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财报>文章列表
财报
3月27日,比亚迪(002594)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0.55亿元,同比增长2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80亿元。同时,比亚迪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7-9亿元,同比增长583.39%-778.65%。连续四年全球销冠今年目标65万辆2018年以来,国内汽车整体销量出现28年来的首个下滑。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全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与2017年相比,同期分别下降4.2%和2.8%。在国内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比亚迪的汽车销量却实现逆势高速增长。据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乘用车总销量500028辆,同比增长23%;新能源汽车销量247811辆,同比增长超90%,足迹遍布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个城市。反映到财务数据上,报告期内,比亚迪汽车业务收入约为760.07亿元,占营收比重58.44%,同比增长34.23%,实现逆势高速增长。对此,比亚迪方面表示,2018年,集团的燃油车业务整体维持平稳发展。同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及集团新产品周期的带动下,比亚迪集团新能源汽车销售实现高速增长。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比亚迪已连续4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而这种逆势增长的积极趋势态势仍在持续。根据公告披露,2019年1-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3097辆,同比增长174.73%,市占率进一步攀升至约30%。销量加持下,比亚迪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颇有信心。近期比亚迪方面表示,2019年汽车销量目标锁定为65万辆,并将进一步加强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新车型的推出速度,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一季度超预期现金流大幅提升公告显示,比亚迪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7-9亿元,同比增长583.39%-778.65%,增幅超市场预期。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在车市预冷和补贴退坡的双重夹击下,比亚迪依旧保持持续增长的销售业绩,凸显了其在品牌、技术、市场开拓等多方面处于行业明显优势,在未来也能维持稳中向上的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投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2018年全年净利润27.80亿元,第一到第四季度,净利分别为为1.02亿元、3.77亿元、10.48亿元、12.63亿元,呈现逐季上升的态势。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看,比亚迪现金流自2018年第三季度由负转正,全年现金流量净额为125.23亿元,实现同比增幅90.35%,公司的资金压力逐步减少。综合来看,比亚迪实现了稳中向上的发展趋势。电池、轨道业务蓄势待发除了汽车业务外,电池、电子及轨道业务作为比亚迪的主要业务板块,也成为其不可小觑的潜力业务。就投资者关注的动力电池业务来看,彭博新能源预计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超1500GWh,动力电池在未来存在广大的发展空间。这一未来市场对于先入场的头部企业来说优势明显,比亚迪凭借长期的动力电池生产经验及持续的高研发投入维持技术领先。随着2018年的电池全产业链布局的完善,以及新投产工厂采取智能自动化生产,比亚迪预计2020年的动力池产能可达65GWh。不仅如此,比亚迪可以在电池业务实现外部和内部供应,并通过规模效应把成本分摊,成为公司未来盈利的重要利润增长点。而国家近年在政策上对于新型轨道制式的发展持续予以支持。各地也正在抓发展先机,推动多层次多模式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的融合发展。
一起惠2019-03-28 09:21:30244 次
