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沃尔玛>文章列表
沃尔玛
亚马逊似乎在马不停蹄地给全食超市(WholeFoods)贴上自己的标签,着手实施自己擅长的“价格战略”,在竞争激烈的超市零售行业中,利用价格优势吸引顾客。亚马逊周四宣布,该公司将从下周一(即完成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的当天)开始对全食超市的部分受欢迎的商品采取降价措施,同时还将专门为亚马逊Prime会员提供全食超市的打折和补贴服务。亚马逊以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的交易,于周四得到了全食超市股东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批准,这一交易的确给诸多的实体店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早已对如何应对亚马逊感到惴惴不安。如今的降价新政更让亚马逊和全食超市的诸多竞争对手股价纷纷下跌。除此之外,亚马逊还表示,该公司将开始在部分选定的全食超市店内安放储物柜(AmazonLocker),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在这些店内取走或退回亚马逊订单。亚马逊全球消费者业务主管杰夫-威尔克(JeffWilke)通过声明表示,“一开始,为了推动全食超市的业务,我们将从周一开始降低全食超市的部分最畅销商品的价格,包括WholeTrade有机香蕉、专门养殖的三文鱼、有机大褐蛋、特定规格的瘦牛肉以及其它更多商品。当然,这还只是开始,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在全食超市市场为亚马逊Prime会员提供客户回报项目,并将继续降价。未来会有大量的工作和机遇等着我们,我们对此感到非常激动和振奋。”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的交易将于下周一完成。亚马逊表示,在交易完成之后,约翰-马基(JohnMackey)仍将担任全食超市的主管,届时,全食超市将作为亚马逊的下属公司运营,总部仍将保留在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Austin)。事实上,亚马逊将对全食超市的部分商品采取降价措施,这也是业界众望所归的结果,这主要是由于亚马逊擅长以较低的利润率方式来经营业务,但此次实施这一价格战略的速度的确快得惊人。(亚马逊的运营利润率约为2%,而全食超市的运营利润率约为5%。)亚马逊此次对全食超市部分商品降价,旨在帮助全食超市吸引更多主流的购物者,同时也是为了阻击低价商品卖家进入有机和天然商品领域。不过,亚马逊和全食超市均未透露将实施多大的降价幅度。无论如何,亚马逊的这种降价行为已经引发了超市业界诸多人的担心,他们担心——亚马逊不仅会降低全食超市的商品价格,而且还会把非常具有人气的Prime客户忠诚计划整合到整个全食超市业务之中,同时再利用全食超市的商品来加强亚马逊网站自身的商品供应量。受上述消息的影响,美国克罗格公司(Kroger)的股价下跌了7%之多,美国超价商店公司(Supervalu,主要业务包括,食品经销和食品店经营)的股价也下跌了4%,而沃尔玛和Target的股价则分别下跌了2%和3%以上。另外,亚马逊还宣布,计划在亚马逊网站并通过PrimePantry、PrimeFresh和PrimeNow发货项目等销售全食超市私有品牌的商品。亚马逊的这些计划事实上早被业界看出端倪,例如,Recode此前就曾报道称,亚马逊可能会利用全食超市的400多家门店来推动旗下的当日送达业务。至于亚马逊的这些送货交易是否违反了全食超市与日常用户快递初创公司Instacart之间签署多年的当日送达业务交易协议,目前仍不得而知。
一起惠2017-08-26 09:20:50246 次
名创优品在印度开店把产品卖到海外,Anker入驻沃尔玛的线下店、小米在马来西亚开店……实际上,包括海翼、傲基、百事泰等出口电商企业都开始把线上和线下渠道相结合作为其重点之一。而这一切并不是偶然的。跨境零售的世界变了线下渠道是解药跨境电商让卖家只需通过线上的虚拟店,就能把产品直接卖给海外的消费者。然而,当卖家们通过线上渠道真正累积到一定的基础实力和资源后,线下渠道,却成为其进一步扩张规模的重要渠道。在出口电商圈里,“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直为大多数卖家奉行的规则。而在目前的外贸环境中,该规则的重要性越趋显现。在去年,“英脱欧”、“意大利修宪失败”等事件让欧盟一体化乃至欧元区经济均遭到挑战。实际上,“英脱欧”公投成功当天,各国的汇率均发生较大的波动,成为去年影响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之一。而在本月,一直以强硬立场出名的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正式宣布,美国将对中国发起“301调查”。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签署了行政备忘录,授权审查所谓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具体做法,充分调研中国的贸易行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出口贸易最重要的两个市场——美国和欧洲的贸易环境变得不再稳定,如果仅从单一渠道来出口到海外,风险会变得异常的大。于是,有的卖家开展拓展多渠道销售,而线下,则成为这些卖家的新尝试。要打造品牌得有“线下体验”?除了风险因素外,跨境电商品牌崛起也成为卖家往线下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电商是一个纯线上的购物体验,消费者作购买决策很多是根据图片、文字描述和其他买家对该产品的线上评价。但对于品牌商而言,仅有图片文字是不足以支撑产品品牌的所有意义,特别是品质。作为刚转型跨境电商的丝绸产品企业万事利,在线上做好跨境B2C电商的同时,也在积极通过合作伙伴进行线下B2C布局,而目前,万事利已经在巴黎正式开店了。当问及为何开线下店的时候,万事利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廷方则指出,丝绸这里产品一定要体验,因为万事利主要做的是品牌,在线上很多时候是价格的竞争,而万事利希望从品质来竞争。实际上,包括部分3C产品、服装、家居产品在内,很多出口电商的热点类目其实都有“线下体验”的需求,有了线下店,对品牌的打造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对于出口电商来说,产品才是根本。海翼副总裁张希也曾对小编表示,电商只是产品方和消费者连接渠道之一,海翼也不会放弃线下这个渠道。其表示,海翼早期98%的业务来自线上,在2016年,通过与线下连锁的合作,海翼迅速把线下业务的比例提高到20%,这也是成为去年收入和利润超出预期的原因。所以未来,作为出口电商发家的海翼50%的线上、50%的线下是很可能的事情。同样,对于不少出口电商卖家而言,线下渠道占比进一步拓大,也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拓展线下渠道的4种主流模式拓展线下新渠道既然是抗风险和造品牌的“利器”,那作为跨境电商卖家该如何尝试走到线下呢?对此,小编归纳了目前出口卖家和品牌商线下渠道拓展的4种主流模式。第一,走到线下超市适合类似Anke这种更贴近消费市场的品牌产品。也就是跟连锁卖场和超市合作,把产品直接放在超市销售。去年年末,Anker正式在美国3000多家沃尔玛销售自己品牌产品。通过这一过程,从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卖产品发家的电商品牌以及逐渐成为同时拥有线上线下销售能力的海外品牌。(Anker品牌产品在沃尔玛卖场销售)实际上,沃尔玛并不是Anker首次线下渠道的尝试。据公开资料显示,除了沃尔玛,Anker已经先后入驻了美国连锁超市Staples、法国宜家家居、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和SoftbankC&S线下门店、百思买等线下卖场。除了海翼旗下的Anker外,从制造商转型的百事泰也通过大型连锁商超及3C卖场为主,扩展线下零售业务。百事泰在其2016年财报中指出,对销售渠道的持续拓展与挖潜,有利于增强公司线上线下销售的协同效应,扩大公司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进而促进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第二,海外开店海外开店可能是投入成本较高的一种方式,目前使用这种方法的大多不是出口卖家,而是以品牌商为主。比如中国的手机品牌小米。在拓展马来西亚市场时,小米直接在槟城QueensbayMall购物广场开始了小米之家店,销售小米移动电源、小米耳机、小米手环2代以及小米VR眼镜等等37款产品。谈及开店,花最大“手笔”的要算是名创优品的。据国内媒体报道,截至7月,MINISO名创优品已成功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球门店数量近2000家,遍布六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全球开店数量仍在以每月80-100家的速度快速增长。其门店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包括俄罗斯、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缅甸、老挝、尼泊尔、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等。其中,名创优品在本月也正式在德里的AmbienceMall开放了其在印度的第一家店铺,大概2000平方英尺(180平方米左右)。第三,跨境B2B渠道当然,除了直接线下门店外,也有卖家采取B2B形式走往线下。比如百事泰,除了跟连锁商超合作,也以百事泰品牌知名度,反哺B2B业务,在全球发展区域性代理商、分销商,以线下批发业务形式,拓展特定区域的市场再分销及零售业务。通过B2B渠道,卖家的产品可能在连锁卖场销售,或者在区域市场实现再分销,通过线下一些门店卖给消费者。第四,依托海外仓的寄售模式相当于海外仓企业同时也开展线下寄售业务,卖家既能把产品存在海外仓,同时也能通过其进行线下销售。典型代表如二货联盟这类企业,通过海外仓储it系统线下自营卖场、渠道、网站等渠道为卖家进行美国库存二货及新品零售批发处理。在这种寄售合作中,二货联盟与卖家就寄售委托签署的正式合作合同。合同期为期一年,合同有效期间,卖家委托寄售的产品不收取任何费用。卖家只承担寄售商品到二货联盟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或德克萨斯州指定仓库的运输费用。
一起惠2017-08-24 09:18:45253 次
今年6月,沃尔玛在美国多个州的超市停车场测试自动售货亭,占地面积约20x80英尺,用户可在下单24小时后前来取货,服务不收取费用,不过在线订单额需高于30美元。而日前,沃尔玛又推出了一个“自助取货塔(pickuptower)”服务,并表示未来几个月内要将这种设备推广至百余家沃尔玛超市内。(pickuptower)据沃尔玛官方介绍,其正在推广的巨型自助服务取货塔(pickuptowers)旨在帮助用户直接在店内取走线上订单商品,目前已在20个实体店内架设这种取货塔,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其覆盖至百余家线下店铺。目前,外媒BinessInsider去体验了一下位于维吉尼亚州一家沃尔玛超市内的自助取货塔,并表示被这次便捷的提货体验惊到了。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看吧!据悉,BinessInsider此前还曾体验过沃尔玛早些时候推出的店内提取线上订单的服务,不过由于提取柜在超市的最里面,整个过程耗时半小时之久。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并不会感觉到非常便利。但这一次,其表示,进出店铺竟花费了不到一分钟。首先,消费者需要通过沃尔玛官网在线订购商品,并选择店内自取选项,之后,用户会收到来自沃尔玛的邮件,告知其订单商品已备好。当到达店内时,你会发现取货塔距离入口只有几步之遥,并且它的尺寸也让人无法忽视,足足有16英尺高,8英尺宽。前去取商品时,它会提醒你需要扫描条形码或输入订单号,而订单条形码就附在沃尔玛发送的邮件中。扫描时间大约在5秒内,屏幕上方有一个隐藏的分隔间亮起,此时能看到传送带以及上面的纸箱。随后,透明的玻璃门打开,用户便可取走打包好的商品。BinessInsider表示:“整个过程下来还不到10秒,而据沃尔玛官方表示这个自助取货塔的提取过程大约需要花费45秒,所以对于10秒这个时间还是比较意外的,而这也是我们在沃尔玛最便捷的一次购物体验。”不过,该设备目前还有一定局限,它只能容纳中小型箱子,并且没有制冷能力。但沃尔玛或许不久后便能解决这一问题。据了解,沃尔玛正在测试一种更大型且内置冰柜及冰箱的设备。如若该设备能与上述“自助取货塔”同样的实用且便捷,那么沃尔玛将成为线下自提货的领导者,并有可能在食品杂货自提服务上赶超其对手亚马逊。要知道,亚马逊在快速配送服务以及自提服务这方面可是做了不少工作。其PrimeNow服务可实现一小时送达,今年3月又内部测试了生鲜日杂自提点服务AmazonFreshPickup,最快可15分钟送达。此外,近日,亚马逊还国推出了“即时取货”(InstantPickup)服务,从下单到提取可在几分钟内便完成,并计划在年底前大力推广该服务。沃尔玛和亚马逊这两个“死对头”还真是较上劲儿了。可是,“线上下单,线下自提”这种玩法会成为生鲜日杂零售市场的下一个趋势么?你更看好哪家呢?
