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快时尚品牌>文章列表
快时尚品牌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在主打“极简主义”、“高品质”的日本生活百货品牌——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时候,一些起于中国本土,模式类似于无印良品的低端生活百货品牌却在大踏步地扩张、迅猛进击。2019年6月,无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划官网发布的财报显示,继2018年3月至11月,无印良品在中国内地销售额同比下降9%之后,2019年的第一季度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3.9%。实际上,无印良品早在2017年就开始在中国市场遭遇增长困境,营收从同比增长超过20%到变成增幅为负。而就在无印良品公布最新财报的前后,6月10日,以“故宫彩妆”、“故宫睡衣”、“故宫火锅”、“故宫咖啡”火爆网络的故宫博物院迎来了新的合作伙伴——名创优品。双方宣布在生活百货、文具、饰品等7大品类联合开发多达159款产品。按照官方的介绍,名创优品是由日本设计师三宅顺也和中国青年企业家叶国富在东京共同创办日本设计师品牌,不过在中国,它却被不少用户称之为“十元店”品牌。与2005年就进入中国,至今只有200多家门店的无印良品相比,成立于2013年的名创优品实属后辈,但发展势头更猛。按照名创优品全球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披露的数据,在2018年,名创优品在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00多家门店,营收170亿元,员工突破30000人。名创优品的彪悍发展并不是孤例。在它的背后,一大批商业模式、产品种类、店面布局、甚至是Logo都极为类似的“XX优品”、“XX”生活、“XX”时尚正在遍地开花。1“十元店”的价值2016年1月的某一天,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的广州体育馆2号馆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公司年会,一家名叫“赛曼控股集团”的公司在这里摆了300多个圆桌,参与年会的是该公司3000多名员工。作为赛曼控股集团的创始人,叶国富对这样的阵仗很自豪。他认为,能在广州体育馆体育馆开年会的企业,不仅要有实力,而且要舍得花钱,这样的企业不仅在广州就算在全国也寥寥无几。创业家在一篇文章里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在年会上穿着西装、白衬衣,戴着耳麦的叶国富对着大屏幕上的一张照片向员工喊话——“大家看大屏幕上这张照片,能不能找到你认识的人?站在我后面的是马云,还有史玉柱、冯仑。”作为赛曼控股集团旗下的品牌,彼时成立仅三年的名创优品已然成为零售市场上的大黑马,其已在全球开出1100多家门店,2015年实现了销售额50亿元,当时预计2016年将实现100亿元销售额。在随后的几年,名创优品每年的门店数、营收、员工人数都在不断扩张,年会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等到2019年1月的时候,这家公司年会的地点已经从广州体育馆换到了场馆更新、面积更大的保利世贸博览馆。名创优品的狂飙猛进是“十元店”生活百货品牌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与名创优品的高调不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十元店”品牌增长速度也十分惊人,但他们选择了闷声发大财。以一家名为“三福时尚”(SanFu)的品牌为例,这个总部位于自福建省福州市的快时尚品牌在2018年全国门店达到900家左右,除了西藏之外,国内各个城市都已经开设了门店,“营收也过百亿了”,零售行业人士李璇向全天候科技透露。然而对于一线城市的精英来说,几乎没有多少人听说过三福这个名字听起颇为“土气”的品牌。“一线城市不是三福时尚这样的‘十元店’品牌的主打市场”,一位目前就职于三福时尚的员工白烁解释。他称,目前三福在北京和上海的布局还比较少,目前“北京只有两家店,而且都在南四环外。”另外一个原因是,包括名创优品等品牌也很少做推广,“获客更多的是靠口口相传,靠高密度的门店展示,而很少会做广告。”相比进入一线城市,“十元店”品牌们还是更愿意深耕二、三线城市。白烁表示,目前三福时尚在北方的重心就是河北、东北和陕甘宁一带,主要是进行市一级城市的布局,比如在河北,2019年三福时尚还会新开十几家门店。白烁2014年大学毕业,当时他加入三福时尚时,这家公司在全国大概有400-500家,现在已经有了800-900家店了,“三福时尚基本上都是直营店,扩张快是因为基本上每家店都能赚钱。”主打大饰品和生活百货类的“十元店”积极布局的背后,是二、三线市场的需求的不断爆发。以三福时尚在河北邯郸的一家店为例,这家位于邯郸市丛台区和平路的街边店面积大约在600平米左右,一年的销售收入高达2000万元,毛利率高达50%以上。李璇也认为,不少貌不惊人的“十元店”实际上盈利都非常可观,“整体来讲,这些‘十元店’的利润和营收甚至要普遍高于李宁、森马等服装品牌的门店”。但对于这些数据,它们都非常低调,很少会对外公布,即便是公布也都有意说的少一些,“因为涉及到税收的问题”。行外人有时候会看不上“十元店”,低估了“十元店”的市场潜力。叶国富也曾经透露,名创优品在其家乡湖北十堰开一家门店的时候,当地的政府领导看不懂——“你这个东西10块钱,全部都算利润也就10块钱,靠什么赚钱?”叶国富称,在一线城市,名创优品做的好的门店,每天的购物人数可达2000人,按照客单价30元计算,一天的营业额就是6万元,一个月就是180万,“很多很有名的服装品牌,在顶级购物中心,一个月才做20万业绩。”近年来,市场价值被挖掘出来后,一些“十元店”品牌也开始受到资本的青睐。2018年9月,名创优品宣布与腾讯、高瓴资本签署关于合共1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协议,这也是名创优品自2013年创立五年来首次引入外部资本。几乎同时,京东旗下的京东到家也宣布与名创优品展开战略合作,二者合作的门店数量将达到800家。融资完成后,2019年1月,名创优品喊出了“百国千亿万店”的中期目标,即到2022年实现进驻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门店数量达到10000家,且营收超过1000亿元。瞄准“十元店”赛道的不仅是腾讯、高瓴资本和京东。2019年3月,生活家居领域的新零售品牌NOME对外宣布已于2018年底完成6亿元B轮融资,该轮投资由红杉资本和华兴资本共同领投,天图资本、今日资本跟投。NOME的创始人陈浩被称为“投资女王徐新投过的年龄最小的创业者”。他表示,融资后将拿出4亿元投入新业务,其新业务就包括“诺米超级“十元店”,“我们就做全场十元,全场(商品单价)不超19.9元”。而仅仅在一年前,在和名创优品因“NOME”商标而掐架的时候,陈浩还表示,新生产力注定会埋葬落后、腐朽的旧生产力,“广州阿富”及其代表的“十元店”商业模式,将被新零售革命所抛弃。李璇认为,资本对于“十元店”的垂青不仅仅是看中了其巨大的盈利空间和新零售的玩法,还包括其强大的流量入口的价值。名创优品的官方数据显示,其所有门店的年客流量近10亿,消费人次达到3亿。白烁也透露,在他所在的一家门店,每天的客流量都在千人以上,如果赶上双休日或者节假日,人气更高。由于“十元店”的消费者大部分是18—35岁的女性用户,包括高中生、大学生以及白领用户,她们恰恰是整个零售市场都在争夺的优质群体。除了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公司看中“十元店”的流量入口,传统的商圈也对“十元店”品牌青睐有加,希望借此提升人气。名创优品在2019年初宣布进驻万达广场的门店数量突破100家,正式成为万达“百家俱乐部”的一员。白烁透露,此前三福时尚也已经跟一家全国性的购物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它各地的购物中心都会邀请我们入驻”。2爆红秘诀似乎无论何时,走进各种品牌的“十元店”,里面都挤满了正在挑选商品的顾客。“你有没有想过在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十元店为什么还这么火爆?”白烁问。在他看来,“十元店”爆红背后,是年轻人群消费意识的觉醒+社交媒体对流行时尚的助推+“十元店”品牌运营“共谋”的结果。在日常工作中,白烁发现,他待过的几家三福门店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用户当中学生群体的比例正在增加,从初中生到大学生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且年龄段还在不断下探。“这些学生手中普遍有不少的零花钱,她们消费的欲望和意识也在增长。”社交媒体的流行,以抖音等为代表的短视频社交媒体对流行时尚的推动,和对拉动年轻群体的消费意识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起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有时候甚至能决定着她们的消费喜好。”白烁认为。但如何吸引这些用户去消费?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具体的运营上。作为行业的资深人士,白烁深谙运营的门道,“‘十元店’的运营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活儿,选址是关键中的关键。”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十元店”要么开在人流量大的火车站附近,要么开在消费能力较低的低端社区、学校周围,但真实的情况可能差了十万八千里。在选址上,名创优品也踩过坑。名创优品在中国的第一家店开在靠近广州火车北站的广州花都区建设路步行街上。当时叶国富认为,这个地段非常符合名创优品的定位——不仅拥有巨大的人流,而且人流大都属于对价格特别敏感的人群,理应是名创优品的生存之地。但事实完全推翻了他的想法,这家店的销售额甚至不到预期的三分之一。有了这个教训后,名创优品开始将门店选址向商业中心靠近。如今在地图上,以上海著名的南京东路步行街为中心进行搜索,在方圆一公里左右,可以找到五家名创优品的店铺。从南京东路步行街、北京西单、苏州观前街到一、二线城市的各种购物中心,以名创优品为代表的各种名目繁多的“十元店”悄然间攻占了租金最昂贵的黄金地段。之前,被很多“十元店”青睐大学周边,现在也失去了吸引力;虽然大学生是“十元店”的消费主力之一,但是寒暑假对于“十元店”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这意味着一年之中有四个月将没有什么生意。“‘十元店’现在的趋势就是走向商圈和购物中心”,白烁提到,现在的趋势是人们越倾向于一站式的购物,在一个地方吃喝玩乐,只有在这时候,“十元店”才值得去逛逛。“名创优品、三福时尚等品牌现在已经很少开街边店哪怕是购物中心的街边,而是开始入驻万达广场等购物中心”,李璇认为,“十元店”在店面装修上也开始走时尚化路线,在招牌、陈设上模仿优衣库、无印良品等品牌。选址和装修之后,价格、SKU(库存量单位)、更新频率也是决定“十元店”能不能火起来的重要因素。10元钱的香水喷雾、5元钱的指甲油、1元钱的指甲刀、小发夹等便宜的商品是“十元店”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十元店’的价格往往只有超市的1/3到1/5,是商场的1/10”,白烁认为,只有三倍以上的价格差距才能对用户造成心理上的冲击力。在低价之外,庞大的SKU和快速的更新频率也是黏住用户的武器。按照公开的数据,名创优品每个店的SKU大概在3000左右。但是白烁认为,三福时尚在SKU数量上比名创优品“只多不少”,“我们除了大饰品和生活百货类产品之外,还增加了服装鞋包、化妆品等产品,SKU甚至接近上万种。”产品更新速度也会影响到SKU的变化,“基本上网红单品,10天之后就会出现在我们的店里”,白烁感慨,网红产品的生命周期非常短,最多一个月就没人买了,所以店铺必须快速铺货快速周转,否则货就会砸手里。但如果速度够快,赶上网红产品的爆发期,其带来的收益也非常可观。“网红产品的爆发力很强,带来的营收比我们预计还恐怖的多”,有一次他发现,自从自家店里一款小恶魔指甲油在抖音走红之后,三天内单一种颜色的产品就卖出去了几万支。3新挑战一派盛世景象的“十元店”行业并非只有鲜花,没有焦虑。“年初开会的时候,领导说今年预计可能是开业以来做的最差的一年”,白烁提到,对于今年自己所在的店铺销售目标,他觉得压力山大。不过,他提到,有压力的不仅是三福时尚,几乎所有的“十元店”品牌现在都不太好过,“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整个行业都不是很景气,门店销售额都在往下走或者持平。”大环境的变化是造成行业承压的原因之一,虽然主打价格低廉的商品,但整体市场环境的压力已经让“十元店”感受到了寒意。“十元店”的产品价格低廉,用户虽然不至于买不起,但是销售数据不会说谎——用户购买的频率已经降低了。由于“十元店”销售的主要是搭配性的饰品,这些不是刚需产品,如果用户感受到经济压力,就会减少购买。用户审美的快速变化也让“十元店”们感到焦虑:一方面抖音等短视频社交媒体的流行给“十元店”增加了一个带货的渠道,但这对其供应链的反应速度是一种挑战。对于名创优品、三福时尚等拥有几百上千家连锁店的“十元店”品牌来说,网红产品走马灯式的快速变化对他们并不友好,它们更希望一个单品能够长期走红。相比小店“船小好调头”,大店需要先做决策,然而订货,再给各店铺铺货,流程变长导致需要更多时间,这往往会耽误了赚钱的机会。白烁认为,国内的“十元店”品牌在供应链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不仅和国外的ZARA、优衣库等快消品的反应速度相差很多,有时候反应速度还不如格子铺。不过他也承认,有时候即便是流程够快也无济于事,因为发现订货也订不到,“比如我们一次就定几十万件货,工厂生产不过来,对方根本就不接订单。”追逐网红产品,也造成了不同品牌之间的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从货源来看,几乎所有“十元店”的来源都差不多,比如服装通常是在广东生产的,饰品则大多来自浙江义乌。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运营能力欠缺,“十元店”品牌们在掌控流行趋势上有时候也比较被动,“不少品牌其实都成立了新媒体的部门试图来运营抖音、微博但最后发现效果并不好”,李璇表示。面对大大小小的挑战,“十元店”们也在寻找新出路。在聚焦商业中心的同时,渠道下沉也是一个新的选项。白烁提到,三福时尚在铺完市级的商业中心之后,今年已经选择将一些新的门店开始下沉到县级。而类似于名创优品这样的品牌更是将版图延伸到了海外。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名创优品启动了国际化战略,到2018年,其在70多个国家开店超过1800多家。按照叶国富的计划,到2022年,名创优品的1万家门店中会有7000家是海外门店。而在海外的拓张中,墨西哥、印度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名创优品扩张的重点。其中,2018年在墨西哥已经有近百家门店,2019年预计开业门店达到180家。而在印度市场,名创优品2017年在印度开设了第一家线下店,截至2018年底,其已经在印度开了近70家店。名创优品首席业务发展官刘阳曾对外透露,公司已经制定计划——到2020年在印度的门店达到800家店,将瞄准印度的三、四线城市。另外,不少常逛“十元店”的用户近年来发现,过去主打大饰品的“十元店”近来在产品上都开始有一些新的变化。比如,他们上架了价格在百元以上的服装、箱包等产品,或者在化妆品方面,区别于以往价格低廉的小众化妆品,现在也开始走类似于屈臣氏的路线,卖一些知名品牌的彩妆,某些产品的价格已经可以达到六、七百元。李璇认为,这种变化是“十元店”品牌求变的信号。在他看来,这些品牌的理想很丰满——其内在逻辑实际上是“高频带低频”——用复购率高、单价低的日常消费品来带动复购率低、单价高的耐用品销售。然而,实际效果到底如何还有待观察。比如,在卖化妆品的时候,“十元店”们需要和传统的专柜竞争,但挑战在于如何让用户对“十元店”的高档商品产生信任感。接下来,狂飙与焦虑并行的“十元店”们将会走成什么样子?现在可能没人能100%说的准。
