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网购技巧>“糊涂”购物的众生相
“糊涂”购物的众生相
一起惠2016-03-03 09:35:153394 次
我们经常会花掉一些不该花的钱,然后总是有人说要剁手,有人说要撞墙,再然后,花钱的手还在,想花钱的脑袋也没碎,唯独钱没了!花钱不是错误,但错误花钱就是糊涂(小两口吵架用疯狂shopping来慰藉心灵创伤可以另当别论),这种时候抠出智商一上秤,肯定比平时少二两!下面总结一些糊(yu)涂(chun)花钱的众生相,朋友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然,如果你足够有钱并且把败家当成快乐,那就全当看个笑话吧。
盲目跟风网络达人
糊涂指数:★★★★★
虽然可能被骂,但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要说一说,这里完全没有诋毁的意思。在博客、微博、论坛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而且俯仰皆是:某某护肤达人晒出了自己的瓶瓶罐罐,并且配有详尽无比的使用体会,哦哦哦,可能还有多张俊美俏皮的妆容照……而下面则是众多粉丝的叫好跟随。
达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益驱动,也就是由厂商来主导,以品牌宣传为真实目的,达人在其中更多时候扮演“托”的角色,具体表现就是用什么就说什么好,而且只说优点不说缺点。这种“网络红人”推荐产品的情况,跟明星代言从本质上来说是相似的。
另外一种是纯粹的兴趣驱动,这种达人分享个人经验心得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实事求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时间久了,难免也有被品牌商“招安”的嫌疑。
笔者的朋友中,有一些也被称为护肤达人,她们至今仍活跃在各大美妆网站或论坛中。最开始的时候,她们确实本着分享的态度,和大家交流护肤心得,随着粉丝数量的不断增长,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品牌商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这些稍有影响力的达人,新装试用、有偿发帖,总之只能叫好。
按理说,为正规的品牌做宣传,却也无可厚非,但并不是所有达人都能入大的品牌商的法眼,其中有些人只能为淘宝店家推销一些三无产品,典型的小腻腻事件,至今让很多人心有余悸。多人上网投诉,称用了其推荐的产品,几乎导致毁容。在这些NC粉中,有人甚至放着大牌不用,而去买达人推荐的三无产品!
无论如何,护肤品不同于其他东西,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使用后的感受,不同年龄、不同肤质,用后的效果可能相差甚远,所以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盲目轻信电视购物
糊涂指数:★★★★★
电视购物主要集中在药品、收藏品以及护肤品上,产品价格从几十到几百,数千甚至上万的也有……多数都是针对老人和女人。形式基本大同小异,“专家”现身说法,然后就是推荐的产品好的无与伦比,如此种种。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所以电视购物中掺杂着众多造假产品,甚至推销员冒充专家,营销靠“恐吓”。一旦购买,之后便是连番电话游说,各类“专家”、“教授”不断推荐。