一起惠2017-08-22 09:19:02283 次
无人便利店“便利家”已获得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资方为联创永宣冯涛。无人便利店风口正当时,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深兰科技、EasyGo等一众玩家云集,亚马逊、罗森、阿里巴巴、沃尔玛等巨头亦纷纷试水。“便利家”创立于2017年3月,位于上海。便利家有微型无人便利店和中型无人便利店两款产品,和一众玩家相比,便利家的差异化在于:灵活。便利家的“微型无人便利店”,最小单位占地面积不到1平方米(0.68平方米),投放地点更加灵活,包括地铁站、写字楼、高校等,一个最小单位便利店的成本约为1.3万元(批量化生产后可能更低)。最小单位的无人便利店,可以根据人流量的分布,“拼”起来更大单位面积的便利店。低于100人,可放置一个;100人左右,可以拼两个;大于500人,可以拼四个。便利家的“中型无人便利店”,是由6个微型便利店拼起来的,同时在空间里增设桌椅,为消费者提供休憩区间,可放置在地理位置相对开阔的小区、公园等。技术上,便利家在每一层货架中设置了RFID,并在各个角落缝隙做了密封屏蔽,让识别率更高。流程很简单,用支付宝扫码开门,拿完即走,支付宝自动扣款(微信正在洽谈中)。未来,便利家希望在门把手上做掌纹识别,当消费者进行“拉开门”这个动作的时候,就能够进行识别。概念上,便利家其实更接近于售货机,创始人范韶伟认为,便利家是对传统售货机的一个改进。一方面,传统售货机的经营品类大多以饮料和固定包装零食为主,而便利家将以符合健康趋势的“鲜食类”为主;另一方面,传统售货机的出货流程是先付款、再出货,管道的陈列方式使得空间利用率低,如果是鲜食类商品,还有可能在掉下来的过程中发生变形。而便利家为先拿货、再扣款,可以叠放、密集排列,使得空间利用率更高。“同等面积下,我们的放货率比传统售货机多一倍。”便利家的选品逻辑是,根据不同的场地,选择不同的商品,比如在写字楼满足白领的早午餐需求,提供便当、三明治、沙拉等等;在高校提供零食、卤味、面包等等。比照全家的平均客单价(14元),便利家将平均客单价设定在10元左右。此外,通过小程序,消费者可以反馈自己想吃的食物,根据数据反向指导品类的选择。微型、中型便利店之外,便利家还有第三个方面的业务——对于传统夫妻店的改造。线下夫妻店的特点在于大小不一、面积不一,便利家提供的无人便利店改造方案,一是夫妻店共享场地资源,进行销售分成;二是加盟方式,收益比例更高。一方面,小店店主不需要一天十几个小时守着门店,另一方面,在无人售卖之外,还可以延展其它的生意获得更多利润,比如奶茶、咖啡等。“不管是无人零售还是有人零售,本质上还是零售的生意。”范韶伟说。既然是零售的生意,在网点的布局上,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最怕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点、线、面的合理布局,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运营成本和物流成本。这其中需要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人流量以及铺设点位的协同。便利家的思路是,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布一个中型无人便利店,再在周围100米的范围内,去布局10个微型无人便利店,形成“最小补货单元”,1个人可以负责20台设备的补货。至于RFID贴标签的成本问题,范韶伟持有乐观的态度,目前标签成本在0.5-0.6元,但随着RFID在零售市场的普及,RFID标签的价格一定会降低。本轮融资后,便利家将在上海建立试运营点,中型+微型无人便利店,预期铺设20个网点。目前,便利家正在寻求Pre-A轮融资,用于扩大量产和投放运营。团队方面,CEO范韶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任商派软件渠道部北部大区经理,是一位连续创业者。COO吴威为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在快消品领域连续创业;CTO彭庚庚毕业于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曾任腾讯OMG事业群广告平台部高级工程师。
一起惠2017-08-17 09:19:03347 次
根据科技媒体Recode报道,美妆订阅盒子初创公司Birchbox正在与多家零售商洽谈收购事宜,其中之一是沃尔玛。如果交易达成,Birchbox将成为沃尔玛自2016年8月以来收购的第5家电商网站。除了在仓储、配送服务上跟亚马逊较劲,沃尔玛也一直想在时尚这个亚马逊不断加大投入的领域提高竞争力。过去2年,沃尔玛已先后收购了Jet.com、户外电商Moosejaw、鞋履电商Shoebuy以及复古风女装的美国电商ModCloth。这些公司随后均保留原品牌继续运作。截止发稿时,沃尔玛美国电商主管MarcLore和Birchbox联合创始人兼CEOKatiaBeauchamp均未对这条消息予以回复。Birchbox算是最近流行的“订阅盒子”中最早在美妆领域试验该商业模式的创业公司之一。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除了提供每月一次的美妆“盲订”,还有独立的电商网站,可供消费者全价回购喜欢的品牌和产品。自2010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已累计融资8000万美元,年销售额达到2亿美元。有消息称,2017年它已经实现盈利。不过,这家公司的运营情况不如表面上看去那么乐观。后来者如女性化妆视频聚合平台Ipsy,以及Sephora、Target等大型连锁推出的美妆盒子,正在不断蚕食它的市场份额。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SliceIntelligence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Ipsy在2016年用户增幅达到11%,在美国整个市场的美妆盒子销售额中占比高达62%,而Birchbox的份额则下降至32%。Ipsy由YouTube最早一代美妆博主MichellePhan于2011年成立。在美妆盒子业务上,Ipsy除了和Birchbox一样主打个性化订阅外,还利用平台上聚集的6000多名美妆博主在各个社交媒体做宣传推广,因此在短期内就聚集了大批粉丝。为了扭转颓势,Birchbox在会员奖励机制、物流和包装成本等方面都做了调整。比如推出每月15美元的BirchboxSelect,允许消费者只选取满足特定需求的产品(比如干皮或者染发护理),去除盒子中某类不需要的产品,或者以取消某月订阅的方式拿省下来的钱直接在Birchbox上购买全价产品。这些调整有效地增加了Birchbox的独立电商业务。虽然订阅人数还在不断下滑,但目前已有35%的营收来自全价产品销售。不过,这家公司还是在去年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动,包括两轮裁员。除了去年夏天从现有投资人手中获得1500万美元的追加投资,它再没能获得新的大额融资,因此一直挣扎于自主盈利。对Birchbox来说,沃尔玛的收购意向就像是一场及时雨。在与品牌客户或品牌客户接洽时,它反复强调的一个优势是“Ipsy只适合美妆迷,而Birchbox才能带来那些原本对美妆不感兴趣的新顾客。”而这也正是沃尔玛需要的。之前人们对它的印象多半是老气、便宜,跟时尚和设计感扯不上关系。现在,一家能够聚集年轻消费者、兼有互动性订阅业务和独立电商业务的美妆公司,会是不错的补充。
一起惠2017-08-12 09:42:47256 次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高端自行车服饰品牌Rapha目前已确认被私募基金RZCInvestments收购,后者以2亿英镑的价格获得该品牌控股权。据悉,这家私募基金目前正由沃尔玛创始人SamWalton的两位孙子Steuart和TomWalton掌柜,而这两位“沃尔玛继承人”据说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Rapha计划用这笔资金扩张国际业务,增加国际实体店铺数量至100家左右。另外,此次收购还将有助于Rapha开设更多俱乐部、推出新品及服务,同时加强该品牌在自行车服饰、装备、以及生活方式商品方面的领导地位,以帮助其完成业绩增长目标并扩大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而交易完成之后,品牌创始人SimonMottram也将继续任职公司总裁一职,同时也将保留其现有的多数股权。Mottram表示:“在RZC投资公司的帮助下,我们将继续鼓励更多阶层的人加入到自行车运动中,同时也将继续扩大全球自行车社群,开发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其实,Rapha寻求出售的消息从去年就开始有眉目了。据了解,Rapha最早于去年年底时被曝出正与奢侈品巨头LVMH洽谈收购事宜;今年4月末,有知情人士指出,该品牌已聘请投资银行专家评估战略方案,或IPO或出售;今年7月,Rapha又传出或将被意大利私募基金Investindustrial收购的消息。那么,被如此多的金主都盯上的自行车品牌究竟有什么法宝呢?这一高端自行车服饰品牌由SimonMottram创建于2004年,截止到目前为止业务范围共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从Rapha官网店铺导航来看,它已进入台湾及香港市场虽然,其在截止至2016年底时在全球仅设有14家门店,但Rapha拥有一个忠诚度极高的社群,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国际骑行俱乐部之一,目前共计9000位成员,并且这些会员每年还需向该品牌缴纳135英镑的会费。据悉,Rapha的门店不仅出售自行车服装及器材等商品,还提供咖啡、现场比赛和骑行体验等服务,这些对会员来说当然都是免费的。同时,Rapha还运营着17家自行车俱乐部,并且公司生产的商品也会在这些俱乐部出售。另外,Rapha自2009年以来就一直处于盈利状态,业绩也是连年增长。有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31日,公司营业额为4880万英镑,税前利润为110万英镑;而在截止至今年1月31日的2016财年,Rapha销售额同比增长30%至6300万英镑。还有报道指出,该品牌在今年迄今为止的销售额已同比上涨了40%。然而,业绩高速增长与该品牌在自行车相关活动的频繁刷脸也不无关系。据公开资料显示,Rapha在全球举办了多项自行车相关的活动和赛事,包括RaphaTravel等。而该品牌在近年来也不断赞助世界级职业自行车比赛,譬如其在2005至2012年间成为UCI洲际级Rapha-Condor车队的冠名赞助商,在2012至2016年成为WorldTourTeamSky服装供应商等。还有数据显示,公路自行车是全球最大的运动品类,预计全球市场规模达4670亿美元,加之近年来的骑行热潮以及多国政府的健康宣传活动、为保证出行安全而增加更多自行车道、骑行强身健体的功效等一系列因素,该行业的销售额增长还将继续。另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自行车行业还将会成为时尚行业的一部分。总得来说,Rapha的会员制、店铺附加服务、骑行俱乐部、自行车相关活动的参与度等,都是它被多家投资公司选中的原因。而在得到2亿英镑的资金后,Rapha打算把它这种“小而精”的经营模式带入全球更多市场,那它如果来中国大陆市场,你会感冒么?