珠宝商Tiffany&Co.(NYSE:TIF)蒂芙尼周五发布低迷的假日季业绩,四季度集团全球同店销售录得1%的跌幅,远低于市场预期的0.8%增幅。财报发布后,蒂芙尼集团股价周五盘前大跌5%。早在1月中旬公布11、12月圣诞季销售数据时,该珠宝商就表示假日季因为中国游客在西方主要市场缺席,对美国和欧洲销售影响巨大。与此同时,集团核心的婚戒系列和设计师珠宝较平价系列珠宝要差,后者勉强录得正面表现,四季度平价珠宝录得3%的升幅,而婚戒和设计师珠宝销售分别下滑3%和8%。2018年,集团平价珠宝销售大涨11%,成为最大增长动力,远远跑赢婚戒3%的增幅,而设计师珠宝更是录得1%的跌幅。集团首席执行官AlessandroBogliolo表示,2018年是集团变革之年,公司做了很多改变,但是远不算完美,同时亦犯了一些错误,并且正在学习和改正。他同时称,2018年集团销售创2014年最好纪录,但下半年增长趋势有所减弱,主要反映了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是最重要的是,公司仍然站在销售、毛利率和利润长期增长的早期阶段。四季度,蒂芙尼录得2.045亿美元纯利或每股收益1.67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1.60美元,2017年同期为6,190万美元或每股收益0.50美元。季度收入13.206亿美元较2017年同期13.343亿美元下滑1.1%,固定汇率计算则有1%的增幅,略逊Refinitiv预期的13.32亿美元。2018年全年集团纯利由3.701亿美元或每股收益2.96美元增至5.864亿美元或每股收益4.75美元。WilliamBlair分析师DylanCarden周五表示,尽管销售下滑,但是蒂芙尼成本控制超预期,刺激EPS增长,因此整体来看缓解了市场对公司盈利不及预期的担忧。TelseyAdvisoryGroup分析师DanaTelsey则称,去年下半年负面的市场情况一直存在,但相信在新的营销措施、产品创新和对商店及数字体验的投资下,美国品牌的发展仍在积极改进中。LoopCapitalMarketsLLC分析师LauraChampine预计,蒂芙尼今年可以录得双位数EPS增长及中个位数收入增幅,尽管上半年可能遭遇宏观经济压力,但下半年将会加快增长步伐。该分析师同时将美国珠宝商目标价由100美元上调至105美元。四季度,蒂芙尼亚太市场固定汇率计算同店销售仅录得持平表现,但仍好于市场1.3%的跌幅,唯销售增2%,日本市场3%的固定汇率同店销售增幅则逊于市场预期的4.3%增幅。2018年全年,集团录得44.421亿美元的创纪录销售,较2017财年41.698亿美元增幅6.5%,主要因亚太市场13%的双位数增长贡献。NoAgency分析师唐小唐表示,尽管蒂芙尼四季度美洲同店销售固定汇率计算录得1%的增长,超出市场预期的0.1%,不过该市场放缓势头不减,显示中国游客的支撑作用正在减弱。该机构维持上年11月底的“卖出”评级和75美元目标价,认为与上年初的表现相若,鉴于该股长期跑输同行,预计将会长期围绕在80美元震荡。首席执行官AlessandroBogliolo在业绩会上表示,中国游客已经成为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因素,他们在美国以及欧洲的消费力不仅仅冠盖全球,同样高于在本土的消费力。为了刺激中国市场,除继续在二、三线城市开设新店外,他表示今年晚些时候,会在中国市场开拓电商,而预计将会主卖银饰等平价产品,但又表示中国消费者对银饰不感冒,唯该系列毛利率更高。四季度,集团毛利率63.8%按年录得10个基点的跌幅,远低于市场预期的64.6%,而全年毛利率则改善70个基点至63.3%,主要受益于更低的产品投入成本和较低的钻石批发销售。扩张平价产品系列是蒂芙尼过去两年,AlessandroBogliolo自2017年上任以来的重点,但是该系列相对尴尬和矛盾,对于毛利率和吸引千禧一代,尤其是迎合当代独立女性消费习惯有利,但是对该品牌常年坚持的高价定位以及爱情、婚恋的价值观则有一定违背。该集团在中国市场至今未推出电商业务,也被分析师认为是想继续维持排他性。丹麦珠宝零售商PandoraA/S(PNDORA.CO)潘多拉和SignetJewelersLtd.(NYSE:SIG)在金融危机后,正是凭借蒂芙尼的陈旧价值观和高价问题,迅猛发展,但是丹麦集团在高速扩张之后,遭遇轻奢行业毕竟的急速放缓之路,过去两年将之前四年的股价巨大涨幅悉数抹平。NoAgency分析师唐小唐在此前的多份报告中持续抨击支持蒂芙尼的品牌价值观与时代相悖,是奢侈品行业的Victoria’sSecret维多利亚的秘密,后者作为全球最大的内衣品牌,在过去三年完全失去消费者支持,成为社会进步的反面教材和零售业的失败教科书。不过他表示,与维多利亚的秘密拥有巨量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来自运动行业的巨头抢夺市场份额不同,珠宝行业的格局较为稳固,门槛更高,因此以蓝色盒子著名全球的蒂芙尼才幸免滑铁卢,而该公司断断续续的改革成效,亦让股价持续剧烈波动中。由于遭遇不同的困难,潘多拉和蒂芙尼过去两年正在相互学习,潘多拉去年10月推出了精简风格的PandoraReflexions系列,而蒂芙尼则开始选用年轻明星作为代言人,并在社交媒体营销放飞自我的文化,同时部分锁链产品亦加重了装饰感。今年底在中国市场推出电商后,潘多拉和蒂芙尼必将在平价产品展开正面对捍。AlessandroBogliolo表示,目前整个奢侈品行业都在迎合千禧文化,同时亦展开了广告战,公司此前的6-7%的营销费率预计未来将会大幅提高200个基点至8-9%,也即意味着双位数增长。对于当前2019财年,蒂芙尼预计销售和同店销售有低个位数增幅,EPS有中个位数增长,唯上半年因高基数和汇率波动利润预计将下滑。周五全天Tiffany&Co.(NYSE:TIF)蒂芙尼股价逆势录得3.15%的大涨报103.21美元,将今年迄今的涨幅扩大至逾28%,大幅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数,但过去12个月则表现相若。
一起惠2019-03-27 09:52:47264 次
