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陈磊>文章列表
陈磊
10月18日消息,拼多多CEO陈磊日前参加了第41次双周协商座谈会。陈磊表示,拼多多的“农地云拼”模式,可以将需求传导给供给端,缓解供需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产销脱节。他还表示,农产品上行是拼多多的创立根基和战略核心。目前,平台每天产生的包裹数超过7000万个,约占全国物流快递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涉农包裹。
一起惠返利网2020-10-19 10:25:02341 次
3月17日消息,拼多多昨日对旗下的企业通讯办公平台“Knock”进行了版本更新,开始允许用户在Knock上注册账号并创建团队。这一拼多多内测已久的“Knock”产品正式对外开放。有数据显示,Knock的开发者为杭州埃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即拼多多的运营主体,由拼多多联合创始人兼CTO陈磊以及联合创始人达达(孙沁)代为持有所有股份。
一起惠返利网2020-03-17 09:59:33452 次
在11月27日迅雷股价暴跌15.66%之前,大约30个交易日里,迅雷股价累计上涨近5倍。迅雷股价的飞涨,被市场上很多人归为玩客币的带动。在ICO被全面禁止后,数字货币似乎安静了一段时间,迅雷则在这个空档期推出了玩客币。虽然迅雷一再强调不会将玩客币上线交易平台,但持有玩客币的部分用户,已经在线下对其进行交易。短短40余天,玩客币的价格就上涨了80倍。玩客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迅雷玩客云的销量,迅雷股价也随之飙升。不过市场也对玩客币产生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声音称玩客币“擦边”监管,甚至有将其比作“中国版比特币”。迅雷方面对此进行了否认。昨日迅雷大数据公司称,玩客币是非法发行,变相ICO,非法集资。迅雷随后公告,对迅雷CEO陈磊和迅雷集团毫无事实根据的诽谤和诋毁,会坚决通过法律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行政和刑事途径进行追诉。疯狂玩客币:40天从1毛涨到8块最近,小杰(化名)打算将自己的玩客云寄回老家,“让家里人每天24小时开着挖矿,肯定比我现在的收益高”。玩客云是迅雷推出的一款产品,迅雷将其称之为“私人云盘”。小杰将之称为“类似路由器的东西”,产品由主机、网线等配件组成。11月14日,小杰在京东上预约了一台玩客云,“运气挺好,抢到了一台。”对于玩客云,迅雷此前采用预约抢购的形式。据小杰介绍,在这样的情况下,原价399元每台的玩客云,被炒作到2000元/台。小杰抢购玩客云,主要看重的是其生产玩客币的能力。玩客币官网称,该数字货币是玩客云共享计算生态下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原生数字资产,它的产生过程与玩客云智能硬件、共享CDN的经济应用有强关联,必须通过玩客云智能硬件分享网络带宽、存储空间等资源来获得。玩客币可以用来交换网络加速服务、云存储等服务。小杰介绍,不像比特币,其产出运算公式是公开的,大家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购买硬件,自己配置挖矿机。“玩客币的运算公式是保密的,这就意味着,想要获得玩客币,就只能购买迅雷的玩客云。”小杰看中玩客币,并不是想享受迅雷提供的各项服务,而是看中玩客币的炒作空间。10月12日,迅雷正式推出玩客币,那时小杰就开始关注,眼看着玩客币价格不断上涨。“最初出来时,一枚玩客币仅1毛钱,现在场外交易价格在8元/枚上下。”小编在一些玩客币QQ群看到,很多玩客币拥有者在群里报价收购或者卖出玩客币。11月28日,玩客币价格在7.5元到8元之间。按照玩客币最初的价格,推出仅仅40余天,就涨了约80倍。炒矿机,卖玩客币,价格还会涨?