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购物资讯>58同城“裂变” 坚守阵地做创新项目
58同城“裂变” 坚守阵地做创新项目
一起惠2014-11-15 09:15:20697 次

“58到家是一个创业公司,我们给了他们很彻底的创业的感觉。”58同城CEO姚劲波说。作为58同城面对O2O冲击做出的最大调整,58到家承载了58同城打造闭环交易模式的期望。

据11月12日发布的58同城Q3财报,58同城今年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00万美元,收入同比增长幅度为72.9%,这一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其中,“58到家”目前重在迅速实现市场规模,为此将有可能放弃佣金收入并投入推广费用,短期内将不会产生收入。此外,技术类基础设施及客户服务呼叫中心也将投入研发资金。

58同城CFO周浩在高管电话会议上预测,综合考虑传统分类信息广告及O2O生活服务领域都需要加大投入,2014年度第四季度甚至明年几个季度都有可能出现亏损。

今年10月58同城宣布向e代驾注资2000万美元,持有7.8%的股份。58代驾的司机和流量将导入e代驾,58同城明确表示放弃代驾业务。实际上,58到家和58代驾最初同为58同城的内部孵化项目,两者的不同结局,预示着58同城扩张策略之变。

颠覆者

2005年,姚劲波创办58同城时认准了“本地生活信息第一入口”的定位。9年过去了,58同城已是中国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在竞争对手中率先在美国IPO。58同城在分类信息平台中的老大地位已牢牢确立。

58同城上有300多个服务类别,随着O2O领域创业潮的兴起,很多不起眼的细分类别里的创业者开始向58同城的传统模式发起挑战。

而几乎与此同时,58同城多年来构建的大厦,其立身的根基已经改变。姚劲波表示,“在很多细分品类,我们的未来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一些类别中58同城有庞大的流量,现在的创业形势下,若不投资,三五年后58的服务就是行业里最烂的。”

58同城的拼车服务有100万独立访客,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拼车应用如雨后春笋。陈小华坦言,如果58同城去做,就要投入几百万在全国落地;如果不做,用户数量不增长,那也许3、5年之后58同城就失去了拼车业务。

在e代驾崛起之前,58同城上早就有代驾服务,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细分类别。而成立于2011年的e代驾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了国内上百个城市,拥有6万名司机,在58同城最近领投的一轮融资中,估值达到了2.5亿美金。

在58到家主打的家政领域也有众多竞争者。5月,“云家政”宣布获400万美元A轮融资;8月,“阿姨来了”宣布获得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9月,“E家洁”宣布获得了腾讯与盛大资本合投的400万美元A轮融资;10月,“阿姨帮”宣布完成B轮数千万美元的融资,由祥峰投资领投。“阿姨帮”运营负责人杨彪向记者表示,阿姨帮已在成都、北京、上海落地,正在广州、深圳以及大部分二线城市扩张。目前在北京的日单量在1500单以上。若这一数字属实,将超过58到家目前在北京的日单量。上海的云家政的模式略有不同,目前在全国已有2000家门店,25万名阿姨。

坚守阵地

58同城显然不会坐视创业者们蚕食自家地盘。

58到家CEO同时是58同城首席战略官的陈小华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说,除了已经完成的对e代驾的注资,58同城在招聘、汽车领域还有4起投资正在同时谈判,规模均在10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之间,姚劲波称,58同城将在未来几年拿出超过10亿美元对相关领域的创业公司进行投资或并购,这与58同城以往在投资并购上的低调作风颇不相符。58同城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投资部,由陈小华负责。

58同城目前90%的收入来自房产、招聘和汽车三条产品线,这三者被58同城视为赖以立身的主业。陈小华称,58同城在这三个领域内的投资将以收购为主,确保优势,同时也有意投一些有特色的、垂直类的平台,例如校园招聘、新车交易等。

