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假洋牌>文章列表
假洋牌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所以,请不要拿“理性消费”来阻止大家对大牌和洋牌的偏爱。口碑好的品牌除了拥有可靠的质量之外,有时候还象征着个人的一种格调、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追求。不过,琳琅满目的市场上充斥着这样一些“伪大牌”和“伪洋牌”,这里没有诋毁否定的意思,它们叫法独特匠心,非大气即洋气,总能让你与某些高大上的品牌联系在一起。爱一个品牌,首先要真正了解它的“血统”,这样才不会自鸣得意,以至于弄出笑话。本文旨在帮助大家增长姿势,扫掉一些购物时的品牌盲区。先讲个真实的故事:年产24万瓶的拉菲,分到中国市场约5万瓶,但滑稽的是,中国一年却能消耗200万瓶所谓的拉菲,如此惨烈的数据对比像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真是有多少假拉菲,就有多少傻大款。目前拉菲造假主要是山寨,俗称傍大款,拉菲正牌、拉菲副牌、拉菲传说、卡斯特拉菲,不过是让自己看起来和拉菲有关系而已。本文要讨论的话题远远不只是红酒,服装可是这一现象的第一重灾区,动不动就是意大利的、法国的……国产的山寨品牌竟然也敢称自己是意大利米兰的。LAMIU曾经在网络一度热销的内衣品牌,商家更是自称这是一个来自日本的国际知名品牌。如果你一直以为兰缪是在岛国备受宠爱的知名内衣品牌的话,那就错了。据悉,这个日本品牌的商标在中国和日本是同时进行注册的,在国内运作这个品牌的是优品生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而更奇怪的是,日本的官网注册时间竟然比中文网站还要晚。一般来说,母公司的网站推出时间不应晚于中文网站的推出时间。实际上,兰缪在本质上是一个由中国人主导推动的日本牌子。简单来说就是:在国外注册一个牌子放到国内来卖,然后说自己是国际品牌。GXGGXG全称GILLMIXGREEN,法国设计风格的年轻与时尚的男性服装,2007年由中哲慕尚创立。中哲慕尚是一家主要定位于中高端休闲男装的自有服装品牌公司,旗下拥有“GXG”、“gxg.jeans”等服饰品牌。GXG一直对外宣称该品牌诞生于法国,其实GXG起家的工厂就位于杉杉集团所在的宁波市鄞州望春工业园区杉杉路111号。正因如此,中哲慕尚一直难以摆脱制造“假洋品牌”的嫌疑。另外据悉,森马服饰最终未能并购中哲慕尚,似乎也与其“假洋牌”有关。JEEPJeep是克莱斯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商标,创立于1941年,主要用于公司生产的具有越野性能的四轮驱动车。老美的纯种jeep只生产汽车,不生产衣服。商场里jeep的衣服卖的挺贵,一个衬衫都得800-900,一个帽子也要200以上,其实就是北京的一个服装品牌,和Jeep车没有半毛钱关系。PLAYBOY国内常听说的是花花公子,年轻人对这个品牌更了解一些,男装、女装、羽绒服、内衣内裤、拉杆箱……产品很多很多。花花公子企业国际有限公司,英文名:PlayboyEnterprisesInternational,Inc,总部位于美国,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旗下的《PLAYBOY》是知名度极高的老牌男性成人杂志。经典的兔子LOGO,代表了这家公司所倡导的轻松自然的生活态度。接下来说说国内的花花公子,2007年美国花花公子企业国际有限公司委任PremierConceptsPteLtd为中国“PLAYBOY”、“兔头标志”的女装总代理商(注意这里指的是女装),并由PremierConceptsPteLtd授权江苏必胜服饰有限公司为PLAYBOY休闲系列女装的中国区总经销商,由此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必胜公司全权负责中国区“PLAYBOY”、“兔头标志”的休闲系列女装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明白了,国内所谓的花花公子,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完全本土化,说白了不过是贴上了PLAYBOY的“兔头标志”而已。adivon没错,这就是以前的阿迪王。是不是以为这个是阿迪达斯的兄弟?“一切皆可改变”,这是阿迪王的广告语,是不是又联想到了“一切皆有可能”?正式介绍一下,adivon阿迪王,1993年于福建泉州创立的体育用品品牌,主要开发、生产、销售运动鞋、服装、运动器材。阿迪王公司创立之初确实被称为山寨品牌。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产品在三四线城市已经很受欢迎。小故事:2008年8月,阿迪达斯诉讼阿迪王侵犯商标权,双方协商决定将“阿迪王”中文商标和三角标LOGO被无偿转让给阿迪达斯,该中文商标及三角标LOGO将不能再继续使用并出现在终端店面中。所以现在看到的adivon的LOGO和以前的大不一样了。Ochirly、TRENDIANO欧时力服装在新世界、SOGO、百盛、银泰等百货店都有得卖,而且销量一直不错。不能说欧时力的服装有任何问题,因为从很多方面来看,欧时力的衣服确实有那么一些意大利的时尚魅力。1990年,OCHIRLY正式出身于佛罗伦萨,沿袭着意大利的时尚与佛罗伦萨的深邃,一跃成为欧洲新锐品牌,成为时尚、典雅的代表,生动在世界时装舞台上。但很多人不知道,中国销售的欧时力服装的母公司是赫基国际集团(TrendyGroup),总部位于广州市,老板是温州企业家。赫基国际集团旗下拥有多个经营服装业务的子公司,1999年将OCHIRLY品牌引进国内,从此打造出中文品牌欧时力。如果说欧时力是地地道道的广州货的话,稍显不敬,但是如果说它属于意大利,就很牵强附会了。TRENDIANO的情况与欧时力类似,并且同样由赫基国际集团进行运作,官网确有那么一点欧洲范儿,就连模特都是洋人。me&city这个牌子很洋气是吧,海报和模特也都是洋人,me&city是美特斯邦威于2008年底推出的高端品牌,当时选定的代言人为《越狱》男一号米勒。主要销售一些城市白领类型的衣服,是地道的国货,男装女装都有,衣服、鞋、羽绒服等都很全,价格不算贵,基本都在千元以内,邦购上经常会有打折活动。拉夏贝尔拉夏贝尔(LaChapelle)本意在法文中译为小教堂,是法国一条风情小街,创始人邢加兴在构思这个品牌时正居住在这条充满法国文化的小街上,在浪漫温馨而又充满激情的岁月里诞生了拉夏贝尔服饰,并将这唯美风情延续至今。于是就有很多人一厢情愿的以为这个总部位于上海的“拉夏贝尔”是法国的品牌。不过,拉夏贝尔的服饰可圈可点,以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主要受众,设计风格一直走在潮流前线,款式较多,尤其适合可爱风的小女生。MO&Co女装品牌,有人戏言“远看像MAX&CO,近看像COCO”,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的话,你会发现这样的介绍:时尚女装品牌摩安珂(MO&Co.)诞生于法国巴黎,擅长以天然的材质,内敛的剪裁和独特的细节演绎型格又略带女人味的摩登法式风格……不过,下面这段介绍可能是你想不到的:广州爱帛服饰有限公司于2004年代理了法国时尚品牌“MO&Co”在中国市场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权……又是一个异域品牌本土化的鲜活案例。即便如此,MO&Co的女装价格依旧不菲,动辄千元以上。Ports以下内容原封不动转载,但可信度极高:宝姿国内名气非常大,销量也非常好。消费者一直认为宝姿是美洲的品牌,其实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品牌。十多年前两个温州人去美洲注册了宝姿这个商标,然后花大本钱在国内各大城市黄金地段大搞专卖店,在各大时尚杂志、媒体猛打广告,以及操作其他种种高明的炒作手段,让大众认为宝姿是一个国际性的高级时装品牌,继而去疯狂购买宝姿的衣服,纷纷成为宝姿拥趸。中国人的宝姿也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从来都是外国人的服装品牌打入中国市场,而中国人的服装品牌只能在国内卖卖,所以我很佩服创造宝姿这个品牌的两个温州人。骆驼CAMEL美国骆驼只卖香烟,皮具和鞋子等基本都是山寨!骆驼CAMEL和美国骆驼Cantorp均为中国人万金刚所创。美国骆驼香烟始创于1913年,骆驼CAMEL、美国骆驼Cantorp和美国骆驼香烟一点关系都没有。至于骆驼户外、骆驼休闲、骆驼商务等服饰,统统都是国货。Latosca这个牌子的衣服在不少商场都能见到,款式偏年轻人群,乍一看,以为是Lacoste(鳄鱼)?睁大眼睛再仔细看看,人家鳄鱼是Lacosteeeee……尼玛Latoscaaaaa……该品牌隶属于青岛意润升时装有限公司,是意大利、香港、青岛三方合资的品牌,据说有意大利T-BannerS.A.的资本,于是就敢出来说自己是意大利米兰品牌,想吐了有没有?价格上,真不比鳄鱼低多少呢!Stellaluna女鞋品牌,号称意大利品牌,把价格卖的高高的,两三千一双。Stellalun(意大利文)音译过来的意思是星月光滑,也有叫星星月亮的。其实这个品牌是中国的,只不过是在意大利注册,鞋子也是国产的,产地全部来自东莞,据悉设计师都是咱中国同胞(品牌创意总监StephenChi齐乐人,他是StellaLuna的设计灵魂)。官网地址:stellalunafashion.com,是不是有点奇怪为什么不是stellaluna.com,其实你懂的!ONLY、VEROMODA、JACK&JONES、SELECTED转遍一二三线城市,你发现在各种档次商场,都会有上面这几个熟悉的身影,而且它们往往占据最大面积。