小杰称,由于是与人合租,宽带经常不能单独使用,挖币不多,周六周日则利用单位的网络,每天挖20多个小时,一天能挖到7、8枚。玩客币官方介绍,玩客币分发总量有限且每365天产出量减半,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取难度越来越大。第一年每天产量约164万个,按此计算,玩客币总量约有12亿枚。11月28日之后,迅雷将向市场推出更多的玩客云。小杰认为,此举还会推动玩客币的价格,“因为机器越多,每个人挖到的玩客币则会减少,但是参与的人更多,短期内肯定会推高玩客币的价格。”玩客币的火热行情带动了玩客云的销售,迅雷以创造一种虚拟的数字货币,带动了“挖矿”设备的销售,进而为公司带来业绩上的支撑。京东商城显示,截至11月28日上午10点,玩客云的成交记录约为16万台。小杰表示,短期内认为玩客币有上涨的空间,但是并不看好长期价值。小杰向记者介绍了玩客币的交易方式:一般都是在QQ群里,在同一个城市,可以约着线下交易,谈好价格,通过账户转移玩客币,再利用支付宝转账;或者在群里,由群主做担保,现金依旧用支付宝转账,群主则收取一定的交易手续费。“还有的,会看芝麻信用,信用分到700以上的,玩家可能会同意先转币,再转钱。”小杰说。在一个玩客币QQ群里,有用户提出收购玩客币,“先钱后币”。在玩客币QQ群里,除了收玩客币外,还有人收购玩客云,玩客云的代号为“鸡”,能下蛋的鸡。“炒矿机,卖玩客币。”一位熟悉区块链的业内人士认为,玩客币是庄家自己在玩,结果把股市弄起来了。“玩客币没办法套现,主要都是线下交易。”他不看好玩客币,因为世界上不认可这个币种。质疑与迅雷股价俱增和玩客币一起上涨的,还有迅雷的股价。在11月27日,迅雷股价暴跌15.66%之前约30个交易日里,股价累计上涨479%。迅雷的股价从10月13日启动上涨,北京时间10月12日0点,正是玩客币挖矿开始的时间。10月16日,迅雷股价大涨9.11%,进入11月之后,股价涨幅加大:11月1日上涨29.56%,11月10日上涨39.4%,11月16日和20日涨幅都超过20%。截至11月26日收盘,即迅雷大跌前一个交易日,迅雷的股价从4.3美元/股上涨至24.91美元/股,当天盘中曾一度触及27美元/股。而在本轮上涨之前,自2017年以来,迅雷的股价一直都在5美元/股以下运行;自2015年6月中旬以来,迅雷股价一直震荡下行。从业绩上看,虽然迅雷2017年Q3财报显示,迅雷总营收在增长,不过净利润却依旧处于亏损中,前三季度亏损总额为4196万美元。迅雷在其官网的新闻稿中称,迅雷的云计算业务在第三季度大幅度增长,第三季度中,包括云计算在内的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达到2080万美元,环比增长32.4%。迅雷表示,云计算业务的持续高增长,首先得益于第三季度公司推出的玩客云。玩客币价格被炒高,迅雷的股价在飙升,与之相伴的是市场上质疑的声音。有观点认为,比特币被叫停了,迅雷的玩客币也同样面临着监管风险,这或许给公司未来带来不确定性。在外界质疑玩客币的时候,迅雷旗下的网心科技发公告强调:玩客币不会上交易平台,所有所谓玩客币交易平台都是未经我们允许的侵权行为,并表示对玩客币交易平台发了律师函要求对方不能交易玩客币。在小杰看来,上述公告对于他这样的玩家来说,并不能起到作用,线下交易依旧不会受到影响。迅雷发布上述公告的背景,是此前央行等多部委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禁令,要求全面停止ICO,并且陆续关停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11月28日,小杰又参与了抢购玩客云,只是这一次,运气没那么好,“没抢到”。不过,12月5日开始,玩客云将实现不限购预约。昨日下午,小杰改变了主意,卖掉了玩客云和玩客币。玩客云卖了2300元,玩客币每枚7元。他的理由是:机器多了后,挖矿难度加大,只打算炒币,不再自己挖币了。据媒体报道,资深数字货币研究员肖磊此前表示,玩客币有很好的概念,有很多应用场景,但从运行机制上来看,其实跟虚拟数字货币没有太大的区别,从挖矿到分配机制,再到使用等,但目前看玩客币并没有做公开ICO,如果从定性的角度讲,可以说是一种基于自身业务的区块链代币,也可以称之为迅雷自己推出的一个类现金卡,跟超市充值的现金卡可以相提并论。