3月26日消息,有赞公布2018年度业绩。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额6.85亿港元,同比增长229.3%;毛利2.31亿港元,同比增加784.9%;电商GMV达330亿元,同比增长88%。报告期内,中国有赞亏损约8.39亿港元,主要原因是收购有赞集团以来销售及分销开支、行政开支、摊销无形资产及其他经营开支增加,以及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奖励股份所致。财报显示,2018年新增商家服务分部的营业额约为5.03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约73.5%;自第三方支付服务分部的营业额约为1.54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约22.5%,同比加约12.4%。该增加主要是由于拓展现有第三方支付服务以及收购有赞集团51%股权后业务增长所致。2018年,集团一鸣神州及一般贸易业务正进行战略缩减。截至2018年底,一鸣神州的营业额约为16000港元,同比下跌约为99.7%;一般贸易的营业额约为2700万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约4%,较减少约3800万元,跌幅约为58.5%。而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达到2.12亿港元,同比增加792%。据悉,该项增长主要受商家服务及第三方支付的市场推广开支及销售雇员增加所致。报告称,中国有赞的电商SaaS已经商业化并慢慢踏入一个成熟的阶段。为应对市场的发展,公司希望可以服务更广泛的用户,从单一的商家服务拓展至整个行业生态体系。有赞方面表示,将重视技术对于商家的应用,协助商家在业务端主动寻求技术支持,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同时,公司希望能打通线上及线下,实现门店经营内容、范围、人群全面升级。
一起惠2019-03-27 09:36:03259 次
3月22日消息,一起惠获悉,日前,傲基电商发布2018年年度财报。其财报显示,在2018年报告期内,傲基国际收入50.76亿元,同比增长35.83%;实现营业利润2.865亿元,同比增长7.48%;实现利润总额2.871亿元,同比增长7.96%;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5.58%。报告期末,傲基电商总资产20.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06%;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1.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9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12.98元,较上年末增长29.93%。(傲基电商财报截图)傲基电商方面表示,其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变动较大的主要原因为:在行业增长的背景下,傲基电商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力度,部分品类孵化成熟,收入规模持续保持增长。一起惠了解到,傲基经营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主要通过Amazon、eBay、Wish、速卖通等第三方销售平台以及自建销售网站,把高性价比的中国制造产品直接销售给国外消费者。目前,傲基围绕数码产品、服饰、家居等大类商品,以“自主品牌+综合品类”的品牌结构,利用国内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和成本优势,结合全球巨大的消费级市场,希望借此把带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目前,傲基电商已将累计近60万个SKU的商品销往欧洲、北美、澳洲、中东等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悉,2015年11月16日,出口跨境电商企业傲基电商于今日正式在新三板挂牌。2016年2月16日,深圳市傲基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今天正式在新三板公开发行股票277.78万股,募集资金1亿元,由1名在册股东和8名新增投资者参与认购。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1月,傲基电商发布《于拟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的提示性公告》,宣布退出新三板的计划。傲基电商方面指出,基于公司当前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并综合考虑公司所处发展阶段及长期战略规划等因素,经慎重考虑,拟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
一起惠2019-03-23 09:32:31243 次