2019-06-26 09:31:15588 次
库存是服装行业的弊病,去库存则是服装企业一直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导致库存积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主观的、企业自身导致的对服装销售量的把控失误和客观的、因消费者审美、流行趋势周期短等导致的需求预测难度增加的原因。在库存问题上,我们不得不提及快时尚品牌H&M和国内品牌海澜之家。高库存问题一直困扰着它们,是什么让它们面临高库存?又是如何应对的?H&M为清理库存、保护品牌形象,宁愿烧掉也不愿意降价销售。H&M曾被曝出5年时间里烧掉了近60吨库存,平均一年烧毁12吨。焚烧衣物事件使H&M一度登上了服装行业和环保界的黑名单。近年来,快时尚品牌销售增速放缓更是进一步扩大了它们的库存规模。2018年上半年,H&M库存达到了363.33亿瑞典克朗,约40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据了销售额的31.9%。陷入被各界言论围攻的H&M开始做出回收衣物、贩卖二手服饰、采取环保面料等行为来挽回品牌形象。推出回收衣物模式让H&M体面了些。但环保回收虽然可以帮助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率的高低却是由回收的衣服质量决定的,好一些的可以销往二手店、捐赠出去或者升级为新的布料,但不好的依旧会被丢入垃圾场。H&M回收的衣物中大多数的衣物的最终归宿仍是降级处理和垃圾场。为进一步减缓库存压力、扭转浪费印象,H&M在中国市场推出咸鱼平台回收计划、在瑞典则推出了二手衫销售平台。若这些举措可以顺利进行下去,确实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库存压力。海澜之家高库存带给海澜之家的烦恼不是一点两点。海澜之家2018年的财报中显示,报告期内存货为94.73亿元,较上年末的84.92亿元上升了11.55%,存货周转天数为286天。海澜之家表示,存货增长主要是由于OVV、海澜优选生活馆、AEX、男生女生等品牌备货增加所致。2015年和2016年,库存分别为95.79亿元、86.32亿元,这是近几年来,海澜之家继2015年之后,库存再次逼近百亿。海澜之家居高不下的库存与其经销模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加盟商不承担存货滞销风险,还可以将存货退还给海澜之家。这样一来,海澜之家的库存也就开始水涨船高。与此同时,还有多品牌矩阵发育不良带来的问题。海澜之家旗下走“物廉价美”路线的海澜优选生活馆,不仅没有在生活家居市场激起一片水花,还承担着亏损的风险。财报显示,海澜优选生活馆这一子公司仅2018年上半年就亏损了960.78万元。上新的频率和数量过慢过少、商品定价不合理、风格杂乱定位不明确、质量一般等原因导致了海澜优选缺乏核心竞争力,库存积压也随之而来。故,海澜之家要处理库存问题,不仅要改变经销模式带来的不利影响,还要深入市场,给自身品牌做好定位,降低风险。总结“服装行业最不值钱的就是库存。”库存问题在业内已是司空见惯,短期内会影响企业现金流的周转,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会导致现金流崩盘;还会提高储存和运输成本,平白消耗企业资金;而库存积压的越久,衣物就贬值地越厉害,其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然目前来说,库存问题仍然很难根除。服企要减少库存,就要形成正确的生态理念和产业供应链,更多地探索新零售与数字化经营,提高清库存的效率。
一起惠2019-04-11 10:00:54228 次
近两年,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偏好转移等因素,导致快时尚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日前,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公布了其2018财年业绩报告:在截至2019年1月31日的12个月内,集团净销售额同比上涨3%至261.4亿欧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提高3%至54.6亿欧元,净利润同比上涨2%至34.4亿欧元。这一数据显示,Inditex集团业绩下滑的趋势未得到改善,仍处在“低个位数增长”的阶段。对比过往财报数据,Inditex集团2015财年全年利润上涨14.9%,2016财年净利润录得10%,2017财年净利润增幅为6.7%,而最新的2018财年只有2%,为近年来的“最低水平”。lnditex集团在报告中,还透露了对于2019财年的预期——集团预计销售额增幅将保持4%-6%,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然认同,至少在未来一年里,“低速增长”局面恐难以扭转。据《电商报》了解,Inditex集团董事长兼CEOPabloIsla曾表示要在2020年之前把集团旗下所有品牌通过电商卖到全球各个市场,之后会对线上平台平台进行优化,增加网购产品可以在线下店铺退货等服务。但报告期内,Inditex集团线上渠道销售额增幅为27%,占总收入的12%,约合32亿欧元,远逊于2017财年41%的强劲增长。而如果只算那些开通了电商的国家市场,电商贡献占比为14%,这比H&M14.5%的电商销售占比稍弱,也低于美国服装行业整体27%的渗透率。值得注意的是,主品牌Zara已在202个市场开通电商。Inditex打算在2020年前,将线下门店库存和电商库存打通。品牌来看,Zara和ZaraHome增长3.3%,创造了180亿欧元的销售额。增长最快的是Pull&Bear——销售增长约6.6%;MassimoDutti销售额增长2.1%;Stradivarius3.6%;Bershka销售增长几乎停滞。两个体量最小的品牌——Oysho增长2.6%,Uterqüe增长4%。事实上,目前全球快时尚行业都在面临寒潮,知名投行摩根大通就从去年开始唱衰快时尚行业,在2018年3月就指出Inditex集团的市值已经降低至2015年的水平。而纵观2018年,NewLook退出中国市场、Topshop宣布停止与中国特许经营合作伙伴的合作,以及最近传出Forever21全面退出中国台湾市场、可能退出法国市场的消息。因此,包括Zara在内,瑞典快时尚品牌H&M和英国快时尚品牌TOPSHOP、NewLook、Gap等都在不断寻找新出路。此次Inditex集团发布最新财报的同时就透露了一些改革新动向,比如,将逐步把ZaraHome并入Zara,Inditex集团主席兼CEOPabloIsla表示远期目标是让ZaraHome成为Zara的第四大业务。另外,Zara品牌下TRF系列将会提供牛仔定制服务。而另一快时尚品牌Gap集团的改革方向则是“分拆重组”。本月初,该集团发布公告称将分拆成两家独立公司,其中一家仅包含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的OldNavy,还有一家尚未命名,但会包括现集团同名品牌Gap、BananaRepublic、Athleta等现有品牌;还公布了一些其他项目的改革举措,包括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关闭230家同名品牌Gap的门店,以进一步优化运营。目前来看,尽管各大快时尚品牌所采取的转型策略各有不同,但是在快时尚遭遇寒冬的情况下,都在不断调整业务布局、适应市场变化,这或许可以为将来的发展争取更多空间。
一起惠返利网2019-03-18 09:41:23339 次
又到财报季,全球的公司都在赞美中国市场的强劲消费力,一个常在财报里出现的中国元素是“天猫”。雅诗兰黛、欧莱雅和H&M三家公司再次将天猫写入财报,同投资者和分析师分享了它们在阿里生态上的出色商业表现。2月5日,雅诗兰黛集团发布的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上显示,集团业绩优异,净销售额上升7%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40亿美元。亮点之一是,多个季度以来集团在线销售业绩猛增,中国电商渠道的总收入超过中国市场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据了解,这不是雅诗兰黛集团第一次在财报中肯定天猫对明星品牌的带动和对公司业绩的拉动。在雅诗兰黛2018财年第三季度分析师会议上。FabrizioFreda也谈到,由于集团在天猫上表现亮眼,成功拉动集团在整个亚太市场的销售增长。同样,持续将天猫业绩写入财报的还有美妆集团欧莱雅。欧莱雅集团曾在2018财年半年报发布时特意提到了“YSL和GiorgioArmani在天猫的成功入驻拉动了集团在线渠道的业绩增速。”2月7日,欧莱雅集团发布了2018财年年报,肯定了天猫双11对其整个亚太市场生意的提振。“销售额同比增长20.4%至74.06欧元,可比销售同比增幅高达24.1%。四大部门的市场份额都在增加,中国市场消费的需求强劲,高端品牌尤甚,东南亚其他市场也有有意表现。旅游零售也实现加速增长。得益于中国市场天猫双11的成功,四大部门在第四季度都有不俗表现。”欧莱雅集团2018财年年报写道。更早一点的1月30日,H&M发布了2018财年年报。H&M集团表现良好,净收入上升了5%达2104亿瑞典克朗,其中电商业务增长稳进,销售额上升了22%约300亿瑞典克朗,约占集团总销售额14.5%。据悉,虽然近几年快时尚巨头H&M集团在通过创造新品牌来吸引年轻消费者和抓住小众市场,但如何让成熟品牌持续焕发活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H&M看重集团在新兴市场的扩张和数字化业务的转型,集团CEO在本次财报上数次提到了“艰难转型”。“全球的数字化扩张还在继续。H&M继续在现有市场和新兴市场全速扩张。2018财年,H&M的数字化渠道在更多新兴市场扩张,比如印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当然还有重要的中国市场的天猫。”H&M集团2018财年年报写道。2018年3月,H&M集团主品牌H&M登录天猫,也成为最后一个上天猫开店的快时尚品牌。在同年6月底发布的2018财年半年报上,H&M特意提到了爆发式接触到中国消费者的“激动”。“H&M在天猫上的表现非常好,刚上天猫的前2个月,就吸引了上千万的消费者去H&M天猫旗舰店。同时,H&M在天猫上的良好业绩也拉动了H&M在整个中国市场的销售。”2018年6月底,H&M集团发布的2018年财年半年报写道。据了解,阿里巴巴已成为全球品牌财报上的常客,包括星巴克、耐克、蒂芙尼、科蒂、雅诗兰黛、欧莱雅、GUESS、RalphLauren等在内的很多品牌和公司,都把阿里巴巴写入自己的财报当中。星巴克在2018年12月的投资者日上,11次提到阿里巴巴对其数字化转型的价值;HugoBoss在2018年5月的投资者日上5次提到天猫和新零售;UrbanOutfitters在2019财年第三季度分析师会提了8次天猫。天猫和阿里巴巴,也是耐克和H&M财报季上高频出现的“明星”。
一起惠返利网2019-02-13 10:12:54480 次
快时尚行业正在改变自身游戏规则。继香水业务后,快时尚品牌Zara12月5日发布了首个唇膏系列Ultimatte,定价在7.95-19.95欧元。据悉,该系列以英国彩妆师PatMcGrath为Zara2018秋冬系列广告大片设计的妆容为基础,共有12款高饱和度的哑光口红、8款哑光唇釉、包含三只红色口红的套装以及一款限量版礼盒,仅限官网发售,目前中国官网并未发售。事实上,随着购买主力年轻化趋势形成后,快时尚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以Zara、H&M为代表的快时尚一直在通过扩宽产品线来吸引年轻顾客。2009年,H&M推出过HelloKitty系列的唇彩等彩妆试水,2015年5月更是规模化推出700个SKU的成套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分成了“旗舰”美妆产品、高端产品与环保产品线的化妆品3个产品线。进驻了H&M全球900家店铺和电商网站,还推出了独立的电商网站H&MBeauty。2009年,Forever21推出了自有彩妆品牌Love&Beauty,其美国的线上线下店铺还出售如E.l.f.Beauty、NYX等美妆品牌产品。2010年,Topshop开始做化妆品。2017年,Bershka推出了首个美妆系列BeautybyBershka,该系列共计126个单品,包括眉笔、口红、睫毛膏、高光、指甲油、粉底液、眼影等彩妆等产品。根据英敏特报告《彩妆-2017中国》显示,95%的中国都市女性消费者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口红/唇彩。英敏特预测彩妆市场销售额预计将在2017-2022年间以10.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在2022年达到496.62亿元人民币。快时尚行业无疑是要抓住彩妆这一风口,改变营收下滑这一颓势。根据最新财报数据,在2015年创历史新高后,H&M市场增长便开始呈现稳定的下滑,2017年四季度财报更是录得4%的销售跌幅,同病相怜的Zara日子也不好过,根据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的近6个月内,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3%,毛利率为56.7%,净利润则上涨3%至14.1亿欧元。快时尚行业迫切需要通过加码彩妆来打开市场提高净利,至于能否打开,还是要靠产品说话。