一起惠2017-08-10 09:42:34229 次
据沃尔玛旗下英国子公司Asda(阿斯达)超市指出,其在2016年全年的销售额下降了3%,利润则下降了1/5,表现低于预期。为此,Asda日前公布了最新多渠道发展策略。未来,Asda将加强门店表现,发展可信赖的在线销售渠道以及以低成本模式来运营等。另外,Asda还计划对其实体店铺实行降价策略,也将改善自有品牌产品的种类质量,同时对在线商店以及门店的购物体验进行投资。截至2016年12月31日,Asda营收共录得217亿英镑,同比上年下降3%;税前利润达7.92亿英镑,同比上年的9.75亿英镑下降了19%。在2016年,该零售商共新增8家超市。据了解,Asda、Tesco、Sainsburys以及Morrisons被并称为英国四大超市品牌,而Asda的颓势在2015年就已初显。面对德国廉价超市Aldi和Lidl的低价竞争,几家大佬都有些措手不及,不过有分析人士称,其中当属Aada的境况最糟糕。据Aada2015年财报显示,其在第一季度下降3.9%的基础上,在截止到7月30日的11个周里,Asda的同比销售额又下滑了4.7%。有分析师认为,业绩一直走低的Asda太需要一个重大转型了。不过,Asda还是抱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状及未来发展。Asda称,目前的低成本运营策略已初显成效,通过这种运作模式,集团可以向商品价格、商品质量以及用户服务等方面投入更多。未来,其还将继续寻找新的方式来改善门店及在线商店的商品供应,帮助消费者节省资金。该集团方面还表示,目前,消费者可自由支配收入正在稳步增长,但消费环境并不乐观,多数仍保持谨慎的消费态度,而价格也依旧是关键的购买因素。在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中,成功的关键便取决于是否能满足一直在变化的消费者。另外,这家英国超市在今年4月时选择以全球购官方旗舰店的方式入驻京东,这也是ASDA首次大规模进驻英国本土以外的市场。据了解,ASDA于1956年正式成立。1999年,沃尔玛通过收购将当时拥有230家门店的ASDA变为旗下品牌之一。目前,ASDA在英国共设有600余家门店,周客流量达1800万人次。另外,ASDA还曾多次在英国杂志TheGrocer的超市行业价格排名中名列前茅,并被称为英国人心目中的“国民超市”。
一起惠2017-08-07 09:29:12243 次
在商超、大卖场等零售业态后劲不足的现象愈发普遍之时,无人便利店这种新业态站到市场的风口浪尖,成为社会资本争相追逐的对象。8月3日,商务部印发今年二季度《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我国便利店总体景气指数为73.95,高于荣枯线23.95,比一季度提高1.7,环比增加2.3%,体现出从业者对便利店发展形势仍然保持较强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特别提出,无人便利店成为继共享单车之后又一风口,各项资本开始关注和投入无人便利店的开发,成为降低传统线下便利店人工成本的新思路。随着我国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购物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购物便利”的需求急剧上升。公开信息显示,便利店业态作为现代零售主力业态之一,近几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从业者的信心也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持。在此背景下,6月,商务部首次发布“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作为中国便利店发展的阶段性指标,为各地政府和各市场参与主体提供参考。《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我国便利店的行业景气指数为82.5,高于荣枯线32.5,环比提高1.4;门店景气指数为68.3,高于荣枯线18.3,环比提高2。可以看出,便利店行业管理者与基层门店经营者的信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此表现,《报告》分析指出,基于去年中国便利店整体行业保持稳定增长,门店数量与销售规模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可以看出无论便利店行业的管理者还是基层运营者对于便利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变数”。《报告》称,无人便利店成为继共享单车之后的又一风口,各项资本开始关注和投入无人便利店的开发,“尽管各项资本投入无人便利店的运营思路、技术选择和商业计划各有不同,但是总体方向都是希望将传统线下便利店全面升级为无需人工值守的门店,以降低人工成本”。近期,不论是线上巨头马云的无人超市、京东计划开设的大量无人超市、苏宁即将推出的无人店,抑或是传统线下零售商欧尚、大润发、沃尔玛的自助售卖亭,甚至哇哈哈、伊利这样的不同行业产业巨头都在纷纷布局无人店。有专家表示,当前中国便利店多且杂,由于标准化管理机制欠缺,使得运营成本、人工成本增加,导致企业利润进一步被压缩。因此,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无人便利店,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精益性是大势所趋。然而,也有相关企业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当所谓的“黑科技”一波接着一波强势来袭,一浪高过一浪的噱头可能会掩埋阻碍便利店这种业态不断优化发展的真正瓶颈,“无人并非便利店的核心,而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门店的智能化水平,用大量的数据流来为智慧运营服务,提高单位面积的盈利水平,才是这场变革的根本”。
一起惠2017-08-04 09:42:31287 次
据外媒报道,电商巨头京东的股价近日连创新高,周三收盘更是大涨3%,助其市值首次突破650亿美元大关。截至周三收盘,京东股价上涨3.17%,报收于45.87美元的历史新高,市值达651.1亿美元。力抗电商市场增速放缓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中,京东一直落后于对手阿里巴巴。但随着曾经一派火热的电商市场逐渐冷却,京东的增速却不见放缓,这推动其股价持续上涨。京东股票周三收盘价京东的持续高增长要得益于其多项举措,包括加大力度吸引女性用户,扩张产品线以吸引更多的富裕消费者,在电子产品和食品领域努力保持领先等等,这帮助该公司超越了中国电商市场的总体增速。据研究公司麦肯锡称,约六年前,中国电商市场的增速超过70%,而今年的增速预计将只有19%。视频:京东沃尔玛联手全国134家门店入驻京东到家平台,时长约1分24秒升级在线购物体验据京东5月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当季京东实现营收111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0.15美元。相比之下,华尔街的预期是营收106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0.01美元。当季,京东年活跃用户同比增长40%至2.365亿,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42%,至267亿美元。京东CEO刘强东当时在财报中说:“首季度京东的业绩非常强劲,这反映了中国市场对我们的高质量网购体验模式的日益青睐。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京东长期以来坚持品质保证和用户体验至上的理念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放眼未来,我们将利用京东平台多年来积累的强大能力和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对外开放,服务于我们的合作伙伴和更广泛的商业生态圈。”据悉,京东将于8月9号发布其第二季度财报。该公司股价过去一年来一路高歌猛进,今年迄今的涨幅已高达约80%。随着股价上涨,《华尔街日报》注意到,京东的市值离中国BAT三巨头之一百度的差距已只有约47亿美元。京东今年能否超越百度,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这值得注意。(编译/弘艺)
一起惠2017-07-28 09:25:57247 次
受到电商冲击、商业地产租金上涨、消费需求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国内外传统百货商超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关店潮”。华尔街证券分析师MaryMeeker在《2017年互联网女皇报告》中提到,线下零售店倒闭数量打破了20年来的纪录,但与此同时,电商玩家们却“逆势而为”开设线下实体店,且数量越来越多。在国内,以淘宝、京东为首的电商平台开线下体验店,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品牌也在开实体店。而在国外,除了亚马逊这样的巨头又是开实体书店又是开无人便利店之外,各种垂直电商也对走向线下屡试不爽。比如,时尚服饰电商Everlane不仅多次玩快闪店,去年还开了一家展销厅形式的实体店FitStudio。运动服饰品牌Fabletics也是从线上起家,然后逐渐布局线下市场,今年初宣布新增设12家店铺,并计划未来三年将线下店数量增至100个。互联网男装品牌Bonobos也表示要开第40家实体店了,它的线下店主要用来做展示,用户可在这里试穿衣服并下单,最终达到线下辅助线上的效果。此外,珠宝电商BlueNile、眼镜电商WarbyParker、时装电商ModCloth等,都开设过各种形式的线下门店。日前,这一电商开实体店的大军又新增两名悍将——来自英国的Boden和来自美国的ModernCitizen,他们均是从线上起家的服装品牌。据悉,Boden计划今年在伦敦开设第一家独立实体门店。这家体店将于10月正式开业,坐落于伦敦约克公爵广场20-23号,周围有不少同类商家的店铺,包括时尚品牌Cos、Joseph、Trilogy、Whistles、MonicaVinader以及Zara。该店面积约为1.821平方英尺,销售Boden成人服装、BodenIcons特藏系列以及MiniBoden童装。这是继进驻英国连锁百货JohnLewis之后,Boden在线下零售业务方面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而根据其计划,除了开设独立的品牌旗舰店之外,明年还会有更多类似与JohnLewis合作这样的线下销售行动。ModernCitizen则是由Gap前员工创立的在线时装品牌,本月在旧金山开的第一家线下门店成为其进军实体零售业的第一步。据悉,该店销售女装、美妆、家居用品,还提供一对一的时尚穿搭指导服务,以及线上订单的到店提货或配送到家服务。“作为一家从线上起家的小公司,我们对于首家实体店的开业非常欣慰。”公司创始人CEOJessicaLee谈道,“有了实体店,我们每天都能亲眼见到用户,并与他们进行交流。这种与用户的直接接触是开实体店给我们带来的非常重要的一点。”诚然,与电商相比,实体店的优势主要在于服务和消费体验。过去,电商主要是用“价格”逆袭实体店,但当商业核心优势正在从“价格”变成“服务”时,这些电商玩家们意识到,线上获得的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据,而线下是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人情味儿”。另一方面,一个重要的数据是,看似线下零售被线上零售步步紧逼,但从二者目前的占比来看,却是另一番情形。根据eMarketer的数据,去年全球零售额为22万亿美元,其中在线零售仅为1.9万亿美元,占比不到10%。就连在中国这样的电商高度发展的国家,也才占15%的份额。这足以说明,线下零售仍蕴藏着巨大商机。美国运动服饰在线零售商Fabletics公布的一个结果可以印证这一点。2016年,Fabletics的销售额达到2.35亿美元,成为全球电商增长最快的15家公司之一。但总经理格雷格表示,Fabletics的线上成功事实上要归功于其已开出的18家实体店——来自于实体店的数据驱动了Fabletics的整体增长。所以,“我们也需要实体店”——这似乎成了众多电商玩家的共同心声。但他们要走到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战场,能比传统线下零售商做得更好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扎堆开线下店的电商玩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用线下店辅助线上交易,比如充当试衣间、体验点、订单自提点等;二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购物体验,打造不同以往传统零售商的新兴销售和服务方式。像Everlane、Fabletics、Bonobos以及一些打着“线下体验店”旗号的都是第一种,而类似亚马逊的AmazonGo、阿里的盒马鲜生等属于第二种。第一种可归为前两年大家炒得火热的O2O,第二种则更倾向于今年流行的“新零售”概念。总体而言都是线上线下的融合(要么是线下体验配合线上购买,要么是线上数据为线下渠道赋能),或者说,将互联网精神和线下体验相结合。正如眼镜电商WarbyParker联席首席执行官NeilBlumenthal所言,“我不认为零售业已死,但平平无奇的零售体验已死”。当然,电商玩家纷纷转向线下的时候,线下零售商也在积极进军线上或者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比如,沃尔玛仅在2017年就完成了对多个电商企业的收购,包括Shoebuy、Moosejaw、Modcloth;国内的百联集团推出新零售项目RISO、大润发上线新零售业态“飞牛优鲜”等等。此外,不管是互联网企业出生还是传统企业出身,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传统店铺的案例也此起彼伏。一场全球性的新的零售争霸赛硝烟四起。到底是电商利用实体店再赢一次,还是传统零售商抓住新风口扳回一盘,变局之中方显英雄。
