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购物资讯>台湾Kulcar:为何卖遍全球也不做大陆电商
台湾Kulcar:为何卖遍全球也不做大陆电商
一起惠2015-02-06 09:09:22756 次

“等你们可以把仿冒品都下架的时候,我就有兴趣跟你合作了。”吴永裕固执地说道。

“这很难管理的。”对方一脸难色。

吴永裕是台湾三瑞精密公司(以下简称三瑞)的创始人、总经理,上述对话发生在阿里巴巴副总裁带队来台湾招商之时,最终两者不欢而散。

“这难道不是很合理的要求吗?为什么在线上,我们这些掌握着知识产权的商家却拿仿冒者毫无办法?”吴永裕对记者愤怒而无奈地表示。

三瑞发源于我国台湾桃园市——一座只有40万人口的城市;公司由一群研发工程人员组成——架构简单、直接;只生产和销售两款产品——附带外接电源的iPad保护套,以及名为“Kulcar”的太阳能汽车散热器。

Kulcar是三瑞的产品品牌,这是一款汽车散热器,三瑞介绍说它的创新技术使它跟其他的太阳能散热板有本质区别,为了保护这种技术,三瑞申请了专利。Kulcar太阳能汽车散热器

而它的母公司三瑞,则属于典型的技术控创业,一群人贴上了自己的全部家当,终于研制出这个太阳能汽车散热器。在吴永裕看来,或许它没有复杂的功能,也无法卖出天价,但却是一款能开拓一片新市场的创新产品。当第一件样品被生产出来时,他十分欣喜,前景一片光明。

但吴永裕很快就遇到了烦恼,当他把太阳能汽车散热器申请了技术专利,注册了“Kulcar”商标,把自己的产品像宝贝一样展示在互联网上之后,没过几天,电子商务网站中就开始出现大量仿制产品,价格只是正版产品的1/3或更低。

同样让他意想不到的是,Kulcar的“山寨品”绝大多数都出现在大陆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台上。当Kulcar还在台湾本土发展时,速卖通和淘宝海外却已经把“太阳能汽车散热器”这一专利产品推向了全世界,这让吴永裕哭笑不得。

自觉受到了很大的侵害,吴永裕选择了一条强硬的反击道路,他把自己的专利授权和技术鉴定书寄给了阿里巴巴,要求对方把所有仿冒品下架,这在吴永裕看来,十分合理。

“我们不能下架这些商品,但您可以选择起诉我们。”他只得到了这样的回复,吴永裕跟记者强调,这是一段真实的经历。

不信邪的吴永裕真的选择去起诉。但这样的选择却让他发现自己掉进了陷阱——阿里巴巴说自己只是开放的交易平台,销售假货是卖家自己的责任,要证明那些卖家销售了假货,就必须证明交易真的发生了。但要证明交易发生,就需要电商平台提供数据,吴永裕向平台发出申请,得到的回复是“交易信息属于商业秘密,不能提供给第三方”。

“我能怎么办?降低售价,跟他们(仿冒者)打起价格战?这意味着要使用更差的原料,寻找价格便宜但技术粗糙的代工厂,雇佣一群口齿伶俐的客服,花大价钱宣传和推广。但是,这样就能竞争得过他们?当你把自己的产品质量拉低到和仿冒者一样的档次,他们依然可以凭借丰富的商业经验和层出不穷的小伎俩打败你。”吴永裕对记者抱怨。

最终吴永裕放弃了努力,开始改为全球范围内筛选电商平台,不但亲自一家家地接触,还向朋友和同行打听,重点考量的就是平台对专利保护的严格度,最终他选择了亚马逊。

现在,通过亚马逊,三瑞的产品已经销售到北美、中东、澳大利亚和亚太四个市场,2014年公司交易流水达到5000万人民币,并通过网络渠道找到了一些新的代理商。

吴永裕承认速卖通和淘宝可以给他带来更好的销量,包括一些“Kulcar”的仿冒品、或是其他品牌的太阳能汽车散热器的销量甚至已经逐渐超过“Kulcar”。但相较于大量销售便宜货追求短期利润,作为一位有研发背景的老板,吴永裕有一种工程师特有的执拗,与眼前的利润比起来,他更看重的是对自己研究成果的尊重。在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之间,吴永裕的选择其实并不轻松。

“选择亚马逊的主要原因就是它们对于专利权以及知识财产权上的保护更用心。不仅事前审核严格,有仿冒嫌疑的产品很难上架,事后的处罚也很严厉。一旦品牌拥有者、专利持有者投诉平台上的其他卖家侵权,平台查明属实的话,大多会直接关店。”亚马逊的这些做法让吴永裕很安心。

在开拓了一些国际市场后,吴永裕把目光转向了市场庞大的大陆。但因为有了“前车之鉴”,这次他显得极为谨慎。

“这次你怎么选择?”记者问他。

“现在我们还不进去,任何电商平台都不会进,包括和我们合作紧密的亚马逊中国。”吴永裕很坚决,他有他的逻辑。

“现在淘宝网上还有仿冒我们的东西,如果我们现在去亚马逊中国开店或者卖到线下,就等于是在帮他们(卖假冒品的商家)打广告。他们可以讲亚马逊卖多少钱我才卖多少钱,事实上我们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吴永裕说,只有大陆电商改善了对于专利的松散管理,三瑞才会考虑进入大陆市场。

“或者如果有一天我能在大陆找到一个有足够强的法律能力、能够维护三瑞的专利权益的人时,我会愿意把选这个人为我们大陆市场的代理商。我希望代理人只要发现谁在任何网站卖仿冒我们的东西的,他都会去主动去当地找卖家下架。”停顿了一会儿,吴永裕做了一个补充。

在三瑞公司的官网上,列出了长长的一串代理商和经销商名单。

这样的销售方式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已经普及的时代虽然看起来有些落伍,但却依然具有一些无可替代的优势——每个经销商都与三瑞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会帮助三瑞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清缴一切仿冒者。

“有些电商平台容忍仿冒品或者一些非正规途径的产品,我也不能说对或者不对,因为商场本来就是各自做各自的事,每一个商业形态的背后总有它自己的风格。”吴永裕说这一切只是他个人的选择,他坚持他的选择。

三瑞这样的故事可能每天都在发生。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目前的商业环境下,企业是固执坚守知识产权,还是适当妥协、适应环境,以寻求更快的发展?

这个问题似乎无解,而吴永裕这一代电商创业者所要经历的痛苦纠结也会持续下去。

标签: 一起惠

上一篇:互联网家装背后:抓住硬装流量入口等风来

下一篇:香港电视台也玩电商 正式启动HKTV商城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