不过,由于标准化和流动性较好,很容易在二级市场交易,这导致玩客币必然会走上虚拟货币交易这条路。新进展迅雷大数据公司玩客币是非法集资,变相ICO11月28日,迅雷与迅雷大数据公司“起内讧”,互发公告指责。迅雷昨日发布公告,称“迅雷金融”、“迅雷易贷”、“迅雷小游戏”、“迅雷爱交易”是迅雷大数据公司及其子公司经营的业务,并非迅雷集团旗下业务。迅雷已经正式撤销对迅雷大数据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品牌和商标授权,并要求其全面停止对迅雷商标的任何使用。迅雷称,迅雷大数据公司是迅雷2016年8月投资的企业,在2016年12月迅雷占股已经下降至28.77%,并失去董事会席位。迅雷指责迅雷大数据及其子公司从事“迅雷金融”、“迅雷小游戏”及“迅雷爱交易”等业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针对此事,迅雷蜂鸟金融在其官网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迅雷大数据公司和子公司迅雷金融公司是经迅雷董事会批准设立,并由迅雷投资入股的子公司,其商标使用权和流量资源,受协议保护。公告落款为深圳市迅雷大数据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告中还指出,“陈磊开展的非法发行玩客币活动,没有使用任何区块链技术,是顶风违反7部委文件,利用非法交易所,非法群体传销,变相ICO,非法集资的骗局。并称,迅雷大数据公司的负责人因为玩客币非法经营行为也受到监管部门的询问,将积极配合监管调查。在公告发布后,玩客币价格出现下滑,玩客币QQ群中,收玩客币的价格一度有人出到5块钱。昨日晚间,迅雷再发公告,迅雷集团已向迅雷大数据发送了律师函,并要求其全面停止对迅雷商标的任何使用。迅雷指出,大数据旗下的业务因其金融属性带来的风险和迅雷缺乏监管渠道,迅雷集团收回品牌授权是对用户和股东的保护行为,是为了维护迅雷股东和股民的权益不受侵害,阻止迅雷品牌被不负责使用做出的重要措施。迅雷还表示,对于大数据公司声明中对迅雷CEO陈磊和迅雷集团毫无事实根据的诽谤和诋毁,会坚决通过法律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行政和刑事途径进行追诉。迅雷蜂鸟金融微信公号11月28日晚间,再一次发布了落款为迅雷大数据公司的公告,称迅雷大数据公司从未因其本身的业务被政府约谈,倒是受玩客币的牵连被约谈过。迅雷大数据公司称,从未收到迅雷集团的任何律师函。请“各界朋友向网心公司的技术同事了解玩客币真相,也吁请业界技术专家考察玩客币”。11月28日晚间,迅雷股价以大跌开盘。对话迅雷CEO明确不做ICO,一直拒绝玩客币的交易如今的迅雷正处在舆论的中心,昨日,小编独家专访了迅雷CEO陈磊,他回答了外界对玩客币的质疑,也描绘了迅雷未来的发展方向。转型不是要放弃下载业务小编:在你看来迅雷的转型成功了吗?陈磊:迅雷从2015年开始大力发展共享计算,共享计算业务一直在高速增长,逐渐变成迅雷的核心支柱业务之一。但迅雷的转型才刚刚起步。迅雷的转型不是要放弃下载业务,我们认为迅雷必须做好下载,才能成功转型。随着互联网上的内容越来越大,4K、VR、AR,甚至全息技术,都可能让下载重新成为互联网内容传输的重要工具。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能够发挥迅雷核心竞争优势的领域。不能盲目投入到VR、人工智能等与迅雷相关性不大的领域。我们认为,去中心化的技术是未来技术的一个重要趋势。区块链+P2P为基础的共享计算的技术变革,是迅雷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小编:网心科技有玩客云硬件、做CDN业务,迅雷投资了大朋VR,迅雷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或者说你希望迅雷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陈磊:过去迅雷在转型上做了很多尝试,VR也是迅雷曾经尝试的一个方向。