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Android>文章列表
Android
据国外媒体报道,据移动广告平台OperaMediaworks称,Android的移动广告印象份额首次超过了iOS。广告印象(AdvertisingImpression)是指广告信息接触受众成员的一次机会。总印象数(或称接触人次)指媒介计划中整个媒介投放的亮相总次数,或指一个媒介排期计划所接触的总人次。苹果iOS以前一直是移动广告市场的领头羊,但是Android在上个季度显然在该领域超越了iOS。据OperaMediaworks对2014年第一季度的全球移动广告市场的调查显示,Android的移动广告流量份额已由去年第四季度的37.7%上升到42.8%,而iOS的流量份额则由43.4%下滑到38.2%。OperaMediaworks在最新的《2014年第一季度移动广告状况》报告中写道,上个季度标志着谷歌(微博)的移动OS第一次击败苹果iOS,拿到最大的移动广告印象份额。在所有的Android设备厂商中,三星的广告印象份额最高,达到60%;LG、摩托罗拉、HTC和中兴通讯的移动广告印象份额依次为11%、5.7%、3.3%和2.5%。其他的Android设备厂商的份额总和为17%。然而,iOS仍然是上个季度全球最赚钱的移动操作系统。它的移动广告收入份额为52.2%,Android排在第二位,移动广告收入份额为33%。Android去年同期的移动广告收入份额为26.7%。OperaMediaworks称,Android在移动广告印象份额和移动广告收入份额上获得的增长主要来自黑莓和塞班。虽然失去了诺基亚的支持,塞班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其移动广告印象份额为5.8%。黑莓的移动广告印象份额略高于1%。OperaMediaworks分析了来自1.4万多个网站和应用的5亿多用户的移动广告印象,每月分析的移动广告印象总数达到640亿条。
一起惠2014-04-23 09:08:23635 次
4月12日消息,在两年前,耐克将自己的业务范围从运动服饰扩展到了健身技术,并推出了首款FuelBand健身追踪器。而据知情人士日前透露,耐克公司内部已经在认真地讨论是否要退出可穿戴硬件市场。这究竟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呢?科技网站CNET日前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目前,耐克在售的旗舰设备是Nike+FuelBandSE,价格是150美元。旗下另有一款Nike+运动手表,售价140美元。耐克从未公布这些设备的销售数字。健身追踪器市场目前尚处于萌芽期,但其在去年的市场价值预计达到了3.3亿美元。耐克的竞争对手们——Fitbit、Jawbone、Withings和Garmin——都已经在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根据NPDGroup的数据,FuelBand在实体店和大型在线零售商处的销售占到可穿戴健身追踪器总销量的10%。放弃硬件业务并不意味着耐克会退出可穿戴市场。分析师表示,因为Nike+这个数字健身平台的高度成熟,耐克可能更适合作为数据收集商和应用制造商,而不是去销售硬件。耐克很有可能会和苹果展开合作,特别是考虑到这两家公司非同一般的关系。苹果总裁蒂姆•库克担任耐克的董事会成员已经长达9年,而耐克的FuelBand配套应用从两年前问世以来就一直是iOS平台所独占的。师JimDuffy在谈及耐克于可穿戴市场的侧重时说道,“而是去开发可供他们进行诊断分析的客户数据库和数据池,来让用户变得更加活跃,而核心产品的需求则会因此而提高。”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耐克内部的讨论始于最近几个月。据称耐克的高层当时一度决定正式停止可穿戴硬件产品的研发,不过相关的讨论已经暂时停止,所以最终情况可能有所变化。在耐克考虑退出可穿戴硬件市场的同时,现有的移动设备制造商也纷纷转向该领域寻找新的机遇。谷歌的AndroidWear已经吸引到了包括摩托罗拉、LG和Fossil在内的多家厂商,相关的硬件产品也将陆续问世。此外,三星在今年年初也带来了旗下第二代可穿戴设备,而苹果据传也会在今年发布名为iWatch的智能手表。在2006年,耐克和苹果联合发布了Nike+iPod跑步追踪器,这是这家运动品牌在策略转变上迈出的第一部,也是双方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那可能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合作关系。”CowenandCompany的耐克分析师FayeLandes说道。耐克和苹果目前都拒绝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任何评论。