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购物资讯>百度一季度砍20亿收入 态度好未必是最佳选择
百度一季度砍20亿收入 态度好未必是最佳选择
一起惠2016-09-06 08:55:49481 次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一届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向世界展示百度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进展时表示,过去这几个月因为医疗事件,我们其实一个季度砍掉了20个亿的收入。


    百度作为“魏则西事件”的“广告”传播者,因此前也发生过类似问题,自然难逃舆论谴责和社会道德责任。此情之下,百度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斩断医疗广告,表达对待虚假广告的态度,及杜绝虚假广告的决心。


    百度做出如此“绝情”举动,除了企业自身认识到虚假广告的危害之外,更主要的可能还在于有关方面将对互联网广告加强监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近日发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并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项由魏则西事件催生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制度,将成为互联网大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按照办法规定,审批医疗广告的权限在省级医疗主管部门。但从省级医疗主管部门实际情况看,依靠有限的人员对百度上亿条医疗广告进行审查,显然无法满足需要。何况还有其他方面的医疗广告需要审查。相反,如果对没有经过审查的医疗广告进行处罚,倒可能不需要费多大劲。从百度的角度看,既然如此,倒不如干脆斩断医疗广告。


    显然,此举略显激进。要知道,管理办法并没有限制医疗广告,只是增加了审查环节。如果因此而取消医疗广告,并非治本之道。一方面,其可能会切断民营医疗机构有效的推广渠道。在国有占据绝对控制地位的大背景下,民营医疗机构的生存环境原本就相当差。2015年,民营医院床位占19.4%,诊疗人次3.7亿人次,仅占医院诊疗人次总数的12%。如果丧失了网络主要推广渠道,其今后生存环境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百度作为国内的主要搜索引擎,也是广大居民了解医疗机构服务情况的主要渠道之一。如果这一通道被堵塞,广大居民聚集到公立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可能会更加突出;而如果在不能通过搜索比对的情况下,误入黑诊所,则又可能为非法行医提供机会。


    事实上,对互联网广告进行管理,只是为了更好地规范互联网广告行为,而并非杜绝广告。对百度来说,面对出现问题的医疗广告,其宁可一个季度减少20亿收入,也要对医疗广告说“不”,态度是积极的,决心也很大。但是,用“一刀切”的方式斩断医疗广告,却未必是最佳选择。


    如果百度下决心整治,应当把重点放在如何加强内部管理,放在对医疗广告的内部审查上,并积极配合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做好审查工作。当各个环节的漏洞都堵上了,虚假医疗广告的路还是能够切断的。倘若因噎废食,如果其他方面也出现类似问题,又该如何处置呢?因此,砍掉20亿医疗广告收入,并不是百度对虚假广告说“不”的唯一标准。

上一篇:玛莎拉蒂在天猫试水卖车 感受到了电商的力量

下一篇:快准车服求分站快速裂变 竟鼓励员工返乡建站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