一起惠2017-07-28 09:15:49332 次
近日,有消息称沃尔玛集团英国子公司Asda超市将斥资44亿英镑,约合57亿美元收购英国折扣零售商B&MEuropeanValueRetailS.A.(BME.L)。消息传出后,B&M股价在周一开盘时大涨近5%,市值约35.6亿英镑。据了解,Asda为英国知名的四大超市之一,其1999年被沃尔玛收购。消息人士称,作为英国第三大超市,Asda销售连续三年下滑,而对于B&M的收购可以直接提升集团行业排名,还有助于减轻集团对食品业务的依赖。B&M在英国拥有543家门店,在德国有95间Jawoll品牌门店,于2014年上市,该公司最新的一季度业绩显示销售大涨18.3%至6.56亿英镑,为过去三年表现最强劲的首季。不过目前,Asda否认了以上传闻,而B&M也未表态。专业人士分析,上述交易传闻预示着沃尔玛集团愿意在英国市场进行再投资。事实上,从去年8月开始,沃尔玛开启了收购狂潮,先是对亚马逊的竞争对手Jet.com进行了并购,为此支付了30亿美元现金和3亿美元的股份。此后,沃尔玛又在两个月时间内买下了ModCloth、ShoeBuy和Moosejaw三家在线零售商。
一起惠2017-07-26 09:30:47274 次
【亿邦动力网讯】去年,新美大CEO王兴在内部发表了一次讲话,他提到“线上线下的高度结合”将会是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方向。然后就有了今天的掌鱼生鲜。7月19日,美团点评首家新零售业态“掌鱼生鲜”在望京的博泰国际商业广场开业。这个从出生伊始就不断被拿来与“盒马鲜生”做对比的新事物──在笔者实地寻访过后──撕毁了这个贴在身上的标签。“掌鱼生鲜”是美团点评在对其线上线下资源进行整合的一次新尝试。店内几乎所有商品都采用电子价签,绝大多数为预包装商品,方便线上线下同步调价和配送。青菜、苹果等果蔬类商品不放开散称,均包装好了按份出售。和盒马鲜生不同,掌鱼生鲜内部并没有餐饮项目。然而,掌鱼生鲜的企业主体——北京宝宝爱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的经营范围中有餐饮服务这块内容。根据业内人士消息,掌鱼生鲜未来将上线餐饮服务,乃至将打造“中央厨房加工+社区配送”的一条龙服务。但实地探访下来,笔者对店内是否还有空间放得下食材加工和就餐区域存疑。掌鱼生鲜落地的望京地区购买力良好,阿里、美团、Uber、陌陌、58同城、携程等大型的互联网公司纷纷落地于此。阿里巴巴大楼距离掌鱼生鲜还不到2公里,正处在配送范围之内。附近的住宅楼密集,很大一部分是工作于望京的都市白领,他们对生活品质有着很高的追求。这么大的市场,不做餐饮是可惜的:这些白领是当下消费升级、线上配送服务使用的主力客群。白领们想自己做饭吃又没时间买菜,最终的选择是大多是干脆不自己做饭吃,而掌鱼生鲜实际上并没有能力解决他们的餐饮问题。亿邦动力网将盒马鲜生和掌鱼生鲜的部分信息整理汇总,详见下图(点击放大):入店后,掌鱼生鲜的迎宾店员会上来热情地打招呼。整个店内分为生鲜区和休闲快消食品区两个部分,由于场地限制,两个部分间只有两条过道连通,而接通两个区域最直接的过道宽度仅够两个成年人并肩擦身而过。设计部门察觉了这样的窘境,在没有货品的一侧用覆盖了整面墙的镜子来营造空间感,获得了一些效果,但想要靠镜子提高火爆时候的顾客通过率无疑是痴人说梦。有意思的是,店内几个区域的店员让笔者体会了几种不同的风味:迎宾店员敬业地迎接笔者入店消费、果蔬去的店员热情洋溢地给笔者推荐果蔬、海鲜区的店员强硬地阻止了笔者拍照并且在笔者离开此区域后依然关注着笔者的动向、而休闲快消食品区的店员则可能因为顾客不多而三五人群聚在一起闲聊。店内设有烘焙货架,但没有烘培房,售卖的面包等烘焙制品和普通超市里摆放的无异。休闲快消食品区的货品和普通便利店也大同小异,冰激凌单价会比超市均价贵5~6毛,溢价在可接受范围内。掌鱼生鲜不卖活鲜,也没有常见的淡水产品,所有水产品都为海鲜。经营活鲜是一门技术,饲养难、存活难,也考验门店是否有足够流量基础。处理不好,会直线拉低毛利表现。值得一提的是,掌鱼生鲜的海鲜品类非常丰富,同一种海鲜基本够可以提供多种不同产地的选择,可以给消费者更大的选择空间。水果区既有来自广东、黑龙江等国内地区的特色水果,也有来自墨西哥、泰国等国家的进口水果。在产品品质把控上,如蔬菜类农产品都贴有食品检验检疫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追溯相应的产品信息。有人说30分钟送达用户手中的构想限制了盒马鲜生的配送范围,以至于目前盒马鲜生只能做到店面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配送。这意味着盒马鲜生的用户获取很大程度依赖线下店的铺设,这被认为“线下生鲜商业模式过重”。掌鱼生鲜显然没有这样的困扰──至少他们目前根本不做餐饮。这也使得它强调配送速度变得滑稽──不进行餐饮配送的话,现有的冷链配送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冷冻海鲜更远更久的保鲜配送,把自己限定在5公里和最快30分钟配送到家仿佛是在和盒马鲜生怄气。在“中央厨房加工+社区配送”的服务上线之前,掌鱼生鲜很难称得上是新零售范例。目前看来,掌鱼生鲜提供的服务和沃尔玛与京东到家合作的生鲜O2O服务没什么本质区别。仅仅将生鲜供应直营化,没有餐饮黏度,品类和价格不占优势,掌鱼生鲜想光凭电子价签和大型商超抢生意都有些困难──这些商超楼下的玻璃格子里可装着一个个头上冒汗的食客。一个小细节:掌鱼生鲜后仓跟前台门店用一块帘布作为区隔,这非常方便店员从后仓调货,也能节省面积,比一扇要不停开合的门要“新零售”得多。掌鱼生鲜和所谓的“新零售”,究竟是隔了一块帘子还是一扇门呢?
一起惠2017-07-25 11:46:27232 次
可能已经传言过无数遍了,但这一次,京东和唯品会的“合并”将极有可能进入到实质阶段。有多个信息源指向,京东正在和唯品会秘密谈判收并购事宜。如果此事朝向乐观的态势进发,将是撼动B2C电商市场格局的决定性事件。“以前都是设想,但这一次进入到实质性接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小编,京东和唯品会两家上市公司极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开始拉锯似的协商,“至于最终是收购、入股还是换股,尚未有定论,都有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唯品会联合创始人洪晓波近期朋友圈发布了一则耐人寻味的图片。熟悉洪的人说,三年来,他可能就发了这一次朋友圈。图片文字为:“Todream对抗无法打败的对手承受难以承受的伤痛去勇士都不敢去的地方不管多么绝望,不管多么遥远毫无犹豫,为梦想而战”而此前,唯品会曾一次性清空3万多条微博,宣布品牌升级,从“一家做特卖的网站”升级为“全球精选,正品特卖”。一位接近唯品会的电商经理人则指出,市场上对双方的走势一直有各种揣测和觊觎,但实际上双方合并的概率不大,但深度的合作一定会开展下去。这位经理人是亿邦马蹄社成员,与京东和唯品会都有长达几年的合作。“京东和唯品会从未真正在一个维度上竞争过,也没发生过正面冲突,这使得双方的结合有了‘感情上的前提’。其次,两家在商业模式、业务板块和发展路径上都有共同点,比如都是从自营B2C起家,再逐步开放第三方平台,都分拆了金融业务、重组了物流业务等,这让两家可以谈得来,有共同语言。”一位业内人士向小编分析京东与唯品会合并的可能性。“二者的互补性也很强。唯品会女性用户超过80%,京东则以男性用户为主,但一直在追求女性用户比例上升。唯品会最有优势的品类是服装,京东的数码家电是大头,擅长非标品的唯品会扩张品类至更多标品,而擅长标品的京东则在向更多非标品但渗透。”前述人士说道。就像契科夫的小说定理,如果开篇出现了一把手枪,在后面的某个篇章就一定会发射子弹。在多位爆料人士看来,京东和唯品会的“合体”,就像是让“子弹飞一会儿”。因为涉及两家上市电商公司,事情显然不会迅速发酵。“双方策划于密室,外界显然不得而知。而这件事一旦曝光,对电商行业都将是地震级别。特别是对竞品而言,可能是一次残酷的打击。”前述知情人士说道。截至小编发稿时,涉及此次交易的双方均尚未对此事作出明确回应。唯品会公关部人士表示,本次唯品会联合京东发声纯粹是本着维护市场公平健康有序发展这样的一个相同目标,而对于外界关于两家公司合并的猜测,其表示“大家太有想象力”。在小编的进一步求证过程中,多位电商资深人士均表示尚未听到这一消息。而另一位人士则表示,自己更关心双方一旦结成连理,将对电商产生怎样的影响。在B2C市场,由于平台经济的虹吸效应明显,巨头公司的绝对优势已经形成。从历年“618”和“双11”各种平台之间的激烈对决可见一斑,“二选一”的故事不断上演,似乎已经印证了,在平台面前,商家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多。在部分商家严重,唯品会此前一直扮演着“坐山观虎斗”的角色。以限时特卖起家的唯品会,在商家心目中有良好的口碑。尽管创始人沈亚相对低调,但整体团队务实的风格以及对零售态势的把握,赢得商家,特别是服饰品类商家的赞誉。唯品会也一度被商家称作“电商的第三极。”但天猫和京东两家巨型体量级别的公司正在吞噬更多的电商市场份额。最新易观等多个数据平台统计,这两家公司所占据的B2C市场份额已超过80%。随着在线零售规模增速的逐步放缓,所有的电商平台、零售商、品牌商基本意识到电商人口红利正在走向终结,随之而来的则是存量市场中的“零和博弈”。京东和唯品会的合并,意味着从三家分晋到两强对垒时代的彻底到来。就在日前,京东和唯品会两家公司刚联合发出“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声明,把矛头指向共同的竞争。而这次行动也被业界解读为释放出了两家公司正在探索“联姻”可能性的信号。对手的强势也会加速这一谈判的进程。据北京时间报道,在商家资源的争夺上,或将有21家品牌最终选择与天猫方面签订JBP协议(独家战略合作),京东唯品会不免遭遇“断腕”之痛。“从主动性上来看,京东出于‘联吴抗曹’的需要,主动性更强,但沈亚可能扮演这次大动作的关键角色。”一位资深电商人士告诉小编,唯品会近来不仅感受到两大巨头拼杀对市场的压迫,后有追兵也可能敦促这家一直以来发展稳健的公司积极的拥抱“大势”。据商家称,目前某些社交电商平台发展很快,其月度GMV已经超越了唯品会。这对渴望更多选择的商家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另一方面,两家电商巨头除了在线上厮杀的一团糟,也开始将手伸得更远。譬如阿里巴巴所提倡的新零售,几乎要席卷整个传统商业,将原有泾渭分明的线上和线下搅和到一团。再譬如刘强东倡导的“智能零售”所引发的第四次商业革命,都有意无意地在挑拨市场的神经。此外,两家公司均在过往投资、兼并了大量的实体商业。2015年,小编曾独家揭开了阿里巴巴投资苏宁的序幕。此后,双方的军备竞赛即一发不可收拾。京东也在去年和沃尔玛实现了扎实的资本绑定。值得关注的是,在过去的一年中,京东股价上涨90.61%,而唯品会股价却下跌了18.70%。市值在60多亿美金的唯品会是京东市值的十分之一。今年4月份,据唯品会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的20-F文件显示,老虎基金环球(TigerEntities)在去年减持其所持有的唯品会股份后,已从主要股东名单中消失。而在财务表现上,唯品会在过去的两个季度一直被拷问最多的问题,则是利润、收入和新用户增长的乏力。另一方面,从限时特卖到综合性平台扩展品类的方向上,唯品会也曾被质疑是都速度偏慢。但实际上,唯品会自上市以来,已经实现了长达18个季度的连续盈利。在新一季的财报数据中,唯品会活跃用户在一季度实现32%的涨幅,增至2600万;单季总订单量增长23%,增至7210万。这也是唯品会多年坚持“特卖”战略持续奏效的强有力回应。至于新客增长放缓问题,CEO沈亚曾表示,除了淡旺季变化等因素,唯品会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新客的质量,努力实现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平衡。“无论如何,唯品会依然是增长强劲的优质电商公司。”一位电商平台CEO指出,接下来电商演义将会空前惨烈。