“我是否认为耐克在5年之后还会在这个领域里?由于现有用户群体的存在,他们的Nike+业务绝对不会停止。”Landes说道。在去年8月份,耐克宣布旗下Nike+平台中的用户数量达到了1800万。而在日前,官方公布的数字已经达到了2800万。FuelBand:不只是推动业务的发展FuelBand于2012年2月正式发布,并获得了外界的一致好评。在去年11月,耐克又推出了这款设备的SE升级版。但软件平台Nike+的命运在2011年秋天时就远没有那么顺风顺水了。“和你们一样,我们给自己定下了超高的标准,但目前的Nike+还达不到这个标准。”时任NikeRunning高级副总监兼总经理的JaymeMartin在一封道歉信当中这样写道。在当时,Nike+存在着诸多问题,从同步到登录再到整体的网站当时都存在许多问题。而通过FuelBand这款设备,耐克得以扭转了整个局面。Nike+得到了全面的修整,而FuelBand则成了一款代表着全新生活方式的产品。更多FuelBand的售出意味着Nike+将迎来更多的用户,耐克核心产品同时也将获得更多的潜在购买者。“对于耐克来说,FuelBand是一次展示创新的机遇,”PiperJaffray分析师SeanNaughton说道,“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来售出更多的鞋子和服饰,并制作和推出消费者感兴趣的产品。”这种策略已经见到了成效。不仅Nike+拥有了超过2800万的用户,耐克也开始拓展其他的产品,比如女性训练应用N+TC和Nike+Move等。耐克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了依靠软件引领市场,让FuelBand和智能手表的尝试变得更加依附于这些设备原本要去促成的:一个开始于你手机当中的应用、结束于你脚上的鞋子/身上的衣服的生态系统。现在,智能手机所具备的追踪能力已经非常强大,专用的健身追踪器也因此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这类健身追踪设备所做的是为品牌解决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你要如何以一种私人的方式来和个人进行交互,”CreditSuisse分析师ChristianBuss分析师说道,“这和建立一个品牌存在感并不相同。”从这方面看,耐克应该会认为自己专有的锻炼测量标准NikeFuel,和围绕着它的健身生活模式品牌要比销售一款售价150美元、对自己237亿美元年销售额基本没有任何帮助的设备更加重要。“FuelBand从来都不是要成为一款增加收益的产品,也不是为了成为可穿戴市场里长期的领导者,”PiperJaffray的Naughton说道,“他们拥有如此大的消费者网络,并已经建立了用户社区。而这些才是真正的力量和价值所在——理解一位消费者,建立一份信任,并根据用户的行为去理解他/她所寻找的。”没有什么比Nike+FuelLab更能说明耐克已经把重点重新放回软件上了。这个实验室会让耐克的合作伙伴——从锻炼应用RunKeeper、性能平台Strava,还有健身应用MyFitnessPal——开发包含NikeFuel系统的产品。耐克还将在今年秋天开放Nike+的API,让感兴趣的开发者能够为这个生态系统添砖加瓦。苹果的合作:再明显不过的选择如果苹果推出一款智能手表或是健身追踪器(或者两者混合),耐克可能会成为首要的合作伙伴。8年前的Nike+iPod运动套件——包含一个需要固定在耐克运动鞋上的小型追踪器和一个iPod臂带——在苹果的网站上依然有一个专门的页面。追踪器本身的价格是19美元,对比8年前下降了10美元。对于苹果来说,耐克拥有着强大的营销冲击力。而对于Nike+平台,苹果同样也是如此。“苹果的业务是硬件,耐克的业务是运动鞋。我并不认为苹果把耐克看成了竞争对手。苹果的硬件产品可能会对耐克的软件起到支持作用,”Duffy说道,“至少苹果能支持自己的应用,耐克将会满足于让苹果销售硬件。”业界一直盛传,因为库克的董事会成员身份,耐克和苹果达成了某种握手协议,让FuelBand成为一款iOS所独享的健身配件。但耐克对此进行了澄清。耐克的数字运动副总StefanOlander在去年接受采访时曾说道,由于公司注重的是品质而非规模,谷歌的碎片化现状让Android版FuelBand迟迟未能推出。“我们并不反对Android,我们也并没有被禁止这样做。我们只是想要确定,当我们做这件事的时候,能够把它做好。”对于那些等待Android兼容性的FuelBand粉丝来说,如果耐克退出设备市场,他们肯定会很失望。但耐克现在可能会把侧重点转向以软件为中心,而在这个领域里,他们的核心应用已经具备了Android和iOS的支持。“耐克想不想变得更加以软件为中心?答案是肯定的,”Duffy说道,“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建立一个大型的社区。”“他们并不想要成为一家设备公司。他们的主要侧重是继续销售更多的运动鞋、休闲鞋、服装和其他运动装备,”Naughton补充道,“最终,Nike+社区才是他们和消费者建立联系的地方。”