一起惠返利网2018-12-06 10:11:50334 次
如今,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正在逐渐走出国门。包括匹克、361度、李宁、江南布衣等运动服饰品牌早早的就将眼光放到了海外市场。今年,李宁和太平鸟的一波国潮席卷了国内外大江南北,进一步给民族品牌进军海外提振了信心。其实,从去年到今年,包括海澜之家、森马、MJstyle、波司登等国内服饰品牌纷纷发力海外市场,出海开店。同时,太平鸟也把出海提上了日程。为此,《联商网》特盘点部分知名服饰运动品牌的“出海”之路,了解他们的海外扩张情况,对于已经开出海外门店的品牌,我们也来回顾一下,它们各自的门店都长什么样?MJstyle日本首店选址:日本千叶县永旺幕张新都心开业时间:2018年6月28日6月28日,日本首家MJstyle开业,位于日本最主要的国门之一——千叶县的永旺幕张新都心之中。未来,MJstyle将依靠与日本大型跨国零售集团永旺株式会社建立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以这家门店为核心,辐射至日本全国各个地区。在未来的几年,MJstyle计划于菲律宾、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开设门店,加速全球化扩张。据了解,上半年,MJstyle新店主要位于华东区域,共有12家新店,分布在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等地,进驻南京万达茂、静安大融城、海宁爱琴海等新开业的购物中心。第二大区域是华北区10家,分布在河北、天津、山西等地。华南6家新店全部位于广东省,进驻深圳深业上城、阳江东汇城等购物中心。剩余新店位于西北、华中、西南、东北,分别有3家、2家、2家、1家门店。从城市分布来看,上半年MJstyle在一线城市仅新开4家门店,占比11%,其中上海1家、广州1家、深圳2家。这是受市场环境影响,一线发达城市快时尚行业已相对饱和,因此包括MJstyle在内的快时尚品牌在该区域扩张均相对谨慎。波司登伦敦旗舰店选址:英国伦敦南莫尔顿街18号开业时间:预计2018年9月在销声匿迹了一年半之后,波司登宣布将于今年9月重启伦敦旗舰店。同时,波司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高德康表示,2018年集团将对“波司登”主品牌进行品牌重塑,发力羽绒服主业,砍掉波司登男装、居家、童装等非羽绒业务,未来三年关闭70%至80%的非营利门店。2012年,波司登在伦敦中心Mayfair区开出首店,这是波司登在海外布局的第一家门店,被视为该公司进军海外市场的标志,也令波司登成为最早一批征战国际市场的国内服饰品牌。不过在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波司登于2017年2月关闭了这家英国唯一门店及官网,标志着这家曾经一度称霸中国的羽绒服集团的海外扩张计划搁浅。在海外市场,波司登主品牌通过品牌升级,用羽绒核心业务提升品牌知名度。去年,波司登更换了沿用多年的产品商标,新商标在外形上保留并突出原有的翅膀图案,但放大了英文名字,使整体设计更为时尚、简洁、清晰和国际化。集团称更换品牌商标是重塑的重要一步。海澜之家新加坡首店选址:新加坡大型商场SuntecCityMall开业时间:2018年5月18日5月18日,经营面积为350平米的海澜之家HLA新加坡首店在SuntecCityMall开业。门店整体设计风格简约,选用白色系作为主色调,辅以黑色和灰色。门头也一改以往中文字+英文的黄标形象,只显示白色的“HLA”字样。这也标志着海澜之家HLA作为中国国民品牌,进一步加快了海外市场拓展进程。其实,去年7月,海澜之家HLA就已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出首家海外门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其在马来西亚已拥有9家门店。今年海澜之家除了已进驻新加坡,还进入了泰国市场。未来3年内,其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继续攻城掠地,逐步实现以“新马泰”为起点,全面进军东南亚,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2017年,海澜之家新开门店1054家,关店505家,净增549家;截止2017年12月末,其门店总数5792家,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80%以上的县、市。其中,“海澜之家”品牌4503家,“爱居兔”品牌1050家,其他品牌239家。森马海外首店选址: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公园购物中心开业时间:2018年8月9日8月9日下午,森马首家海外店铺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公园购物中心正式开业,标志着森马正式进军海外市场。年初,森马成立了海外业务项目组,通过资源整合、梳理并完善业务流程,建立对外沟通、外贸合作,在多品牌及各个系统的支持下,成功拓展沙特市场,此次入驻利雅得公园购物中心亦是森马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立足国内,走出国门的重大举措,为森马品牌的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目前,森马品牌与M.A.Alabdulkarim&Co.Ltd.公司已达成战略发展共识,计划在2018年开设两家门店,同时该公司还与森马达成了未来五年的开店目标与采购计划。后期,森马还将陆续拓展中东、中亚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寻求与当地优质零售商、批发商建立合作关系,逐步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为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声、蓄力。江南布衣选址:日本、英国、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1994年创立于杭州的江南布衣,旗下目前包括八个品牌,即JNBY、CROQUIS(速写)、jnbybyJNBY、less、Pommedeterre(蓬马)、JNBYHOME、SAMO及REVERB,遍布国内一二线城市。江南布衣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的2018年上半财年业绩显示,期内,江南布衣销售额同比上涨26.22%至16.54亿元,零售渠道可比同店增长达10.3%,毛利润则同比增长22.75%至10.35亿元。净利润同则比大涨36.83%至3.12亿人民币,剔除对上财年中期不可比项目上市有关费用约1570万元后,集团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大涨28%录逾2.43亿元。江南布衣自2004年起就进军国际市场,截至去年底,江南布衣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768家独立门店,其中在海外拥有80个销售点。据悉,2018财年江南布衣将开设200至250家零售门店,大部分位于内地二、三线城市,香港也将成为集团未来重点发展的市场之一。安踏体育选址:新加坡FILA店(包括FILAKIDS独立店)8月14日,安踏(02020.HK)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安踏集团收益达到105.5亿元,同比增长44.1%;股东应占溢利增长34%至19.4亿元;经营溢利同比增长41.7%至26.89亿元,三者皆创新高。另外,毛利达到57.26亿元,同比增长54.6%,毛利率上升3.7个百分点至54.3%。按照目前态势,安踏2018年度业绩有望冲击200亿元大关,成为首家营收达到该水平的中国运动品牌。安踏目前大多数的商店仍是以街铺形式运营,同时在扩展大型购物中心及百货商场的店铺布局,计划在优越地段以更大、更具吸引力的店铺取代面积较小、效益较低的店铺。今年上半年,安踏集团新开334家门店,截至报告期末,安踏集团在全国共有9650家门店,较去年同期净增加183家门店。其中有1248家Fila门店,85家Descente门店,189家KolonSport门店,63家KingKow门店和81家Sprandi门店。安踏预计到2018年底,内地安踏店(包括安踏儿童独立店)的总数目将达到9700至9800家。而内地、香港、澳门及新加坡FILA店(包括FILAKIDS独立店)的总数目将达到1300至1400家。DESCENTE品牌将渗透一二线城市,着重于优越地段开设门店。预计截至2018年底,DESCENTE在内地的门店数目有望达到100至110家,KINGKOW预计会有60-70家店铺,SPRANDI预计会有190-200家店铺,而KOLONSPORT预计会有200-210家店铺。目前,Fila的门店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未来将在香港、澳门和新加坡开店。李宁选址:美国、西班牙、波兰、希腊、法国等8月13日晚间,李宁(02331.HK)发布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业绩公告,收入上升约17.9%至47.13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净溢利上升42%至2.69亿元;净利率由4.7%提高至5.7%;李宁方面表示,虽然新举措带来投入,运营效益仍维持。今年上半年,李宁品牌两次通过国际时装周活动展示产品力,赢得不俗的反馈和口碑。有网友点评,最近以来,李宁产品一改“老旧”传统风格,更趋于时尚化、潮流化。李宁方面也不无自豪地表示,公司尝试了不同的市场推广活动,参与了纽约、巴黎时装周,也增加了网络推广的开支,且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及国产品牌在国际活动上的影响力。在海外资源获取及海外品牌运作方面,李宁一直都有部署,但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然而在进军海外市场方面——包括在海外开设分店、分公司乃至研发中心——李宁确实走在了同行前面。据了解,从2000年起,李宁便开始进军美国、西班牙、波兰、希腊、法国等欧美市场,李宁相关负责人也提出了“李宁的最终目标要做全球品牌”。但效果却不尽人意。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李宁来自国际市场的收入约为7364万元,和上年同期9146.8万元相比,降幅在19.5%左右。以2018年上半年为例,李宁来自中国市场北部和南部的收入各自约为25.7亿和20.69亿元,占比各为54.5%和43.9%,合计在98.4%;而来自国际市场的收入占比不过1.6%而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361度选址:巴西、美国、欧洲、印尼等截止2017年12月31日,361度集团共开设5808间核心品牌门店,其中约80%为独立街铺。地区方面,约73.5%的门店位于中国三线或以下城市,而8.3%及18.2%的门店分别位于中国一线及二线城市。在国际市场方面,361度国际在期内已于巴西、美国、欧洲分别拥有1241个、1030个、378个出售361度产品的多品牌体育品牌专门店销售网点。目前欧洲涵盖的国家有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及瑞士等。同时,成功踏入新兴市场如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以色列及意大利。不过,财报数据显示,2016财年,361°海外业务销售额同比上涨80.54%,但仅占据总销售额的1.6%。2017财年,这一比例为1.7%——从销售层面看,其国际化进程稍显平淡。361度表示,未来也会继续挖掘及扩展至有增长潜力的国家,来推广国际版的产品。361度认为,国际业务于未来三至五年会日渐成为集团营业额贡献的重要来源。8月15日,361°宣布与印尼太阳百货展开合作,进一步推进品牌国际化。届时,361°将通过印尼太阳百货的实体和线上商店销售自家产品。今年8月,361°的产品将登陆太阳百货的15家门店,到2019年6月将全面登上全部155家门店的货架。与此同时,从2019年开始,太阳百货每年在印尼主要城市开设10家361°专卖店。太平鸟计划选址:东南亚、澳洲纽约时间2月7日,太平鸟首次将秀场搬到国际时尚之都——纽约。其在天猫与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CFDA)合作开辟的纽约时装周首个“T-mallChinaDay(天猫中国日)”上,通过T台秀的形式发布PEACEBIRDMEN以及PEACEBIRDWOMEN的2018春夏系列。其实,太平鸟的战略布局中也有尝试海外营销的策略。而天猫中国日则作为一个催化,促成了在纽约的海外首次亮相。早在2013年,太平鸟就获得国际品牌MATERIALGIRL大中华区的经营权。要知道,MATERIALGIRL是美国时尚教母为其女儿创立的一个街头少女装品牌。