“赤壁之战”或将在今年的双11见分晓。附表【融资情况】公开披露的京东融资历程:2007年,京东获得今日资本首批融资千万美元;2009年获得今日资本、雄牛资本及梁伯韬私人公司共计21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2011年,获得俄罗斯DST、老虎基金等共6家基金和个人融资共计15亿美元;2012年11月,获得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老虎基金共计4亿美元融资;2013年2月,获得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和KingdomHoldingsCompany等共计7亿美元融资。唯品会于2013年3月23日正式登陆纽交所,发行价为6.5美元,融资7150万美元。在此之前公开披露的融资历程为:2010年6月,唯品会(当时叫唯友佳品网)获得松禾资本天使轮投资;2010年10月,获得红杉和DCM联合风险投资2000万美元(A轮);2011年4月,再次获得红杉资本和DCM的联合投资5000万美元(B轮)。【投资并购情况】京东(不完全统计):2010年3月,收购韩国SK电讯旗下B2C网站千寻网;2011年7月,投资九州通旗下北京好药师大药房连锁;2012年1月,收购日系精品购物B2C商城迷你挑80%股份;2012年10月,收购网银在线;2013年9月,投资餐厅外卖服务“到家美食会”;2014年1月,收购今夜酒店特价;2014年3月,腾讯入股京东,京东收购QQ网购和拍拍网100%权益以及易迅网10%股权;2015年5月,投资途牛;2015年5月,投资金蝶,占股10%;2015年6月,收购的社交阅读应用“拇指阅读”;2015年6月,入股永辉超市,持永辉超市10%股份;2015年6月,投资美国大数据分析公司ZestFinance;2015年7月,投资买卖宝;2015年11月,投资数据服务商聚合数据;2016年6月,收购1号店;2016年8月,投资等蜂来;2016年8月,投资汽车互联网企业易车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12月,投资锣卜科技;2017年3月,投资金蝶医疗;2017年4月,投资网易味央;2017年6月,投资全球时尚精品购物平台Farfetch;唯品会(不完全统计):2014年2月,收购乐蜂网;2015年年初,投资东南亚特卖网站Ensogo;2015年10月,投资法国时尚电商Showroomprivé;2015年11月,投资英国时尚电商Brandalley;2016年10月,全资收购浙江贝付;2017年7月,收购“好信医药”连锁药店;
一起惠2017-07-20 09:22:42311 次
今天,生鲜商超O2O平台京东到家发布了其上半年相关营业数据。数据显示,京东到家上半年业务收入超过了去年同期的7.5倍,销售额(GMV)平均月度环比增幅超过了30%,订单量平均月度环比增幅达到了20%。据统计,上半年总计有包括欧尚和正大优鲜在内的超过3万家实体门店新入驻京东到家平台。达达-京东到家CEO蒯佳祺透露,入驻京东到家的商户普遍可以实现10%-30%的整体销量增长。今年4月13日,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的痛点,京东到家发布了“零售赋能”新战略,提出将通过“流量赋能”、“效率赋能”、“用户运营赋能”三方面为传统零售业赋能,想以此帮助传统零售企业借平台之力填补物流配送、订单处理、平台体验等各方面的短板,完成互联网转型升级。京东到家方面表示,为了提升商户效率,京东到家接入了300多万众包配送员,为商家提供“1小时送达”服务,缩短了商品的配送时间。此外,京东到家提供的一整套订单履约解决方案和技术工具也能帮助门店缩短拣货时间,提高处理订单的效率。针对传统超市缺乏用户画像信息的问题,京东到家为商家提供了一系列用户管理和运营工具,用户下单或关注后即可成为商家的粉丝。通过这些工具,商家可以向用户推送活动和推广信息,实现线上营销。有数据显示,在上半年,京东到家订单的好评率由去年同期的97.6%上升到了99.5%,提升了近两个百分点。同时,入驻京东到家的商户普遍可以实现10%-30%的整体销量增长。以沃尔玛为例,其今年6月的线上销售额(GMV)达到了1月份的近4.5倍,订单量则达到了1月份的近3.5倍;永辉6月份的线上销售额和订单量也比1月份增长了超过2倍;4月份新入驻的社区便利超市正大优鲜6月份的线上销售额比4月份增长了超过6倍,订单量增长了近7倍。目前,京东到家的服务范围已经覆盖了全国22个主要城市的7万多家门店,并吸引了包括沃尔玛、永辉、欧尚在内的国内外零售商家的独家入驻。
一起惠2017-07-07 09:51:23279 次
本周的跨境电商,有这些事你必须要知道:洋姑妈宣布完成千万元A+轮投资近日,成都陌云科技旗下海外个人零售服务平台“洋姑妈”宣布完成千万元A+轮投资,投资方为禾今资本、启赋资本、凯盈资本及电魂创投。本轮融资洋姑妈将进一步扩展海外合作布局和供应链效率提升,发力千亿级规模跨境卖家市场。据悉,洋姑妈平台正式上线于2016年4月,定位是“全球代购服务商”,即为代购从业者提供货源地直邮代发综合解决方案。通过网站和手机App,向上整合海外中小品牌厂商和大型综合供应商,向下拓展海外华人代购、国内海淘微商、淘系卖家和B2C电商渠道。Boom!天猫要做出口了在618大促即将开启之际,天猫于今天宣布“天猫出海”项目正式推出。天猫方面表示,“天猫出海”是以天猫作为主引擎,利用阿里巴巴核心电商板块20亿商品,将天猫生态模式逐步成功复制并落地到东南亚、印度以及全球市场,提高当地电商效率,服务海外消费者。根据天猫的介绍,天猫出海于2016年开始在天猫内部孵化,为国内优质商家及商品提供交易、物流、支付、翻译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帮助他们低成本、低门槛地从国内市场无缝拓展至全球市场。而在尚未正式推出的情况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天猫出海”目前已囊括百万天猫及淘宝商家和12亿商品,交易范围已经覆盖全球除了南极洲之外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Boom!京东也要做出口了近日,京东的出口业务也搞了新动静。赶在“618”之前,6月9日,京东正式上线“京东售全球”业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都可在京东商城主站购买商品。据京东方面介绍,此次京东售全球业务的产品包括自营和第三方商家。京东前期准备了几十万个自营商品SKU和几百万第三方商家商品,目前涵盖了京东大部分的商品品类,后期还将不断引入更多自营商品和第三方商家。在京东商城上搜索发现,能支持配送全球的商品几乎都是京东自营的,包括服装、鞋子等等,在100页产品页面里,只发现了两家产品属于第三方卖家。总理为中德企业合作铺路你嗅到商机了吗?本月初,李克强总理出访了德国、比利时,参加了中德总理年度会晤和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期间,李克强总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了“中德论坛”并致辞。日程紧凑,但总理还是为我们带回来一大堆成果,包括支持中欧双方搭建普惠、互利的融通合作平台,中德双方共同支持两国中小企业合作,以及支持中德两国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另外,在6月12日,中国工信部、广东省政府还与德国工商大会联合主办第三届中德(欧)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据德方统计,去年双边贸易额达1700亿欧元,中国首次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占中欧贸易的30%。入驻沃尔玛将不需美国公司税号门槛降低?日前,有出口圈内人士爆料,称沃尔玛合作方ChannelAdvisor畅路销的内部人士在朋友圈透露沃尔玛的入驻将不再需要美国公司税号。根据爆料人士截图,今后卖家入驻沃尔玛不必在海外设办事处,但对没注册美国公司的企业销售营收要求更高,需达到500万美金。浙江省五月出口额首破1800亿元增长16.7%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5月,浙江省进出口总值2356.1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出口1842.8亿元,增长16.7%;进口513.3亿元,增长33.1%,单月进出口、出口值均创历史新高。受此影响,1月至5月,全省进出口额9960.5亿元,同比增长19.6%,占全国进出口9.3%;其中,出口额7502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全国出口12.8%;进口额2458.5亿元,同比增长42.9%,占全国进口5.0%。友阿海外购自曝:2年社群过百VIP用户超3万日前,友阿股份旗下跨境电商平台友阿海外计划在2周年庆期间使用“杀手锏”。据了解,友阿海外购已经运营超100个社群,服务的VIP用户近3万。友阿海外购自上线以来已拥有近100万用户,移动端粉丝超50万,及海外直邮通道10余条。同时,还通过O2O模式在湖南省内开了10多家跨境电商体验店,覆盖了长沙、株洲、常德、郴州、浏阳等多个湖南重要城市。跨境电商“洛德岛”获数百万元Pre-A轮投资洛德岛近日正式对外宣布已经获得数百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领投方为坚果资本。本轮融资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供应链的构建,洛德岛计划构建更大的二次元商品平台,并且聚焦产品的平行扩展。成都洛德岛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2013年11月,是一家跨境电商公司,主要经营动漫、电影及游戏的演出服装、道具及周边产品。公开信息显示,洛德岛平台目前的用户量已经超过20万,产品销售到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欧盟、日本等60多个国家。
一起惠2017-06-19 09:20:09357 次
过去几多辉煌,当下就有多少唏嘘。曾经销售额增幅连续五年超过20%,被称为实体店“最后一个创新样板”,如今却难逃被收购的命运。6月16日,亚马逊以137亿美元收购美国食品连锁超商WholeFoods(全食超市)。全食超市对于国内零售商具有标杆性的意义,这从近年来数量激增的各色高端超市就可以看出。尤其是2015年之前,实体零售业在电商冲击下一时间理不出头绪,以价格优势与商品丰富度取胜的大卖场业态遭遇“寒冬”。而全食超市却以高出沃尔玛等普通超市40%至175%的商品定价,出售“高价、高质量”的有机、天然食品。这一独特卖点使得其业绩连续5年增长,门店遍布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多地,甚至有媒体报道称,“平价超市已经走向末路,以全食超市为代表的的高端超市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业态。”在此背景下,国内零售企业效仿者众多,既有绿地集团在2015年前后开出的精品超市绿地G-super、沃谷农业旗下的“果蔬好”等没有零售业经验的“外行”纷纷试水,也有众多实体零售商发力精品超市,例如永辉开出bravo精标店、金鹰百货打造的GMart超市、华润旗下的ole’和blt,以及北京华联的BHG精品超市和上海城市超市等老品牌。全食超市面临被收购,昔日的“教父”走下神坛,这对于国内零售企业造成的冲击力可想而知。但早在两年前,全食超市的困局已经有迹可循。2015年5月,据BusinessInsider报道,在过去的3个月中,全食超市的股价下跌25%,原因是投资者认为,该品牌无力再吸引新的顾客。其竞争对手也是如今的潜在买家——超市连锁品牌克罗格超市预计赶超全食,成为美国最大的有机食品超市,而Traderjoe’s连锁店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量是全食超市的两倍。发展至2016年,全食超市股价下跌50%,销售额同步下滑,其母公司更是于当年9月份宣布将在年底之前裁掉员工数的1.6%,共计1500人。全食超市遭遇经营危机,已然呼之欲出。那么,是全食超市不行了,还是高端超市业态有待考证?全食超市的现状就如同中国自有品牌联盟执行董事张智强所说,“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以精品超市为代表的高端定位业态,已经到了两极分化、迭代整合的阶段。经济下行,核心客群遭遇分流回顾全食超市的发展路径,其大肆扩张的几年恰好符合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段,消费者对于有机食品等高品质商品的追求为全食超市的“高价、高品质”定位奠定了基础。如今遭遇困局,与呈现出“U”型曲线的美国经济同样紧密相关,使得全食超市的核心客群逐渐分裂为两大阵营,一边是消费能力得到提升的顾客被更为高端的创新业态吸引,另一边则是受到影响的部分中产阶级,在有机食品日渐普及的情况下选择了价格更为低廉的同类型超市。