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到店O2O>文章列表
到店O2O
口碑与阿里作为阿里生活服务版图中的两个重要板块,双方一旦合并融资,或给美团带来压力。谷歌要重回中国的消息不仅引发舆论热议,就连《人民日报》都在海外社交平台Twitter和Facebook上刊文,欢迎Google重返中国大陆。对此,百度董事长、CEO李彦宏也忍不住要在朋友圈说几句。他称,百度曾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反超Google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如果Google回来,我们非常有信心再赢一次。关于巨头们的大战,除了百度要迎战谷歌;今日媒体报道称,阿里也要出大招打造生活服务的超级入口,好好跟美团干一架了。路透社今天的报道称,阿里巴巴计划合并口碑、饿了么,并将就此募集30至50亿美元。该媒体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合并后的公司估值高达250亿美元。彭博社消息称,软银集团旗下的monsterVisionFund计划领投饿了么30亿美元至50亿美元,作为协议的一部分,阿里巴巴打算合并饿了么与口碑。另一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这项计划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启动,届时新公司还将囊括阿里巴巴旗下新鲜农产品和食品配送服务平台——盒马鲜生。针对这一消息,口碑方面向全天候科技官方回应称:“对市场传闻不予评论。”此前,有消息称,口碑、饿了么和盒马会合并然后独立融资。但饿了么CEO王磊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这个假得没边了。合并是一个组织关系的调整,现在是三个独立运作,如果要搞组织整合不是没事找事吗?”1、阿里生活服务应用版图饿了么、口碑、盒马鲜生等为阿里生态拓展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完成从新零售走向新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4月,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经签订收购协议,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阿里方面表示,此次收购完成后,将以餐饮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切入点,以饿了么作为本地生活服务最高频应用之一的外卖服务,结合口碑以数据技术赋能线下餐饮商家的到店服务,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对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全新拓展。口碑成立于2015年6月,由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服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之后约2年时间里,口碑一直依附于支付宝;直到去年年末,口碑推出了自己的独立APP。2018年1月,口碑正式进入阿里新零售体系,负责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探索新零售。在吃喝玩乐等诸多线下业态中,口碑以餐饮行业为突破口,探索新餐饮。截止今年1月,全国已经有超过250万家商家入驻口碑平台,单日交易笔数超过3000万笔。饿了么依托外卖服务形成的庞大立体的本地即时配送网络,协同阿里新零售“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盒马“半小时达”和24小时家庭救急服务,“天猫超市一小时达”,众多一线品牌“线上下单门店发货二小时达”等一起,成为支撑阿里各种新零售场景的物流基础设施。2、合并融资对标美团?口碑与阿里作为阿里生活服务版图中的两个重要板块,双方一旦合并融资,或给美团带来压力。“阿里巴巴和美团是能够提供全面O2O服务的公司,”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的一位分析师表示:“阿里巴巴的三个部门(口碑、饿了么、盒马鲜生)相互补充,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平台,与美团展开竞争,具有战略逻辑。”此前,王磊就曾表示,美团和美团外卖都是竞争对手。他认为,本地生活对阿里是非常重要的入口。阿里从实物电商到数字电商(大文娱),再到本地服务电商,是一脉相承的事。阿里收购饿了么还因为即时配送对阿里新零售来说是核心基础设施,另外,高频的支付场景,对阿里金融业务是支撑。“阿里所有都围绕消费者和商户的商业互联网化,只是场景不停在变。餐饮本质上,是外卖和到店两个场景。饿了么先瞄着外卖去做,所以从另一个角度,需要更多考虑商家,通过服务商家去服务消费者。”王磊还称,“饿了么的边界是本地生活服务的边界,现阶段重点是餐饮外卖。我说的边界不是说品牌的边界,是作为一个平台,你要考虑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做,哪些事情是别人做。”从口碑和饿了么的定位来看,在场景上,前者覆盖到店销售,后者覆盖外卖,两者合并正好互补。据悉,口碑占据2017年中国到店O2O市场交易份额的55.5%,超出美团点评约20个百分点。今年6月,美团点评已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美团本次目标募资金额为60亿美元,公司估值约600亿美元。一边是将口碑、饿了么、盒马鲜合并打“组合拳”的阿里;一边是准备赴港上市的美团,最终谁将成为收割市场的玩家,短期内仍旧是迷。
一起惠2018-08-08 09:53:01292 次