但迅雷今天必须聚焦,其实迅雷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可以了。第一就是共享计算。我希望迅雷能够通过科技创新,放大每一个人的力量。迅雷应该发挥过去积累的P2P的技术优势,结合下载业务的巨大用户资源,通过去中心化的技术,给社会提供一种高质量,低成本的技术架构,给用户提供一种隐私、安全的服务架构。第二就是下载。在用户心中,迅雷跟下载是画等号的。我们必须回归产品的本质,简化产品体验,聚焦下载,还用户一个他们想要的迅雷。坚决打击玩客币投机小编:在玩客云推出前,有没有想到玩客币一路疯长,玩客云硬件一机难求?陈磊:在产品上市前,我们就有信心玩客云会受到市场的欢迎,但是火爆到这个程度,还是出乎了我们的预料。小编:你觉得用户抢购玩客云,跟玩客币一路疯长有多大的关系?如果玩客币下跌了,会怎么样?陈磊:我觉得玩客云的热卖,根本原因还是产品本身在私人云、下载等服务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在产品上市前我们也预料到可能会吸引一些币圈玩家,或者是投机者的注意。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明确在官网上表示“不做ICO”、“不推出交易平台”、“不鼓励用户交易玩客币”,并且通过社区、官网、产品内提示等多种方式,一次又一次地提醒用户。近期仍有部分投机者想要利用玩客币进行炒作、牟利。任何利用玩客云和玩客币的投机行为,对我们的用户、创新事业、企业信誉,都是巨大的潜在威胁。小编:玩客币被市场炒高,是否有被监管部门叫停的风险?陈磊:我们一直和一些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积极地沟通和合作,来共同制定业务运营的规则和措施,在投机者还没造成影响之前,就把投机行为铲除。目前来看效果还是明显的。目前的这些措施,只是我们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开始,后续我们会和政府相关部门持续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小编:外界质疑玩客币发行是ICO的一种形式。陈磊:其实二者并没有可比性。ICO本质上是募集资金,而当ICO项目背后没有实际的创新,只是通过传销手段募集资金,本质上就是少数投机分子坑害群众套利的手段。玩客币则是我们打造的共享计算区块链中的内生数字媒介,是用户通过共享闲置资源获得的积分奖励,同时玩客币未来将可以在共享计算生态里面兑换服务、内容等。用户通过玩客币获得的价值在闭环的共享计算生态中就能够得到保证。玩客奖励计划,是免费提供给用户加入的,迅雷从没有售卖过玩客币,也一直拒绝玩客币的交易,外部的少数投机分子操纵的非法交易平台,对共享计算的生态只会产生破坏作用。延伸迅雷变形计:转型中错失机会一个月前,通过CDN业务向共享云计算服务商转型的迅雷,召开了玩客云发布会。陈磊提到在这次转型过程中,引入了区块链技术,用户通过玩客云分享闲置资源后可以获得玩客币。过去的一个多月,玩客币价格飞涨,关于迅雷转型的讨论也热烈起来。有观点认为迅雷转型初现成效,也有的认为迅雷经历多次转型,效果都不明显。此次迅雷向共享云计算的转型,会像一路飙升的玩客币一样顺利吗?迅雷错失“3个机会”在PC互联网时代,坐拥4亿用户的迅雷,成为装机必备。迅雷的成功在于解决了当时用户的痛点,即用户对内容的高需求和下载带宽低之间的矛盾。此后,随着运营商提费降速、在线视频网站的兴起、版权管控收紧,用户的使用习惯发生了大幅改变,人们不再那么依赖迅雷等下载工具了。今年8月,腾讯旗下下载工具QQ旋风在其官网宣布正式停止运营。据媒体报道,2008年迅雷收购了有国产PS之称的光影魔术手,并把它从收费软件变成了免费软件。然而此后本该属于光影魔术手的用户,被同年成立的美图秀秀拦截。前几年互联网公司跨界做手机成为一股潮流。2013年,迅雷发布“迅雷会员100+雷鸟”定制手机,售价798元,整合迅雷会员增值服务,并内置多款迅雷官方App。