图:八旬翁迷上电视购物 两年多花掉十五六万

拿收藏品来说,专门盯准老年人的钱袋子,将贱价购进的珠宝首饰、金银等包装后,冠以各种名头出售给老年人。比如,伪劣留念币涂上金粉银粉变身奥运金银币,经过电视购物的理财参谋或出售教授唾沫横飞的介绍,本钱仅200元卖到了七八千元!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产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伤害!下面这样的事件并不是个例:湖北的某女孩通过电视购物购买了一些美容瘦身的产品,花了不少钱。后来,那些不靠谱的“专家”又以“调理”的名义,给她配了一粒药,并明确要求她放在阴道里,说是对她的身体有好处。该女孩依照要求做了,结果导致阴道严重烧伤,后经医生化验才知道,那根本不是什么药——就是一块石灰。
过分相信电视购物的人,一是相信电视节目会有比较严格的监管,包括所推荐的产品的质量,应该有严格的管控,这种思想其实停留在最初的对电视台节目的认知上;二是过于相信“专家”的鼓吹。
盲目追求洋牌名牌
糊涂指数:★★★☆☆
这年头不仅仅是人流行“海归”了,连品牌也流行“海归”了。
对一些假洋牌缺少认知,琳琅满目的市场上充斥着这样一些“伪大牌”和“伪洋牌”,这里没有诋毁否定的意思,它们叫法独特匠心,非大气即洋气,总能让你与某些高大上的品牌联系在一起。
先讲个真实的故事:年产24万瓶的拉菲,分到中国市场约5万瓶,但滑稽的是,中国一年却能消耗200万瓶所谓的拉菲,如此惨烈的数据对比像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真是有多少假拉菲,就有多少傻大款。目前拉菲造假主要是山寨,俗称傍大款,拉菲正牌、拉菲副牌、拉菲传说、卡斯特拉菲,不过是让自己看起来和拉菲有关系而已。
错把唐装当洋装,认为英文品牌就是外来货,真是啼笑皆非!甚至连JIANYUSHA这样纯拼音的品牌曾经都能蒙混一时。
上文所提的这种情况与追求明星同款或限量版是两回事,对奢侈品的追求无可厚非,但宁缺毋滥,一定要正品!
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帝都拥挤的地铁上,两女发生争执,于是彼此不断恶语相加……其中一女眼看要败下阵来,这是她注意到了对方的手袋是仿品,于是便提高嗓门说:“你背个LV还是假的……”,一语毙命,我擦擦擦……简直就像在众人面前被扒掉人家衣服一样,对方瞬间喋喋不休的退去。
为多余的功能而埋单
糊涂指数:★★★☆☆
买东西毕竟不是找老婆,追求“一步到位”的做法并不完全可取,不同意的朋友可以回去看看家里的冰箱、电视、洗衣机、空调,总会有一些你为之多花了钱,但一次都没用过的功能。买的时候是“多功能”,到家立马变成“多余功能”,沦为鸡肋。
最明显的就是家电和数码产品,商家不断植入新功能,以“大拼盘”的形式进行推销,有的甚至用附加功能来制造噱头。比如,前几年流行指纹识别,每个品牌笔记本都有指纹识别的机子,价格相对也高,但是,有多少人真正用到了指纹识别?用到了人像识别?一款电饭煲,光煮饭就分6种模式,什么“精煮、快煮、超快煮、小米量、煲仔饭、五谷饭”,我嘞个去……不就是煮个米饭吗!
有业内人士曾称,普通家电平均增加一项功能,消费者要多支出15%费用。建议大家在选择时,先考虑多出的功能是否会用到,不要盲目追新求全。尤其是对迭代速度较快的产品,更没有必要“一步到位”。
尤其是在给老人选购东西时,对他们而言,不是功能越多越好,而是使用越方便越好。比如有用户曾吐槽:现在的电视讲究智能,能上网早就不再新鲜,能交水费、电费煤气费也不再神奇。有的电视刚宣称支持手势控制,就有电视跳出来宣传语音控制;有电视说我能让两个人同时看不同的节目,立刻就有电视跳出来说我能管理用户的健康....
总而言之,新功能新概念虽然不少,但乱象环生。给父母买电视本来是想尽孝心,可是两老人没用多久就开始发牢骚,原因就是电视功能太多了,让他们眼花缭乱,感到非常迷惘。
忽视重要物品的质量
糊涂指数:★★★★★
对于贴身、随身或日常使用频度极高,并且影响生活品质、工作效率的东西,缺少正确的认知,忽视对这些东西在质量上的选择,如床上用品、牙膏牙刷、个护用品等。下面举几个热乎的栗子:
你是否曾用心挑选贴身衣物?对于女性而言,一条舒适的内裤,是比Hermès限量版包包更重要的东西。而男人的内裤除了作为保护私处的最后一道防线和防止分泌物沾染到外衣之外,也有支撑某些身体零件的作用。

小笑话一则:一男嫖娼,数日后左蛋蛋变青,神医确诊是癌,切除!数日后右蛋蛋变青,再切除!三天后小弟弟变青,只好转大医院,最后诊断结果:内裤掉色!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英国约五分之四的女性“不会正确地戴文胸”,有些女性在选择内衣时,追求款式而忽略材质,更为严重的是,有一些女性存在害羞或规避心理,如不愿意承认自己胸部太大或太小,执意选择不适合自己尺寸的文胸,戴起来也就不合体。还有少部分人则觉得不好意思多看多选,甚至常随便挑“看起来合适”的文胸。
如果是在这样的机子里,不得不说你很有勇气!买避孕套对于很多人来说,一直是一个难以启齿很不好意思的事,无论是在超市还是在药店,大多数人总是蹑手蹑脚随便拿起便匆匆付钱,对于保质期、尺寸、型号等不进行认真挑选。上面这个就是传说中的避孕套自动贩卖机,不过这售货员的造型实在不敢恭维。不好在现在可以在网上购买了,安全放心,最主要的是可以耐着心好好地选。
大家每天都在用键盘、鼠标,但多数人都认为能用就可以了,越便宜越好。其实,在用久了机械键盘后,薄膜键盘那种软绵绵、揉成一团的按压感让人想把手指都切下来。何况,一个靠谱的机械键盘理论上可以用上一辈子!就算是花上比薄膜键盘贵10倍的价钱买机械键盘,也是值得的。
冲动是脱缰的野马
糊涂指数:★★★☆☆
什么东西只用一次就扔掉?口罩、尿不湿、避孕套、卫生巾……
什么东西只用了一次但没有扔掉?豆浆机、面包机、榨汁机、电烤箱……
这种回答一点都不好笑,对于很多人来说,要什么有什么并不难,难的是有什么用什么。