为了学到国际化营运经验,提高太平鸟产品的设计力,同时推动品牌全球化,提升其在时尚领域的专业技能,获得国际时尚资源。2015年,太平鸟又入股法国高定品牌ALEXISMABILLE。对于未来,太平鸟将会把全球化的首站放在东南亚。“首先,体态上是亚洲人,会有很多相近;另外,东南亚整个市场情况还处在多年前中国的一个水平;它人口也够,所以我们是想未来有机会的话可能先从东南亚去尝试。”太平鸟品牌总监邹茜曾表示,这两年整个东南亚变成了全球的工厂。包括中国很多的供应链、整个系统都在往东南亚搬迁,它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针对于品牌们在出海新机遇下的种种表现,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孙裕隆认为:“随着近几年来国内服装市场的渠道结构更加丰富,线上线下布局越来越普遍,线下渠道效率的增长更加困难,线下渠道的拓展与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单店平效与品效很难突破,线下门店的经营难度与瓶颈越来越大。”在他看来,“在此背景下,寻求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市场成本相对较低的东南亚市场进行渠道布局与尝试应该是一个新的增量机会,尤其是对高阶类服装品牌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对于国内中高端商务时尚、商务休闲类服装品牌而言,海外之路无论是东南亚还是欧美发达国家都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难度。”毫无疑问,民族品牌要在海外站稳脚跟要质量更要市场。有多年海外扩张经验的匹克CEO许志华表示:“中国品牌要想成为国际品牌,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没有近路可走。”而太平鸟董事长张江平认为,品牌出海最需要的是人才,一需要懂新零售,二需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背景。
一起惠2018-08-20 10:22:36294 次
本周三,丹麦时尚集团Bestseller(绫致)母公司Heartland宣布,通过旗下投资公司Brightfolk向德国高街时尚品牌Ivy&Oak投资500万欧元。Ivy&Oak由CarolinevonStieglitz于2016年5月创立,总部位于德国柏林。该品牌每年推出两个系列,专注于设计高品质、简约和可持续环保的晚礼服、新娘礼服和日常女装。其目标是迎合快速增长的女性消费者群体,寻求比大多数快时尚品牌提供更物美价廉的女装。因此,Ivy&Oak一经推出,迅速在欧洲女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Ivy&Oak现拥有20名员工(70%为女性和,30%为男性),通过其线上商城和高级零售合作伙伴在2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Heartland表示,Ivy&Oak目前表现非常强劲,未来具有巨大潜力。在获此次股权投资后,该品牌将继续保持独立经营。关于Bestseller(绫致集团)Bestseller由AndersHolchPovlsen创办于1975年,是一家家族控股的服装公司,旗下拥有11个时尚品牌,包括:Jack&Jones,VeroModa,Selected和Only等。AndersHolchPovlsen还拥有欧洲时尚电商Zalando和英国时尚电商ASOS的股份。
一起惠2018-07-27 09:35:35211 次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曾提出三喻文化理论。她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在前喻文化时代,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知识以传授的方式延续;在并喻文化时代,学习发生在同辈之间,知识以平面方式扩散;而后喻文化时代则是长辈反过来需要向晚辈学习,知识以解构,重构,反哺的多元化方式生产和扩散。后喻现象得以发生,主要倚仗于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快速发展,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这个时代注入了强大的助推力,知识的壁垒逐渐消除,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年轻人似乎比旧时代的青年更加“聪明”了。后喻时代的开启象征着社会的进步,消费重心的转移,但也对商业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90后和00后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这一批年轻人究竟想要什么,这或许是各行各业共同求索的一个命题。显而易见的是,年轻一代已经从传统的功能消费转向精神消费,他们追求事物的新鲜感和时效性,重视品牌的调性和文化内涵,对极具创造力的事物更加留意。直播平台的现象级增长,迷你KTV在一线城市的黄金地段快速铺开,线下实体黑马“喜茶”一杯难求……你说是资本跟风的结果也好,和热钱烘托下的效应也罢,不可否认的是,品牌和资本越来越聚焦有着一定消费力的年轻人了,并冠名之“新中产”。快时尚走势低迷,选择渠道下沉,聚焦三四线年轻人时尚是当下年轻人追逐的关键方向,如何在物质满足的前提下,显得自己更有品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2002年优衣库在上海南京路开出第一家门店为标志,H&M、ZARA、C&A、GAP等相继进入中国并打响争夺战,快时尚进入中国已经16年了。辉煌过后,如今的快时尚品牌增速减缓,利润削薄,甚至迎来关店潮,其中部分品牌在一线城市遇冷,又不愿意放慢在中国的利润空间,于是通过渠道下沉将目光放在了三四线城市。据快时尚品牌选址情况来看,2017上半年快时尚品牌新增门店有34%位于三四线城市,较2016上半年上涨了4%。供应链水平和上新反应速度一直是Zara等传统快时尚品牌的命脉,从设计到将成衣挂在门店销售最快需要7天,平均耗时为12天。而“超快时尚”的供应链反应速度更快,从设计到销售全流程的时间更短,单位时间内更新的品类更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传统快时尚发起了挑战。快时尚快速上新的优势似乎不太明显了。快时尚中国市场走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经济不振,消费呈疲软态势。二是中国新中产崛起,消费升级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年轻消费者和长辈的消费习惯已经截然不同,他们不再一味追求数量而更加在意品质,宁要明珠一颗不要石头一车。而快时尚服装的质量问题一直饱受诟病,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系主任在公共广播电台(NPR)接受采访时说,“这些产品看起来就像垃圾一样。你买回家叠好了,准备下次聚会穿,结果到要穿的时候了一穿就破。”奢侈品中国市场悄悄回暖,线上成为主要贡献点贝恩咨询公司(Bain&Company)在关于全球高端零售市场的报告中指出,2018年中国大陆奢侈品销售额预计增长20%到22%,同时中国大陆的业务拓展将使全球奢侈品市场增长8%。对于奢侈品集团来说,中国市场明显发生着转变:中国的消费群体总体更年轻,也深受社交媒体的影响,更重要的一点,他们极度依赖网络购物,因此这一年来,各种类型的电商拓展,成为各大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主要议题之一。奢侈品线上渠道的发力对当代消费者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世界范围内的顾客都被互联网影响着决策。麦肯锡咨询在2018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数字达尔文主义时代》(TheageofdigitalDarwinism)进一步揭示了这个问题。报告指出,2016年个人奢侈品(包括服饰、鞋履、配饰、珠宝及眼镜)的线上销售额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8%,总计200亿欧元。预计2025年一数字将再翻3.7倍,线上销售额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19%,达到740亿欧元。同时,报告显示70%的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了数字化的影响,8%的消费者直接通过线上购买奢侈品,也就是说接近80%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和互联网存在强关联。大部分年轻消费者会受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博主、KOL甚至朋友的意见左右,选择某奢侈品牌的产品,进而到线下消费,再将此次购买成果分享到网上,形成线上采纳意见-线下消费体验-线上分享的消费者行为闭环。不仅如此,奢侈品消费者在生活的的数字化程度也颇高,98%拥有手机,高于65%的平均水平。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复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奢侈品中外价差缩小了。根据咨询公司德勤(Deloitte)对2000多件奢侈品在全球各地售价所进行的调查,奢侈品在中国的零售价与欧洲的价差缩减了25%,过去中国消费者在本土购买奢侈品,最高要负担50%的溢价,其中溢价最高的是成衣和鞋履,如今在国内购买奢侈品,和国外的价格相比早已不再贵的可怕。今年7月6日,Gucci宣布品牌在中国大陆直营门店销售产品将全面调低价格,降价幅度平均为5%。在此之前,LV和Hermès已经宣布在中国降价。上海荣宅为代表的,奢侈品牌的“艺术抱负”谈及快时尚和奢侈品的本质区别,你也许会说品质和设计。但最大程度造成两者差别的是审美,或者我们称之为ArtSense(艺术感觉)。早在上世纪90年代,YvesSaintLaurent(圣罗兰)就将蒙德里安最具代表性的方格设计成连衣裙,做到“将艺术品穿在身上”。奢侈品牌往往是潮流的创造者,而快时尚品牌只能通过快速借鉴设计理念,成为跟风者。Prada旗下的艺术基金会,早在七年前租下上海静安区荣宗敬的旧宅,以“修旧如旧”的理念将曾经“面粉大王”、“棉纱大王”和荣氏家族的历史重现在人们眼前。整个修复过程极其昂贵,意大利工匠采用古老的手工艺重置了缺失和破损的地砖。为了烧制釉面砖,工匠们先按原先的百年古砖做成模型,重新配制用来调色的瓷泥,经过手工浇筑,回填,最终煅烧融合,修缮荣宅历时6年。今年初,Prada基金会在荣宅举办了首个艺术展:罗马:1950-1965。未来,这幢宅邸将成为Prada在中国举行各式活动的特殊地点。奢侈品和艺术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扶持,本质上来讲算不上跨界,因为它们一直以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奢侈品是艺术的商业化,艺术是奢侈品的提炼。轻奢品牌的市场空间老佛爷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Lagerfeld)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昂贵和不昂贵(但并不廉价的时代,我讨厌廉价这个字眼)可以很好共存的时代,这在时尚界还是首次发生。”在价格低廉的快时尚和昂贵的奢侈品之间,还存在着所谓“轻奢”。轻奢产品的定价往往较低,普通消费者也可以接受,轻奢的英文是“AffordableLuxury”,直译过来就是可负担得起的奢侈品。但因其较好的质量和较高的品牌辨识度,往往受到年轻的中产阶级的追捧。轻奢品牌最典型的代表有Coach、MichaelKors、ToryBurch、KateSpade、Longchamp等。上海是轻奢品牌的必争之地,上海女性是全国时尚白领女性的缩影,而核心地段静安区的女性则更有时尚代表性,近期DT数据出品的一份“静安女子图鉴报告”,罗列了静安区女性的服装品牌偏好,轻奢品牌MISSSIXTY出现在最受欢迎品牌之列,这或许可以成为研究轻奢品牌的中国探索道路的一则案例。我们来简单看下该品牌为何如此受欢迎。一是大单品战略和创新零售。面对市场竞争,轻奢品牌不遗余力地争取中国的年轻人,而提升市场份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聚焦,不论是针对目标客群的定位还是产品品类选择来说,单点突破显得格外重要。MISSSIXTY坚持牛仔系列的大单品战略,不断推陈出新。包括经典系列、时装系列、天使系列等,自始至终没有放弃牛仔丹宁元素的主线。同时,除了不断研发年轻系列,还不遗余力地与其他品牌进行跨界合作,举行创新型线下快闪活动,或通过线上线下互联的方式打通了空间的界限,升级和丰富了零售业态。二是“天使秘境”新品快闪活动带来全感官冲击。和线上渠道相比,线下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带给顾客最真实的体验,从视觉、触听觉等方面全感官占领消费者心智,实现情感触动。超预期的线下体验也让消费者更愿意为商品付出溢价。“天使密境”快闪活动与消费者共同见证了2018年秋季天使系列全球首发,同时带来了光与影的震撼体验。光影高科技打造的梦境森林让人置身浪漫幻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含苞待放的花卉逐渐盛开形成斑斓的图像;甜美柔软的粉色羽毛墙让人沉溺在温柔的质地中无法自拔。活动现场更邀请了知名博主和时尚媒体共同出席,为品牌发声。通过借势KOL实现活动在互联网的分裂式规模传播。三是借势超级IP甜密节日狂欢。这表现在其与超级IP迪士尼的联名及线下合作上。为配合今年“5.20表白日”的主题,太古汇门店中展示了其品牌和迪士尼的限量联乘系列,店铺的设计以描述米奇和米妮的爱情电影《疯狂的飞机(PlaneCrazy)》中的场景为灵感,打造了一个“甜蜜游乐场派对”。此外门店设立了多项互动装置和服务,更有知名时尚博主、超模等自带流量的意见领袖站台,在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将粉丝情绪推至高点。四是米兰旗舰店的全新科技尝试。位于大本营米兰的全球首家旗舰店被命名为“零售剧场”。门店运用了众多前沿黑科技,旨在为到店客户展示随时变幻的门店场景,带来无穷的新鲜感和视觉盛宴。门店橱窗采用造价更高的LED屏幕,让海报显得更加灵动;通过实时互动的“手机墙”鼓励顾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现场照片,贯彻社交零售的理念;灵活移动的衣架和设计师可以随时进行创作的金属墙面,都让门店随时可以应对时时变化的店铺主题;根据不同的产品线划分了不同的门店区域,并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让顾客更容易找到目标商品,很大程度地提升销售的转化率;除了功能性上的改良,还通过RFID的数字化技术提升顾客试衣的效率,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魔镜”可以获取顾客的身材数据,为顾客推荐适合的服装型号,同时显示当季最新款式的上身效果,让顾客在几秒钟的时间就能完成试衣动作,大大提升了效率。顾客可以选择“线上下单”模式,让衣服配送到家,也可以选择在门店直接购买并带走,打通了线上线下区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购买方式。以MISSSIXTY为代表的轻奢品牌,抓住消费者年轻化的转变机遇,站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上,不断进行零售形态的转型和调整,实现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创新零售尝试。面对价格更低的快时尚和调性更高的奢侈品的前后夹击,轻奢品牌有着更稳定的群众基础,如果集中力量服务好新中产人群,未来的业务增长应该十分可观。