智能手机被看作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但无奈手机行业水太深,迅雷和那些缺乏硬件基因的公司一样,都没能成为市场的主流手机品牌。2015年,迅雷以1.3亿元卖掉了迅雷看看。对此,迅雷董事会主席邹胜龙给出的解释是,此交易是迅雷简化现有非核心和非营利业务,专注于持续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战略的一部分。迅雷联合创始人程浩曾对媒体表示,他认为迅雷错失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机会,第一个机会是浏览器(移动端);第二个机会是流媒体;第三个最大也是最可惜的机会,就是手机的应用商店。发力云计算成为迅雷新任CEO后,陈磊一直在思考迅雷为什么从2009后开始走下坡路,他认为迅雷当时的商业模式出了问题。“迅雷在当年作为中国最大的内容分发平台,我们没有跟版权方合作。我们作为中国网民最喜欢的下载工具,我们的商业化模式是让用户花钱来买速度。你不能让你的用户骂你,你不能让你的上游,版权方不喜欢你。选错了商业模式,就会越走越窄。”两年前,陈磊加盟迅雷旗下子公司网心科技,成为迅雷转型战略一枚重要的棋子。“迅雷的确要转型,但是转型的机会不是看行业里面什么热就做什么,转型的机会要从你的身边开始调整。”结合迅雷原有的业务和云计算市场现状后,陈磊将CDN作为迅雷转型的起点。近年来,云计算需求增长迅猛。陈磊希望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来改变CDN(内容分发网络)现状。迅雷把用户的闲置带宽、存储收集起来,输出给企业客户使用,像爱奇艺、小米、熊猫直播等公司都是迅雷的客户。用户通过分享闲置带宽,可以获得虚拟数字资产,再用它获取更多的服务。迅雷在发布玩客云的同时,也采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了虚拟数字资产玩客币,借助玩客币,在共享计算生态中,建立起高效、透明的共享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交换价值。不过玩客币的推出不久便引来质疑。目前迅雷正在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内容版权分发领域来,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透明可追溯的特性,解决困扰中国内容产业多年的盗版问题。迅雷三季报显示,迅雷包括云计算在内的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2080万美元,同比增长64.9%,环比增长32.4%。其中,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104.2%,环比增长24.4%。该业务已是连续第9个季度高速增长,主要来源于星域CDN的业务增长。互联网分析师唐欣认为,云计算业务还是很有前景的,相对消费级业务来说,这个行业的竞争也不是那么激烈。迅雷有很强的品牌和庞大的用户群,接下来需要的是技术上的进一步创新。迅雷官方公告截图:
一起惠2017-11-29 09:15:29626 次
“处方外流”无疑能刺激所有药店的神经。这块肥肉药店都想尝,但却不是都能尝得到。处方哪里来?来了是否有能力接得住?成为零售药店们在政策红利下茫然四顾的两大“天问”。谁能解决药店的这两个问题,谁就能和药店荡起友谊的小船。广东的处方药控销平台“云药库”准备接下这两道题。将库里的1.2万个高价值、高购买频次的处方药SKU供应给合作药店,同时为药店提供慢病处方药的拆零散供、专业用药指导、CDC(ChronicDiseaseCare,慢病照顾服务)技术——这就是云药库“赋能”药店的逻辑。1.2万个处方药SKU哪里来?强大的药品供应链,是云药库赋能药店的基础。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云药库的背景。据了解,云药库所属的广州市振康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月,而振康医药是广东阿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占股100%的子公司。