传说中,这些品牌来自北欧,再细点,丹麦。之所以要把这几个品牌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它们都是丹麦BESTSELLER集团的品牌。几经周转进入中国,如果你认为穿上这几个品牌的衣服就找到了国际范儿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这几个品牌衣服的设计、加工、生产都由几个天津人控制。稍微细心一点你会发现,每一季最流行的、最艳丽的服装,你都能在ONLY找到,当然它们过季的速度也比其它品牌更快,基本没有经典款。其实它没有真正的设计师,它的所有设计,基本就是抄袭每一季最红最热的一线品牌秀。Swissgear威戈我们先梳理一下几个品牌之间的关系,瑞士军刀有三个牌子:Wenger威戈、Victorinox维氏和VictorinoxSwissArmy(瑞士部队),这三个品牌都是正宗的。那么Swissgear是怎么来的?Wenger威戈在北美的分公司曾经开发过一个名叫“Swissgear”的产品系列,此系列专门针对低收入人群,该系列的所有产品上均会注明“SwissgearBYWenger”的标志。大家要注意,正宗的“Swissgear”只是产品系列的名称,没有注册商标。而我们在其他地方看到的“Swissgear威戈”是正式注册商标的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商标和上面说的三个纯种没任何关系!提到国产奶粉,大家都抱以“不加评论”的态度,可一旦提到进口奶粉,国人便趋之若鹜。正因如此,国内的奶粉市场中充斥着大量的“假洋牌”。欧美日澳等国家的奶粉品牌是比较少的,一个国家也就三、四个。只有德国和法国的稍微多一些,但也十个不到。而且这些品牌都是历史比较悠久的,几十年、上百年(惠氏Wyeth)、甚至三百年(牛栏Cow-Gate)。因为国外的监管严苛,所以很难会有什么新品牌诞生,如美国百余年奶粉历史下来也就仅存区区三个大牌子。以下内容经核实后摘自网易博客:善臣善臣是对中国市场刻意起的名字,利用国人崇美心理。将美国维他命品牌“Centrium善存”稍作修改,调换了‘e’和‘n’,以及‘r’和‘i’的顺序,以欺骗英文盲。‘善臣’之发音接近‘善存’,用以对付不细心者;可笑的是,美国品牌会自豪地标上USA,但不会标America,因后者仅表示“美洲,南美洲或北美洲”,只有中国英文使用者才会自作聪明这么标。这个山寨得厉害!施恩被认为是奶粉行业最大的“假洋鬼子”,业内人从来都是将它当笑话讲的。实际上是雅士利换了一个名字在广州分装的高价产品,奶源来自雅士利山西的一个奶粉基地。和雅士利一样的配方、原料,却披个美国的品牌外衣来骗钱,前几年靠大量的广告成名,后来在三聚氰胺中出事和假洋鬼子身份被曝光后,差不多倒闭了,但雅士利不差钱,还在硬撑着。新怡刚从新西兰回国后,就有一些朋友问我“新怡奶粉”英文名叫“Newfresh”在新西兰怎么样?我在新西兰呆过4年,就从没听说过、见到过“Newfresh”或者“新怡奶粉”,而且还说是配方奶粉。要知道在新西兰政府对配方奶粉管制是很严格的。在新西兰超市里我根本就没见过新怡奶粉。常见的也就KARICARE、惠氏Wyeth和亨氏Heinz几家,市场上几乎没有其他牌子的。国内那一大把名字带‘纽’字的所谓新西兰奶粉实在太坑人了!育婴博士挺会起名字的,对准了中国妈妈的心理。在欧美澳新市场,连个影子都不见的假货。竟然还分牛奶粉和羊奶粉,也只有国产奶粉才会想出这个招数,不过那个包装看起来确实挺好看的,也难怪有些家长会给骗了呀!瑞士皇牌在瑞士本土绝对没有这个品牌!那么有可能是瑞士厂家生产的外销品牌?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我仔细看了瑞士皇牌的介绍,在生产商这一拦是这么写的,HerstelltinHochendorf,意思是生产于Hochendorf这个地方。这个写的很是语焉不详,第一不符合正常的书写规律、未清晰地标注出制造商,一般都是写明具体生产商是谁,是一家有限公司GmBH还是股份公司AG,而不是只写一个地名。在瑞士叫做Hochendorf的地方不止一处,Hochendorf字面意思就是高处的村庄,这样的村庄可就太多了,在瑞士都是同时写明州的名字和四位数的邮编,这才能确定一个地方究竟在哪里。确实Hochendorf是个很有历史的乳制品公司,但是奇怪的是,它的婴儿食品少的出奇,只有两种儿童饮品。新西兰纽瑞滋现在打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品牌的牌子实在太多了,在中国就有几十个,可是在人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真的就只有几个奶粉品牌,只能说中国人在“造假”这一方面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想象力呀!产品在奶罐上只留了固定信箱,没有标明生产地址,此外,在产品产地新西兰本土市场也未发现纽瑞滋产品销售。澳大利亚澳优和施恩、合生元一样也是假洋鬼子,是原来湖南南山的一批管理人员出来自创的一个品牌,主要是通过澳大利亚的一家原料贴牌公司TATURA来生产,也有部分是以配方粉的形式运回长沙分装的,其的能力多是澳大利亚贴牌生产的,澳优品牌是国内生产的,价格低一些。主要是高利润给婴童店销售,因为利润高,很多小店很喜欢推广这个品牌,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性价很低;其假洋鬼子身份也曾被中央电视台等报道过。荷兰美智宝号称始建于1894年荷兰公司旗下主打品牌的美智宝(Mercebio)奶粉,当地主流渠道均未见过该品牌产品,一直以“荷兰美智宝”品牌出现的美智宝奶粉,实际上只在中国有售。在婴儿奶粉行业,此前已经有施恩奶粉、澳优奶粉等只在国内有售的产品,因为冒充假洋品牌而被曝光。美智宝奶粉被网友认为是婴儿奶粉中的又一个山寨洋品牌。德露滋CREMILK作为牛奶干燥工厂成立于1918年,距今不足百年,后来一直以来以生产速溶咖啡和速溶卡布奇诺为主。德露滋德国官网信息翻译出来就是:“2011年开始,标注VIBALEN商标的德露滋婴儿配方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供给中国市场”,在德露滋的德国官网上看不到德文包装的配方奶粉。看来又是一个中国制造的假洋鬼子!多美滋多美滋虽然标榜属于法国达能集团,所用设备分别从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挪威等国进口,但生产线位于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这个品牌很有意思,1993年,由丹麦宝隆洋行投资在上海建设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建立以本地奶源为主要原料的奶粉生产基地,生产名为多美滋的奶粉,号称丹麦品牌,其实只是丹麦的品牌,并非丹麦进口的产品。2006年又变成了荷兰品牌,到了2007年,纳入达能麾下,又成了法国品牌。说是世界品牌,可是在美国、丹麦、荷兰、法国都没有多美滋的产品,原来,这样所谓的进口品牌竟然也是个披着洋外衣的假洋鬼子。大家还记得“丸美冒充日货遭遇打假名人”和“卡姿兰身陷马甲门”吧,时至今日,化妆品行业“披洋衣”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其操作手法和套路与上文中所提到的一些服装品牌等类似,在境外某个国家或地区注册商标或空壳公司,然后以授权或与国内公司合作的名义在国内使用。韩妙我的美丽日记我的美丽日记,是台湾统一药品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自创的保养面膜品牌,在台湾特别受欢迎。这个立志成为台湾第一药妆产品供应商的公司,早已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了雅漾、自白肌等品牌产品。有人说,去台湾旅游,我的美丽日志面膜与凤梨酥一起被并称为“大陆游客赴台必带的两样特产”。韩妙我的美丽日记(以下简称韩妙)则是广东的,和台湾的“我的美丽日记”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鉴于其无节操模仿,所以这里忍不住称韩妙为地道的土鳖。从包装到设计都是山寨“我的美丽日记”的路线,而且为了装台湾货还找了个台湾艺人做代言,所以很容易混淆视听。很多使用后的妹子表示,韩妙有含荧光粉的嫌疑,瞬间小心肝碎一地了。目前韩妙的面膜等产品在一些电商中仍有销售,大家擦亮眼睛啊!如果是购买“我的美丽日记”产品,建议去屈臣氏等正规授权渠道。花印花印——HANAJIRUSHI,在日文里,意味着“花的印迹”和“花的精神”。主营面膜、面霜、洁面产品等化妆品,目前是柳岩为其代言。百度一下你会发现对花印有如下介绍:进口面膜第一品牌……日本国内销量第一……花印株式会社COSMOBEAUTY……等等。感觉如何?是不是联想到了“日本”、“进口”、“大牌”等词汇。不过,花印产品上曾经出现的疑问可能会让你瞬间有被懵的赶脚:第一,大部分日本化妆品在标注产地时都会用英文‘MadeInJapan’,而花印的产品上却是‘日本制’这样的汉字表述;第二,在日本,‘蛋白质’是用日文片假名写的,写法是‘タンパク質’或者‘たん白質’,而花印产品中标注的‘蛋白’在日文书写中已经不使用了。此前就有相关媒体报道过,在日本很少有人听说过花印这个品牌,也没有人听过一家叫COSMOBEAUTY的化妆品公司。而曾经在日本工作过几年的作者,在日本时也不曾听说过花印这个品牌。另外,在花印官网(http://www.hanajirushi.com/)中发现,目前在日本仅有的一家实体店地址竟然与该公司的办公地址同属一处,种种迹象表明,花印极有可能是“假洋牌”。至少不是宣传中所说的“日本国内销量第一”。