近日,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发布了《中国本地生活服务O2O行业分析2017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本地生活服务O2O行业交易规模为4431亿元,易观预计,2017全年的市场规模约为10346亿元,超过1万亿元大关。报告认为,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现在已形成到家O2O和到店O2O两大模式,其中到店O2O市场交易规模达3468.8亿元,占整个O2O市场的78%。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交易规模增速仍来自餐饮外卖、高星酒店增量,以及口碑开拓的线下市场增量和交易额的大幅提升。根据所占市场份额,现在到店O2O领域形成了两强争霸的局面,口碑与美团点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平台级玩家格局明朗报告显示,随着外卖、商超宅配、上门服务的发展,按商品/服务提供场所,本地生活服务O2O主要分为两类:到店O2O、到家O2O。报告指出,到店O2O是拉动本地生活服务O2O持续增长的主力消费场景,2017年上半年,到店O2O市场交易规模达3468.8亿元,同比增长88.3%。易观预计,2017年下半年,到店O2O市场交易规模达4709.8亿元。2017年上半年,美团点评、口碑分别以1713.2亿元与1670亿元的交易额排名市场一、二名。交易笔数方面,口碑上半年日交易笔数已超2000万笔/天,成为成长最快的O2O平台。赋能商户成平台竞争砝码生活服务平台的营收来源于商户,因此平台要实现盈利,得先解决商家能赚取更多收益的问题。易观认为,尽管人口红利衰退会使本地服务行业增长变得更艰难,但toB端的赋能方式带给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却将给整个市场更大的增速空间。报告称,本地服务商户在未全面IT化、互联网化之前,整个产业链运营环节确实有许多可以通过营销、技术赋能提升效率、优化成本之处,平台如何利用自身资源、技术优势辅助商户解决这些痛点,将成为重要的竞争力。在赋能商户的做法上,美团点评的打法是从服务营销末端到服务全产业,瞄准的方向是产业纵深,而不再仅停留于营销的导流与交易上。相较之下,口碑到店业务的发展思路着重将B端商家作为服务重点,通过商家服务用户,以此扩大自身覆盖和价值。2017年上半年,口碑发布码战略,打通“二维码-店铺-支付”通路,更彻底地将用户交易行为数据化,并通过更丰富维度的用户画像助力商家精准营销。截至2017年6月,口碑掌柜在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的数据指标上均略优于美团开店宝和点评管家,商户端的影响力已凸显。除此之外,口碑在2017年5月发起了“无地沟油行动”,短短3个月时间全国已有5万多商家参与。口碑在线下商家群体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
一起惠2017-09-06 09:20:49239 次
上个月月底,国内中高端SPA连锁机构ispa正式申请新三板挂牌,有望成为国内“SPA行业第一股”。作为成立于2008年的线下连锁,ispa近期在互联网业务上也有简单尝试。查阅其股份转让说明书,了解到其已将从开发App、微信公众号、入驻第三方平台、提供到店O2O服务等方式摸索互联网业务,不过由于尝试时间短,业绩并不明显。与第三方技术服务商合作开发App资料显示,从2015年4月份其,ispa开始于第三方技术服务商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放独立App。了解到,目前iSPAApp已经上线,提供在线预约服务。值得注意的是,App支持到店美容、到家美容两种服务模式。可以看出,除了传统的到店消费业务,ispa还有意尝试近期火热的到家O2O模式。除了独立App,ispa在微信公众号上也能提供同样的在线预约服务。此外,ispa还上线了“微信小店”(这是腾讯微信官方于2014年上线的开店工具),支持一些美容产品的在线购买。到家O2O:收入占比不到1%上文中提到,ispa在独立App和微信公众号里都提供了到家服务模式,据其官方资料显示,从2015年起,公司逐步明确了将自身打造成业内领先“美容O2O平台”的战略目标。那其到家业务到底如何开展、业绩如何?首先,在团队架构上,注意到,ispa成立了专门的到家运营部,与店面运营部形成平等、互补的业务线。其次,从提供服务来看,跟据ispa官方介绍,对于到家美容客户,除了要提供与到店同样质量的服务,公司还将提供专属服务,如婴幼儿按摩抚触服务等。“(到家服务)客户的服务体验及消费结算均在家中完成,具有更好的私密性,能有效降低租金成本,提升效率和客户满意度。”ispa这样描述到家服务的价值。不过ispa方面也坦承,由于到家服务模式尚处于试用期,销售收入相对较低。从ispa提供营收构成数据来看,2015年(也是到家服务模式尝试首年)1-9月,来自到家美容模式的收入约为52.5万,占整体收入比例仅0.99%。入驻第三方平台营收占比2.5%除了开发自家应用,ispa也在尝试入驻第三方生活服务平台。据了解到,目前,ispa在大众点评、美团上都能提供在线预订服务。不过,ispa在股份转让书中强调,由于合作时间较短(从2015年才开始合作),其源自第三方平台的客户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相对较小。数据显示,自2015年1-9月份,ispa来自第三方平台的收入金额约达131万元,占其整体营收比例2.47%。不过,国内另一家上门美容服务开放平台“河狸家”,却被ispa放入了“竞争对手”列表。据悉,河狸家主要提供美容、美甲、美发美妆等服务,也包括到店和到家两种模式。虽然是成立不久的创业项目,但ispa将其列做对手,可见已将到家O2O作为战略级业务。资料显示,ispa成立于2008你那,定位中高端美容美体服务商,提供服务包括身体按摩、身体去角质、裹体护理、芳香泡浴、面部护理等。公司以北京为重心,服务网络辐射上海、广州、深圳、三亚、西安等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以直营连锁经营的方式开设了27家店面。2013年度,ispa营收2924万元,净利润-61万;2014年,ispa营收3490万,净利润288万;2015年1~9月,ispa营收5296万,净利润592万。
一起惠2016-02-22 09:25:33489 次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