据美国2015年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其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除了继续疲软的制造业之外,其零售销售总额也于2015年12月起出现“意外性”下滑。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6年的美国经济增长率预估从2.2%调降至2.1%,并且下调了2017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8%降至3.6%。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全食超市的目标客群具有消费高端商品的能力,但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这些人逐渐分化为两大阵营,一部分是真正具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乃至高端客群,在有机食品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全食超市提供的卖场环境、购物体验以及高品质商品将此类人群吸引至卖场之中。但发展至今,美国已经出现了不少比全食超市更为高端的创新型业态。举例来说,美国加州地区近年来出现多家区域性零售商,他们的门店数量相对来说较小,但因为其创新概念而备受高端客群追捧。一家名为gensler的区域企业,主打“location”概念,门店内销售的所有商品皆来自于周边农场,甚至于巧克力也是从原料种植到加工乃至销售都由gensler主导完成。而最近两年兴起的“零售+餐饮”概念实际上在美国也早有典范,怡食家超市总经理安利英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我们在美国调研时发现了一家主打豪华夜宴附带食材销售的门店,商品价格昂贵,且有专业厨师策划相应主题上门烹饪,在当地受到上流社会的追捧,例如SKP的高管就为其家庭定制了一年的晚宴服务。”另一阵营则是消费水平受到影响的部分中产阶级,尤其是当美国社会中的有机食品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其市场规模早在2014年就已经达到390亿美元。也就是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零售商涉足有机食品领域,包括traderJoe’s(乔氏超市)、克罗格超市甚至是阿尔迪等平价超市。据Dcist.com网站的数据显示,全食超市一包藜麦的售价为9.99美元,而乔氏超市则是4.99美元;无麸奶酪披萨在全食超市的售价为7.49美元,而克罗格超市则是4.99美元,为此,一些对有机食品有消费需求,但经济能力受到冲击的客群则倾向于相对来说更具性价比的平价超市。转型失败,双线发展难以兼顾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全食超市并非后知后觉,在国内零售商还将其奉为高价值商品代言人之时,全食超市已经悄然降低了部分商品价格,并且开出其针对80后、90后推出的新业态——365超市,主打有机、环保、低价等强调性价比的创新概念。但从目前来看,双线并行非但没有为全食超市吸引来新进客群,甚至无法保证主线业态的持续增长,全食超市的转型可以说收效甚微。曾经有消费者评价称,去全食超市消费要做好“花光月薪”的准备,当此类看法影响到全食超市的股价时,全食做出回应称,“将降低某些商品的价格。”但是,据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摩根大通银行分析师称,“该企业并没有尽力推销特价商品。”这就意味着消费者甚至没有意识到全食超市的价格正在下调。但客观来讲,全食超市一旦大幅度下调价格,必定在与沃尔玛、阿尔迪等平价超市的“价格战”中败下阵来,可谓进退两难。再看曾经将全食超市推向神坛的有机食品,随着沃尔玛等其他超市也开始出售此类商品,消费者去全食超市购物的欲望就被大大减弱。虽然全食超市也有主打差异化的自有品牌,但大都是基本商品,而乔氏超市则有超过80%的自有品牌,在该超市公布的最后欢迎商品排名中,就有辣椒柠檬鸡肉汉堡、曲奇黄油、玉米、辣椒酱等其他地方买不到的独家商品。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全食超市于2015年5月开出其副线品牌365bywholefoolsmarket。365超市可以理解为低价版的全食超市,其中90%的商品选品与定价都由全食超市德克萨斯总部制定,这与全食超市地方销售团队可以直接对当地货品定价的运营模式明显不同。可以说,为了留住被乔氏超市、阿尔迪以及沃尔玛等平价超市抢走的客群,全食超市不得不从精品有机超市延伸至中低端超市,但从其业绩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受到新开门店的影响,其在2015财年的销售额上涨了8.4%,达到153.9亿美元,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却分别下滑了7.8%和7.4%。尤其是同店销售在2015年第四季度和2016年第一季度分别下降了0.2%和1.8%,可以说颓势逐渐明朗。复盘高端超市性价比或成重要卖点遭遇困局的不只是全食超市,盘点国内仿效全食的众多精品超市,面对有限的市场空间,却有众多试水者不断涌入,早已沦为一片红海。就拿国内市场份额相对占比较大的华润ole’和blt精品超市以及北京华联旗下的BHG来说,前两者开店增速不达预期,后者更更是在2016年第三季度爆出了净利润下滑320%的惨淡业绩。某资深零售高管向《第三只眼看零售》分析称,“目前国内的高端超市实际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首先是某大型零售企业为提升品牌定位、吸引高端客群做出的补充业态,例如BHG、G-super以及华润V+等精品超市,这些品牌实际上占有其母公司的大量补贴,究竟赚不赚钱,很少有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其次是以高溢价进口商品为主打的精品超市,类似于citysuper以及上海城市超市等企业。最后还有一些典型的小众超市品牌,例如主打日式商品的APITA。”这些大中型连锁超市实际上基本划定了高端超市的市场份额,无论是它们想大幅度扩店,还是新进者想要分一杯羹,目前来看都不太可能。一方面是由于其主流客群的流失,例如上海城市超市早年间主要针对外籍人士,但受到外籍人士归国的影响,城市超市开始将其目标客群定位为具有国外生活经验的中产阶级。然而,城市超市近年来很少扩店,最近更是被天天果园收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消费者已经走出了对进口商品盲目崇拜的阶段,取而代之的是对“高价值”商品的追求,也就是在日常消费中不易获得,品质较高的差异化商品及体验。从这一点上来说,一些体量相对较下的新兴零售企业反倒容易创新,例如安徽乐城旗下的生鲜传奇,盒马鲜生等。“当一些小企业成功创新之后,便会有大型连锁零售商利用资本进入,这是一个渐趋成熟的零售链条。”北京某深耕精品超市业态二十余年的零售高管评价称。为此,《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高端超市业态未来或许将会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是此前为进口商品附加三倍以上溢价空间的“高端定位”或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商品性价比的精品超市,另一方面则是创新性业态将会成为定位“高端”的新属性,就如同美国加州分割了全食超市大量高端客群的gensler等企业。这实际上是消费升级的必然挑战,就好像十年前被视为“高档洋快餐”的麦当劳,如今却成为多数家长眼中的不健康食品。高端超市的经营者们或许该打破对于“高价格”商品的依赖,转而从区别于日常消费的品质商品以及与高端定位相符的卖场服务等方面寻求突破。
一起惠2017-06-18 09:06:06441 次
6月14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为了与新东家沃尔玛(Walmart)融合得更加顺畅,Jet.com(去年8月被沃尔玛以33亿美元收购)正计划逐步剔除自己平台上所售的Costco旗下品牌产品。据了解,自2015年成立以来,Jet就大量销售KirklandSignature品牌的产品,而该品牌隶属于沃尔玛的竞争对手Costco。根据最新的调查,在Jet网站搜索关键词“KirklandSignature”可以找到229个结果,包含了从灌装坚果到袋装烤紫菜在内的丰富的产品。(Jet.com所售的Kirkland产品)不过,不久之后,用户可能就无法在Jet买到Kirkland的产品了。日前,Jet公司新闻发言人MeredithKlein在一封邮件中提到,Jet将剔除该品牌,但部分由第三方卖家提供的Kirkland产品暂时不会受此影响。据悉,此举是由于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Sam’sClub)是今年的重点发力方向,它也和Costco一样,主要靠自有品牌业务拉动整体销售。目前,Sam’sClub的自有品牌Member’sMark共拥有20个商标,并增加了海盐焦糖、全天然猪肉等300种新品。而Jet作为沃尔玛麾下的一员,放弃竞争对手Costco旗下品牌而代之以自家亲戚Sam’sClub旗下品牌,这一举动并不奇怪。事实上,当初沃尔玛收购Jet的时候就有评论指出,这桩交易看来是很讨好的,Jet既有沃尔玛线下劲敌Costco的模式,也有沃尔玛线上死对头亚马逊的影子。一方面Jet需要沃尔玛提供必要的SKU、仓储与物流,另一方面沃尔玛也有机会借助Jet在线上零售扳回一局。Jet曾被喻为“线上版Coscto”,最初依靠基于会员关系的购物模式一炮而红,并因此积累了大量用户。其会员需支付50美元/年的费用,作为回报将获得各种价廉物美的商品资讯,以及比任何电商便宜10-15%的商品价格。尽管后来Jet适度上调部分商品价格,但基于对自身商业模式的信心,预计到2020年将拥有1500万付费会员,会员费收入将达7.5亿美元。不过,随着盈利压力的上升,Jet的策略是否会变化、是否能保持其用户粘性,以及Costco思路是否会与沃尔玛的购物中心进货策略有冲突等,一直都是沃尔玛与Jet的融合过程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打廉价牌登场的Jet,此前一直跟Kirkland合作是合情合理的,现在要断绝与该品牌的关系的确显得有点生硬。不过,可以看出,Jet仍在努力地与沃尔玛各方面进行整合,而隶属于Costco的Kirkland成了横亘在他们中间的一个障碍,不得不割舍。”一位零售业分析师这样评论道。
一起惠2017-06-14 09:01:00443 次
根据咨询公司F&D的一份报告,自2017年1月以来,美国零售业已关闭3600多家商店,预计到年底关店总数将达1万家。与此同时,美国评级机构标普称,零售百货业的频频关店还导致了就业不景气,今年2、3月份,美国零售业已裁员超过5万人。据彭博社预测,未来几年内,美国超过10%(即接近10亿平方英尺)的零售面积可能需要关闭,转为其他用途。股神巴菲特也指出说,零售业目前环境很艰苦,未来可能会变得更艰苦,尤其传统零售业深陷泥潭,苦苦挣扎。无疑,关店、裁员、营收下降,成了美国零售业这几年的关键词,阵亡名单还在不停地向商家们招手。而随着各大商超百货公司在5月份先后发布了Q1财报,很多人又开始感慨美国零售业所遭遇的滑铁卢。不过,梳理了包括Walmart、Macy’s、Target、TheHomeDepot、BestBuy在内的9家美国知名商超百货公司财报后,我们看到,除了关店大潮和业绩缩水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信息值得你关注。9家美国商超百货公司本财年开局情况如何?Walmart(沃尔玛)沃尔玛财报显示,在第一季度(2017年2月1日-4月30日)中,公司总营收为1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剔除汇率影响,总营收1188亿美元,增长2.5%;每股收益为1美元。沃尔玛在美国地区的电商业务比较抢眼,销售量及销售总额分别增长63%和69%,主要来源于其自有电商平台。按照区域划分来看,Q1沃尔玛北美同店销售(除燃料)增长1.4%,山姆会员店同店销售(除燃料)增长1.6%,均率高于分析师预期。在国际市场,沃尔玛的销售额为271亿美元,同比下滑3.5%,剔除汇率因素,销售额283亿美元,同比增长0.8%,符合预期。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引以为豪的中国市场,沃尔玛Q1的表现有点不如意。沃尔玛中国Q1总销售额增长0.7%,可比客单价增长2.8%,营业利润也有增长,但与前两年同期相比,销售增幅有所下降。Sears(西尔斯)Sears继续面临笼罩在“同比下降”的阴云之下,但总算是有超出分析师预期的表现了。在第一季度中,Sears的营业收入达43亿美元,同比减少20.2%,超出分析师的预期。归属股东的净收入为2.44亿美元,即每股2.28美元(去年同期为),调整为一次性收益和成本后,每股亏损2.15美元,比预期高出0.9美元。在这期间,Sears美国商店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12.4%。