阿里云的过去已为人熟知,但外界更关注阿里云的未来。3月21日,2019阿里云峰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是自去年11月阿里云新任总裁张建锋上任后,首次对更名后的“阿里云智能”事业群进行战略解读。单从观感上讲,这场以“十年”为题的发布会并没有太多情感印记。在张建锋的开场演讲中,不论是回忆过去还是设想未来,这位曾经的阿里巴巴CTO语调都没有太多起伏。在他平实的叙述中,阿里云面向下一个十年的目标、定位被逐一抛出:首先是进一步增强阿里巴巴体系内基础设施“云化”的能力:目前阿里巴巴约有60%-70%的流量跑在阿里云的公有云上,还需要1-2年即可实现100%业务上云,最终完成由“阿里云”向“云上的阿里巴巴”的转换。其次是在技术上加大投入。由达摩院在量子计算、机器智能、嵌入式芯片、数据库等核心技术能力对阿里云提供支持,扩大云的技术代差优势。以及划定重点聚焦领域:新零售、新金融、数字政府。如同张建锋示于外界的低调,阿里云也从曾经的高举高打,变为逐渐重新划定边界,甚至“后退一步”。在此次峰会中,张建锋首次明确了阿里云的生态边界:1、阿里云自己将不做SaaS,由合作伙伴来做。2、阿里云将实施“被集成”战略,即:将行业解决方案的搭建、实施、复制交由合作伙伴,阿里云只承担基础设施(IaaS)、技术中间件(PaaS)、数据平台(DaaS)层面的产品技术。阿里云确定的生态边界:蓝色部分的IaaS、技术中间件、DaaS层是要做的,橙色部门的业务PaaS层、SaaS层是不做的。“行业第一”是阿里云在国内云计算市场的显著标签。翻看任意一份有关国内公有云市场份额的统计报告,阿里云都位居头部。张建锋也在演讲中表示,阿里云在国内公有云市场的份额占比,是第二名至第八名之和。但阿里云也在寻求增量,它要避免因为“份额第一”的位置导致战术上的懒惰。在阿里巴巴生态内部,阿里云承载着愈加关键的角色。去年9月,阿里巴巴CEO张勇首次将阿里的商业价值定义为“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在该系统中,阿里云承担着底层技术与系统基础的角色,相当于“阿里巴巴经济体的技术底座”。竞争也在如影随形。同一领域中,诸如华为、新华三、紫光等传统IT厂商在基础设施资源、集成渠道中积累颇深,而腾讯、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在近两年集中投入并且收效显著:腾讯云在2018年收入达91亿元,同比增长100%;百度云虽然在2018年只有33亿元的营收,但它制定了2019年年入百亿元的营收目标。今年1月30日,阿里巴巴发布2019财年Q3财报。财报显示,2018自然年阿里云营收规模达到213.6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大关,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的云服务公司。以退为进“细分领域有无数比我们懂得多的ISV(第三方应用开发商),这种行业应该是ISV引领我们,我们要往后退。”阿里云智能全球生态事业部总经理沈涛对36氪表示。这种战术上的后退实则是为了战略上的前进。此前,在阿里云推进居然之家、银泰等新零售标杆项目时,多采用打穿式做法,从底层云计算资源到上层SaaS应用全部自行完成;但随着行业客户的扩张,特别是遇到诸如汽车、医疗、教育等阿里巴巴不熟悉的行业时,由于场景复杂、需求分散,实施起来成本就会极高。为此,阿里云将发展重心回归至更具商业价值的底层技术、数据模块,再通过合作伙伴的集成打包与渠道下沉,将触角延伸至更多领域。即前文所述的“去SaaS、被集成”。“阿里云’去SaaS’的举措,就和房地产公司宣布自己不做建材家电一样正常。”明道创始人兼CEO任向晖告诉36氪。在任向晖看来,SaaS是云计算服务的下游企业,面临的不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而是产品设计,行业专有知识,软件产品营销等问题,而且根据不同的品类,需要建立的能力组合都不同。这些绝不是阿里云这类的IaaS厂商能够全面覆盖的。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早在贝索斯发展亚马逊时就得以应验。2002年,贝索斯在亚马逊下令“开放所有产品接口”,形成了包含IT基础设施、软件产品、业务系统、亚马逊物流等模块在内的“超级API”。他希望各业务部门及第三方用户都可以像搭建乐高积木一样,灵活地取用各种素材(服务)编排、组装、搭建自己的业务系统。这也是AWS的前身,在往后的十余年里,亚马逊与AWS又陆续开放出超过1000个API接口,这些延伸出的API接口就能与企业用户形成一种正循环效应:企业每多调用一个接口,和亚马逊捆绑得就更紧,也就越离不开亚马逊平台。这也是阿里云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在张勇定义的阿里商业操作系统中,诸如天猫淘宝、支付宝、菜鸟、高德、钉钉等应用,都在逐步以API、SDK的方式模块化,最终以标准接口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以此形成更丰富的应用生态。“我希望你来搭建乐高,也希望你能把你的乐高块(产品能力)拿过来。”一位阿里云内部人士这样形容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如何拿下客户?要想真正拿下客户,除了在技术与生态中明确边界,阿里云还要在行业“knowhow”与渠道拓展下功夫。2018年,原特步集团副总裁兼电商部门总经理肖利华加入阿里巴巴,担任阿里巴巴副总裁以及CEO助理一职,而在昨日的阿里云峰会中,肖利华在张建锋之后的演讲环节登场,他的头衔也多了一个:阿里云智能新零售事业部总经理。