韩束韩束是上海的品牌,是由上海韩束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002年创建于上海,其生产工厂位于苏州。明明就是大路货色,却要趁着近些年的韩风装成是从韩国远渡重洋的样子,而且还请了韩国明星做代言,产品的包装也偏韩化,名字里又带了一个韩字所以也不免让大众以为这货真的是韩国本土的化妆品。其实韩束化妆品是正经八百的国货,根本就不是什么韩国的牌子。不过韩束倒也没有吹嘘自己是韩国来的,只不过种种宣传确实成功的误导了消费者,不得不说一个化妆品名字真的很重要啊。韩束现在比较火的一款BB霜也请了志玲姐姐做代言,很多使用过的妹纸还是表示非常满意的。所以摆正心态,韩束还是可以继续购买。韩后和韩束一样还有一个叫做韩后的化妆品品牌,记得么?《星你》中总出现的那个化妆品,她是广东十年长生旗下的化妆品牌,土生土长的国货,不禁想到商家为了打造这个品牌真是大手笔啊。(因为没看星你呢……所以这段请看过的童鞋发挥)。美即你会以为它是韩国的吗?其实它不是!美即面膜刚刚上市时,打的正是“韩国面膜”的牌子,直到后来才在韩国为该品牌追加注册。2003年,正值韩剧侵袭中国荧屏,韩流文化如洪水猛兽扑来,美即面膜没有错过这个机会,不但以韩国著名品牌自称,还在产品概念和包装上都费尽心思。为了跟自己宣传的韩国品牌身份相符,美即面膜所推出的所有产品上都印上了醒目的韩文商标。值得一提的是,美即没有任何产品在韩国销售,美即公司在其上市的招股书中这样写道:公司的所有业务都在中国……故事讲到这里,可能你会说美即不厚道,但这并不能说美即面膜产品不好,商业上永恒的道理是“businessisbusiness”。2013年欧莱雅集团收购美即,这才让背负了多年“假洋牌”的美即获得“洋身份”。自此,这款从最初并未在韩国有过销售的“韩国面膜”,终于逐渐摆脱“假洋牌”的尴尬。珀莱雅人家的确没说自己是洋品牌,只是名字起得很洋气点,容易和“欧莱雅”“欧珀莱”混淆。现在郑重介绍一下,珀莱雅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地点在杭州,公司旗下拥有“珀莱雅”、“晶蓝”、“韩雅”等多个品牌,佟丽娅和徐熙媛是珀莱雅的形象代言人。在国内的诸多化妆品中,珀莱雅做的算是不错的。简而言之一句话:珀莱雅是地地道道的国产品牌,与什么法国等完全不沾边。契尔氏看到这个名字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美国的Kiehl's吧?No!我们今天说的“契尔氏”,是广州市望莎妆业旗下的护肤品牌。不错,Kiehl’s没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前,大家都习惯叫它“契尔氏”,但是现在,Kiehl’s已经确定更改为科颜氏了。其原因?也许就是因为被广州望莎妆业抢注了“契尔氏”这个名字吧。话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吧。不过还好,虽然“契尔氏”的护肤品也有往Kiehl’s的明星单品小黄瓜水上靠,但是产品包装没有抄袭,从外包装上很容易区分,尤其Kiehl’s忠实用户们,闭着眼睛都能分辨出来。实在分不清,记住“科颜氏”,或者英文名Kiehl’s就好了,因为“契尔氏”的英(pin)文(yin)名是“qiershi”。比较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亚马逊中国粗心大意到把“契尔氏”产品放到了Kiehl’s品牌下,这是存心迷惑用户?还是亚马逊你太呆萌了?另外,关于广州市望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也就是望莎妆业,成立于2006年,护肤品质量如何不妄下定论,因为没用过,实在好奇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试试,毕竟也不贵,亚马逊自营商品,满49就包邮呢。玻儿中文名很嗲很洋气,英文名是正统的英文单词(虽然依旧感觉怪怪的),不是汉语拼音,外包装设计也是很洋气的女孩风,笔者当年差点就以为它是洋品牌了,哦不,人家的自我介绍确实是“源自英国”的洋牌。它太像洋品牌了!太像贝玲妃了!太像格兰玛弗兰了!当然,这些都是很主观的判断,不能因为像,就说人家是山寨。可是,辛辛苦苦找了几个英国主流的购物网站,没有发现Popular、PopPopular、PopArtBeauty、popularartcosmetics等玻儿用过或者可能有关系的美妆品牌。再回过头看看玻儿的中国官网,没有英国官网的链接?2009年成立后就在上海、福建建立了研发及生产基地,目前销售的美妆产品产地也都是中国大陆,结论显而易见——注册在英国的国产化妆品公司。好了,关于“玻儿”就到此为止吧,我想说,其实用户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不喜欢国货,你硬要染发漂白把自己打扮成金发碧眼的洋品牌,最后不中不洋,岂不是得不偿失……Ifiona菲奥娜上面说过了玻儿,再说Ifiona菲奥娜就简单多了,因为人家尽管品牌介绍扯上了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小镇什么的,但官网上很坦然地注明了“杭州嘉妙贸易有限公司”,美妆产品产地自然也是“中国大陆”。再说说菲奥娜的产品吧,它家的CC霜你未必用过,但你一定在某些地方见过,因为电商上到处都有,不得不承认猫咪的形象赚了不少第一眼的好感分。菲奥娜CC霜价格不高,40g的CC霜只要三四十元,除了外包装,瓶身全是英文,名字又诱惑十足,“瘦脸”、“淡斑”、“水颜新生”、“神奇换肤”……很想找人帮忙看鉴定一下成分,为何这么神奇,可是产品介绍页除了“蕴含精纯维生素C,大豆精华、维生素B3”这种模糊的概念,根本没有具体的成分表。所以,别期望太高,如果真觉得那么好用,请相信我,一定是你皮肤底子好的无可挑剔!
一起惠2016-03-24 09:21:282659 次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扒下了假洋牌的外衣,捅破了虚假商家的牛皮,快哉快哉!不过,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学点姿势总是有用的。本期的主题是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那些在商品包装上常见的标识,废话不多说,科普继续……R圆圈里的R是英文register注册的开头字母,是“注册商标”的标记,意思是该商标已在国家商标局进行注册申请并已经商标局审查通过,成为注册商标。TMTM是英文trademark的缩写。其实TM标识并非对商标起到保护作用,它与R不同,TM表示的是该商标已经向国家商标局提出申请,并且国家商标局也已经下发了《受理通知书》,进入了异议期,这样就可以防止其他人提出重复申请,也表示现有商标持有人有优先使用权。QS旧版的QS标识是英文(QuamySafety)的缩写,加贴“QS标识”表明食品经过国家强制性检验,符合质量安全基本要求。不过,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使用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有关事项的公告》(总局2010年第34号公告),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以“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的拼音“QiyeshipinShengchanxuke”的缩写“QS”表示,并标注“生产许可”中文字样。与原有的英文缩写QS(qualitysafety质量安全),表达意思有所不同。QS认证分两大类,包括食品生产许可和工业生产许可。ISOISO9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目前国内比较靠谱的ISO机构,主要有北京赛西、广州赛宝、华夏认证、CQC、CQM,ISCCC,国外的有SGS,DNV。它规范了企业内的所有过程,牵涉到企业内从最高管理层到最基层的全体员工。经过ISO认证的产品,说明该产品的生产企业经过ISO相关认证,证明该企业的管理符合ISO管理体系的要求,从管理上能够保证产品的合格性。TIPS:ISO认证不能直观反映产品的质量!ISO认证和ISO9001等管理体系认证类似,也是分为初次认证、年度监督检查和复评认证等CCC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标识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CC”,也可简称“CCC”标识。3C认证的标准包括多项指标,如抽样产品的安全性(不代表产品的使用质量),生产条件、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管理能力等。目前的“CCC”认标识分为四类,分别为:CCC+S安全认证标识、CCC+EMC电磁兼容类认证标识、CCC+S&E安全与电磁兼容认证标识、CCC+F消防认证标识。TIPS:3C标识并不能客观的体现产品的质量,而只是一种最基础的安全认证,它的某些指标代表了产品的安全质量合格,但并不意味着产品的使用性能也同样优异,因此购买商品时除了要看它有没有3C标识外,其他指标也很重要。一个厂商如果连国家要求最基本的CCC认证都没有通过的话,说明这个厂商的生产条件连国家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其生产的产品是有很大的质量隐患的。3C标识一般贴在产品表面,或通过模压压在产品上,仔细看会发现多个小菱形的“CCC”暗记。每个3C标识后面都有一个随机码,每个随机码都有对应的厂家及产品。