一起惠2014-04-13 09:53:59754 次
我们收到了著名的阅后读服务提供商Pocket(以前叫ReaditLater)发来的确认函:Pocket将正式登陆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市场,推出官方简体、繁体中文的Pocket服务和客户端版本。Pocket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文章保存“阅后读”应用之一,可以在用户发现感兴趣的内容,但却没有足够时间详细阅读时,将其保存在用户账户中。Pocket能够将网页或文章以更简介、美观,去除广告的排版显示出来,并且一次联网直接保存,方便用户脱机阅读。Pocket曾经被苹果AppStore、GooglePlay商城、WIREDMagazine等评为iPhone、iPad和Android最佳应用程序。尽管在过去,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用户一直可以保存任意语言的内容到Pocket服务,但从今天——4月9日起,Pocket将推出后台的全新增强型中文分析器,以及重新翻译的应用界面,让中国用户用的更加舒心。在此次新版发布之后,Pocket将真正成为横跨12种语言(单算繁体中文13种)的国际级阅后读服务。支持的语言包括:英语、简体中文、繁体中文、韩语、日语、德语、波兰语、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荷兰语、西班牙语以及俄语。根据TECH2IPO/创见和Pocket方面的沟通,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本次打入中国市场的相关信息。1)Pocket目前还没有在中国以及大中华区部署实体或虚拟的主机。尽管现在在较好的网络条件下,Pocket的文章保存-加载速度还是可以接受的,该服务也没有被墙。但服务器仍在国外,服务质量以及可获取程度势必略打折扣。2)大中华区没有员工。Pocket全员14人在硅谷工作,在除了美国以外的任何地方没有任何其他工作人员。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反馈说不定还得写英文,才能让人看得懂。当然,Pocket的服务质量还是很不错的。3)中国区服务与美国/国际服务没有差别。当然,除了应用界面的本地化以外。现有的账户与未来的“中国区”账户是互通的,或者说根本没有区别(这个问题相信使用印象笔记的朋友们应该头疼过)。理论上讲,从今天开始,中国用户打开Pocket应用就应该可以自动转换为中文版。4)中国区每天新增用户大约在20000名左右。对于具有阅后读功能需求的用户来说,大部分都对Pocket以及它的前身ReadItLater有所了解,因此,Pocket在华用户数据还是比较好看的。在中国,Pocket的其他竞争对手包括搜狐随身看,印象笔记中国版等。5)在Instapaper中,每一个用户都成为应用内社群的一个个体,能够在社群内互相推荐文章,分享阅读列表等。而Pocket目前也有整合这个功能的行动。在本次更新中,他们将在文章分享功能中加入一个“分享给好友”的按钮,用户可以输入好友的Pocket用户名进行直接分享。同样,这个功能对中国用户开放。6)社交网站连接功能目前仅对Google账户开放,不过Pocket在邮件回复中表示未来将在Pocket中加入新浪微博和QQ账号连接登陆的方式。从今天开始,中国大陆的用户将可以在iOS和Android移动设备的商城中,找到对应的Pocket中国大陆版。同时,用户也可以在官网中找到对应操作系统的下载链接。显然,作为继Uber、LinkedIn等之后又一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互联网服务公司,Pocket将获得直接面对中国广袤市场的绝妙发展机会。
一起惠2014-04-09 14:48:57682 次
3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亚马逊周四向媒体发出邀请函,公司已确定将于美东时间4月2日(星期三)上午11点在纽约召开产品发布会。届时,传闻已久的亚马逊首款电视机顶盒设备或将正式发布。亚马逊在邀请函上写着:“Pleasejoinusforanupdateonourvideobusiness.(请加入我们,并一同见证我们的视频业务。)”言下之意,该公司或在此次发布会上正式推出早前传闻的机顶盒设备,以挑战苹果AppleTV、谷歌Chromecast和Roku机顶盒等同类产品的市场地位。根据最新的传闻,亚马逊机顶盒设备将运行自家修改版的Android系统,即用户将不能访问GooglePlay商城或下载任何Android应用。用户将绑定于亚马逊Kindle平台和自家应用下载商城。
