后可享受卖家商品的让利。支付宝不做社交了,淘宝却再次伸出了触手。拼团模式,其实就是社交经济。用户将拼团购物链接转发到微信群等场景中,亲友、同事等熟人在规定时间内实现拼团即可获得折扣。这种裂变式的社交拼团模式能产生“病毒式”的传播效应,在极低的成本下拉动新的用户增长。以其代表拼多多为例,据披露,拼多多2017年5月的交易额已经过50亿元,日订单量过500万,客单价20多元。去年7月,拼多多完成了由腾讯领投的1.1亿美元的B轮融资。另据未披露消息,在3月份完成的C轮融资中,拼多多估值已达20亿美金。拼多多的产品逻辑是:调动起用户的社交关系拼团购买某一低于其他购物平台价格的商品。比传统团购自由度更高,SKU更灵活。拼多多为微信生态外的电商品牌和品牌商打开了一个新的流量渠道,以银泰西有、网易考拉为代表的零售巨头对此趋之若鹜。恒安纸业在今年12日至14日尝试拼团卖纸巾,活动期间纸品类购买转化率达48%,参团率达98%,通过社交分享带来的订单量比例超过50%。7月24日,美妆平台河狸家的拼团项目在首页上线……由于拼团模式和此前的流行的诱导转发类似具有病毒性的传播效应,促销信息泛滥会严重影响微信生态的用户体验,因此即便是领投了拼多多B轮的腾讯也仍未开放拼团的朋友圈分享权限。其实,微信在2016年拼团模式起步之初就出台了朋友圈谢绝拼团的公告,直到今年4~5月才真正下手整治。在微信的划定边界里,拼多多简单、粗暴的一招鲜可以在好友对话和微信群出现,但如果想出现在朋友圈,肯定不会是链接的形式。据微店生态业内人士透露,微信要求拼团业者在页面开发时就取消微信右上角的分享到朋友圈功能,从技术上进行了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淘宝拼团的上线直接越过了微信的红线。由于淘宝客5.1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绕过微信屏蔽,此次淘宝拼团上线恰好品尝到了这枚甜蜜的果实,可以畅通无阻地在微信生态各个位置流动和展示。“自己人”都无法获得的朋友圈露出,竞争对手竟然突破了;之前还只是优惠低价的淘口令,如今竟然想透过拼团继续掠夺微信流量……这种种难免让微信恼羞成怒。实际上,淘宝还没来得及有大动作,触怒微信的可能仅仅是那一纸公告。在手淘,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到拼团的入口,朋友圈和群聊似乎也没有见到淘宝拼团的刷屏,绞杀在起义开始前的黎明就已开始。淘宝急着上马拼团,除了保持了一贯对社交零售的饥渴之外,或许也是受了微信的刺激。微妙的变化源自于今年5月上线的微信“搜一搜”,通过这个入口,用户可以搜索相关的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等,目前已经与扫一扫、摇一摇成为同级功能。而另一个隐藏在小程序中的搜索入口则是能检索到小程序本身。如若能够通过检索连接人与商品,其背后蕴藏的巨大想象空间和流量势能就会瞬间爆发。月初,亿邦曾首报微信即将内测商品搜索,有受访者指出微信做商品搜索本质上是要建立基于微信的电商搜索环境。“电商的模式和格局既定,想在存量市场中改变人货场的竞争模式,需要挖掘新的流量或者改变原有流量的分发模式,微信做商品搜索将以上两点都包括了。”一位传统零售从业者表示,“如果依托于微信小程序电商可以崛起,商家面对二选一的时候,会有C选项。”今年年中,腾讯悄悄地上线了一个叫“觅鱼”的导购网站,同时发布了其桌面客户端。出人意料的是,觅鱼没有开发手机端的APP。觅鱼从全网抓取优惠信息分发到平台上,用户可以直接点击链接领券并下单购买。经过观察,觅鱼并没有洗去商品链接中的推广ID,得到觅鱼免费青睐的淘宝客完全是“中彩”。最新版本的觅鱼还没有用户体系,因此并不能做到商品推送的千人千面,和市面上的老牌导购网站比起来显得非常不成熟,或许可以将它当作一个“姿态”性质的产品来宣扬腾讯的开放理念。未来,淘宝客或许依然会活跃在微信生态内,但是所有的商品展示和购买通道可能都要通过一个类似觅鱼的小程序来接通。微信生态内的电商推广思路和面貌或许会趋同,但终究被拾掇好了。腾讯总会用对开放的不同定义告诉你:我对大家是开放的,但开放是我的。
一起惠2017-07-29 11:28:13310 次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