消费者可通过国家认监委强制性产品认证标识防伪查询系统对编码进行查询。国家免检产品所谓“国家免检”其实只是企业的一个荣誉称号,指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可以向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自愿提出免检申请,有效期一般为三年。获得免检证书的企业在免检有效期内可以自愿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规定的免检标识。不过,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家免检标识在食品中已经停用。绿色食品所谓无公害食品,是指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在国外称无污染食品或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我国又称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中又分出了A级和AA级。在生产过程中,A级绿色食品许可使用一些对人体安全,对环境无污染的农药,并可以有限制的使用化肥。AA级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则不允许使用上述两种物质,同时,还需要建立更为严密的管理体系。所以相对而言A级绿色食品价格上会略比有机食品和AA级的绿色食品便宜些。图:左图为A级绿色食品右图为AA绿色食品至于您想选择是A级的绿色食品还是AA级的绿色食品,更或者是您要选择有机食品那就完全可以根据你自家的餐桌和自己的腰包自己掂量着选择就可以了。有机食品国内的有机产品认证是比较复杂的,设有多个有机认证机构,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方圆标志认证集团(CQM)等数十家。每个认证机构发放的认证标识互不相同,所以在有机食品的包装上,我们能够看到多种有机认证标识。常见的几种如下:TIPS:有机产品标识分为两种,一般来说一个农场在申请有机产品认证后,要有1-3年的转换期才能正式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在这1-3年内农场要完全按照有机认证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但其产品不能叫有机产品,只能叫“有机转换产品”,只能使用相应的有机转换标识。一般来讲,有机食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原料的来源,有机食品的原材料全部来源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天然产品)。其次是产品的生产加工,有机食品也需要经历从原料到成品的加工过程,但整个过程需要符合严格生产指标。再次是完善的跟踪审查记录体系,通俗来讲,市场上的每一件有机食品都有“身份证”,从原材料采集到生产,都有明确的跟踪记录,有据可查。最后是认证,只有经过独立的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才能以有机的身份在市场上销售。这下您了解了吧。哦!原来这样的才是真正的有机食品呀!原产地域产品在一些有地域特性的农产品上比较常见,比如东北大米、食用油,四川的培凌榨菜,宁波的水磨年糕,杭州的杭白菊,温州的乌牛早茶等。原产地域标识并不能够完全反应产品的质量。为了有效地保护我国的原产地域产品,保证原产地域产品的质量和特色,1999年,国家推行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并对原产地域产品的通用技术要求和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识制定了国家强制性标准。凡国家公告保护的原产地域产品,在保护地域范围的生产企业,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并注册登记后,可以将该标识印制在产品的说明书和包装上,以此区别同等类型,但品质不同的非原产地域产品。FDA在传媒中经常可以看到,某药品或保健品“经过美国FDA认证”或“FDA批准进入美国”等字样。这FDA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有了FDA这几个字就身价百倍呢?FDA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英文缩写,美国FDA是国际医疗审核权威机构,专门从事食品与药品管理。由于FDA审查食品和药物的工作较严谨,要求比较高,声誉也比较好,所以经FDA认证批准的药品,一般说比较可靠,服用比较放心,质量是有保证的。TIPS:一些保健品或中药即使确经FDA批准,也有可能是以食品身份进入美国的。这样只能说明它无毒性,并不说明它的疗效。实际上在广告中使用“经FDA批准”字样,在内行人看来意义并不大。保健食品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的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的,形如“蓝帽子”的保健食品专用标识。下方会标注出该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或者是“国食健字【年号】××××号”,或者是“卫食健字【年号】××××号”。其中“国”、“卫”表示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由卫生部批准。很多貌似保健食品的产品与正规的保健食品同柜同架混放销售,混淆视听,其实只是普通食品。只是在产品外包装盒上标出该产品生产厂家的卫生许可证号,根本不是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每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只对应一个产品,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OTCOTC(OverTheCounter)是非处方药的标识,药品根据它们的安全性分为处方药(PrescriptionDrug)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对于那些可自我认识和辨别症状,并能自我治疗的疾病,消费者可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师或药师后自己使用。非处方药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全面考察,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通常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会造成体内蓄积中毒,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非处方药又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分别标有红色和绿色OTC标记。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乙类非处方药除了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药房外,还可在经过批准的普通零售商业企业零售的非处方药。乙类处方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无需医师或药师的指导就可以购买和使用。条形码护肤品条形码的前缀码一般都是用来标识生产国家或地区的,它会告诉你这些产品来自哪里!比如前缀为30-37的代表该产品在法国生产,前缀为45-49的代表在日本生产,前缀为880的代表在韩国生产。不过有些品牌也会选择从原产地进口原料,在中国分装,前缀为690-693的就是代表在中国生产或是分装的。小开罐这个图标似乎大家会注意到多一些,它也向我们消费者透露了那些商家并不愿意说出来的隐形秘密。小罐头图标里标示“6M”、“12M”等字样,意思就是要在开封后的6个月或12个月内使用,一般护肤品成分不同,开封后使用期限也不同,不含防腐剂与香料的无添加产品有效期则更短。绿色环保黑白箭头标识表示该产品的包装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即从生产到使用直至最后回收,都符合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要求。PCTPCT认证即GOST认证,因GOST认证的标识为PCT,是产品进入俄罗斯独联体(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的强制性安全认证。进入俄联邦海关领土需出具强制认有PCT标识的国家标准才能进入俄罗斯市场,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商品而言,只要获得了俄国家带有PCT标识的GOST证书,就等于拿到了进入俄罗斯国门的通行证。范围包括主要包括:食品,家用电脑,电子产品,轻工业品,化妆品,家具,玩具,陶瓷等,我国向俄罗斯出口的大多数产品都属于强制性认证范围,动物性和植物性产品还必须有动植物物检疫证明,食品还必须有卫生证。手指小书经典大牌化妆品在包装上也丝毫不马虎,比如说,DIOR迪奥、GUERLAIN娇兰、Valmont法尔曼、BIOTHERM碧欧泉的所有产品的包装上都会有这个“手指小书”的标识。