一起惠2014-03-28 11:03:20739 次
【一起惠讯】3月26日消息,日前,小米掌门人雷军在微博上透露了小米的最新动作:小米将要在安卓手机上推出一款小米系统应用,通过该APP应用,用户可以在安卓手机上直使用小米系统。“小米系统,可以直接安装在Android手机上,不需要刷ROM的miui精简版。请大家帮忙想名字。”雷军在微博上写到。据了解,该小米系统APP集合了小米手机现有体验的70%以上功能,用户在安卓平台上安装该小米系统APP后基本可实现小米手机的实际体验。该APP版系统集合了桌面、拨号、联系人、云服务、小米主题商店、应用商店等。业内人士分析,MIUI深耕于中国用户使用习惯、大量互联网用户共同参与开发的小米系统一直拥有较多和较忠实的粉丝,但仍然有很多手机机型无法与此机型适配。而这次小米通过APP将系统搬进安卓平台,将会让大量手机接触该系统,进而形成不少用户的转化。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在微博上称,小米去年年初就开始重视手机内在的各种互联网服务,小米云、免费网络短信、消息推送服务,包括刚发布的免费wifi一键登录,都极大提升了小米手机的体验。有业内人士预测,小米现在重新做了安卓的UI,毫无疑问小米会做出自己的操作系统替换掉安卓,用户的迁移难度也不大,只是还需时日。
一起惠2014-03-26 10:00:21603 次
国内B2C电商领域在经历“二月寒冬”之后,近日终于传来一则好消息。B2C珠宝商城东方美宝联合创始人杜建刚向36氪透露,官网上线4个月之后,公司已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机构保持低调,不愿公开,但杜建刚还是表示,投资机构是一家深圳当地非严格意义上的风投机构。东方美宝官网去年光棍节上线,主要模式是聚拢线上线下一、二线珠宝品牌,并为其提供包括商品上架、营销、数据分析等专业化的代理运营服务。产品目前处在试运营阶段,去年主攻拉拢包括佐卡伊、珂兰钻石、戴欧尼在内的线上品牌,今年则聚焦在难啃的“骨头”——拉拢线下珠宝品牌。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到今年5月份开始的珠宝销售旺季,东方美宝将正式发力。珠宝B2C商城领域,竞争者还包括在行业扎根多年的新钻网,以及去年底刚完成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的珠宝网。新钻网主要汇聚的是线上三、四线珠宝品牌;而珠宝网主要则聚拢线上淘品牌。珠宝B2C商城多年以来一直未能走入珠宝行业的前沿阵地,线下珠宝品牌的电商化之路步伐缓慢是行业难题。而从大环境上看,B2C电商平台化和集中化的趋势越发明显,而垂直B2C受限于规模普遍被市场看低。东方美宝如何能在逆境中拿到2000万美元的大额融资?对此,杜建刚的回答是:一方面,东方美宝团队脱身于传统珠宝行业,创始人胡振凯早年从事珠宝批发贸易,在行业也扎根多年,他们了解这些线下大品牌在应对电商化趋势时所面临的难点与痛点,这也是东方美宝推出专业代理运营服务的主要原因——让线下大品牌在完全不懂线上的情况下也能将品牌影响力移植到线上。另一方面,杜建刚承认,垂直B2C的天然劣势就是规模,这也是团队此前思考良久的问题。O2O是团队之后与投资人沟通后双方认可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在业务广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业务深度。杜建刚不愿细说东方美宝设计的O2O模式,仅表示会从5月份开始试水。届时东方美宝的Android端将上线,而iOS端则得等到7、8月份。
一起惠2014-03-21 10:06:17541 次
3月11日消息,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航空货运代理瀚洋控股昨公布,推出B2B(企业对企业)电子空运舱位预订平台。公司主席余浩源表示,该平台会分三个阶段发展,昨日推出的为首阶段,投资约200万元(港元,下同),客户可以于网上报价,预订舱位及追踪货物。第二及第三阶段则可以透过平台订货及报关,料再要花两年时间完成,总投资额1,300万元左右,保守估计销售额可增长一成。针对大中华逾7000代理商此外,余浩源透露,目前已与10间航空公司初步提及有关平台,但未签署任何协议。行政总裁麦志雄指,有关平台主要针对大中华地区逾7,000个中小型货运代理商,可支持iPhone及Android手机应用程序,可处理小型如50至100公斤的货件,以及可以用网上支付系统完成交易。对于今年货运市场看法,麦志雄表示乐观,部分客户从事成衣及时装业务,来自他们的空运订单亦有增加。麦氏又表示,去年货运市道好转,主要依赖电子产品带动,但不是针对单一市场,主要是在新兴市场发展,现时见到中东、南美等地区增长情况理想,看好复活节的货运需求,预期会较去年乐观。余浩源续表示,相信国家对于物流业愈来愈重视,同时公司主要做干净及高产值的航运物流,应该可以配合国家的策略而行,对行业前境有信心。他又指,行业的客路比较固定,合作关系稳定,竞争不如零售般直接和明显。