一起惠2018-07-26 09:50:34225 次
4月底,全球四大知名快时尚品牌Zara、H&M、Uniqlo、Gap已经悉数开通了小程序,鉴于四个品牌与阿里巴巴的关系亲疏不同,以及各自的中国战略和自我主张不同,四个品牌开通的小程序的个数、功能也不尽相同,但至少可以看到,没有一个品牌愿意去承担不开通小程序可能带来的遗憾,因此,不难判断,一旦小程序能让四大品牌尝到甜头,对于阿里巴巴的零售基础,可能是雪崩式的坍塌。实际上,除了四大快时尚品牌之外,近期本土的海澜之家、都市丽人等垂直行业龙头公司,都开始和腾讯联袂,接受其投资,拥抱其程序,这既是“二选一”的结果,也是某种程度的分裂,阿里巴巴在与京东的竞争中尽占风头,但与腾讯的竞争中,却不得不甘拜下风。相对于超过10亿的用户,以及全中国人已经基本离不开的微信,阿里巴巴没有任何一个“武器”可以拿来与微信“交战”,相反,阿里巴巴的天猫淘宝银泰代表的零售、蚂蚁金服代表的金融支付、优酷土豆代表的视频文娱以及增长迅猛的云,腾讯都有相应的“武器”或者投资的“军队”与之一战。当微信不可能被阿里巴巴打死时,它就有机会吞噬阿里巴巴的一切,当然,最重要的是吞噬阿里巴巴的心脏和疯狂造血“机器”――零售业务。小程序下的四大快时尚品牌中国战略在分析宏观的胜负之前,作为在线零售行业基石的仍然是传统零售品牌,而四大快时尚品牌比任何中国本土品牌都要起到示范作用,特别是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额第一的Uniqlo。四大快时尚品牌目前在中国都有自营电商、天猫店,而其中Gap和Uniqlo曾经都开设过京东店,但是已经双双关闭。其中Uniqlo京东店2015年4月开业,当年7月关闭,双方合作3个月即告夭折。坊间传闻,马云为Uniqlo在京东开店亲自去到日本拜访迅销老板柳井正,中间人是软银的孙正义。三方利益牵连,软银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柳井正是软银的董事会成员,也是孙正义的老大哥兼老友。Uniqlo京东开店的利害关系,不仅仅是天猫被分流了一个客户,更糟糕的是天猫立的一个旗帜可能“叛变”。Uniqlo是天猫“双11”的常年冠军,“叛逃”京东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可能是核爆级别的。最终,阿里巴巴顺利让Uniqlo“排他”,在中国将天猫作为唯一第三方平台。这一个小小的插曲,今天看来对于天猫和京东的竞争可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让京东无力追赶天猫。从最近京东和阿里巴巴的季报来看,双方的GMV开始倒挂,而在Uniqlo京东开店、撤店事件时,京东的服饰业务高歌猛进,GMV增长比天猫快,与此同时陆逊递卡、丝芙兰、联合利华等大量巨头入驻京东,其中丝芙兰彼时更是弃天猫择京东。2014-2015年,是两间公司最剑拔弩张以及竞争焦灼之时,与今天不断的正规“声明”互相谴责不同,彼时的阿里巴巴和京东几乎用尽最下作和下流的手段互相对骂,宛若在阴沟里摔跤的两个小混混。2014年“双12”促销,京东和天猫更是在各自客户端首页玩起文字游戏,用“拒绝假货,不玩猫腻”和“真心便宜,不然是狗”讽刺对方“猫”、“狗”。在京东和阿里巴巴最新的官方说辞中,这种“猫狗”大战虽然进一步升级,但强弱对抗其实已经降级。阿里巴巴已经通过天猫的声明,暗示“某电商”是“碰瓷式”竞争,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首席财务官黄宣德在过去两季财报上都坦诚,大量服饰品牌与天猫的独家合作对京东服饰业务造成了严重打击。除此之外,为推动GMV的增长,京东加大平台业务,而曾经让阿里巴巴乌云遮头的“假货”问题如今反倒成为京东挥之不去的阴影,无论是近期的假茅台、六六事件,还是此前的Gucci眼镜,每一次都引发了舆论极大关注,更更更重要的是,即使这样,京东的GMV增速还远不如天猫。2017年的“618”,京东更进一步失去了Gap,也让其想大力发展的服饰业务瞬间停滞,甚至倒退。作为美国品牌,长期在亚马逊的环境下生长,深知平台合作、竞争的厉害关系,Gap在中国是三箭齐发开展的在线业务,自营、天猫、京东。最终,去年10月,妥协于天猫更多的用户和更大的流量,Gap从京东撤店。从此,四大快时尚与京东渐行渐远。至于Zara和H&M,都是在自营一段时间后,发现中国国情有别于欧美成熟市场,最终加入天猫,开设网店,其中H&M直到今年才刚刚加入。无论从品牌号召力、流量、GMV增速,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的平台业务目前已经没有对手,曾经的直接竞争对手京东基本没有还手能力和任何超越的可能了。至于,京东为何失去对阿里巴巴的追赶能力,并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因此不再对此做出分析。阿里巴巴在平台业务方面看不到任何对手,不过,中国平台业务确有大量的玩家,除了京东、唯品会,近期关注度最高的肯定是拼多多,另外还有小红书、美丽说蘑菇街联合,还有不得不提但通常被忽视掉的苏宁易购,而这些垂直领域的竞争对手背后,几乎都有腾讯的影子。一个市场拥有这么多大的平台玩家,即是拥有最大零售市场的美国也不曾出现,美国市场除了亚马逊、eBay外,大的平台玩家寥寥,更多是品牌或公司自营电商,比如walmart.com、macys.com、gap.com。很多人可能会将中国特殊的电商行情总结为,阿里巴巴形成巨大的闭环,让消费者和商家养成了依赖性的习惯。但是,在美国,同样有巨大,甚至比阿里巴巴对零售行业更具威慑力和压迫感的亚马逊,但是品牌和公司自营电商同样风生水起,并最终从去年末开始见到收获。中国电商行业特殊的国情,我更愿意总结为服饰行业的不成规模以及人口红利。中国年销售100亿元的服饰集团一双手就可以数得过来,因此在电商上的大规模基础投资变得完全不可能,这不但会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甚至可以将一个公司拖进泥沼。此前美邦和百丽都曾试图进行自营电商的尝试,但结果都是非常苦涩的,一个主营业务连年亏损、一个退市。在中国,勇敢者可能不但不能收获掌声,反而是躺在地上迎来避无可避的脚踩,行业对美邦和百丽的嘲讽反而一浪接一浪。这当然是一种悲哀,当在“二选一”的环境下毫无话语权的时候,相信,或多或少有一点这种感觉吧。刘强东在1Q的分析师电话会上也曾谈到此事,认为中国品牌在压迫底下会更愿意探索各种新的途径。中国的服饰品牌和公司,当然不会甘愿接受阿里巴巴越来越高的费用,仅仅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因为自己所有的努力,最后都转化为阿里巴巴的增长和利润,任谁都不愿意。所以,微信的出现,给了品牌真正的曙光。不仅仅是腾讯和马化腾过去7年重新塑造的价值观和个人性格,让腾讯成为中国最伟大、最受尊敬、最值得信赖的企业,同时还有背后巨大的流量工具和甘愿、承诺做“助手”的共赢策略。在京东只能赢得两个快时尚品牌的合作之后,微信小程序很容易就迎来四大快时品牌的全面入驻。Gap毫无疑问,开通了小程序的销售功能,在常规的小程序外,还开通了一个精选产品小程序;而Zara的小程序也是采取自营,其拥抱微信的策略与品牌在中国自营在线策略碰壁后的求变一样的敏锐。Uniqlo尽管目前还没有开通小程序销售,但是必然,只是时间问题。在京东撤店之后第二年,Uniqlo就在2016年“双11”发生了吊诡的“售罄”事件,将大量的天猫客户导流至线下门店,推广起“C2C”服务。H&M在中国的在线策略相对保守,不过其开设了两个以社交为主的小程序。一边是阿里巴巴,一边是腾讯,一边是收钱营销和佣金模式的线上百货模式,一边是自主经营和借助平台开发自主的独立旗舰店模式,四大快时尚显然已经爬上墙头,静待销售型小程序进一步的规模化和微信用户的接纳。社交型电商不仅仅是拼多多和微商,实际上真正的社交型电商正需要将拼多多和微商挤压出去,至少成为微信生态电商中的小众。微信朋友、群、朋友圈之间的信任,相对于纯电商平台,转化率孰高孰低并不需要太多证明。人口红利的特殊国情不仅仅在与智能手机的爆发,同时还让电商行业的基建成本降低,从血汗工厂走出来的工人,骑上不归路的电单车,就成为机器人一样的快递员。特朗普在谴责美国邮政对亚马逊的优惠时可能并不知道中国快递员的真实状况,但人口红利的使用都是“需要还的”,制造业南移现状就是“先知”。香港经济日报特写冯国纶的文章截图4月份香港经济日报一篇特写利丰主席冯国纶的文章非常有意思。有一段讲冯国纶回忆利丰物流总裁彭焜耀跟内地物流巨头谈合作的经历,内地巨头认为利丰应该在物流上亏一半,然后在股市上“割韭菜”。上面经历就是“旧经济”和“新经济”的对比,香港实业家和内地创业家的对比,当然,港股的“老千股”可能比内地更不堪,包括一些传统零售股。但总体香港零售商更具务实精神,不会追求电商规模,更看重利润,而不像更多的内地商人,动不动就喊出多少亿的电商规模。那么微信小程序是不是那个腾讯颠覆阿里巴巴电商业务“真命天子”呢?如果是,如何去颠覆?如果不是,那应该是其他的什么工具吗?
一起惠2018-05-29 10:33:01339 次
近日,国内首家跨境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跨知通,在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杭州,举办了“OUTRUNBRAND2018中国跨境电商出海品牌价值论坛”,论坛由跨知通主办,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中国(浙江)电子商务投融资服务中心联合主办,跨知通出海品牌研究院和贸读网承办。榜单发布现场论坛期间,跨知通旗下品牌研究机构,跨知通出海品牌研究院和中国(浙江)电子商务投融资服务中心联合发布了《OUTRUNBRAND2018中国跨境电商出海品牌发展报告》,并推出了“OUTRUNBRAND2018中国跨境电商出海品牌30强推荐榜”。附:完整榜单电商出海品牌30强榜单报告发布后,跨知通创始人兼CEO高进军,做了题为《中国跨境电商出海品牌关键洞察与发现》的主题分享,从行业分类、地区分析和品牌成长性分析等三个维度,对30强出海品牌做了分析。高进军榜单解读2018OUTRUNBRAND中国跨境电商出海品牌30强推荐榜解读上榜品牌涵盖10个行业,以消费电子、在线零售及快时尚品牌为主导中国人最早涉猎出口跨境电商,可以追溯到那几年eBay上出现的一些手工艺品、字画、丝绸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他们赢得了外国人的追捧,基本上通过独立网站销售。后来发现,老外对于公益礼品的复购率并不高,而且运费很贵。这时,在深圳等地区,具备一定科技含量,货值相对高,运费底的电子产品开始出现,目前深圳有70%的跨境电商卖家,在从事消费电子的出口。而长三角的卖家,则主要在从事快时尚产品的出口,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有义乌、杭州、上海、南京等等。中国的出口跨境电商,消费电子和快时尚,两个品类基本上占到7成。从这10行业里面,还有非常多的行业,有非常大的机会,在很多行业里根本还没有冒尖的品牌出现,比如,日化、母婴、食品……在国内电商行业格局定型的情况下,跨境品牌才是真正的蓝海。深圳入榜企业最多,占了全国入榜品牌的43%,继续领跑全国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互联网衍生的新型贸易形态,跨境电商以全球化、网络化、便捷性等特点,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国内电商巨头以及海外电商企业瞄准消费升级需求,纷纷发力跨境业务,中国跨境电商“大本营”:深圳跨境电商占全国一半。深圳能够成为目前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最高的地区,与两方面优势密切相关,而这两方面优势,或能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备跨境电商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第一是交通物流优势,深圳依靠机场、港口以及毗邻港澳优势,具备了发展跨境电商贸易的交通基础;尤其是在电商物流方面,目前深圳拥有全国80%的供应链企业总部。第二是电子商务区聚集优势,目前深圳全市已建成以福田国际电子商务、华南城电商园区、前海跨境电商、罗湖互联网产业园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集聚区近40个,园区总面积已超过200万平方米,近7000家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品牌以互联网技术驱动为主,未来会回到商业的本质,更加注重产品研发的公司才能走的更远这一轮的创业,从国内的BAT,到国外的google、Amazon、苹果等,还有各种独角兽公司,最大的变革来自互联网,技术的升级,换来产业的提升,从而发现新的机会,跨境电商行业也一样,这30个品牌中,只有7个来自传统的制造行业,也可以基本上说是从事传统外贸代加工中成才起来的品牌。成熟的产品驱动有很多种方式,总结下来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制造,第二个是用户体验与设计。在这两者背后还有一个共同的驱动力就是产品的研发,还有个共同个感性认知,那就是对生活与行业的热爱之情。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在全球互联网技术以及经济一体化的积极推动下快速发展,给消费者提供了多样的商品和简捷的跨境购物体验。这种方式,未来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另一个角度看,出口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国内在制造业方面的成本、产业链配套优势,另一方面受益于海外市场提升的电商渗透率和对高性价比产品的消费诉求。互联网技术驱动的平台类电商依然存在机会,而竞争激烈的成熟产品驱动需要具备供应链管理、自有品牌研发和营销导流等方面构建壁垒,才能够在差异化道路上实现增长。