提醒你,我们的成分和功效都不是那么随便的,有的,还会附赠特别使用手法。使用前,请仔细读读说明书吧!可回收这个带箭头的标识说明护肤品或是其包装是用可再生材料制作的,一般都是可回收、可循环再生的商品,不同国家的标识会有差异,欧美国的产地大多是三角形,日韩的产地大多是正方形,但都是带箭头的循环形状。一个好的化妆品不仅是要它的成分够营养能被肌肤吸收,同时也是需要包装这些成分的材料够稳定不会与化妆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使用效果或产生毒性。森林FSC这是一个象征着绿色环保的标识,产品包装采用的是经过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森林作为原料,其本身就是一种环保的行为——减少对一些未收到保护的森林的过度开发与砍伐。这个标识说明了该化妆品生产厂商对于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对消费者有了一定的保障,至少产品使用的包装是经过认证的,相对其安全性也会高很多。有机化妆品以上这些有机化妆品的认证标识,并不是涵盖了所有全球的有机认证机构的标识,但是却是包含了近年来出现在中国市面上的形形色色的化妆品包装上的那一些。能效标识能效标识又称能源效率标识,是附在耗能产品或其最小包装物上,表示产品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的一种信息标签,等级数字越小,产品的节能效果越好。FCC另外,在进口家电上我们经常看到各种产品认证标识,这些标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产品某项性能的认证,具体如下:CCEE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质量认证标识(长城标识),现在几乎很少见了,曾经实施强制认证的产品有:电视机、收录机、空调、电冰箱、电风扇、电动工具、低压电器,此前凡是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显示器都必须通过这一认证。不过,这一认证于2003年5月1日废止,被CCC认证取代。CCIB中国商检标识。凡在我国市场上的47类进口家电商品必须实施安全质量审查,经检验检疫部门审查合格后允许加贴“CCIB”标识,证明进口的商品安全、质量可靠。JIS是日本标准化组织(JISC)对经指定部门检验合格的电器产品、纺织品颁发的产品标识。BEB是英国家用审核局对电器及电器设备经指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确认合格后,颁发的安全质量认证标识。UL是美国保险商实验室对机电包括民用电器类产品颁发的安全保证标识。不论是从美国出口或进入美国市场的产品都必须有该标识。CE欧洲共同市场安全标识,是一种宣称产品符合欧盟相关指令的标识。使用CE标识是欧盟成员国对销售产品的强制性要求。目前欧盟已颁布12类产品指令,主要有玩具、低压电器、医疗设备、电讯终端(电话类)、自动衡器、电磁兼容、机械等。NF法国认证标识,这种标识可单独使用在电器及非电器类产品上,也可与其他标识或字母的图案共同使用,主要指安全标准要求和效能特征。GS德国安全标识,它是一种经政府授权由特殊的法人机构实施的一种世界各地进行产品销售的欧洲认证标识。在我们购买衣服的时候都会再衣服角上看到一个标识牌,上面有很多标识,这些标识有一些是洗衣标识,根据洗衣标识洗衣服不会损伤衣服的。洗衣标识有很多大家都能够辨认出来吗,下面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大家常用的洗衣标识。水洗:没有“×”号标识表示可以水洗,如果标识上面有“×”号则表示不能用水洗。手洗:这个标识表示可以用水手洗,如果标识上面有“×”号则表示不能用水手洗。水洗手洗要控制水温不要超过40℃以免烫手。水温:这个标识表示水洗的时候要注意水温不要超过50℃,图案中的数字就是温度的上限。漂白:这个标识表示衣服不可以漂白,如果没有“×”号则表示可以衣服可以漂白。干洗:这个标识表示衣服可以用干洗剂干洗不限制干洗剂的种类,如果字母是“F”的话就标志干洗剂要使用石油类的,同样如果有“×”号就标志衣服不能干洗。滚筒洗:这个标识表示衣服可以放在滚筒式的干洗剂里干洗,如果有“×”号则表示衣服不能放在滚筒式的干洗剂里干洗。拧干:这个标识表示衣服水洗后不能够用手拧干,如果没有“×”号的话就表示衣服水洗后可以用手拧干。洗衣机洗:这个标识表示衣服不可以用洗衣机洗,如果没有“×”号则表示衣服可以用洗衣机洗。阴干:这个标识表示衣服水洗后可以放在阴凉处晾干。伸平:这个标识表示衣服水洗后要伸平后晾干以防晾干后衣服出皱。熨烫:这个标识表示衣服不能用电熨斗熨烫,如果没有“×”号表示衣服可以用电熨斗熨烫。蒸汽烫:这个标识表示衣服要用蒸汽熨烫。熨烫温度:这个标识表示衣服熨烫的温度不能查过150℃,图中多一个点少一个点就是在150℃的基础上加减50℃。
一起惠2016-03-18 09:24:123546 次
我们经常会花掉一些不该花的钱,然后总是有人说要剁手,有人说要撞墙,再然后,花钱的手还在,想花钱的脑袋也没碎,唯独钱没了!花钱不是错误,但错误花钱就是糊涂(小两口吵架用疯狂shopping来慰藉心灵创伤可以另当别论),这种时候抠出智商一上秤,肯定比平时少二两!下面总结一些糊(yu)涂(chun)花钱的众生相,朋友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然,如果你足够有钱并且把败家当成快乐,那就全当看个笑话吧。盲目跟风网络达人糊涂指数:★★★★★虽然可能被骂,但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要说一说,这里完全没有诋毁的意思。在博客、微博、论坛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而且俯仰皆是:某某护肤达人晒出了自己的瓶瓶罐罐,并且配有详尽无比的使用体会,哦哦哦,可能还有多张俊美俏皮的妆容照……而下面则是众多粉丝的叫好跟随。达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益驱动,也就是由厂商来主导,以品牌宣传为真实目的,达人在其中更多时候扮演“托”的角色,具体表现就是用什么就说什么好,而且只说优点不说缺点。这种“网络红人”推荐产品的情况,跟明星代言从本质上来说是相似的。另外一种是纯粹的兴趣驱动,这种达人分享个人经验心得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实事求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时间久了,难免也有被品牌商“招安”的嫌疑。笔者的朋友中,有一些也被称为护肤达人,她们至今仍活跃在各大美妆网站或论坛中。最开始的时候,她们确实本着分享的态度,和大家交流护肤心得,随着粉丝数量的不断增长,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品牌商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这些稍有影响力的达人,新装试用、有偿发帖,总之只能叫好。按理说,为正规的品牌做宣传,却也无可厚非,但并不是所有达人都能入大的品牌商的法眼,其中有些人只能为淘宝店家推销一些三无产品,典型的小腻腻事件,至今让很多人心有余悸。多人上网投诉,称用了其推荐的产品,几乎导致毁容。在这些NC粉中,有人甚至放着大牌不用,而去买达人推荐的三无产品!无论如何,护肤品不同于其他东西,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使用后的感受,不同年龄、不同肤质,用后的效果可能相差甚远,所以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盲目轻信电视购物糊涂指数:★★★★★电视购物主要集中在药品、收藏品以及护肤品上,产品价格从几十到几百,数千甚至上万的也有……多数都是针对老人和女人。形式基本大同小异,“专家”现身说法,然后就是推荐的产品好的无与伦比,如此种种。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所以电视购物中掺杂着众多造假产品,甚至推销员冒充专家,营销靠“恐吓”。一旦购买,之后便是连番电话游说,各类“专家”、“教授”不断推荐。图:八旬翁迷上电视购物两年多花掉十五六万拿收藏品来说,专门盯准老年人的钱袋子,将贱价购进的珠宝首饰、金银等包装后,冠以各种名头出售给老年人。比如,伪劣留念币涂上金粉银粉变身奥运金银币,经过电视购物的理财参谋或出售教授唾沫横飞的介绍,本钱仅200元卖到了七八千元!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产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伤害!下面这样的事件并不是个例:湖北的某女孩通过电视购物购买了一些美容瘦身的产品,花了不少钱。后来,那些不靠谱的“专家”又以“调理”的名义,给她配了一粒药,并明确要求她放在阴道里,说是对她的身体有好处。该女孩依照要求做了,结果导致阴道严重烧伤,后经医生化验才知道,那根本不是什么药——就是一块石灰。过分相信电视购物的人,一是相信电视节目会有比较严格的监管,包括所推荐的产品的质量,应该有严格的管控,这种思想其实停留在最初的对电视台节目的认知上;二是过于相信“专家”的鼓吹。盲目追求洋牌名牌糊涂指数:★★★☆☆这年头不仅仅是人流行“海归”了,连品牌也流行“海归”了。对一些假洋牌缺少认知,琳琅满目的市场上充斥着这样一些“伪大牌”和“伪洋牌”,这里没有诋毁否定的意思,它们叫法独特匠心,非大气即洋气,总能让你与某些高大上的品牌联系在一起。