一起惠2014-03-11 09:55:40636 次
【一起惠讯】3月3日消息,一起惠了解到,京东日前在移动客户端中接入了IM工具“京东咚咚”,顾客可直接在客户端中对店铺或商品进行在线咨询。据了解,目前京东android和iOS版本的移动客户端都已支持顾客进行售前或售后咨询,咨询工具为京东在去年年底正式推出的IM工具“京东咚咚”。除了接入IM工具,京东在最新版客户端中还做了以下两个主要的变动:1、增加店铺展示。此前,京东移动端仅支持顾客查看单个商品,不能整体浏览商家店铺。2、开放“故事”频道用户权限。据一起惠了解,“故事”是京东移动端在不久前上线的导购频道,定位于“陌生人社交”,支持用户在空间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商品链接和图片,测试阶段仅对部分用户开放。
一起惠2014-03-04 10:48:25755 次
【一起惠讯】1月15日消息,一起惠日前获悉,苏宁易购近期已在低调运营一款提供本地生活服务的独立App“苏宁生活”,在用户地理位置基础上进行周边美食、优惠、团购等服务的搜索和推荐。一起惠了解到,“苏宁生活”App在2013年底就已低调发布,目前覆盖了iOS和android两个版本。据苏宁易购内部人士透露,这款客户端由苏宁易购本地生活事业部研发并运营,但并未展开推广。从苏宁生活App目前的情况来看,其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餐饮美食、休闲娱乐、丽人美妆、运动健身、旅游等类别。用户可以通过LBS定位查找周边本地生活商户,并进行团购、领取优惠券等操作。据了解,苏宁生活App主要通过接入百度地图实现定位和周边查找。“苏宁生活”客户端界面支付方面,目前苏宁生活App主要接入易付宝(苏宁易购旗下第三方支付工具)和银联支付。不过,进入本地生活不久的苏宁在这一领域明显还存在诸多尴尬。首先,由于涉足本地生活的时间有限,苏宁对线下商户的覆盖程度较低,能搜索到的商户还较少。此外,据一起惠了解,“苏宁生活”App与PC端商户并不完全同步。例如,在北京丰台地区查找餐饮类商户,苏宁本地生活PC端共有150家,而App内仅有9家。而由于目前苏宁生活在推广上并未开始发力,更大程度上处于内部调试阶段,其在各大应用市场的下载量并不大。根据腾讯应用宝、百度移动应用、安卓市场等应用商店的数据,苏宁生活App的下载量均在1000以内。据一起惠了解,苏宁易购于2013年6月份正式上线本地生活频道,将原有的团购、旅行、虚拟三大频道整合升级而成,设置有生活团、外卖外送、机票酒店、本地商户、生活助手5大特色服务栏目,覆盖有美食、娱乐、生活、旅游酒店、丽人、商品团购等多个服务内容,首期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10个城市。
一起惠2014-01-15 10:27:56815 次
据意大利媒体报道,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已经悄悄地收购了移动支付初创公司Gopago。据悉,Gopago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款iOS或Android移动应用,消费者可以先在网上购物并完成支付,然后到实体店内取货。Gopago创立于2009年,虽然公司总部设在硅谷,但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均为意大利人,包括担任首席技术官的文森佐尼古拉(VincenzodiNicola)和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尼欧洛克(LeoRocco)。目前还不清楚Gopago之前一共筹集到多少投资,只知道它的大股东是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目前,Gopago、公司创始人以及亚马逊均未证实这项收购交易,只有尼古拉对意大利媒体透露了一些消息,但他也未透露这项交易的具体条款。尼古拉称,他不会因为这项收购交易而加入亚马逊,而是会休息一段时间。据说谷歌也有意收购Gopago。Gopago的员工是否会一并加入亚马逊还未知,这家公司的卖点主要是技术,据说Gopago的技术将成为亚马逊下一步的“大计划”的核心。亚马逊的大计划是什么呢?亚马逊现在已经为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购物提供了好几种途径,但是那些途径仍然集中在应用内支付方面。亚马逊还向第三方合作伙伴开放了应用程序接口,以便在第三方应用内出售亚马逊的商品。现在有迹象表明亚马逊可能正在研究新的购物途径。一年前,亚马逊便开始开发与Square竞争的新服务,Gopago可能会成为那项计划的部分内容。