一起惠2018-05-16 09:21:25248 次
从线下走到线上的品牌战略,对于ZARA,到底是阵痛还是危机?增速放缓、股价暴跌、CEO归隐、全球关店,尽管ZARA及其母集团INDITEX在2017年的财报显示,他们依然是这个星球上最受欢迎的快时尚品牌,但面对来自资本市场的质疑,ZARA在2018年还是没有拿出足够有说服力的回应。对他们而言,最大的机遇和威胁都来自于中国市场。据财报,截至2017财年末,INDITEX集团在中国共开设店铺593家,仅次于该集团在西班牙的店铺总数。而近年来,面对举步维艰的线下市场,ZARA不止放缓了开店速度,甚至关掉了位于成都春熙路的“中国区最大旗舰店兼首家形象店”。而在陌生的中国线上市场,对手不止是优衣库。ZARA最忌惮的,是成长于互联网的快时尚品牌韩都衣舍,其款式上新速度和款式数量都已经超越ZARA,成为互联网第一快时尚品牌。相对于ZARA、H&M这样的传统巨头,韩都衣舍更熟悉阿里培养的中国互联网市场,而且根据近年来的大粉丝+大数据战略可以看出,他们擅长的除了在互联网上卖货,还更懂得这个国家年轻人的消费心理。世上最恐怖的事情,不是镜子里的另一个自己,而是镜子中的人比自己还要鲜亮动人。2018年5月3日,当ZARA还在用渠道思维考虑线上与线下的关系时,韩都衣舍联合天猫欢聚日已经举着“快时尚新零售品牌”的大旗,来到杭州——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大本营,开了第一间品牌体验店。到场的除了25岁左右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媒体。到这时,很多人才刚刚开始意识到,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的“新零售”,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零售界一个不可逆的大势。那么,ZARA的线上策略,距离阿里和韩都衣舍提的“新零售”还有多远?这个距离又是怎么被拉开的呢?一、是谁让ZARA成为“慢时尚”的代表在全球互联网品牌崛起之前,没有人想到ZARA也会因为更新速度的问题而困扰。国外的韩都衣舍们,凭借互联网天然的速度优势,在2017年,将H&M和ZARA们打的措手不及。Boohoo.com,ASOS、Missguided已经被外媒将称作是“超快时尚”(UltrafastFashion)的代表,它们以更疯狂的节奏响应消费者对于及时性、新鲜感的需求,将商品的生产周期压缩到了在2-4周内。在韩都衣舍的官网上,你也可以看到“每日上新100款”这样的slogan。互联网品牌已经成为快时尚的最新一批颠覆者。而这个位置,曾经属于ZARA。他们的垂直出货模式,曾经极大地缩短了出货时间:平均为3—4周,因此一年可以有13-18个Collection。更加传统的品牌出货的整个流程需要4至6个月,一年一般只有两个Collection。ZARA原来最骄傲的一点就是,比同样以出货速度著称的H&M,还快了5天。而这样的优势在韩都衣舍们面前已经荡然无存。相比“垂直出货”,资本市场更喜欢的概念类型,是像韩都衣舍说的“柔性供应链”。对于至今仍无应对方案的ZARA来说,失去了快还只是失去了一张ACE,真正可能会让他们输掉整个牌局的,是以阿里和韩都衣舍为代表提出的“新零售”。二、渠道之争的硝烟已散去,线上完胜,线下的意义还剩什么?在本次奇妙灵兽节现场,韩都衣舍的品牌负责人提出了一个稍显激进的观点:在当下的零售市场中,线下存在的价值仅仅是做消费者体验。这其中包括消费体验和品牌体验。所以,像GUCCI、CHANNEL和韩都衣舍这样的快闪店以后会成为零售业的常态吗?虽然这点这还有待时间的考证,但传统的快时尚品牌正在用行动证明,忽视或错估消费者体验的代价有多么严重。众所周知,ZARA为了保证快速运输,不惜支付高额的运费而不愿意花费广告费和市场营销的费用,市场营销费用只占总成本的0.3%-0.4%。但没有广告,不代表它们就没有做品牌体验。ZARA一直在用门店做体验。虚荣心,是他们对大众最重要的洞察。在纽约,他们把店开在第五大道;在巴黎,是香榭丽舍大街;在上海,是南京路。因此,ZARA的邻居全是路易?威登、香奈儿等奢侈品巨头。媒体将ZARA的开店策略总结为油污理论,它会将店开到城市最繁华的地区,并慢慢将触手伸向周边较小的商业区,就如同“油污”一般,先由一大滴,然后慢慢延伸。ZARA选择用高额的租金,将高级购物中心的体验,转化为自己的品牌体验。然而这个路数,正在急速失效。其实很好理解,当GUCCI、CHANNEL这样的奢侈品都在跨界、恶搞、快闪店的路上渐行渐远,用“平民化”试图自救时,ZARA这种“伪高端”的品牌战略如何还能取得之前的效果呢?当H&M于3月入驻天猫时,也提到了新零售。但他们面对的问题,和ZARA一样,仅仅将线上作为销售渠道,既不能扭转颓势,也不是真的“新零售”。关于消费者体验,他们依然没有拿出什么和新零售品牌抗衡的好办法。韩都衣舍采用的粉丝战略,已经帮他们在全网积累了全社交平台总计6000万粉丝数。这个惊人的数字,加上移动化、内容化的环境,让他们与后来者的距离已经甩的越来越远。当韩都衣舍又走进线下,试图和粉丝进行深度互动时,这种品牌体验让ZARA望尘莫及。“奇妙灵兽节”期间,韩都衣舍举办的粉丝见面会现场火爆,韩国的知名网红和时尚博主,以品牌的名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进行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为了扩张电商业务,ZARA母公司在2017年底传出了出售全球16处房产的消息,可惜的是,至今市场依然看不到在放弃线下的“高级感”之后,他们将用怎样的品牌体验,在国内应对韩都衣舍们的冲击。三、数据颠覆一切:ZARA的销售预测神奇不再“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线上数据驱动,线下体验融合。”就是阿里新零售的核心精神。除了体验,韩都衣舍在此次奇妙灵兽节现场,面对媒体时,反复强调的就是他们从2012年起研发的C2B系统,他们的品牌负责人介绍到,这套成熟的系统可以通过公开数据,分析当季最流行的款式、花色、材质等重要流行元素,从而在短时间内决定每一款式的运作策略。许多媒体人听完后,都表示这个系统让他们想到了ZARA的销售预测——一个如“海底捞式”的人工数据搜集体系。如前文所述,ZARA的核心,是店铺。曾经有一则广泛流传的传闻说,当你走进店内,柜台和店内各角落都装有摄影机,店经理随身带着PDA。当你向店员反映:“这个衣领图案很漂亮”、“我不喜欢口袋的拉链”,这些细微末节的细项,店员向分店经理汇报,经理通过ZARA内部全球资讯网络,每天至少两次传递资讯给总部设计人员,由总部作出决策后立刻传送到生产线,改变产品样式。关店后,销售人员结帐、盘点每天货品上下架情况,并对客人购买与退货率做出统计。再结合柜台现金资料,交易系统做出当日成交分析报告,分析当日产品热销排名,然后,数据直达ZARA仓储系统。收集海量的顾客意见,以此做出生产销售决策,这样的作法大大降低了存货率。同时,根据这些电话和电脑数据,ZARA分析出相似的“区域流行”,在颜色、版型的生产中,做出最靠近客户需求的市场区隔。这套严谨的体系之前被时尚圈视为圭臬。但当像韩都衣舍这样的互联网品牌,开始依托于基数更加繁复的互联网大数据做出判断时,ZARA那套体系还行得通吗?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韩都衣舍这套体系针对商品上架后的各项运营指标(单品销售件数、毛利额、转化率、消费者评价、购物车数量、剩余库存等),按照一定算法进行的商品动态排名分析。商品上架后只需3-5天,运营人员就可以迅速判断,这个产品是否需要参加活动?应在店铺中安排什么样的展示位置?是否要促销?是否要调整价格?等等等等。它贯穿起了韩都衣舍的所有环节。通过商业智能的数字化决策大大减少了人的感性决策导致的运营风险,因此韩都的运营效率得以大大提升。在这套系统的帮助下,韩都衣舍的季度售罄率通常都会高达95%以上,而服装行业的平均售罄率仅有60%。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两边各自的说辞在对比之下,都是韩都衣舍显得更加诱人。这一切来源于互联网的高效,和互联网数据的精准。四、总结作为至今依然是全球第一快时尚品牌的ZARA,无论是在国内,亦或是国际市场上,都在面对互联网品牌的剧烈冲击。而当中国成为其全球仅次于西班牙的第二市场后,ZARA必将在这里全力以赴,才可以跟上“新零售”的大趋势。而曾经被称为“互联网版的ZARA”的韩都衣舍,正在完成过往模式的升级与蜕变。如果ZARA日后的发展重点,真的要转移至线上的话,在国内市场与之背水一战的对手,除了优衣库,必将少不了已经在这个战场上生存了12年的韩都衣舍。
一起惠2018-05-09 09:02:24331 次
4月13日消息,获悉,快时尚品牌ZARA近日上线AR购物APP“ZARAAR”,据悉,ZARA将在全球137家旗舰店引入AR技术,为期两周。据介绍,ZARA这款ARapp有三种场景:一是商店橱窗,二是店内的台子上,三是电商纸盒。消费者可下载APP后扫描二维码,将手机对准商店或定制橱窗,穿戴用户所选择服装的模特便会出现。根据ZARA介绍,模特们会自然地摆出造型,四处走动,他们还会进行交谈。如果对衣服满意,可直接点击购买。了解到,据3月14日,ZARA母公司Inditex发布了2017年财报,根据财报显示,Inditex2017财年净销售额增长9%至253.4亿欧元,净利润年比增长7%,总计33.7亿欧元。而2016年,Inditex销售额增长12%至233.1亿欧元,净利润同比上涨10%至31.6亿欧元,相比之下,整体数据均有下滑。快时尚产业的业绩有所下滑,或许推出“新玩法”也是必行之路。
一起惠2018-04-28 09:04:18338 次
3月21日,瑞典快时尚品牌H&M及同名家居品牌H&MHOME周三在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举办发布会,正式宣布两大品牌入驻Tmall.com天猫。在零售渠道转型,实体店流量遭遇冲击的变革之际,H&MHennes&MauritzAB(HM-B.ST)海恩斯莫里斯集团在去年12月中旬的年度初步业绩报告中宣布在今年春季入驻中国最大的在线销售平台,成为四大快时尚品牌中最后一个加入天猫的品牌。在情人节当天举办的首个资本市场日活动上,该集团首次披露其电商业务数据。截止11月底的2017财年,在线渠道收入占比12.5%达290亿瑞典克朗,营业利润占比高达22%的营业利润。该集团同时宣布电商业务的增长计划,预计2019-2022年在线业务复合增长率约为20%,五年后在线收入将达到约750亿瑞典克朗,而当前财年,集团在线收入将至少录得25%的增长。H&M大中华区总经理MagnusOlsson在活动现场表示,与AlibabaGroupHoldingLtd.(NYSE:BABA)阿里巴巴旗下在线销售平台的战略合作意义空前,深信能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为优化的时尚解决方案、具有附加价值的个性化讯息和更无缝的线上线下购物体验。据悉,H&M天猫旗舰店首日上线的SKus超过10000,涵盖男装、女装、童装和家居,同时首发了多个明星限量款,包括其中国区代言人王源同款,后者为当红青少年组合TFBOYS成员。进入中国11年之后,中国市场目前是H&M发展最快以及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无时尚中文网数据显示,瑞典集团2017财年在中国市场收入录得3%的固定汇率增长,由108.42亿瑞典克朗增至110.30亿瑞典克朗。
一起惠2018-03-22 08:58:18378 次