先讲个真实的故事:年产24万瓶的拉菲,分到中国市场约5万瓶,但滑稽的是,中国一年却能消耗200万瓶所谓的拉菲,如此惨烈的数据对比像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真是有多少假拉菲,就有多少傻大款。目前拉菲造假主要是山寨,俗称傍大款,拉菲正牌、拉菲副牌、拉菲传说、卡斯特拉菲,不过是让自己看起来和拉菲有关系而已。错把唐装当洋装,认为英文品牌就是外来货,真是啼笑皆非!甚至连JIANYUSHA这样纯拼音的品牌曾经都能蒙混一时。上文所提的这种情况与追求明星同款或限量版是两回事,对奢侈品的追求无可厚非,但宁缺毋滥,一定要正品!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帝都拥挤的地铁上,两女发生争执,于是彼此不断恶语相加……其中一女眼看要败下阵来,这是她注意到了对方的手袋是仿品,于是便提高嗓门说:“你背个LV还是假的……”,一语毙命,我擦擦擦……简直就像在众人面前被扒掉人家衣服一样,对方瞬间喋喋不休的退去。为多余的功能而埋单糊涂指数:★★★☆☆买东西毕竟不是找老婆,追求“一步到位”的做法并不完全可取,不同意的朋友可以回去看看家里的冰箱、电视、洗衣机、空调,总会有一些你为之多花了钱,但一次都没用过的功能。买的时候是“多功能”,到家立马变成“多余功能”,沦为鸡肋。最明显的就是家电和数码产品,商家不断植入新功能,以“大拼盘”的形式进行推销,有的甚至用附加功能来制造噱头。比如,前几年流行指纹识别,每个品牌笔记本都有指纹识别的机子,价格相对也高,但是,有多少人真正用到了指纹识别?用到了人像识别?一款电饭煲,光煮饭就分6种模式,什么“精煮、快煮、超快煮、小米量、煲仔饭、五谷饭”,我嘞个去……不就是煮个米饭吗!有业内人士曾称,普通家电平均增加一项功能,消费者要多支出15%费用。建议大家在选择时,先考虑多出的功能是否会用到,不要盲目追新求全。尤其是对迭代速度较快的产品,更没有必要“一步到位”。尤其是在给老人选购东西时,对他们而言,不是功能越多越好,而是使用越方便越好。比如有用户曾吐槽:现在的电视讲究智能,能上网早就不再新鲜,能交水费、电费煤气费也不再神奇。有的电视刚宣称支持手势控制,就有电视跳出来宣传语音控制;有电视说我能让两个人同时看不同的节目,立刻就有电视跳出来说我能管理用户的健康....总而言之,新功能新概念虽然不少,但乱象环生。给父母买电视本来是想尽孝心,可是两老人没用多久就开始发牢骚,原因就是电视功能太多了,让他们眼花缭乱,感到非常迷惘。忽视重要物品的质量糊涂指数:★★★★★对于贴身、随身或日常使用频度极高,并且影响生活品质、工作效率的东西,缺少正确的认知,忽视对这些东西在质量上的选择,如床上用品、牙膏牙刷、个护用品等。下面举几个热乎的栗子:你是否曾用心挑选贴身衣物?对于女性而言,一条舒适的内裤,是比Hermès限量版包包更重要的东西。而男人的内裤除了作为保护私处的最后一道防线和防止分泌物沾染到外衣之外,也有支撑某些身体零件的作用。小笑话一则:一男嫖娼,数日后左蛋蛋变青,神医确诊是癌,切除!数日后右蛋蛋变青,再切除!三天后小弟弟变青,只好转大医院,最后诊断结果:内裤掉色!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英国约五分之四的女性“不会正确地戴文胸”,有些女性在选择内衣时,追求款式而忽略材质,更为严重的是,有一些女性存在害羞或规避心理,如不愿意承认自己胸部太大或太小,执意选择不适合自己尺寸的文胸,戴起来也就不合体。还有少部分人则觉得不好意思多看多选,甚至常随便挑“看起来合适”的文胸。如果是在这样的机子里,不得不说你很有勇气!买避孕套对于很多人来说,一直是一个难以启齿很不好意思的事,无论是在超市还是在药店,大多数人总是蹑手蹑脚随便拿起便匆匆付钱,对于保质期、尺寸、型号等不进行认真挑选。上面这个就是传说中的避孕套自动贩卖机,不过这售货员的造型实在不敢恭维。不好在现在可以在网上购买了,安全放心,最主要的是可以耐着心好好地选。大家每天都在用键盘、鼠标,但多数人都认为能用就可以了,越便宜越好。其实,在用久了机械键盘后,薄膜键盘那种软绵绵、揉成一团的按压感让人想把手指都切下来。何况,一个靠谱的机械键盘理论上可以用上一辈子!就算是花上比薄膜键盘贵10倍的价钱买机械键盘,也是值得的。冲动是脱缰的野马糊涂指数:★★★☆☆什么东西只用一次就扔掉?口罩、尿不湿、避孕套、卫生巾……什么东西只用了一次但没有扔掉?豆浆机、面包机、榨汁机、电烤箱……这种回答一点都不好笑,对于很多人来说,要什么有什么并不难,难的是有什么用什么。网友“叶落风飞”:我买了个面包机,本来想包饺子啊包包子的时候用来揉面,结婚买来以后包了2次包子吧,饺子就直接买饺子皮包了!还有烤箱,当初想学做蛋糕的,实验了2次也不成功,就这么扔那里了,一年也用不上一次,就等儿子大点后可以烤肉串吃了!!!最近还想收个磨粉的,可是又怕买了不用!!!所以,还是多考虑考虑实际的使用情况吧,并不是一部豆浆机加上一把豆子就能打出可口的豆浆来,也不是一台电烤箱加上几碗面粉就能做出像样的面包来,纵然我们对品质生活充满渴望和尝试的勇气,但花钱买东西,更多时候不是为了拥有它,而是使用它!轻信“新奇特”产品糊涂指数:★★★★★对商家的鼓吹不进行分辨,缺少认知,盲目相信,甚至是帮助传播。拥有最敏锐嗅觉的淘宝商户们,在去年发掘了皮肤风衣的防晒功能,这种衣服不仅仅是在材质、款式、颜色、甚至品牌logo一样不落的全方位山寨,并起了一个特别好听且让人印象深刻容易增长购买欲的名字——“防晒衣”。撇开其他一切因素,这个名字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之所以有那么多姑娘为之掏银子,说到底还是姑娘们太怕被晒黑了,任何防晒产品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何况这种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宝衣”,按照各种说法,只要是穿了防晒衣,烈日下就不可能被晒黑晒伤。效果堪比顶着一把遮阳大伞在阳光下漫步。实际上,所谓的“防晒衣”并没有特殊的防晒功能,对于紫外线的遮挡更是十分有限,与此同时,穿上这样的衣服十分有可能会引发各种皮肤问题,皮肤发痒、疹子、发炎……毁肤容易,恢复难啊!想象一下,烈日下披着一件雨衣会是什么感觉。美白嫩肤必备利器”,“小小银瓶为我们带来奇迹”,“7天打造剥壳鸡蛋般的皮肤”,这些撩人的广告语说的就是童颜神器。该产品早就已经被扒烂了,号称泰国原装进口,实际上却是三无的假洋牌。那些信以为真的MM们,购买之前肯定没有仔细看看泰国人民的脸!实际上,这些逗逼“神器”的可信度,基本上与马航在一个水平上。很多人在受骗后总是迫不及待谴责黑心商人的无德无信,但是苍蝇不入无孔的蛋,算命大师骗的钱,永远只是那些虔诚的信奉者!“卡霸”沦为“卡奴”糊涂指数:★★★★☆信用卡救急不救穷,这个道理自从信用卡问世就一再被人提及,可是从持有,到使用,再到还款,无数人从“卡霸”,逐渐沦为“卡奴”!首先,不要把信用额度误以为是作消费实力的象征,为了防止被自己的账单金额“吓傻”,不妨先从信用额度上对自己来个制约。其次,在使用的时候由于不是现金支付,刷卡只是数字而已,所以自我克制的想法也不会那么强烈。最后,牢记还款日期,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采用最低还款,因为,只要你不能全额还款,那么,就没有免息期这一说了!下面看一个具体的例子:我们现在假设1万元的消费,分两个还款期还完,第一期偿还10%的最低还款额,这家银行每月1日为帐单日,还款日为28日。你还款金额计算过程是这样的:日期:8月2日,消费10000元9月1日,银行结算日,你本月的最低还款额为1000元9月1日至9月28日的任意一天必须还款,我们假设是9月17日,你给你的信用卡账户存入1000元因为没有全额还款,银行就开始计算利息了(注意,算利息时,是从10000元的消费开始的,而不是9000)计算公式如下:(10000×45+9000×15)×0.0005=(450000+135000)×0.0005=292.5元也就是说,在这个账户9月没有任何消费的情况下,到下一个记帐日10月1日,你收到的账单,应该还款为:9000+278.5=9278.5元。除以上之外,信用还还涉及年费收取、预期还款的话还会影响个人的信用记录,等等。所以,使用信用卡消费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信用卡刷的是将来,用了迟早是要还的!