振康医药核心业务有两块:一是连锁药店;另一块则是处方药代理。截至目前,振康医药已先后在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揭阳、汕头、梅州等地建立36家直营处方专科药房。另外,经过12年的积累,振康医药拥有涵盖肿瘤、肝胆、神经、心脑血管、糖尿病、风湿骨痛等14个专科科室的1.2万个慢病处方药SKU。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定位于治疗慢性病、高购买频率、高价值(年平均费用5000元~8000元以上)的处方药——对于药店来说自然是极具吸引力。(图:云药库药品库主要针对的病种)(图:云药库合作的药企品牌)据悉,目前云药库深度合作的制药企业包括泰嘉、辉瑞、赛诺菲、拜耳、GSK等。为什么药企愿意跟云药库合作?云药库负责人、阿康健康DTP+CDC联合创始人陈磊明分析主要有两大动力:一是政策风向下,药企渴望院外增量市场。在“医药分家”的大背景下,国内药品的医院招标出现惨烈的降价趋势,甚至出现过药企“弃标”的现象。这也意味着,在院内销售市场渐趋恶劣的状况下,药企们将主动寻求做大院外市场。二是DTP模式能帮助药企管理患者。“过往工业企业更多服务的是医生,但没有服务到患者。通过DTP模式,工业企业的服务将延伸到每个终端患者,让工业了解到有多少患者在使用药物,以及使用的效果如何。”陈磊明这样解释道。如何共享药品供应链?在建立了供应链上的门槛之后,云药库想将这个庞大的药品库分享到药品终端(包括药房、诊所等)。截至目前,云药库的线下销售网络覆盖全国15万家单体零售药房、2000家连锁药房总部、10万家医疗门诊与民营医院。如何拓展定点药房?云药库采取了“区域中心店+加盟”的模式。据了解,目前云药库在全国10个省份各有一家中心药店,而这家中心药店承担着招募加盟药房、辅导经营(如品类规划、辅助管理等)的职责。招募定点药房,云药房有自己的筛选标准。陈磊明强调,并不是所有的药房都适合开展DTP,云药库选择定点药房也是有窍门的,主要有两类:一是医院周边门店,一是社区门店。医院周边门店主要是针对医院特定科室、特定疾病种类(尤其是重大疾病);社区门店则主要是针对慢性疾病人群——“近水楼台”的区位因素能给药店带来天然客流。选好定点药房后,云药房将对这些药房进行经营和患者服务方面的辅导。例如,云药库将结合定点药房的周边环境(如附近医院擅长的科室)做品类规划,“什么类型的医院附近的药店应该经营什么品类的药品,这都是有讲究的。”陈磊明告诉小编。(图:云药库与药店的合作流程)选定加盟药店后,如何进行配送?陈磊明介绍,目前云药库仅有位于广州的一个仓库,采用自有配送系统,效率并不高。今年,云药库将启动与京东、顺丰的医药仓储物流合作,接下来将在全国地区增加7个以上的仓库。当然,共享药品供应链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药店销售处方药,处方哪里来?陈磊明介绍,云药库定点药房的处方主要有两个来源渠道:一是其合作药企学术推广带来的部分医生处方(医生给处方拍照,然后通过云处方流转平台传给定点药房);二是移动医疗问诊平台(如微医、健康160等)带来的电子处方。把药卖出去,只是开始“通过DTP模式将药物直达患者,药品送到患者手中并不是服务的结束,而是开始。”陈磊明说道。在药品销售环节之后,云药库还将辅导定点药房向患者提供代客订药、慢病健康照顾、疾病讲解、治疗方案、患病心理等方面的辅导服务。做患者长期管理的一个基础是:电子病历档案。据陈磊明介绍,云药库通过临床、医药电商等渠道招募了大量患者(例如波立维、帅泰的使用者),建立了约10万份电子病历档案。在电子病历基础上,云药库定点药房的药师会根据服务表对其服务的慢病患者进行长期跟踪管理。在工业企业和云药库合作患教服务的基础上,药师会面向每个患者提供疾病治疗信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最重要的是,终端患者的档案和用药追踪,能“反哺”上游药企,为其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以氯吡格雷(亿邦注:药品名)为例,云药库通过活动帮助药企进行新品规的推广,同时获得了大规模患者档案,为厂家的第三代产品做了患者人群图。