然而不管怎么说,Square并非亚马逊的唯一竞争对手。亚马逊最近推出了“LoginandPaywithAmazon”数字钱包服务,它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对手包括PayPal和信用卡公司。与eBay和PayPal一样,亚马逊也在努力将线上和线下经营网点、移动和桌面商务联系在一起。目前还不清楚亚马逊将以何种方式将Gopago与它现有的业务整合在一起,比如它与Bango达成的移动账单合作交易。鉴于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亚马逊可能会很快发布一两款它自己的手机,或许Gopago技术会被应用到那些手机产品和KindleFire平板电脑上。
2013-12-17 16:07:42803 次
UC优视公司首席运营官朱顺炎在UC九游主办的全球移动游戏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称,UC优视对PP助手的整合已接近尾声。这是UC优视官方首次对此前收购传闻进行正式回应,但未透露收购具体金额。此前有消息称,UC将要收购苹果系统助手类工具“PP助手”,收购价格大约为一亿美元,不过UC方面未曾给予正面回应。据分析,UC优视通过此次收购将完成在主流智能手机平台上的的完整布局,成为最大的移动应用分发平台之一,巩固UC在移动游戏领域第二大平台的位置,实现Android和iOS的强强联手。公开资料显示,PP助手属广州铁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其核心产品是苹果(560.02,-7.88,-1.39%)iOS设备管理客户端,包括PP助手iOS版、安卓版、Windows版以及Mac版。目前PP助手在iOS端用户达4000万,App日均下载量超过800万次。在UC浏览器Android平台用户及应用发行能力保持迅猛发展的前提下,收购国内最大的iOS应用发行平台之一PP助手,迅速提升iOS发行能力,无疑是UC的最佳选择。同时借助UC在Android上的发行经验,PP助手在Android上的表现也令人期待。PP助手作为iOS平台的强势游戏渠道加盟UC之后,可以与UC九游在iOS游戏发行上形成业务互补,帮助UC游戏业务实现对Android和iOS的深入覆盖。UC九游是UC优视旗下的游戏平台,也是国内最大的安卓游戏联运平台。去年给游戏合作伙伴的分成超过一亿元人民币,今年预计分成超过三亿元。据了解,PP助手由于其快速成长的iOS平台游戏分发能力,目前在手机游戏业内已经有了这样的共识:在iOS平台做游戏,91助手和PP助手,是除AppStore外最重要的两个发行渠道。目前,PP助手的联运游戏月均营收近4000万,年营收超5个亿,联运的游戏中有15款产品月收入超过百万。
2013-12-09 10:02:45868 次
虽然拥有令无数广告主羡慕的高质量用户数据和巨大的网站流量,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亚马逊还是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商品销售上,广告只是作为自身业务的补充可有可无的存在。不过最近两年,亚马逊对广告这种不屑的态度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沉睡的巨人”正在苏醒,慢慢对外界显露其在广告方面的野心。一、发展迅速的广告业务根据eMarketer最新发布的数字显示,亚马逊2013年的广告收入(扣除流量购买成本)将达到8.35亿美金,较之2012年的6.10亿美金增长45.51%,预计这种高速增长仍将持续。eMarketer预计目前亚马逊广告收入的大部分还是来自于搜索广告,即在搜索结果内或旁边显示的广告。当然来自于亚马逊家族网站的广告收入也占到相当一部分。从地区来看,美国是亚马逊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eMarketer预计亚马逊2012年来自于美国市场的广告收入为4.5亿美金,占比高达74%。2013年这一数字将增长46.8%达到6.6亿美金,2015年预计将达到11亿美金。尽管亚马逊的广告业务增长迅速,但是相比集团2012年610亿美金的销售收入而言占比仍然很低,与美国主要的互联网广告主Google、Facebook、Yahoo以及美国在线(Aol)相比也差距很大。但是在互联网广告领域亚马逊毕竟刚刚起步,他所拥有的数亿用户的购物数据是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最大优势。大概在6年前亚马逊开始通过官方网站以及附属网站售卖广告,主要是来自于品牌厂商和卖家的促销广告或品牌广告,目前亚马逊的大部分广告收入也是来自于此。