一起惠2016-03-03 09:35:153394 次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吃麦片可以减肥的说法,在一些论坛里麦片甚至被推崇为“史上最健康的减肥食品”,就连“美容大王”大S也曾推荐过麦片减肥早餐。麦片真的有这么神奇,不仅健康还能减肥?为什么有的麦片吃完不瘦反胖?市面上哪种麦片才是健康的?如果这些问题没搞清楚,买回家的麦片很有可能起不到减肥的功能,甚至让你吃进更多对身体不利的添加剂。麦片中的黄金成分——燕麦片首先,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麦片,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将小麦、燕麦、大麦、黑麦等谷物制作成片状,并加工成可以入口的食品。需要说明的是,市面上一些由小麦粉加工成的谷物早餐也自称麦片,但这些产品中的麦片含量极少,或者干脆不含麦片,因此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都说吃麦片对身体好,除了能减肥、帮助消化外,还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吃了甚至能够起到降血糖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原料让麦片有如此神奇的作用?答案就是燕麦片。燕麦别称皮燕麦,在我国俗称莜麦,顾名思义,燕麦片就是把燕麦粒轧制成片状。与小麦、稻米、玉米等粮食相比,燕麦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均名列前茅,并含有大量的纤维。不过,真正让燕麦在“粮食圈”脱颖而出的,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图:燕麦片就是把燕麦粒轧制成片状β葡聚糖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起到一定的减肥作用,并达到降血脂、降血糖的效果。此外,β葡聚糖还能促进消化道中益生菌的增殖,所以能预防便秘,增强免疫力。由此可见,在市场上林林总总的麦片产品中,纯燕麦片的营养价值应该是最好的。遗憾的是,纯燕麦片的市场份额并不高。很多产品为了增加口感,在麦片中加入小麦、大麦、玉米、黑麦等谷物,或者水果干、坚果片等配料,甚至混入奶精、氢化奶油等损害身体健康的添加剂。虽然被外界统称为麦片,但这些产品所含燕麦片的比例参差不齐,有些甚至根本不含燕麦片。因此,作为消费者不得不擦亮眼睛,学会识破麦片产品中可能存在的猫腻,下面不妨先了解一下麦片的分类:按含燕麦比例分:纯燕麦片+复合麦片提醒:麦片中所含燕麦片比例越高,保健功能就越好。图:西麦牌燕麦片配料中只有燕麦片一种成分纯燕麦片:顾名思义,指麦片的配料100%是燕麦片,正如前文所分析的,纯燕麦片应该是麦片中最健康的一种。以西麦牌燕麦片为例,其配料中只标注有燕麦片一种成分(如下图)。复合麦片:虽然纯燕麦片营养价值高,但根据多数朋友的反馈,这种产品的口味实在不敢恭维(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人天生就爱这种味)。厂商们当然深知众口难调的道理,因此果蔬麦片、牛奶麦片等戴着“营养光环”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这些产品可以统称为复合麦片,也是“麦片圈”中水最深的品种。一般情况下,复合麦片由多种谷物混合在一起,如小麦、大麦、玉米、黑麦等。在此基础上,一些产品加入葡萄干、水果干、干果、豆类等进行调味;也有一些产品加入奶精(也叫植脂末,口味与牛奶类似)、香精、糖等成分。不难看出,加水果干还是比较健康的,而后者中的奶精含有氢化植物油,而氢化食物油又有反式脂肪酸的成分,其危害相信大家早就耳熟能详了。下面举两个“栗子”,第一个是捷森牌五种水果麦片,从配料表可以看出,这种麦片加入多种水果,但燕麦片与多种谷类混合在一起,且未明确标注所占比例,其中有多少“含金量”不得而知。图:捷森牌五种水果麦片配料表第二个栗子则让笔者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款雀巢优麦产品的配料表中,燕麦片成分仅有5%,添加剂更是多达十余种,氢化植物油等成分赫然在目。图:雀巢优麦配料表按冲煮方式分:快熟麦片+免煮麦片+速溶麦片除了配料不同,市场上的麦片在烹煮方式上也分为很多种,按照麻烦程度排列,依次为快熟麦片>免煮麦片>速溶麦片,第一种需要煮熟后才能食用,后两种可直接用开水冲泡后食用。相比之下,通过烹饪方式鉴别麦片则更简单,只要记住一个宗旨:做起来越麻烦,吃起来就越健康。具体到以上三种麦片在营养上的区别,根据老牌麦片生产商桂格官网的说法,快熟或即食麦片只是在加工工艺上有所区别,营养价值是相同的。但也有观点认为快熟麦片比即食麦片更健康,原因是在经历烘烤等工序后,前者直接被切成薄片,后者则被打碎成小片。在这个过程中,即食麦片比快熟麦片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损失更多。尽管如此,即食麦片还是比速溶麦片健康的多,因为多数速溶麦片为了改善口感和速溶性,加入大量奶精、食用香精等添加剂,而燕麦的含量却少的可怜。虽然方便性和口味兼具,营养却大打折扣。挑选麦片的“四看”原则有人可能会说,过去不了解麦片时,随便买几包喝喝也就算了,现在面对如此多种类的麦片,选择恐惧症又复发了!不用担心,看了下面的麦片选购技巧后,包你的选择恐惧症不治而愈。一看配料表选购麦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清配料表。最健康的选择当然是纯燕麦片,这种麦片的配料表中只有燕麦片,但口味不如复合麦片。不过,如果时间充裕,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加入牛奶、酸奶、水果、果仁等配料,相信在口味和营养上都会比复合麦片更胜一筹。复合麦片的配料表比纯燕麦片复杂的多,挑选原则可以概括为“一多一少”——燕麦片含量越多越好,添加剂品种越少越好。“一多”比较容易鉴定,一般麦片都会标明燕麦片的含量;“一少”则需要了解麦片中常见的添加剂种类。麦片中可能出现的不健康添加剂有3类,分别是植脂末(即奶精)、甜味剂和食用香精。植脂末中含有氢化植物油,是导致血管硬化的元凶之一。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巴斯甜、安赛蜜,与食用香精一样对健康有一定影响。吃了含有这些添加剂的麦片,不仅不能起到减肥保健的作用,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图:选择麦片时应留意配料表二看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一般以每100g或每份为单位,标明食品中的营养元素含量。通过这张表了解麦片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麦片的营养价值。燕麦片的蛋白质含量为15%左右,在没有添加奶粉、果仁等高蛋白配料的情况下,如果每100g麦片的蛋白质含量在10g-15g之间,说明这种麦片营养流失较小;如果低于10g,则说明麦片中燕麦片的含量较少,营养价值打折。图:麦片营养成分表三看生产日期麦片的保质期普遍在12-18个月之间,一旦超过保质期,不仅营养成分会大大流失,更有可能发生变质,因此过期的麦片不宜食用。这就要求我们在选购麦片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尽量选择离过期时间较远的产品,对于运输时间较长的进口麦片更应如此。值得警惕的是,由于网购选择面广又方便省时,现代人越来越倾向于在网上购买食品,但这也给少数无良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网购时人们很难看到实物,一些商家便借此将临近过期的食品以低价出售,捡到便宜的买家拿到货后,才知道吃了大亏。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进口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与国产品牌写法不同,一般是按日、月、年的顺序(国产为年、月、日),购买时不要看错哦。图:进口麦片的保质期按日、月、年顺序排列,与国产品牌不同四看成品粘稠度俗话说的好,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才知道。上面几种选购技巧都是战术层面的,要判断一款麦片的品质,冲煮后品尝是必不可少的。前文中已经提到,麦片中的β葡聚糖是其发挥保健作用的关键成分。一般来说,麦片越粘稠,所含β葡聚糖就越多,保健效果也越好。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没有添加剂的麦片,因为一些产品为了给消费者营造“浓稠”的假象,添加了麦芽糊精等增稠剂。这类产品虽然吃起来很粘稠,但不代表营养丰富。麦片选购Q&A问:进口麦片是不是比国产麦片更好,产地不同的麦片差别大吗?答:麦片与牛奶不同,并不适用“国外的月亮比中国亮”这一原则。相对而言,进口麦片使用添加剂的现象比国产麦片少,但并不绝对。因此,还是根据上面的选购要领,观察比较后再购买比较靠谱。另外,产地对麦片品质的影响微乎其微,不足以构成选购标准。问:“牛奶麦片”“高钙麦片”这些产品是不是比普通麦片好?答:很遗憾,现在市面上所谓的“营养麦片”“配方麦片”等大多是商家用来吸引眼球的噱头。以雀巢的牛奶燕麦片为例,其配料表中明确标注脱脂奶粉的含量仅为1%。可为什么这种麦片吃起来“奶味”十足呢?恐怕只有配料表中的植脂末和食用香精能够解释。图:营养麦片大多只是噱头中外知名麦片品牌话你知桂格Quaker(美国)图:桂格麦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身着17世纪的服装,头戴一顶帽子冲着你微笑——这个商标设计让很多人记住了桂格燕麦公司。在众多国外燕麦品牌中,桂格在国人中的产品知名度算是比较高的,除了进入中国时间较早,更与这家公司的雄厚实力分不开。桂格燕麦公司创建于1881年,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其商标上的那位老人,正是该品牌的创始人——克劳威尔。据了解,美国第一袋快熟麦片就是由桂格公司生产的。2001年,桂格燕麦公司与百事公司合并。目前,除了速溶产品,桂格的产品线几乎覆盖所有麦片品种,包括快熟、即食、混合了果料谷物的复合麦片、燕麦粥、燕麦饭,甚至还推出了燕麦饮料。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所有桂格产品均含有燕麦成分,尽管不同产品的含量有多有少,但至少可以说明其品质还是比较可信的。桂格麦片在中国市场已经比较普及,大型超市和电商网站均可买到。市场上的桂格麦片分为国产和进口两种,区别主要在产地和价格上。以快熟麦片为例,美国产的价格为40-50元/510g;中国产的价格为18-20元/1000g,价差还是比较大的。