郑勇将赴欧洲和知名的快时尚品牌探讨其智能仓的落地。去年,Geek+还与日本第三方物流仓储服务(3PL)公司ACCA在日本落地了第一个智能仓储机器人项目,抢在当时正火的印度仓储机器人公司GreyOrange之前。作为仓储机器人领域第一梯队的代表公司,Geek+和快仓是美国仓储机器人Kiva的追随者,Kiva于2012年被Amazon以7.75亿美元收购后,已全面进入亚马逊的智能仓改造中。据了解,目前亚马逊的单体智能仓里使用的仓储机器人已超过3000台,总应用已超过10万台。这也被看作仓储机器人可以更高效应用于电商行业的重要佐证。以Geek+为代表的此类智能仓方案通过“货到人”的仓储机器人,实现根据订单需求,将货架搬运到人工拣货站的方式,拣选人员只需根据显示屏和播种墙电子标签提示,从指定货位拣取相应数量的商品放入订单箱,打破了对照订单人满仓库找货的“人到货”模式。通过仓储机器人代替人工,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提升仓储效率。Geek+CEO郑勇称,相较于立体仓库+AGV的仓储自动化改造路线,Geek+的方式代表的是一种柔性自动化,是一种更灵活、分布式的系统,每个机器人能独立工作、并行作业,有很好的拓展性。又因为仓储机器人是一种很标准化的设备,可以用更多软件优化算法,让系统学习进化更好的效率。“自动化是一个趋势,有不同的技术路线。不同路线是互补同时应用的一个格局。但哪种技术占主导很难说,很难说一种技术路线比另一种有压倒性的优势。”郑勇称,目前,消费市场的需求趋向于越来越变化,市场变化越多,就需要更敏捷、快速的供应链响应,因此给了机器人应用机会。一方面,企业的业务变化越来越快,无论是业务量上升还是下降都变得很快;另一方面,消费趋势也在快速变化,消费者喜好越来越多元化,流行什么不流行什么瞬息万变,这也要求生产线、仓库及时适应市场变化。这种变化在中国电商行业表现尤其明显。传统的仓储自动化建设往往考虑5-10年的业务变化,而现实的市场变化以月为单位,尤其对中小微企业来说,用人工显然要比上一套规模化大系统更便宜更柔性化。但问题是,中国的人工成本在快速上涨,廉价劳动力招工难的问题已从生产制造业蔓延。轻量化、柔性化的仓储机器人从而成为替代人工劳动力的一种选择。据了解,目前Geek+服务的企业主要为电商、3PL、医药、鞋服、食品、日用品、工业等,此类行业SKU特别多,库存动态变化快,非常适合柔性化方案。采用Geek+的方案只需要改造普通货架+仓储机器人,仓库货架改造成本低,机器人设备标准化可灵活配置数量。“一个工位处理几十个订单,看几十个订单需要哪些SKU,看哪个货架能满足更多的商品,搬一个货架过来不是取一个东西,是取好几个东西,效率比人跑过去更高。”郑勇称,这一整套仓储体系算法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怎么把商品存储到货架上,布局很重要,怎么对货品、货架做动态分布以更好的应对工位的需求?目前,Geek+可以实现根据SKU的热销情况,货架根据畅销、滞销移动分布,让最畅销的SKU分布在靠近拣货台的近距离货架,滞销的放在远距离货架。第二,订单池,怎么让一个波次的几十个订单同时去执行?执行的顺序是什么?需要解决业务订单的管理和执行方式。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电商按时间顺序拣货的逻辑,大大提升了拣货效率。第三,机器人的调度,确定搬哪个货架组合到工位的时候,安排哪些机器人去搬?机器人路径怎么走?怎么解决拥堵的问题?躲避障碍的问题?据了解,这套方案的主要投资成本在机器人上,可以根据仓库面积和订单出货量,匹配机器人数量。一个5000平米的仓库,少的20台搞定,多的100台,每台价格在10万元左右。了解到,2017年Geek+已实现营收大几千万,其中来自电商的占比超过70%。收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售卖机器人和系统;另一种则来自设备运营服务,通过自己投资承担机器人硬件成本为电商提供按单收费服务,也可以按时间租赁,客户无需初始固定硬件投入。目前,Geek+还有针对制造业工厂、商业场景、医院、酒店、机场的搬运机器人。由于中国有大量的中小微制造企业,此类市场的客户数量已占到其总客户数的一半。此外,Geek+也在研发储备可以上路的室外物流机器人。郑勇称,室外的配送机器人与仓储机器人本质技术差不多,但室外机器人的AI程度更高一些,在应用场景上面对社会环境、法律、城市规划等各种挑战,离落地还很远。郑勇称,整个仓储机器人市场还在一个尝试阶段,但经过2015年、2016年基本已经验证了这套解决方案的价值。今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尝试,但大规模的复制还比较少,普遍都是先尝试做仓库中的一个分区。“整个行业要爆发需要大家愿意去复制,全面推广,从常识到全面复制是又一个积累期。”郑勇判断,2018年下半年,将开始有更多复制的趋势,甚至做一些2万平米的大仓库项目。Geek+今年的目标是10倍增长,营收实现几个亿。为此,除了国内市场,Geek+将更主动的拓展日本等国外市场。由于仓储机器人方案目前主要在替代人工成本上表现投资性价比高,在国外高人工成本的地方相对更有市场空间。
一起惠2018-03-22 08:52:50243 次
近日,记者获悉,在此前12个月中达令家已经完成了两笔共计超过7亿的融资。另有知情人士爆料达令家已打造了国内最大的专著年轻女性消费的聚合平台。记者就此事采访达令家创始人齐燕,她表示达令家瞄准的是佳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线下女性消费入口的梳理与合作,并建立系统,于近期完成了第一阶段布局。达令(达令家为达令体系新品牌)2014创立,专注于向中国消费者提供全球好货,其中包括跨境电商业务。但自去年4月8日财政部联合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推出《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后,中国跨境进口电商就开始陷入震荡中,大批资本撤离、平台转型、甚至倒闭,在外界看,“寒冬”似乎不可避免的到来了。为何达令家可以逆势而上,有如此吸引力?齐燕表示,达令家的核心从来就不是跨境电商,跨境只是供应链。从一开始,达令家的商业逻辑就是了解一个人群的消费行为以及她们关联的生活态度,提供她们需要的体会。齐燕说的这个人群就是女性,更具体点儿是指追求品质生活的女性,年轻女性。齐燕认为,公众对商场,街边以及网上的“丽人店”已经很熟悉,它们都在卖货给“丽人”,而达令家更愿意称他们为“佳人”。“佳人是个美好的词,有温度,有风度。中国诗词里佳人常常出现,杜甫说,绝代有佳人。李煜写,佳人舞点金钗溜。还有写一笑倾城的佳人。当然,月亮里也住着佳人嫦娥。在达令家,佳人也是家人,是一起体会美好,创造美好的友亲,就好比淘宝上的,亲。有个定义叫她经济,我想说,我做的就是,佳人经济,从开始,到现在,这是本质——不管形式如何调整。”齐燕说道。达令家创始人:齐燕根据齐燕的逻辑,达令家并非转型,而是优化升级。而达令家的投资人,在2016年所谓跨境电商最寒冷时,进入达令家,也是把眼光放到了齐燕和她的商业逻辑“佳人经济”上了。达令家在跨境电商阶段做了两个重要积累:一是对优质供应链的掌握,二是对服务女性用户的理解、认知、能力的积累。“我们在供应链上的经验和能力形成了品质优势,我们在上阶段运营商的积累形成了服务年轻女性市场的能力能力。达令家正沿着更本质的商业逻辑,进行核心竞争力建设,到今天,我也可以自豪说,这个优势我们已经建立,布局完成第一阶段。”齐燕表示。齐燕口中的这个布局即是指自2016年起达令家下沉线下深耕女性市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线下女性消费入口的梳理与合作,进行了地毯式沟通与合作,建立系统。这些线下消费入口都以女性消费为主,是中国二三四线“她经济”的主体力量。通过线下系统化的聚合这些核心用户,达令家已经低调打造了国内最大的专著年轻女性消费的聚合平台。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19年“她经济”的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5万亿。其中,二三四线城市的女性消费市场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女性快消品、快时尚品牌的市场争夺之地。例如,无印良品在2017年的渠道扩展计划中,除了深度挖掘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消费市场,还将把店铺网扩大到重庆、苏州等城市。而在这个市场竞争中,达令家的供应链早已积累了优势。虽然齐燕并不愿过早透露所谓达令家的大战略举措是什么,但已可以猜测出是与女性市场有关的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这可能正是巨头们看好达令家的核心。在达令家我们也遇到了前来接受培训的合作伙伴,她们只是简单说,“不容错过的机会”。对于达令家这一布局,DCCI研究院院长、知名媒体人刘兴亮分析认为,在细分领域,在更深入的区域,做线上线下结合的消费入口,将是非常接地气有爆发力的模式。“新的消费入口,新的人群聚合,将降低营销成本获客成本,将具备非常强的人群激活能力”,刘兴亮打比方说,“现在你有车,你有货,你有油,都不如,你有深入脉络的高速公路,而且是八车道。如果真的形成了千万级规模的消费入口,那就是初始化了一个巨大能量场,也就我们讲俗讲烂了的风口形成阶段。更可怕的是,这种形式的入口裂变能力会非常强,是个新的商业机会。”而在前一轮领投达令家的光际资本管理合伙人艾渝则指出:“达令家最重要属性不是跨境是女性。达令家在这其中的女性跨境消费市场有着先天优势,能够抓住她经济中新机会。在这一赛道上,我们坚信自己的预判和提前布局,期待能投出一个独角兽。”
一起惠2017-09-13 09:34:51672 次
Gap打算把更多资源投向那些仍在增长的子品牌,同时削减掉不再赚钱的部分——即使这意味着它的核心品牌会遭到冲击。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公司在周三宣布,未来三年他们打算关闭200家Gap和BananaRepublic的门店,同时新开270家OldNavy和Athleta。不过,他们并未透露各个品牌门店分别会有多少增减,以及具体哪些门店会受到影响。2015年上任的CEOArtPeck在一则声明中表示,过去2年他们花了不少力气对整个集团“该如何运营”进行调整,未来则将把重点放在“如何增长”上。OldNavy和Athleta被认为是更值得投资的两个子品牌。OldNavy过去一年以来已经取得了8%的销售增长,而Athleta旗下的运动类产品也有两位数增长。按照Peck的估计,这两个品牌未来3年的销售额将分别超过100亿和10亿美元。相比之下,主线品牌Gap的可比销售额已经连续14个季度没有任何增长;而BananaRepublic的销售额则已经连续10个季度持续下跌。另一个增长点是线上渠道。上个季度,Gap集团的线上及移动端业务取得了双位数增长。他们正试图在更多市场推出“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服务,同时通过童装品牌BabyGap测试服装订购服务。和A&F、J.Crew等百货品牌类似,Gap需要重新找到它的消费者。人们在服装上的花销正在减少,并且更乐于购买打折商品或者在网上下单,这使得传统百货渠道的人流不断减少。为了调整成本结构,Gap自2005年一共关闭了650家门店,总零售面积减少了500万平方英尺(约46.4万平方米)。此外,它还在现有的3600个直营及经销商零售点中试验更小规模的门店形式,希望在未来3年节省5亿美元成本,用于投入新的增长计划。但这些策略并不能解决Gap面临的根本问题——主线品牌缺乏特色。在90年代,Gap曾是“effortlesscool”的代名词。数字营销机构Forward3D的CEOMartinMcNulty还记得,当时Gap找来众多明星拍摄了一支穿着卡其裤、跳摇摆舞的电视广告。这支广告传递的信息很明确:运动、牛仔、街头、休闲……Gap可以代表一切与酷相关的风格。但很快,细分品牌后来居上。试图代表一切,意味着失去所有。“即使Gap通过设立BananaRepublic和OldNavy等子品牌成功切分出休闲着装(out-of-officewear)以及低价服装的产品线,这些子品牌的成功只是反衬出Gap主线品牌如何逐渐失势。”MartinMcNulty对Adweek说。2014年,Gap找来知名广告公司W+K拍摄了一支以“DressNormal”为主题的广告。尽管请来DavidFincher和SofiaCoppola执导、ElisabethMoss和AnjelicaHuston主演,但这轮新营销仍未能给销售带来任何正面影响。原因还是一样——在美国本土市场,8500万千禧一代已经成为消费主力。与90年代追捧Gap的4000万X世代相比,他们的口味更加细分、多元化且个性化,你不可能试图取悦所有人。ArtPeck于2015年上任后,直接取消了创意总监一职。设计流程开始去集中化,不同团队甚至外部第三方共同合作设计。Peck还鼓励集团高管更关注数据积累,以了解消费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确,作为一个高街品牌,Gap过去数年无论换过几任创意总监,都未能在设计上找到任何独属于自己的特色。但问题其实不应完全归咎于创意总监的能力,而在于Gap作为一个服装企业是否对设计予以了足够的重视。以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为例,其母集团Inditex的CEOPabloIsla曾对彭博社表示,“我们能够凭借收集到的数据在季中及时作调整,但归根结底,我们提供给消费者的是‘时尚’。如果没有设计感,我们就什么都不是。”2012年,主管H&M旗下品牌COS的RebekkaBay加入Gap,也未能如众人所望的那样带来任何改变。Bay离任时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显得很无奈:“Gap不是一家以设计为主导的公司。对于什么样的衣服最终会在店里售卖,我几乎没什么决定权。”今年以来,Gap在产品创新上最大的亮点是推出了塑形牛仔裤和运动裤系列“Sculpt”。不过从技术层面看,它仍然是营销性质更强——Sculpt系列的材质由88%纯棉、9%的聚酯纤维和3%的弹性纤维构成。这种混合材料并不算少见。如此看来,无论新一轮的策略调整是否奏效,Gap至少都需要想清楚,它的核心资产到底为何,以及它在设计上的特质到底是什么。
一起惠2017-09-09 08:59:53344 次
8月25日消息,日前,服装出口电商企业无锡择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半年度报告。其半年财报指出,择尚科技在在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为5399万元,比上年度减少9826万元,变动比例为-64.54%。净利润为-521万元,比上年度减少814万元,变动比例为-277.71%。针对营收降低,择尚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慎重分析外部竞争环境和企业发展现状,制订了“三个转变”的运营优化理念,对公司业务渠道进行优化整合,提高运营能力,重点加强产品品类拓展以及对供应商的筛选与管理,逐步由大而全的宽泛市场转向具有精度和深度的细分市场。具体措施包括:1.转变销售渠道,对于毛利低、库存周转率低、回款周期长的销售平台,主动做了调整,集中人力物力放到优势销售平台。全力缩减SKU数量,使得全渠道在售SKU数量由原先20000以上控制在2500左右,更加追求品类深度,新品动销,爆款打造。2.转变选品理念,由单一服装品类转向户外、家居等江浙地区有供应链优势的产品,由低利润空间的泛客群产品转向具备较高附加值的“利基产品”。公司已就数条产品线作为突破点,运用零售电商思维去引导工厂提炼产品的工艺卖点,组织匹配零售需求的生产;同时借助传统外贸经验去圈定市场、客群、性价等定位,导入匹配定位标准的流量。以求不断发掘蓝海市场,获得最大收益。3.转变产品供应商选择理念,在新拓展产品线上,积极采用与优质外贸工厂联合运营等方式,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标准,积极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并着力优化结算周期。通过与供应商的有效组织学习、协作和重新规划利益分配方式,使得供应链能够接受零售电商的特点,在产品开发迭代上能快速实现,并且在产能计划上作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在进行转变后,择尚科技在报告期内营业成本为31,611,201.45元,比上年度减少40,569,683.77元,变动比例为-56.21%。对于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择尚科技总结了两点:第一,报告期内公司为着手布局业务转型准备,逐步整理、调整公司原有业务形态与产品结构,优化公司业务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公司为优化资产负债率,加速企业资金周转率,减少企业经营负担,对销售渠道进行调整,缩减应收账款账期较长渠道的销售规模(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减少24,110,756.07元,同比下降66.48%)导致营业收入下降所致。第二,且随着跨境电商同业竞争的加剧(以网红传播为代表的垂直电商网站营销费用在增加,以亚马逊等为代表的第三方电商平台的规范要求在提升)导致公司产品销售费用上升。据悉,择尚科技主营业务为传统服装贸易出口业务和跨境出口电商零售业务。择尚科技基于国内柔性供应链,通过自行研发的ERP系统,整合管理供应商,物流商以及境外终端客户;通过以www.choies.com为主的自建网站以及亚马逊,速卖通等第三方电商平台上开设的店铺,以在线零售方式将公司自营快时尚品牌CHOIES的产品销售给给海外c端客户。公司盈利来源主要是产品销售买卖差价。