2012年10月,亚马逊发布了全新的广告形式AmazonMediaGroup,这是亚马逊广告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亚马逊真正的开始考虑拓展这一业务。二、不断丰富的广告产品仔细梳理一下,亚马逊还是有很多广告产品提供给商家的,不过好几种产品也是去年才开始。目前亚马逊提供的广告产品分为6大类型,其中亚马逊及附属网站上的广告业务、移动广告业务、Kindle上的广告业务、站外广告业务属于AmazonMediaGroup。1、亚马逊及其附属网站上的广告业务亚马逊在其主站及附属网站上提供广告服务。基于18年的数据积累和不断优化,亚马逊的个性化推荐技术闻名业界。现在亚马逊将这些数据和技术的积累应用到广告领域,希望凭借对消费者的理解和先进的技术实力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提升消费者购物的效率和体验。Amazon.com:亚马逊的官方网站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网站之一,目前拥有超多2亿的活跃用户和每个月1.5亿的独立访客。广告主可以在搜索页面、顾客评论页面、购物车页面等地方展示广告,也可以通过优惠券推送或者嵌入视频的方式投放广告。Quidsi:Quidsi是全美最大的在线尿布及其他婴儿用品零售商,被亚马逊斥资5.45亿美元收购。Quidsi拥有并运营Diapers.com,Soap.com,BeautyBar.com,Wag.com,YoYo.com,Casa.com,Vine.com,AfterSchool.com以及Bookworm.com等站点。IMDB:IMDb是一个关于电影演员、电影、电视节目、电视明星、电子游戏和电影制作的在线数据库。每天都有数百万的用户到IMDB上查看相关的娱乐信息。DPReview:DPReview是一个面向全球消费者的数码产品社区,提供关于数码产品最新、最全以及最权威的评测。2、亚马逊移动广告业务2012年底,亚马逊建立了一个移动广告联盟网络,目前该网络的广告已经可以在KindleFire,Android以及iOS(iPhone、iPad)上的应用中显示广告。亚马逊的移动广告联盟网络同样利用了亚马逊积累的海量用户数据和精准化的顾客定位技术,以实现广告投放效率的最大化。该广告平台采用CPM和CPC两种计价方式。2013年3月初,亚马逊发布了移动广告API,允许开发者在应用内投放显示广告,并可以和其他广告网络同时嵌入应用当中,广告内容将来自亚马逊和其他广告主。亚马逊还表示,其广告网络能够为开发者带来“有竞争力的CPM”,目前该项目只面向美国开放。值得注意的是描述中的“其他广告主”,可见亚马逊打造移动广告网络的决心。3、Kindle上的广告亚马逊相继在2011年4月和2012年9月相继为旗下流行的电子阅读器Kindle和平板电脑KindleFire引入广告补贴模式,内置了“特别优惠”弹出窗口、Home页面和屏保页面的展示广告。comScore的调研数字显示亚马逊Kindle设备的屏保广告将广告主品牌的知名度平均提升了19%,效果是一般展示广告的4倍多,但是成本仅为其他线上展示广告的1/5。4、亚马逊站外广告无论是在亚马逊网站,还是Kindle上的广告投放方式都颇为传统,这个过程通常是广告主与亚马逊的销售代理讨论广告的目标群和投放方式,然后确定购买,由亚马逊在自己的网站上执行并反馈相应的结果。据一些媒体报道,亚马逊从2010年的第四季度开始尝试在其他网站上发布广告。2012年年中,亚马逊正式将这种第三方的广告业务命名为亚马逊广告平台(AmazonAdvertisingPlatform,简称“APP”)。至此,这一运行两年多的业务正式浮出水面。亚马逊称目前已经在美国、英国和德国的数千个网站显上示广告。据媒体报道,亚马逊会通过网站出版商或广告交易机构购买广告位,然后利用自己研发的技术,在这些广告位上投放实时广告。亚马逊称第一天里这种广告所实现的用户覆盖率是仅在亚马逊网站上投放广告的近4倍。5、亚马逊产品广告(AmazonProductAds)AmazonProductAds是亚马逊在2008年发布的广告服务,不过当时并没有大力推广。2011年的圣诞购物季,AmazonProductAds获得了极大的关注,逐渐成为部分零售商的一种重要网络销售渠道。AmazonProductAds允许广告主通过在亚马逊上的广告将消费者引流到自己的网站上实现销售,亚马逊根据不同的产品品类按照每次点击收取佣金。具体而言就是消费者点击亚马逊网站上广告主产品的图片或文字描述时,会弹出一个带有广告主网站链接按钮的详细产品介绍页面,从而将消费者引到广告主的网站上进行购买。通过这种方式,亚马逊不仅获得了广告收益,也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产品品类。6、亚马逊本地广告(AmazonLocal)2011年6月,亚马逊推出了针对本地服务市场的团购业务AmazonLocal,AmazonLocal和亚马逊全站打通,每天通过邮件向附近的消费者发送优惠信息,商家按照CPS的方式付费。