J.C.Penney(彭尼百货)在刚刚过去的本财年第一季度中,J.C.Penney经调整后每股亏损0.06美元,略好于分析师预期的亏损0.21美元;同店销售下降3.5%,而市场预期为下降0.7%。据悉,J.C.Penney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经调整净收入为1.17亿元,其中包括经营资产的出售,即今年3月完成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分销设施的销售(与该设施出售相关的第一季度净收益约为1.11亿美元)。Macy’s(梅西百货)Macy’s一直是纽约精品百货公司的代表,但本财年一季度(2017年1月底-4月底),其表现也堪忧。据悉,在该季度中,公司总营收为53.38亿美元,同比下跌7.5%,净利润为7100万美元,同比暴跌38.79%。而这已是该公司连续8个季度下滑了,其通过削减成本来改善收益的方案并没有在第一季度中看到效果。Target(塔吉特)今年Q1,Target的客流和客单量继续下降,但跌幅低于ConsensusMetrix的综合预期3.6%。在该季度中,Target的销售额同比下跌1.1%至160.17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的156.2亿美元;净利润为6.8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32亿美元增长7.7%;每股收益也从1.05美元上升至1.23美元;经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21美元,比市场预期的0.91美元高出33%。Nordstrom(诺德斯特龙)本财年第一季度,Nordstrom的业绩实际上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在截止4月29日的第一季度中,Nordstrom营收同比增长3.2%至33.54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7%至6300万美元;同店可比销售额同比下滑0.8%,而分析师的预测是应该与去年同期维持持平状态;稀释每股收益37美分,同比增长19%。值得一提的是,Nordstrom第一季度线上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4%。其中,nordstrom.com官网销售同比增长11%,折扣网站nordstromrack.com/HauteLook同比增长19%。销售表现最好的品类是男女装,全美业绩最佳的区域是西部市场。总而言之,虽然Nordstrom第一季度的同店可比销售额出现下滑,但利润增长符合预期水平,表现优于其他百货同行。BestBuy(百思买)BestBuy是如今美国衰败的实体零售业中的一股清流。在截至4月29日的第一季度中,BestBuy同店销售增长1.6%;总体营收增长1.1%至85.3亿美元;净利润为1.8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29亿美元有所下降;经调整后每股收益60美分,同比增长40%,高于分析师预期。按区域市场划分,BestBuy美国本土市场增长1%至79.1亿美元,国际市场也从一年前的6.14亿美元增至6.16亿美元。同时,在第一季度中,受游戏和移动产品需求上升的影响,百思买在线销售保持了连续好几个季度的良好态势,大涨22.6%至10.2亿美元。TheHomeDepot(家得宝)TheHomeDepot本财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增长,主要原因是住房市场继续增长给室内装饰材料零售商带来一定的红利。在该季度中,TheHomeDepot营收增长4.9%至238.9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237.6亿美元;净利润为20.1亿美元,每股收益1.67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8亿美元和1.44美元。截至季度末为止,TheHomeDepot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市场上总共运营着2281家零售店,每平方英尺销售额增长4.6%,每交易顾客平均支出增长3.9%。Lowe’s(劳氏)同样是室内装饰材料零售商的Lowe’s,第一季度表现就没那么如意了——销售额和调整后的盈利均未能达到华尔街分析师此前的预期。Lowe’s第一季度销售额为168.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52.3亿美元,但低于FactSet调查中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69.5亿美元;同店销售增长1.9%;净利润为6.02亿美元,每股收益70美分,而去年同期的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分别为8.84亿美元和98美分。透过这9家公司的表现,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1、说他们在“黑暗”中苦苦挣扎,一点也不假在以上9家公司中,除了Nordstrom和TheHomeDepot之外,另外7家Q1的营收和净利润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只有Target是营收虽同比下跌,但净利润是增长的,其余则是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跌,或者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却在下跌。而且,有的已连续多个季度深陷业绩大跌的泥潭。以梅西百货、诺德斯特龙为首的美国旗舰性百货公司公布Q1财报后,美国媒体几乎对它们用上了一切不抱希望的评价,比如“可能挺不过去了”“糟透了”。而5月份这个集体公布财报的时间,大概也成了美国百货业本世纪以来最黑暗的时期之一。梅西百货CEOJeffGennette也感叹道:“这是零售业不同寻常的艰难时刻,尤其是以商场形式为主的百货公司。”《华尔街日报》曾估计,美国零售商2017年关店的情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严重。2、关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前大幅扩张导致过剩有数据显示,在从1970年至2015年的45年里,美国商场扩张速度比人口增长速度要快2倍。美国人均购物空间比加拿大多出40%,是英国的5倍,是德国的10倍。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一座大城市目前约有1200家颇具规模的购物商场,加上小型品牌零售店,数量将以万家计算。扩张过剩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关店。在我们统计的9家公司中,今年内已陆续关闭部分门店或已公布关店计划的包括Walmart、Sears、J.C.Penney、Macy’s、Nordstrom。而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2016年美国有4000家实体零售店关张,2017年关店数量预计会翻倍。“美国有太多商场,关闭门店是必要的。”JeffGennette此前在宣布梅西百货的关店计划时承认。鉴于梅西百货占据着不少中心地段,其持有的房地产资产将比商场更有价值。“由于人们购物方式的变化,这些零售门店仍然落脚在不合适的地段,或者说在规模以及布局上已经变得落伍。”零售业顾问公司Conlumino的CEONeilSaunders谈道。3、实体零售的市值已经被打残,可被瓜分的肉不多了近年来,在美国股市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很多百货零售商的股价却“跌跌不休”。2015年5月20日,梅西百货的市值为232.35亿美元,2017年5月20日,其市值仅剩70亿美元,蒸发了近七成。J.C.Penny的股价更是从2007年的82.98美元跌至4.54的地板价,市值缩水了近20倍。这正是美国零售业的一个缩影10年前,美国主要实体零售店市值曾一度高达4000亿美元,彼时亚马逊的市值仅175亿美元。而到了2017年年初,亚马逊市值已高达3581亿美元,超过了美国主要上市实体零售店约2978亿美元的总市值。不得不说,实体零售仍在,但带来的大级别财富机会很可能已经到了阶段性的尾声。4、采取积极电商策略的公司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从9家公司的财报中可以看到,沃尔玛是发展电商比较积极的,在第一季度中,其美国地区的电商销量及销售总额双双增长。去年它斥资33亿美元收购了新锐电商企业Jet.com,今年又表示要收购男装在线零售商Bonobos,这些都成了其电商业务增长的催化剂。Target也不惜牺牲10亿美元的潜在利润,下调杂货等品类的售价,并推动毛利较低的数字渠道销售,以对抗亚马逊等电商劲敌以及沃尔玛等实体零售同行的夹击。在线上渠道的建设上,Nordstrom的投入也是相对超前的。它2005年便开始做电商,每年建设预算为1.5亿美元。官网Nordstrom.com对应线下的全产品线高端商城,主营中档和折扣商品的NordstromRack则整合到旗下的会员制闪购电商HauteLook中。2009年,该公司彻底打通线上线下库存系统,并提供网上订购、线下门店取货的服务。如今,电商业务为Nordstrom带来的销售占比已达23%。第一季度中,虽然实体店销售下降了6.4%,但其官网却增长了10.9%,HauteLook更是增长了19.1%。零售咨询公司GlobalDataRetail董事总经理尼尔·桑德斯评论到,以奢侈品品牌见长的Nordstrom虽然无法在全球时尚行业转型的压力下彻底免疫,但接下来几年,它的前景可能比其他百货公司都要光明。5、这些公司的情况堪忧,但并非没有希望了无数证据表明传统的线下商超百货公司已难以招架电商的增长和消费行为的快速变迁,加之全球政治与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上升,更坏的日子可能还在后头。但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有两面性,零售业的溃败导致业界加速转型带来的新一轮竞争,可能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推动美国经济的下一轮发展。而这些陷入泥沼中的零售商也并不是没有出路了。遭遇全面唱衰的梅西百货正在努力转型。它正在关注商场未来演变的趋势:计划把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服务铺得更广;翻修高级珠宝和女鞋区,增加自助服务;在60家门店内增加家具和床垫的销售区;看到折扣店发展势头好,就试验名为“梅西后台”的优惠闪购店中店等。此外,梅西百货也尝试通过跨境电商的方式挖掘中国市场,目前已入驻天猫国际,并在去年天猫国际的“黑五”销售节获得成交额第三名的成绩。在美国众多零售商陷入困境之时,BestBuy还是完成了很多华尔街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任务。自2015年以来,营业额和营业利率便开始回升、增长。其为此付出的努力包括:推出价格匹配政策,保证和亚马逊价位一致;进一步完善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利用实体店推进电商运营;不断引进新品,专注自身特色等等。有分析指出,实体零售线下流量其实是被低估了,而线上的流量红利可能就快到头。目前,美国的一些百货已经开始想办法来聚集和利用线下的客流,比如改变店铺的形态,有不少向打折店和多功能店靠拢。比如,专门卖打折产品的T.J.Maxx,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同店销售保持了32个季度的增长。Target首席执行官BrianCornell也认为,目前零售业的关店潮和破产潮对集团业务长远来说是个商业机会,他相信会释放高达450-600亿美元的销售空间。为此,Target计划在未来3年内投入70亿美元用于600多间门店的翻新、在市区和大学校园开设100间小型商店以及推出十多个新的独家品牌。
一起惠2017-06-02 09:18:34439 次