作为阿里云重点聚焦的三大行业“新零售、新金融、数字政府”之一,肖利华的职责,便是推动云业务在新零售领域标杆客户的落地。此前,肖利华曾在特步工作过九年时间,从0到1搭建起特步的电商部门,在他的口中,谈论得的更多是网红直播、店效坪效,而不是云计算晦涩的产品和技术。来自一线的经验让肖利华更能贴近零售客户,在他看来,初期的阿里云业务以运算资源的基础板块为主,解决的是企业信息化的问题,汇报对象以企业CTO/CIO为主;但如今随着阿里云与阿里巴巴整个生态体系的协同增多,对于零售客户的服务已延伸至供应链、渠道以及品牌,汇报对象也变成了企业总裁与CEO。“零售客户的本质需求还是业务问题,要有开源、有增量,如果一上来就说云计算、说IT互联网,这些老板是有点怕的,所以沟通方式和路径也和过去有很多不同。”肖利华对36氪说。而在数字政务领域,受制于不同地方政府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千差万别,阿里云的挑战就集中在操作系统的标准化。“我们要搞清楚城市的管理者在关心什么,可能是治理河流污染,可能是想让老百姓的收入提升,然后把客户需求转化为我们可服务的能力。”阿里云智能数字政府事业部总经理许诗军谈到。体现在产品上,阿里云自2016年起开始,逐步在衢州、澳门、吉隆坡等11个城市落地“城市大脑”项目,你可以把这一项目理解为一个操作系统——通过把城市交通、环境等场景数据化后,阿里云在后台搭建起一套标准化的、可被调用的大数据中台,从而对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而在渠道配备上,阿里云还在昨日宣布一项重要举措:将在过去“直销+分销”并行的模式下,进一步增加分销比例,并签下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伟士佳杰中国公司为全国总经销商。从单个订单来看,直销利润显然比分销要高,但沈涛告诉36氪,加大分销比例后,原有部分直销团队将作为能力中心承担辅助集成、咨询类工作,这也与阿里云“被集成”的生态界限相符,属于战略层面的布局。“阿里云与ISV、行业客户的合作不能只看一单一单的利润,而是要形成联合解决方案,在行业中形成影响力。”沈涛表示。
一起惠2019-03-23 09:23:14244 次
3月20日消息,一起惠获悉,美图公司公布2018年全年业绩,战略转型初见成效。2018财年,美图公司总收入减至人民币27.915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8.791亿元。其中,智能手机和电商业务分别亏损约人民币5亿及2亿,预计将在2019年中之前完全关闭以上业务。互联网业务所得收入同比增长26.3%至人民币9.477亿元,毛利大涨134.8%;其中在线广告占人民币6.2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1.9%。美图方面称,盈利大幅增长,主要源自公司业务的战略调整。2018年,美图及时调整了不盈利及重资产的电商和智能手机业务,转型为一家以互联网为重点的轻资产公司,围绕“美和社交”,将美图秀秀应用转型为社交媒体平台。自2018年9月底推出至今,社交化转型极具前景。从而得以释放更多资源投入到“美和社交”战略。美图秀秀月活跃用户数于2019年2月创历史新高,达1.192亿。18年12月,已有接近51%的月活跃用户成为社交用户,美图秀秀平台的图像及视频内容当月实现约80亿的页面浏览量。财报具体亮点:●互联网业务所得收入同比增长26.3%至人民币9.477亿元,毛利大涨134.8%;其中在线广告占人民币6.2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1.9%。●美图秀秀在2018年12月,已有接近51%的月活跃用户成为社交用户,美图秀秀平台的图像及视频内容当月实现约80亿的页面浏览量。●在2018年12月当月,仅推出3个月的美图秀秀社交平台,其图像及视频内容实现约80亿的页面浏览量,展示了社交转型于早期阶段的成功,以及在推动广告收入方面的潜力。●美图秀秀月活跃用户数于2019年2月创历史新高,达1.192亿。●使用美图账号登录的社交用户比例自2018年9月下旬发布时的17%左右增至2019年2月的约50%。●随着公司与小米合作的展开,公司在智能手机的业务正转向轻资产模式,且预计大部分亏损不具有延续性影响。
一起惠2019-03-22 09:36:09242 次
近两年,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偏好转移等因素,导致快时尚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日前,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公布了其2018财年业绩报告:在截至2019年1月31日的12个月内,集团净销售额同比上涨3%至261.4亿欧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提高3%至54.6亿欧元,净利润同比上涨2%至34.4亿欧元。这一数据显示,Inditex集团业绩下滑的趋势未得到改善,仍处在“低个位数增长”的阶段。对比过往财报数据,Inditex集团2015财年全年利润上涨14.9%,2016财年净利润录得10%,2017财年净利润增幅为6.7%,而最新的2018财年只有2%,为近年来的“最低水平”。lnditex集团在报告中,还透露了对于2019财年的预期——集团预计销售额增幅将保持4%-6%,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然认同,至少在未来一年里,“低速增长”局面恐难以扭转。