三、基于海量用户数据,面向全网实时竞价的新一代广告产品上文中提到,亚马逊在六年前已经开始在自己拥有的网站上售卖广告,最近则发展到了Kindle阅读器和平板电脑上,但是这种传统的广告形式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首先,由于亚马逊拥有的网站及广告位置有限,这种广告存在明显的天花板,想象空间不大,仅是电商业务的补充;其次,这种广告业务仅是在亚马逊站内开展,对其他广告巨头的影响较小。但是亚马逊接连推出的AmazonAdvertisingPlatform和AmazonMobileAdNetwork足以说明广告战略在亚马逊内部已经全新升级了,并不只是局限于内部资源和站内的广告售卖,而是希望涉足更广阔的网络广告市场。这是一块更大的市场,必然会侵蚀到现有巨头的利益,而亚马逊也有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因此引起了业内广泛的关注。亚马逊的一位女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利用亚马逊世界级的个性化推荐技术、无以伦比的用户数据和互动视频内容,努力构建新一代的广告产品。”而这种新一代的广告产品就是基于强大需求方平台(DSP)的实时竞价(RTB)广告模式,实现真正基于用户兴趣的广告呈现方式。RTB(RealTimeBidding,实时竞价)是在每一个广告展示曝光的基础上进行竞价,就是为每一个出现的PV进行一次展现竞价,出价高的广告将会被这个PV看到。与传统的广告模式相比,RTB购买的是受众而不是广告位。如果事先知道了这个受众的兴趣爱好,那么据此去实时的投放广告无疑会获得最好的回报。在RTB模式下,流量和点击率将不再是重要的衡量方式,用户看到广告之后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RTB代表着一种更加合理、更有效率、也更先进的广告投放方式,是未来广告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一广告模式通常的流程是这样的:某个网站提供实时竞价(RTB)的广告位,当一个用户访问该网站时,网站会自动收集用户的cookies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给广告交易平台,广告交易平台再转发给所有接入进来的DSP,收到通知的DSP将接收到的信息与自己数据库中用户的信息进行比对,确认用户的身份、属性以及爱好,然后根据相应的广告投放需求去进行竞价。RTB模式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对用户信息的了解和精准定位,在海量用户中寻找他们的特点或个性化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和画像,然后将其与不同类型的广告进行匹配。在广告投放过程中,如果显示的广告与用户的兴趣爱好或者需求相吻合,那么广告就能产生最大的效益。谷歌认为展示广告的市场规模会从现在的200亿美金扩张到2015年的500亿美金,其中50%以上的展示广告将通过RTB模式完成。据监测机构IDC预计,到2015年,基于RTB的展示型广告数额将实现飞跃发展,其中美国市场将增长71%、德国增长99%、法国增长103%、英国增长114%。对于亚马逊来说,过去18年间,它追踪了成千上亿网购用户在亚马逊网站上的浏览、搜索以及购买记录,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而且开发了强大的推荐算法,亚马逊利用这些算法为消费者推荐了很多适合的商品,这是亚马逊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现在亚马逊可以轻易地将这些优势移植到网络广告领域,打造基于海量用户购物数据的强大的实时广告竞价产品,为广告主将广告在合适的网站、合适的时间展现给合适的消费者。当亚马逊的用户访问某个网站时,亚马逊的数据可以帮助确认此人来自哪里,最近在亚马逊上购买了什么商品,比如纸尿布。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在这个网站的广告位上投放母婴产品的促销信息或许是最合适的。相较其他DSP,亚马逊拥有消费者的购买信息,这种信息相比单纯的cookies无疑更有价值。因此,这种基于背后强大数据和技术实力支撑的实时竞价广告产品一定会吸引非常多的广告主,前景看好。今天当我们浏览网页时,看到的大多数是基于亚马逊数据的亚马逊的广告,但是未来也许就会有非常多的机会看到基于亚马逊数据的可口可乐的广告。附原文链接:http://www.tmtpost.com/59563.html
2013-08-28 11:05:351114 次
101-112/112 记录6/6 页首页上一页1...3456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