在阿里日本招商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际,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日本宣布,阿里全球化战略2018财年首站选在日本,天猫国际将继续帮助日本品牌更高效地深耕中国市场,Lazada则能够让日本品牌深入东南亚市场。张勇现场宣布,天猫国际将推动日本品牌一起加入“全球原产地溯源计划”,即阿里将利用区块链技术以及大数据来跟踪进口商品在整个供应链体系流向,把包含生产、运输、通关、报检、第三方实验室检验等相关环节信息集成在一起,保证进口商品品质。在阿里日本成立一周年之际,张勇还披露了一份成绩单:日本已成为天猫国际第一大进口国,日本品牌在天猫国际上实现年成交同比增长60%。张勇最后表示,与阿里零售电商平台已拥有5亿活跃用户类似,Lazada覆盖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印尼、菲律宾等总人口5.6亿的东南亚市场,整体消费环境跟8年前的中国市场类似,有着巨大人口红利以及市场增长潜力,阿里愿意帮助日本品牌同时开拓这两大“5亿消费者”市场。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以下为张勇演讲全文:张勇:各位日本的客户、日本的合作伙伴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阿里日本中心组织的本次沟通会。我是又一次来日本,去年5月18号,我们在日本宣布阿里日本中心开业,开始日本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帮助更多日本品牌可以通过天猫国际进入中国市场,并直接服务到中国的消费者。一年过去了,我们可以看到,刚才做给分享的几位日本品牌社长,非常感谢他们为过去的一年的成果做了讲述,其中很多是和阿里一同共同取得的发展。今天想表达一点,其实对阿里来说,阿里日本刚刚一周岁,就像新生婴儿。跟中国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相比,跟中国依然有强大的进口消费需求相比,我们和日本品牌还有更多合作空间。我也想趁这个机会,跟各位日本客户、合作伙伴分享下阿里巴巴在过去一年的发展。在过去的一年,阿里巴巴整个电子商务业务仍然在飞速发展,在截止3月31号的2017年财年,阿里在上周刚刚公开披露了业绩。在大家都关注的中国整个的电商市场当中,我们在过去一年市场规模到达了3.7万亿人民币,已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并超过了沃尔玛。阿里整个电商平台服务了中国超过5亿的活跃消费者,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比如PC、手机、电视各种方式在天猫消费,不仅购买他们想要买的产品,还会发现有许多来自来自全国各地、全球各地,比如来自日本的产品,给中国消费者带来新的消费乐趣。非常重要的一点,日本市场发展跟中国市场有非常大的差异点,就是阿里电商零售平台80%以上交易在手机上完成。今天阿里巴巴运营着全球最大的无线互联网或无线商业平台。如今消费者通过手机接触我们,比pc时代的灵活度大为增加。现在消费者可能每天6到7次浏览手淘,看看有什么新的品牌、新的产品发布,享受这发现的乐趣。我想说的不仅仅是用户规模和整个市场容量,非常重要一点,就像刚才香山社长提到的,阿里不仅和这5亿的活跃消费者在一起,同时还是经营者。通过大数据,我们能清晰地知道这些消费者的购买喜好。多样化数据可以做多样性的消费者洞察,这是阿里巴巴最宝贵的资产和财富,也希望依此来更好地服务日本商家,把消费者需求和潜力跟日本商家优质的货品、优质的服务能够精准匹配,两者互动碰撞出更多火花。在过去很多年,大家都非常熟悉阿里巴巴诞生在中国、发展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去年开始,我们非常高兴地进一步迈向了海外。随着阿里全球化策略继续展开,我们在东南亚市场开始深耕。去年4月份,阿里投资了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Lazada,今天也邀请了LazadaCEOMaxBittner和我一起来参加今天跟日本品牌的沟通会,待会他会完整分享东南亚市场情况。从我个人感受来讲,我看到的情况是,Lazada已覆盖东南亚六个国家市场,包含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印尼、菲律宾六个市场,总人口超过5.6亿,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用一句话说,这里很像八年前的中国市场。希望阿里能够通过阿里日本,作为服务日本品牌的窗口,联动天猫国际和lazada,一起服务好日本客户,不仅走向中国市场,同时也走向东南亚,走向这些新兴的人口消费红利市场,这是未来几年最大的市场机会。接下来我也跟大家报告一下,日本客户过去一年跟阿里合作的成绩。刚才香山诚社长已介绍了整个跨境贸易在快速地增加,各位日本商家客户都能够感受到中国游客的热情,在日本爆发的购买力。对阿里巴巴集团来讲,通过过去一年的努力,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我们通过天猫国际,推动日本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交易规模增长要远高于整个业界同比增速,去年日本企业在天猫国际成交获得超过60%以上的增长,属于增速较快的进口国家。同时通过共同地努力,日本成为阿里零售电商平台最大的进口国,我们看到了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商品的喜爱,对日本商品质量的信任,这是最宝贵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中国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特别是90后人群已成为今天的主力消费人群,他们的消费偏好、消费的决策路径发生了很多变化。对质量、稀缺、安全、生活品质的要求,使得他们对这些要素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价值敏感度。一句话就是,单纯的低价已不能满足年轻一代消费者需求,他们更关注质量,更关注品质,更关注独特性。伴随整个中国市场面临的一个巨大机会,就是消费升级,而消费升级来源于年轻消费人群的快速成长,90后的消费已正式开始工作,并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刚刚看到这一变化,反映在天猫国际过去一年日本商品成家表现上,可以看到整个日本商品已经从过去我们熟悉的母婴,比如买奶粉、买尿不湿、纸尿裤,发展到购买多种多样的产品,比如个人护理用品,家庭清洁用品、保健食品、美容仪器等。刚才MTG社长也有介绍,这些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消费升级存在的巨大市场潜力。我们也看到许多日本企业通过天猫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大家可知道,天猫每年都有一个著名的狂欢购物节叫“双11”。2016年一天成交达到1207亿,那参加的日本商家表现呢?其中资生堂卖出了20万罐发护理发膜,宝洁、狮王等日本产的洗衣液卖了10万罐,有单品远远超过线下的量级峰值,刚刚资生堂社长也做了分享。通过一天时间让消费者需求集中爆发,把供给和需求能够匹配上,这是互联网的优势,也是阿里巴巴的优势,能够使供需更好地匹配,创造一个量级的爆发。阿里日本客户发展的很多,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喜欢购买日本商品,我们也非常高兴地看到大的环境政策利好变动。特别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国政府推出一带一路政策,对于通过进口来完成消费升级,并推动周边经济发展,已经持越来越开放的态度。随着一带一路政策正式发布,中国政府已承诺在未来几年,一共要进口超过两万亿美元的商品。意味着更大量的日本商品有机会进到中国。我们也看到中国政府针对跨境进口保税模式的政策越来越开放,中国跨境进口的试点城市从原来的11个最近已经扩展到了15个,预示着整个跨境进口监管的灵活度在进一步地增加,对于一直致力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客户来说也是一大利好。对于阿里来讲,今天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以品质、安全、信任趁机很高兴地跟大家宣布,针对进口商品,阿里会推出一个全球的溯源计划,该计划将从日本开始。希望不仅能够帮助大家把商品带到中国去,同时能够利用阿里巴巴的技术、能力,一起给日本每一个商品带上一个“身份证”——消费者购买到商品以后,可能通过手机扫码就能够查到这个商品的源头,在哪里生产的,什么时间生产的,谁生产的。中国的消费者更放心大胆购买地日本商品。基于全球溯源计划,在未来的几个月,天猫国际会跟日本客户紧密合作,来推动这一计划展开,也是通过这种一种品质保证共创机制,让中国消费者有更多感知。未来五亿活跃消费者中包含了中国最有消费潜力的年轻人,阿里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还有超过五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很多国家已直接跳过PC时代,直接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两个同样巨大的市场机会,我们和日本品牌如何一起抓住,今天正好是阿里日本成立一周年的日子,接下来阿里日本继续愿意与各位同仁一起共同地努力,共同去探索这两大潜力市场。
一起惠2017-05-27 08:58:18284 次
沃尔玛极力发展的电商有了起色,但华尔街还是认为,亚马逊正赢得零售争战的胜利。沃尔玛发布截至4月30日2018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按固定汇率计算,沃尔玛总营收同比上升2.5%,至11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86亿元)。营业利润继续上季度的跌势,本季度同比跌幅0.7%,至5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1亿元)。沃尔玛美国及山姆会员商店依旧占据沃尔玛营收“大头”。其中,美国地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9%,为754.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11.47亿元);国际业务跌势较上季度有所收窄,同比下跌3.5%至270.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67亿元);仓储式山姆会员商店本季度净销售额为1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5亿元),有2.8%涨幅。按地区来看,受到客流量增长1.5%驱动,沃尔玛美国商店同店可比销售额上涨1.4%,已连续增长11个季度。本季度电商数据增长亮眼,销售额及GMV(商品交易总量)分别增长63%、69%。这与去年沃尔玛极力发展电商,对抗本土增长强劲的劲敌亚马逊有关。2017年至今,沃尔玛拿下不少电商网站,其中最突出的是,斥资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7亿元)收购的,电子商务创企Jet.com,另外还有做运动服饰的Moosejaw、卖鞋的ShoeBuy,复古女装电商ModCloth,几乎每月收购一个电商。这些品牌几乎有约15年历史,但还是偏小众,在营收增长或寻求融资方面都陷入了困境。看到沃尔玛电商业绩亮眼,不免让人觉得是沃尔玛与这些电商之间发生了“生化反应”,带来1+1>2的增长势能。但沃尔玛方否认了这点,他们称线上业绩大部分来自有机增长,收购的电商贡献较小。这意味着到沃尔玛线上购物的客户增多了。福布斯援引沃尔玛方表示,收购是为加速沃尔玛内部的创新,并非想通过买买买来取得成功,绝大多数电子商务应该是基于有机增长而非交易。未来,沃尔玛CEODougMcMillon称还将进一步扩大电商业务。此外,沃尔玛在线上线下联动方面也做出了些尝试。通过电商引流,客户线上下单享有折扣,然后线下商店提取,进而节省运输成本。为推进客户进店,沃尔玛还升级了自家购物及付款APP,向客户提供优惠特权。现阶段亚马逊零售体量、营收都比不上沃尔玛,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亚马逊零售净销售额(包括产品及服务)为3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50亿元),不敌沃尔玛美国这部分净销售额75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198亿元)。但有华尔街人士近期指出,亚马逊正赢得与沃尔玛零售争战的胜利。目前,亚马逊零售额增速达25%以上,美国在线销售额为沃尔玛的六倍,照此情况来看,如果按照营收来衡量,亚马逊达到后者盈利水平,也许只需不到十年。美东时间5月18日,沃尔玛在纽交所常规交易中上涨2.42美元,报收于77.54美元,涨幅3.22%,接近历史股价最高纪录,当前总市值为2350.98亿美元。(图片来源于36氪原文,仅用于传递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起惠2017-05-20 10:04:02425 次
121-140/256 记录7/13 页首页上一页1...45678910...13下一页尾页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
唯品会wap端
最高返利2.1%
唯品会
最高返利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