据《电商报》了解,Inditex集团董事长兼CEOPabloIsla曾表示要在2020年之前把集团旗下所有品牌通过电商卖到全球各个市场,之后会对线上平台平台进行优化,增加网购产品可以在线下店铺退货等服务。但报告期内,Inditex集团线上渠道销售额增幅为27%,占总收入的12%,约合32亿欧元,远逊于2017财年41%的强劲增长。而如果只算那些开通了电商的国家市场,电商贡献占比为14%,这比H&M14.5%的电商销售占比稍弱,也低于美国服装行业整体27%的渗透率。值得注意的是,主品牌Zara已在202个市场开通电商。Inditex打算在2020年前,将线下门店库存和电商库存打通。品牌来看,Zara和ZaraHome增长3.3%,创造了180亿欧元的销售额。增长最快的是Pull&Bear——销售增长约6.6%;MassimoDutti销售额增长2.1%;Stradivarius3.6%;Bershka销售增长几乎停滞。两个体量最小的品牌——Oysho增长2.6%,Uterqüe增长4%。事实上,目前全球快时尚行业都在面临寒潮,知名投行摩根大通就从去年开始唱衰快时尚行业,在2018年3月就指出Inditex集团的市值已经降低至2015年的水平。而纵观2018年,NewLook退出中国市场、Topshop宣布停止与中国特许经营合作伙伴的合作,以及最近传出Forever21全面退出中国台湾市场、可能退出法国市场的消息。因此,包括Zara在内,瑞典快时尚品牌H&M和英国快时尚品牌TOPSHOP、NewLook、Gap等都在不断寻找新出路。此次Inditex集团发布最新财报的同时就透露了一些改革新动向,比如,将逐步把ZaraHome并入Zara,Inditex集团主席兼CEOPabloIsla表示远期目标是让ZaraHome成为Zara的第四大业务。另外,Zara品牌下TRF系列将会提供牛仔定制服务。而另一快时尚品牌Gap集团的改革方向则是“分拆重组”。本月初,该集团发布公告称将分拆成两家独立公司,其中一家仅包含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的OldNavy,还有一家尚未命名,但会包括现集团同名品牌Gap、BananaRepublic、Athleta等现有品牌;还公布了一些其他项目的改革举措,包括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关闭230家同名品牌Gap的门店,以进一步优化运营。目前来看,尽管各大快时尚品牌所采取的转型策略各有不同,但是在快时尚遭遇寒冬的情况下,都在不断调整业务布局、适应市场变化,这或许可以为将来的发展争取更多空间。
一起惠返利网2019-03-18 09:41:23328 次
随着旗下品牌矩阵的不断扩大,江南布衣集团内部架构也开始进行调整。国内服饰集团江南布衣昨日晚间发布公告,自2019年3月7日起,吴华婷将接替吴健成为新的首席执行官,吴健则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吴华婷任期为5年,年薪约为114万元人民币以及股票分红。据资料显示,44岁的吴华婷有近21年的零售、互联网的运营管理及投资经验,2011年至2018年为私募股本投资基金VisionKnightCapitalGeneralPartnersLtd.的合伙人。加入VisionKnightCapitalGeneralPartnersLtd.前,吴华婷自2006年起受雇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资深总监。江南布衣集团在声明中表示,吴华婷的加入有助于集团把传统零售行业与互联网思维进行融合,包括店铺体验和终端消费的服务等,更好地向全渠道零售转型。吴健则会把更多精力聚焦在集团整体战略发展方面,同时仍会密切关注核心业务发展。执行董事李琳依旧负责管理设计和研究部门,对设计理念提供指导,把控将合适的产品推向市场。江南布衣去年开始加速扩充旗下品牌组合至10个品牌,分别为以JNBY为主的成熟品牌,包括速写CROQUIS、jnbybyJNBY和less的成长品牌,以及蓬马、JNBYHOME、SAMO、REVERB及LASUMINSOLA所处的新兴品牌,几乎涵盖所有年龄层次的消费者,成为国内拥有最多品牌的时尚服饰集团。随着传统服饰零售市场日渐饱和,多品牌已经成为国内服饰集团普遍采用的布局策略,为更好地突围,江南布衣还在加大对线上业务的开发力度,以适应新消费群体的需求,并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提高会员的忠诚度。有分析认为,此次拥有新零售背景的吴华婷的加入对江南布衣而言是转型升级的第二步棋,在“打造森林”后,现在是“新零售”的卡位竞争。区别于其它国内服饰品牌,江南布衣在新零售方面的试水主要从线上开始,于去年8月推出推出国内服饰首个“先试后买”小程序“不止盒子”。该小程序主打定制化、有新鲜感和想象力的造型搭配推荐服务,推出后首3个月营业额就超过100万元,这意味着江南布衣正从产品的提供者变为服务的提供者。时尚头条网早前在报道中指出,对于服饰零售来说,最贵的东西以前是地段,现在是流量,但未来是粉丝,2018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达5.1亿人,2019年预计将增长至5.5亿人,拥有庞大的消费潜力。在这方面,江南布衣已经成为领跑者。截至去年12月底,江南布衣会员总数已超过310万,其中有260万个来自微信,所贡献的零售额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70%。在过去12个月内任意连续180天内有2次消费以上的活跃会员账户数则从36万增加至39.5万个,其中微信活跃会员账户数达37.6万个,去年全年购买总额超过人民币5000元的会员数则为18.2万个,消费零售额同比大涨近30%,贡献了超过40%的线下渠道零售总额。