“药品供应链、配送、支付、服务,这是DTP定点药房的四个核心环节。”陈磊明最后总结道。据小编了解,基于处方药院外市场的广阔前景,无论药厂端还是药店端,都已经有不少企业已经在布局DTP药房,其中最被外人熟知的是康德乐大药房(原名百济新特药房),以经营新特药、专科药品为核心特色。陈磊明认为,在供应链之外提供药店经营辅导服务是云药库相比康德乐大药房模式的一个重要特色。据陈磊明介绍,云药库现在辅导的单店销售金额已经达到500万/月左右。
一起惠2017-09-30 09:39:52450 次
今天早上,日活跃用户已超过500万的花椒直播挥金5000万,免费发放10万台VR眼镜和1000台VR摄像设备。花椒VR直播不仅提速了硬件,还准备上线花椒VR直播专区,并为此已经签约了优质主播,还计划在未来全景直播电影首映礼、综艺和体育赛事。VR+直播真的要爆发了吗?青亭网独家采访紫辉投资创始合伙人郑刚时,这个70后老男孩一语惊人:“直播就是VR。”郑刚的逻辑有三点:首先,直播模式是基于人的视觉系统;第二,直播需要用户长时间的浸泡其中;第三,直播已经积累了大量线上用户。“任何创业公司的失败,不是因为技术、体验、软件不行,而是因为没有用户,没有使用场景。直播是VR非常强的使用场景。”在郑刚看来,不论VR直播技术何时成熟,什么时候爆发,自己投资的直播平台映客已经在这方面占据先机。郑刚自信的觉得,像映客这样的公司代表着新的力量,它已经引起了海啸,大量用户不知不觉中已经在拥抱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现在另一直播平台花椒,首先宣称要花费5000万,高调布局这一VR市场,在技术、带宽、硬件等方面都成熟了吗?VR+直播会成为首先爆发的消费市场模式吗?VR+直播,准备好了吗?高盛虚拟现实研究报告预测,到2025年,VR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0亿美元,全球直播市场可能达到41亿美元。虽然前景很大,但VR直播能够成功商业化由以下三个关键因素决定:(1)VR设备普及率(2)VR视频制作技术(3)直播内容质量。从普及率来看:高盛2月发布的VR行业报告指出,VR/AR技术的普及速度慢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仍处早期的VR市场上,直播公司的流量可能滞留,什么时候VR能成为真正流行的下一代屏幕还真说不准。从内容来看:主打社交的VR直播中,主播们是否能迅速掌握操作要领,生产出高质量的互动内容,同时社交互动会否受到头显设备的限制,这些疑问都对VR直播构想提出了巨大挑战。从硬技术来看:目前VR直播多见于移动VR设备中,采用头显加上移动端软件App的呈现模式,用户视角相对固定;无论是游戏还是视频,长时间佩戴头显的眩晕感还无法克服,这些都是VR直播大众化的障碍。从成本来看:在内容传输上,对比普通视频传输成本,VR视频面临的CDN带宽成本开销非常大。专注于CDN的网心科技CEO陈磊算了一笔简单的账:“以1080p、20多兆来计算,今天的VR360度视频传输,单位用户成本是今天电视用户成本的10倍,是手机用户成本的100倍。爱奇艺手机有付费用户,15元或者30元钱/月,而要保持同样的利润率,会员需要付费3000元/月来观看VR。”由此看来,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设备尚未普及,内容还不到位,成本也下不来,VR+直播的爆发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快。“虚拟现实一定是适应所有行业,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产业行业中最重要的关系。抓住人你就抓住了产业。”郑刚的这句话值得深思。
一起惠2016-06-27 08:58:15560 次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