陈小华介绍,58做创新项目,先用很低的成本试一个月,了解这个领域有没有机会,能不能打赢,要多少成本,多少精力,然后公司批预算。

而58同城的三四百个细分类别中的大部分,58同城既不能放弃,又无法亲自上阵,唯有投资。这一思路,在58同城投资e代驾的过程中可见端倪。

58同城花了约半年时间内部孵化代驾项目,最后还是决定放弃,转而收购一家创业公司,为此与代驾行业第一、二、三名都有接触。e代驾现金充沛,对融资并不感冒。58同城与行业第二爱代驾的谈判则进展顺利。如果58同城投资爱代驾,将不会只持有少量股份,而是控股。58同城将开放所有的招聘渠道、办公室,帮助爱代驾迅速做大,与e代驾正面竞争。而此时e代驾已落地的城市上百个,爱代驾仅在个位数。不过e代驾最终同意了58同城的投资。陈小华说,既然第一名能接受投资,我肯定永远投第一名,即使它贵。

除了四个核心领域58同城不会放手以外,58同城不愿意在更多领域内与创业者竞争。陈小华的说法是,“我们既然可以用钱达成合作,为什么要竞争呢?”陈小华说,“真缺钱的话,融资也很容易。”

58同城的投资目标中没有房产中介公司,因为58同城自己介入竞争会破坏平台的生态。“搜房网就是玩垂直发展,我们不会跟竞争对手一样。”陈小华说。姚劲波此前在谈到搜房网遭抵制事件时表示,58同城定位是平台提供商,不会涉足线下中介领域。

而唯独在上门服务这一领域,58同城决定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58到家的模式意味着58同城要卷起袖子自己干了。

如果说58同城是包揽数百个服务类别的“一横”,58到家就是直达用户厨房客厅的“一纵”。与三大核心业务一样,上门服务对58同城而言也是“不容他人酣睡”的卧榻之侧。一名家政O2O创业公司人士称,两个月前58同城封杀了平台上所有的家政O2O创业公司。

58到家有多垂直?一个小插曲可见一斑:它的注册名称是58到家生活服务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是搬家,保姆等家庭服务,反而漏了互联网信息服务这一项。这些服务项目原本在58同城上都有,不过58同城只扮演信息提供商的角色,并不介入交易过程,与这个模式相伴生的是层出不穷的虚假信息、服务质量投诉等问题。

58到家则包揽了服务的全部流程,承担起服务标准化、售后质量保障的任务。姚劲波的说法是:“培训阿姨做保洁,进门第一句话怎么说,要不要带鞋套,签什么文件,带几份毛巾,我全要管。”

58到家能这么做,凭借的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极低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成本。这种“去中介化”趋势,在打车、代驾领域已经展露得淋漓尽致。

陈小华介绍,58到家的钟点工比传统家政公司便宜50%,搬家比传统大型搬家公司便宜35%,目前58到家已是北京第一大搬家公司了。这就是姚劲波所说的“O2O时代公司会消失,平台会崛起”。

那么,为什么单单选择做上门服务这一类别,而不是婚庆、教育乃至法律、医疗?

58同城的想法是,上门服务类似于打车、代驾,不需要中介公司提供场地,工具设备上的投入也很少甚至没有,因此平台只需要完成服务标准化、定价以及保障服务体验的任务。姚劲波有着特别的期待:在到店交易的门类中,暂时还没有一个模式能够变成闭环的交易,但58到家的这部分信息服务将演化成闭环的服务。

不过,家政服务的标准化比打车、代驾要难得多。前述家政O2O公司人士表示,58同城并没有运营家政服务的经验,具备的优势唯有流量而已,但流量在这一领域不是最重要的。

这一挑战58同城也意识到了,姚劲波认为,传统家政公司能做的事,互联网公司没理由做不了。

如果说O2O是一个风口,那么58到家无疑是58同城企图放出的一只风筝。

姚劲波曾说,如果我们又便宜又好用,肯定会有人一用再用,并且他们需要的服务项目还会不断增加,新的需求可能会比市场原本存在的需求还要大一倍。5年解决1千万人就业,是姚劲波和陈小华近期频频谈论的前景。“我们的想法是,它将来会比58同城更大。”姚劲波。

标签: 一起惠

上一篇:双11汽车电商再起硝烟 三强争霸格局初现

下一篇:京东联手国航抢做云端百货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