在多品牌矩阵和线上渠道业绩增长的推动下,江南布衣集团在2019上半财年内的销售额同比大涨22.6%至20.3亿元人民币,期内首次进入20亿俱乐部,毛利率约61.4%,净利润则同比大涨22.1%至3.8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期内,江南布衣来自线上渠道的新品零售额占总零售额的20%,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也从2018上半财年的8.5%增加至10.9%,同比增幅达50%。集团线下渠道的规模也扩大至历史新高,在全球17个国家共有1994家独立实体零售店和161个海外销售点。江南布衣在财报中强调,为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集团在继续按照适度的节奏孵化新品牌,并将多品牌规模化的同时,还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增强国内外的零售网络及优化全渠道互动平台,坚持以粉丝经济为核心,鼓励运营创新,持续不断地为粉丝创造及提供增值服务的场景以提升粉丝体验。从一家街边小店到坐拥10个品牌的服饰集团,江南布衣无疑是中国消费者时尚观进化的引导者见证者,在线上线下业务都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当下,如何打通两个渠道实现质的提升,将成为新挑战。自今年初以来,江南布衣集团股价累计增幅逾30%,目前市值约为78亿港元。
一起惠返利网2019-03-11 09:48:18302 次
2月21日消息,据获悉,美股上市特卖电商唯品会已于今日凌晨发布2018第四季度财务报表。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当季净营收261亿人民币(约合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41亿元增长8.1%;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是6.887亿元(约合1.002亿美元),同比增长2.3%。目前,唯品会已实现连续25季度盈利。季度中,唯品会GMV总额达4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活跃用户增速保持双位数,同比增长13%。截止本季度,唯品会超级VIP会员数达到315万,环比增长38%。据介绍,唯品会以上成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特卖回归成效初显,依托“好货”战略,实现新客、活跃用户和超级VIP用户的全面增长;(2)通过服装穿戴品类占比的增长和特卖的抗周期优势,利润率逆势回升;(3)金融、物流业务持续推进,消费金融业务稳定增长,物流、仓储持续深化布局,为全局发展建立自营基础优势。唯品会首席财务官杨东皓表示:“2018年第四季度,我们看到了效益在健康持续地复苏,这主要归因于我们对高利润服装类别的关注。我们开始将一些低利润品类从自营转移到第三方平台,减少它们对效益的拖累,同时实现了每年15%的稳定GMV增长。我们会继续致力于稳定利润率,从长远来看,旨在提高股东回报率。”据了解,在实践好货战略的过程中,唯品会将运营场景全面围绕“好货”,用“以货找人”的模式转化拉新,在电商去中心化趋势下,通过“以货建场”、“以货找人”重构人货场之间的新关系。具体业务包括:(1)限时特卖频道“唯品快抢”:以品牌爆款、绝对低价为特色,以“单品爆款池”形式,帮助主站有效实现拉新与老客激活,提升唯品会整体ARPU值。(2)深度折扣频道“最后疯抢”:以知名品牌库存清仓与“3折封顶”超低折扣为特色,通过合作、采买、定制等形式获取品牌独家低价货源,以品牌命中客户,以超低价实现转化。值得关注的是,唯品会在全球拥有千余人的专业买手团队,负责精选优质品牌与差异化好货,建立唯品会核心品牌池。而后,唯品会则通过VIP大牌日、品牌巨献、TOP5专场等限时特卖,让用户持续感知特卖优势。唯品会方面表示,特卖的价值在于可以赋能供需两端:(1)帮供给侧优化品牌货品结构:提高供给侧运营效率,为品牌“去库存”提供解决方案;打破品牌销售限制,配合内部流量和外部推广资源,帮助品牌实现市场需求全域覆盖;用大数据引导产品线生产,引导其向年轻化转型。(2)在需求侧赋能消费市场:一方面弥合消费裂缝,挖掘下沉城市优质消费群体消费潜力,一方面帮助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回归好货不贵的消费本质。通过以上两方面赋能,韩都衣舍旗下女装品牌白鹿语在唯品会中已实现年销售额6~7亿元,影儿集团2018年在平台中的年销售额近10亿元。其中,影儿集团在VIP大牌日完成了到6434万销售额,并在当日获得了了300%的新客。据透露,影儿集团2019年在唯品会平台的全年销售目标已经上升为20亿。值得关注的是,除发展既有的电商业务外,唯品会还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2018年11月,唯品会入选《RobecoSAM2019年可持续发展年鉴》,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受到全球主流可持续发展评估机构的认可。截至2018年12月,唯品会累计投入公益资金超过1.68亿元,涵盖公益行业资助、善款捐赠、公益项目运营,累计受益人次超过93万。
一起惠返利网2019-02-21 09:52:00397 次