网友“叶落风飞”:我买了个面包机,本来想包饺子啊包包子的时候用来揉面,结婚买来以后包了2次包子吧,饺子就直接买饺子皮包了!还有烤箱,当初想学做蛋糕的,实验了2次也不成功,就这么扔那里了,一年也用不上一次,就等儿子大点后可以烤肉串吃了!!!最近还想收个磨粉的,可是又怕买了不用!!!

所以,还是多考虑考虑实际的使用情况吧,并不是一部豆浆机加上一把豆子就能打出可口的豆浆来,也不是一台电烤箱加上几碗面粉就能做出像样的面包来, 纵然我们对品质生活充满渴望和尝试的勇气,但花钱买东西,更多时候不是为了拥有它,而是使用它!
轻信“新奇特”产品
糊涂指数:★★★★★
对商家的鼓吹不进行分辨,缺少认知,盲目相信,甚至是帮助传播。
拥有最敏锐嗅觉的淘宝商户们,在去年发掘了皮肤风衣的防晒功能,这种衣服不仅仅是在材质、款式、颜色、甚至品牌logo一样不落的全方位山寨,并起了一个特别好听且让人印象深刻容易增长购买欲的名字——“防晒衣”。撇开其他一切因素,这个名字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
之所以有那么多姑娘为之掏银子,说到底还是姑娘们太怕被晒黑了,任何防晒产品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何况这种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宝衣”,按照各种说法,只要是穿了防晒衣,烈日下就不可能被晒黑晒伤。效果堪比顶着一把遮阳大伞在阳光下漫步。实际上,所谓的“防晒衣”并没有特殊的防晒功能,对于紫外线的遮挡更是十分有限,与此同时,穿上这样的衣服十分有可能会引发各种皮肤问题,皮肤发痒、疹子、发炎……毁肤容易,恢复难啊!想象一下,烈日下披着一件雨衣会是什么感觉。
美白嫩肤必备利器”,“小小银瓶为我们带来奇迹”,“7天打造剥壳鸡蛋般的皮肤”,这些撩人的广告语说的就是童颜神器。该产品早就已经被扒烂了,号称泰国原装进口,实际上却是三无的假洋牌。那些信以为真的MM们,购买之前肯定没有仔细看看泰国人民的脸! 实际上,这些逗逼“神器”的可信度,基本上与马航在一个水平上。很多人在受骗后总是迫不及待谴责黑心商人的无德无信,但是苍蝇不入无孔的蛋,算命大师骗的钱,永远只是那些虔诚的信奉者!
“卡霸”沦为“卡奴”
糊涂指数:★★★★☆
信用卡救急不救穷,这个道理自从信用卡问世就一再被人提及,可是从持有,到使用,再到还款,无数人从“卡霸”,逐渐沦为“卡奴”!
首先,不要把信用额度误以为是作消费实力的象征,为了防止被自己的账单金额“吓傻”,不妨先从信用额度上对自己来个制约。
其次,在使用的时候由于不是现金支付,刷卡只是数字而已,所以自我克制的想法也不会那么强烈。
最后,牢记还款日期,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采用最低还款,因为,只要你不能全额还款,那么,就没有免息期这一说了!下面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现在假设1万元的消费,分两个还款期还完,第一期偿还10%的最低还款额,这家银行每月1日为帐单日,还款日为28日。
你还款金额计算过程是这样的:  
日期:8月2日,消费10000元 
9月1日,银行结算日,你本月的最低还款额为1000元
9月1日至9月28日的任意一天必须还款,我们假设是9月17日,你给你的信用卡账户存入1000元 
因为没有全额还款,银行就开始计算利息了(注意,算利息时,是从10000元的消费开始的,而不是9000) 
计算公式如下:
(10000×45+9000×15)×0.0005=(450000+135000)×0.0005=292.5 元
也就是说,在这个账户9月没有任何消费的情况下,到下一个记帐日10月1日,你收到的账单,应该还款为:9000+278.5=9278.5元。
除以上之外,信用还还涉及年费收取、预期还款的话还会影响个人的信用记录,等等。所以,使用信用卡消费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信用卡刷的是将来,用了迟早是要还的!

上一篇:中国原创二次元产业或受限于低龄内容?

下一篇:中东电商要火 Wadi完成$6700万A轮融资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