一起惠2017-08-26 09:08:04270 次
从去年的PokemonGo开始,AR(增强现实)技术便不断出现在各行各业,但却一直未迎来一个爆发点,还有声音指出AR就是技术泡沫,它已经冷了,甚至指出现有落地的AR功能也只是一种营销噱头……尽管如此,苹果在今年6月份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发布了AR开发平台ARkit,同月确认收购一家在AR技术上积累颇多的德国技术公司;而Facebook也今年推出了其AR平台CameraEffects,并且扎克伯格在其F8开发者大会上用一张加了AR滤镜的照片暗示这一技术会是今年Facebook发展的重点。所以,我们搜集了来自各个领域的AR实际应用,从这些案例中了解AR落地现状,究竟是不是噱头、是否为技术泡沫,我们一看便知。美妆在美妆市场,仅在近几个月,就不断有美妆巨头在AR试妆应用上下功夫,包括欧莱雅、丝芙兰、雅诗兰黛、资生堂等等。然而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这些品牌使用AR的套路基本一致,都是通过在AR应用推出产品对应的妆容供消费者体验,目前这一应用覆盖产品包括口红、睫毛膏、眼影、眼线、粉底液、腮红、染发、眉毛等等,几乎涵盖所有美妆类产品。另据加拿大AR技术公司ModiFace方面介绍,化妆品公司用试妆技术不仅可以吸引80后、90后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样也能拉动销售额,当前已经有150多个化妆品牌和ModiFace自己开发的美妆APP合作。可见美妆品牌对于AR的热情程度。的确,试妆应用为这些品牌的消费者带去了一定便利。以往,消费者在实体店内需要在挑选、试妆和卸妆之间不断徘徊,过程繁琐不说,就连试装产品的卫生安全问题也不能完全保证;而线上用户则触摸不到实物商品,仅凭图片以及文字描述也难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好感。另外,美妆品牌还可以借此手机后台数据,分析用户喜好同时判断产品市场反响。纽约数字情报公司L2联合创始人MaureenMullen还认为,AR技术将会于未来2-3年内在美妆行业中大范围普及。所以,AR在美妆市场的应用目前来看还算是顺风顺水。鞋服根据AlertTechnologies在2013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消费者在零售店里购物时,如果他们进了试衣室,就有67%的可能性会实际购买。所以,与美妆界的试妆应用类似,鞋服市场通过AR也衍生出了一种新物种——“虚拟试衣”。据了解,英国快时尚品牌Topshop曾推出过AR试装应用(TopshopVirtualRealityDressingRoom),并且在用户转身时还能看到背部效果;优衣库曾在美国旧金山联合广场店推出了UniqloMagicMirror(优衣库魔镜)只需简单地按动按钮,就能变换衣服的颜色;鞋类零售商匡威也推出的AR试鞋应用TheSampler,用户只需将将摄像头对准脚,就可以看到自己穿匡威鞋的样子……而奢侈品电商Yoox、鞋品牌Nike、Vans、服装品牌C&A、艾格、电商巨头亚马逊、天猫、京东等都在近年来推出过AR试装技术另外,美国服装零售店Moosejaw为了获取更多关注并让更多消费者参与黑色星期五的活动,曾做了一款AR应用MoosejawX-Ray,让用户可通过该应用看到宣传册模特穿内衣时的样子。据Moosejaw表示,也是这个应用,让其在黑色星期五的销量上涨了62%,同期增长37%。家居今年6月,苹果宣称宜家将会成为其AR领域的可能合作者之一;7月,美国家居建材连锁零售商Lowe’s发布了一款融入AR技术的手机应用Lowe’sVision,它是一款店内导航应用,可帮助顾客在店里快速找到自己要购买的商品;8月,美国家居电商Wayfair宣布将旗下AR应用WayfairView嵌入购物应用Wayfair内,首次将AR体验与购物场景进行融合;而美国家居零售公司PotteryBarn也有自己的AR应用,能让用户于购买家具前对这个家具在家中的实际摆放效果有个初步判断……家居零售,线下店铺面积过大,用户找起商品时吃力,而线上由于无法感受真实商品的尺寸以及匹配度等问题,会导致大部分潜在用户流失或消费体验不佳,然而通过AR技术则可以很大程度解决这些问题。也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家居行业是最适用AR技术的一个领域。娱乐&艺术除了PokemonGo,还有上线5年来一直处于AppStore上营收排名前十的游戏“部落冲突”。日前,这款游戏的开发商Supercell宣布正与Facebook合作,通过智能手机增强现实体验来推广这款经营策略游戏。有Facebook的ARStudio加持的“部落冲突”,其玩家可以扮演建筑工人,以他的视觉感受一切。当把摄像头指向自己,屏幕会显示自己穿着建筑工人的衣服,当翻转摄像头的时候,他们可以把建筑工人放在现实世界中。另外,去年年底的支付宝AR红包、腾讯QQAR红包以及日本广告公司电通推出的手机应用iButterfly(将商家发放广告和优惠券的营销活动制成蝴蝶待用户捕捉)等,都是将营销活动做成了带有一定趣味的小游戏。当然,还有我们大众用户最常用的拍照应用,如美、Faceu等。在艺术方面,曾有技术团队推出过名为街道博物馆的App,其将老照片、历史资料和现实街景结合,走在伦敦街头,打开App即可在屏幕中体验古老与现实场景交织的感觉。教育据了解,专注于AR产品开发的团队Daqrl曾在2013年6月获投1500万美元。该团队聚集了艺术家、科学家以及设计师,开发了一款解剖教学AR应用,并且可iOS以及Android用户可同时使用。Daqrl团队表示,有了它,你就可以随时随地观察复杂的人体结构,以一种新的方式学习解剖学。另外,“Chemistry101”是一款教育类的AR应用,它可以对准写有化学元素名或化学式的卡片,手机或平板界面就可以显示出立体的分子结构。而“口袋动物园”则是一款结合AR的早教类应用,它可以通过卡片或马克图识别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帮助儿童学习。医疗日前,美国的“受伤战士计划”(TheWoundedWarriorProgram)和可穿戴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CyberTimez以及智能眼镜制造商Vuzix合作,使用VuzixM300智能眼镜,和CyberEyezAR软件平台帮助175000名视力受伤的退伍军人恢复其视力水平。据了解,这个增强现实系统可以提供以下功能:放大物体(最大15倍)100多种语言的文本到语音对象识别超过160亿个识别数千种颜色的能力通过条形码扫描识别产品面部情绪检测其他有外媒报道,苹果公司在iOS11系统的地图应用中增加了对AR技术的支持,当用户使用步行导航功能时,将iPhone竖立于面前并调用相机功能时,3D箭头便会出现在实景中。图片来源:环球网根据IDC最新报道指出,AR和VR市场的收入预计将会在2021年翻倍或更多。而Facebook全球游戏合作伙伴总监里奥·奥莱贝也曾表示:“AR只会变得更火,因为摄像头将你的现实变成了幻想。”的确,通过AR技术帮助许多零售商提升用户参与度、消费体验,并且也能在娱乐、教育、医疗等方面做出一定贡献,加之业内技术大佬的踊跃参与,或许AR技术还不完善,但它看起来并不像技术泡沫。
一起惠2017-08-18 09:15:30350 次
根据《商店运营的新时代》的一项调查:69%的零售商将为他们的店员配备移动设备,保证员工间的通信;78%的店员将使用移动设备来查看产品信息;56%的店员使用移动设备来访问库存量和供货情况,保证库存可视性;82%的零售商将在部分或所有渠道上提供一致的定价,打破信息壁垒。数字化转型正在改变传统零售业。但一条全渠道的购物路径,要保证店铺运营、消费者、员工、资产与库存、装运货物、收据等每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互通”都处于“能够看得见的管理”之中。所以,国内外很多零售商都在不遗余力做这件事。英国快时尚品牌Topshop母公司Arcadia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据悉,为了加快数字化进程,Arcadia集团与零售技术公司RedAnt合作研发了一款面向客户的在线订购应用。目前,该应用已在Arcadia集团旗下的1400家店推出,包括Topshop、Topman、MissSelfridge、Evans、Burton、DorothyPerkins以及Wallisstores的品牌门店。该应用安装在店内配备的iPad上,消费者可以在逛街时来店里试穿衣服,然后用这个应用订购自己选中的商品。其提供的商品种类比店内展示的更丰富,尺码也更齐全,因为它打通了这个品牌所有门店和后端供应链,实现了整个零售网络系统和数据的整合。消费者甚至可以选择在这个店里下单,然后去别的店提货,也可以用这个设备直接在线支付而不用在店内排队结账,因为它通过无线蓝牙芯片和PIN设备与店内的交易结算系统实现了整合。据Arcadia方面介绍,推出这个店内在线订购应用的目的是,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多渠道的打通,让店内销售人员可以随时为顾客提供更快、信息更全更准的服务,从而提高门店运营效率。因为,实现了库存可视化和资源共享之后,任何一个门店的店员都可以调配其他门店的库存,这样也就把所有门店都流通起来了。其官方透露,这个新应用正式推出前已在一个多品牌专卖店进行了试点,并收到了员工和客户非常积极的反馈,目前产生的销售额已超过整体在线销售的5%。Arcadia集团数字化负责人SimonPritchard谈道:“Arcadia集团一直在寻找发展业务的最佳式,也一直支持和鼓励那些能与用户进行对话、能提升用户购物体验的革新,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现在,有了这个系统,我们可以给到店顾客提供一个更加丰富、更加联动的购物体验。”此外,根据公开信息,由于艰难的零售环境以及快时尚行业的激烈竞争,Arcadia集团2016年全年盈利下降了16%。今年,该集团还经历多位高管出走,目前正在加速补充新血。就在上周,其任命过去9年一直担任奢侈品集团Burberry首席商品官的PaulPrice为Topshop/Topman的首席执行官,将于9月4日正式履新。
一起惠2017-07-25 11:38:52311 次
7月2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快时尚品牌C&A结束了与俄罗斯零售商RussiaTradeGroup(以下简称RTG)的合作关系,即将全线撤离俄罗斯市场。“C&A欧洲公司(C&AEurope)及其特许经营者RTG的合作协议自2017年2月失效后,双方已决定不再继续。这也是C&A逐步终止特许经营模式这一战略调整的一部分。”C&A公关部负责人ThorstenRolfes对外宣称。据悉,RTG是自2004年以来C&A欧洲公司的唯一一个特许经营合作伙伴,运营着C&A在俄罗斯的11个品牌商店。而现在,由RTG运营的C&A俄罗斯门店不久后就将全部关闭。“目前我们对于俄罗斯市场的未来还没有明确计划。”Rolfes表示。据了解,今年2月,C&A公布了一个新的策略,将对现有零售业务进行现代化改革,重新打造一个多渠道的零售业态。为此,C&A还做了一些列组织架构的调整,包括关闭亏损门店、裁员以提高人效、降低运营成本等手段。公开资料显示,C&A在全球总共有2000多家门店,其中约1500家位于欧洲。2017年至今,其在关闭一些亏损老店的同时又新增了20多家新概念零售门店,并打算在秋季落地更多这样的新型门店。与此同时,C&A也尝试着在“新零售”方面做更多的探索。比如,今年6月,其曾携手中国创业公司好买衣推广虚拟试衣技术,希望把科技感融入用户体验中,并用利用大数据解决用户购买服装的一些痛点。当然,放眼整个行业,快时尚品牌们似乎都陷入了全球高歌猛进之后的疲态。不止是C&A,包括ZARA、H&M、Gap等国际快时尚巨头在内,近年来都接连出现关店、业绩增速持续走低的态势。而且,这也不只是发生在某一个国家,他们在全球的日子似乎都不太好过。有分析指出,这是曾经任性跑马圈地的必然后果,疲态或将成为未来快时尚的主旋律。“快时尚品牌并不是以产品质量和原创性著称,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们创造的是‘买得起流行时装’以及‘以平民价格快速消费大牌时尚’。它满足了爱时尚但消费能力又不强的中端年轻人群的需求。但是,随着这人群消费能力提高,较弱的品牌忠诚度之下,消费者很容易流失。这就导致快时尚品牌容易快起快落。相比之下,一些来自各国的设计师品牌却在悄然崛起。”消费升级是一个过程,快时尚逐渐会进入调整期。C&A的一系列动作也印证了这一点。只是,当消费升级趋于成熟时,C&A们的调整能见效吗?
一起惠2017-07-21 09:26:15277 次
1-20/58 记录1/3 页首页123下一页尾页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