宝氏Post(美国)图:宝氏Post你也许不知道宝氏,但一定知道卡夫!没错,宝氏麦片就是由美国卡夫公司出品的。创立于1892年的宝氏,如今已经是北美三大谷物食品品牌之一。宝氏麦片的口味是笔者见过所有品牌中最多的,没有之一,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个牌子的麦片畅销全球。在宝氏麦片种类繁多的产品中,蜂蜜燕麦片、宝氏精选、提子麦片是该品牌的明星产品。这还不算完,以蜂蜜燕麦片为例,该系列还细分为肉桂、草莓、树莓、芒果椰子、巧克力杏仁等口味。尽管口味品种丰富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余地,但并不意味着营养也同样丰富,好在宝氏旗下产品大部分均含有燕麦片,只是比例多少不得而知。价格方面,各种口味的宝氏麦片价差不大,根据购买渠道的不同,每400g的价格在35-45元之间不等。亨利Hahne(德国)图:Hahne一款蓝色包装的大盒玉米片,让很多中国人认识了亨利。亨利公司是一家德国谷物生产公司,成立于1848年。这家拥有超过150年历史的公司,目前已经成为欧洲主要谷物生产商,旗下囊括了超过250种产品。尽管亨利公司的玉米片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但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麦片,最多算是麦片的调味品。除了玉米片,亨利旗下拥有多个系列麦片产品。其中,切片燕麦片属于纯燕麦片,是最健康的选择。另外,混合果仁、水果或巧克力的原味麦片系列也比较健康。举个栗子,在亨利巧克力原味麦片中,整粒燕麦片的含量达到53%,尽管与纯燕麦片相比有很大差距,但在复合麦片中还算比较令人满意。值得注意的是,亨利旗下甜品系列不属于麦片范畴,包括可可米、蜜糖圈、麦片脆。尤其是这个麦片脆,虽说名字里有麦片,但配料表里根本找不到燕麦的影子,营养价值可以说与膨化食品相当。目前,亨利麦片的主流产品在国内均可买到,各系列的价格差别不大,每300g的价格大概在20元上下。穆乐/米乐MUHLE(德国)图:穆乐/米乐MUHLE(德国)MUHLE公司因翻译不同在国内有穆乐和米乐两个名字,这家拥有超过700年历史的德国公司曾经是一家工厂。1932年,MUHLE被收购并改造成一家专门生产麦片的公司。如今,MUHLE已经是德国最知名的天然食品生产商之一。MUHLE的产品包括复合麦片、饼干、面包等,其中复合麦片包括果蔬、巧克力、干果等口味,燕麦片的含量从30%-70%不等,不含对健康有害的添加剂。不同口味的MUHLE麦片的价格差距较大,如1kg什锦水果味麦片价格在40元左右,而375g装的黑巧克力口味麦片则要80元左右。欧宝Alpen(英国)图:欧宝Alpen欧宝是英国知名营养早餐品牌维他麦(Weetabix)旗下麦片品牌。维他麦从1932年开始生产谷物早餐,该品牌有一种类似于麦片的产品,被做成分量相近的块状,因方便控制食用量曾在网上风靡一时,但这种产品是不含麦片的,因此不做更多讨论。说回欧宝,该品牌曾在上世纪70年代成为美国最畅销的麦片,原因是其“回归天然”的理念在当时比较盛行。不过,由于代理商高露洁(没错,就是那个卖牙膏的公司)在销售策略上的误判,以及桂格的后来居上,欧宝的“统治”很快就终结了。不过,欧宝现在仍是英国家喻户晓的麦片品牌,其产品主要有复合麦片和谷物棒,复合麦片的价位在每500g40元左右。雀巢Nestle(瑞士)图:雀巢Nestle“味道好极了”这句广告语帮助咖啡打开中国的大门,同样也让雀巢这个品牌走进千家万户。雀巢公司诞生于1867年,由创始人亨利-雀巢一手创建,并发展成如今全球最大的食品制造商。雀巢起于婴儿食品,兴于速溶咖啡,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已经覆盖奶粉、饮料、巧克力、冰淇淋、调味料等领域。在麦片方面,雀巢在2008年推出优麦系列,包括牛奶燕麦片、配方系列、经济系列和中老年系列,以及燕麦粥产品。尽管雀巢优麦标榜自己是“营养麦片”,但除了牛奶燕麦片和燕麦粥两款产品的燕麦片含量超过30%,该系列其他产品的燕麦片含量均未超过5%,很多产品根本不含燕麦片。更加令人触目惊心的是,除燕麦粥外,每种产品的添加剂种类均高达十余种。雀巢优麦的燕麦片含量少、添加剂多,因此价格也比前面几种品牌略低一些,每200g的价格大概在10元左右,麦片粥的价格则略高一些,每200g大约15元上下。西麦SEAMILD(中国)图:西麦SEAMILD(中国)相信不少人都以为或曾经以为西麦是一家澳大利亚企业,因为有种说法是该公司在1994年从澳洲进入中国。但西麦的确是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并且该公司从未将自己标榜为外国品牌。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澳洲知名侨领叶波与现任西麦集团董事长谢庆奎在1994年共同创办了澳大利亚西麦公司,同时在广西桂林成立生产管理总部,也就是现在西麦麦片的生产厂家——桂林西麦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市面上销售的西麦麦片都是在中国生产的,与其他国产品牌不同的是,西麦在澳洲有自己的原料基地,其产品中所含燕麦均来自于这个基地,这也是它被误解为澳洲品牌的原因之一。西麦的产品包括有机燕麦片、纯燕麦片、复合燕麦片等系列,前两种都是以纯燕麦片为主要原料的健康食品,复合麦片则含有一些不健康的添加剂。价格方面,每1kg即食纯燕麦片大概在20多元,还是比较合理的。其他(中国)除了专门做麦片的西麦,国内很多食品厂家在也在做麦片,其中比较知名的包括中粮、皇室、锄禾、天喔等。在众多国产品牌中,纯燕麦片产品基本都能做到纯天然,但很多复合麦片则打着“营养”的旗号,混入植脂末等不健康的添加剂,一定要且吃且谨慎。特别提醒:警惕“假洋牌”!捷森jason(中国)图:电商网站上关于捷森的介绍你没有看错,大名鼎鼎的捷森其实是披着“洋皮”的自有品牌,不少粉丝恐怕要失望得痛哭流涕了。在很多电商对该品牌的介绍中,满眼都是“德国进口”、“公司成立于1871年”、“在德国西伐利亚”等字眼,但这些说的不是捷森,而是一家名为美满(Mestemacher)的德国面包公司。笔者在商标查询网站上检索后发现,真正的捷森品牌注册于2007年,由北京嘉盛行商贸有限公司所有(简称“北京嘉盛行”),这家公司正是捷森麦片包装上所注明的中国总代理。图:捷森的商标注册信息捷森和美满之间究竟有什么“奸情”?根据捷森官网的介绍,捷森麦片是由北京嘉盛行委托美满生产的。也就是说,捷森麦片确实在德国生产,但捷森这个品牌拥有纯种的中国血统。只不过我们不知道,各大电商在品牌介绍里将其描述成一家德国品牌,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很傻很天真呢?你真的会吃麦片吗?前面说了这么多关于麦片的种种,最终的落脚点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吃。麦片的吃法还是有一些讲究的,健康的吃法能给麦片在营养和口味上加分,而错误的吃法同样可以毁了一款健康的麦片。最健康的吃法:煮相比其他吃法,煮出来的麦片更粘稠,因为这种方式能够让麦片中的β葡聚糖更容易溶出,因此也更健康。纯燕麦最适合用煮的,可以做出很多花样。比较传统的是牛奶+麦片的组合,还有果干、果仁、豆类等组合。如果喜欢喝粥,也可以用大米+麦片组合,煮成皮蛋瘦肉粥、海鲜粥、豆粥等。由于燕麦片本身就是粗粮的一种,在很多主食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图:燕麦片粥最方便的吃法:泡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即食麦片,虽然营养不如煮出来的好,但优势是方便省时。与煮食相比,有朋友反映泡开的麦片吃起来有点像“夹生饭”。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提升口感的方法——搭配酸奶。即食麦片+酸奶的组合可以衍生出两种吃法:1.如果喜欢吃脆的,可以在酸奶中加入麦片后,直接搅拌食用。2.如果喜欢吃软的,将酸奶与麦片搅拌后,在冰箱内放置4个小时以上再食用。口感进阶秘诀:除了麦片,还可以在酸奶中依口味加入水果干、果仁、玉米片等配料。图:燕麦配酸奶最小资的吃法:烤这里说的可不是直接烤麦片,而是将其做成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相比市面上销售的麦片面包和麦片饼干,自己做不仅能保证真材实料,更不用担心添加剂等问题。以市面上比较流行的麦片巧克力饼干为例,其配料中往往含有代可可脂、氢化植物油、植脂末、食用香精等添加剂,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图:自己动手做的燕麦饼干更健康安全最奇葩的吃法……上面说的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吃法,笔者还见过一些比较奇葩的吃法,例如麦片+豆腐乳(酱豆腐)的组合,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对于这些组合,只想说一句话:臣妾做不到啊!其实,正所谓众口难调,每个人的口味都是不同的,吃法更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关键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呐,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你饿不饿?我去煮碗麦片给你吃。
一起惠2016-02-29 09:36:323269 次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