又到财报季,全球的公司都在赞美中国市场的强劲消费力,一个常在财报里出现的中国元素是“天猫”。雅诗兰黛、欧莱雅和H&M三家公司再次将天猫写入财报,同投资者和分析师分享了它们在阿里生态上的出色商业表现。2月5日,雅诗兰黛集团发布的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上显示,集团业绩优异,净销售额上升7%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40亿美元。亮点之一是,多个季度以来集团在线销售业绩猛增,中国电商渠道的总收入超过中国市场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据了解,这不是雅诗兰黛集团第一次在财报中肯定天猫对明星品牌的带动和对公司业绩的拉动。在雅诗兰黛2018财年第三季度分析师会议上。FabrizioFreda也谈到,由于集团在天猫上表现亮眼,成功拉动集团在整个亚太市场的销售增长。同样,持续将天猫业绩写入财报的还有美妆集团欧莱雅。欧莱雅集团曾在2018财年半年报发布时特意提到了“YSL和GiorgioArmani在天猫的成功入驻拉动了集团在线渠道的业绩增速。”2月7日,欧莱雅集团发布了2018财年年报,肯定了天猫双11对其整个亚太市场生意的提振。“销售额同比增长20.4%至74.06欧元,可比销售同比增幅高达24.1%。四大部门的市场份额都在增加,中国市场消费的需求强劲,高端品牌尤甚,东南亚其他市场也有有意表现。旅游零售也实现加速增长。得益于中国市场天猫双11的成功,四大部门在第四季度都有不俗表现。”欧莱雅集团2018财年年报写道。更早一点的1月30日,H&M发布了2018财年年报。H&M集团表现良好,净收入上升了5%达2104亿瑞典克朗,其中电商业务增长稳进,销售额上升了22%约300亿瑞典克朗,约占集团总销售额14.5%。据悉,虽然近几年快时尚巨头H&M集团在通过创造新品牌来吸引年轻消费者和抓住小众市场,但如何让成熟品牌持续焕发活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H&M看重集团在新兴市场的扩张和数字化业务的转型,集团CEO在本次财报上数次提到了“艰难转型”。“全球的数字化扩张还在继续。H&M继续在现有市场和新兴市场全速扩张。2018财年,H&M的数字化渠道在更多新兴市场扩张,比如印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当然还有重要的中国市场的天猫。”H&M集团2018财年年报写道。2018年3月,H&M集团主品牌H&M登录天猫,也成为最后一个上天猫开店的快时尚品牌。在同年6月底发布的2018财年半年报上,H&M特意提到了爆发式接触到中国消费者的“激动”。“H&M在天猫上的表现非常好,刚上天猫的前2个月,就吸引了上千万的消费者去H&M天猫旗舰店。同时,H&M在天猫上的良好业绩也拉动了H&M在整个中国市场的销售。”2018年6月底,H&M集团发布的2018年财年半年报写道。据了解,阿里巴巴已成为全球品牌财报上的常客,包括星巴克、耐克、蒂芙尼、科蒂、雅诗兰黛、欧莱雅、GUESS、RalphLauren等在内的很多品牌和公司,都把阿里巴巴写入自己的财报当中。星巴克在2018年12月的投资者日上,11次提到阿里巴巴对其数字化转型的价值;HugoBoss在2018年5月的投资者日上5次提到天猫和新零售;UrbanOutfitters在2019财年第三季度分析师会提了8次天猫。天猫和阿里巴巴,也是耐克和H&M财报季上高频出现的“明星”。
一起惠返利网2019-02-13 10:12:54471 次
据天眼查显示,京东27亿收购北京翠宫饭店100%股权。关于此次收购后的具体用途,京东公关副总裁宋旸表示:“就是(用做)办公楼,西边研发人才多,便于招聘。”公开资料显示,北京翠宫饭店成立于1987年,注册资本4.8亿元。本次收购方京东尚科为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雱,此前翠宫饭店的法人为李健。27亿巨资收购只为招人?翠宫饭店的颓势早在几年前就有了明显表现:2013年,翠宫饭店被取消国家旅游局评定的五星级酒店资格。随后的负债率增高和入住率走低更使得其经营状况日下。2017年年底,有知情人士表示,位于北京知春路的翠宫饭店已有闭门谢客传言,当时饭店内部就已有部分工位摆放。2018年12月,翠宫饭店挂牌26亿元出售,而业绩亏损以及高额负债成为被抛售背后的主因:翠宫饭店公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翠宫酒店实现营收1801.78万元,净利润亏损4710.47万元。总资产总计为7.31亿元,负债总计为7.84亿元,所有者权益亏损5361.81万元。2016年度,翠宫饭店总营收为2124.67万元,净利润为亏损3918.24万元。《北京商报》此前报道提到,完成此次出售后,翠宫饭店将改做商用写字楼。但从此次收购完成后显示的公开信息中可以得知,翠宫饭店的经营范围依然包含餐饮业态—经营范围涵盖了销售食品、经营中西餐厅、酒吧和咖啡厅。在持续经营不善的状况下,翠宫饭店的地产价值依然不容忽视。1998年,翠宫饭店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76号开业。正如京东公关副总裁宋旸所说,该地地理位置优越。翠宫饭店西部是高新产业聚集的中关村,东部是主打商务办公的亚运村,而北边则是五道口,五道口向来被称为“宇宙中心”,聚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一众高校,研发人才聚集于此;Google中国研发总部、搜狐总部也位于此处。京东今日晚些时间也就此次收购行为回应:京东集团收购翠宫饭店基于长远布局和发展,未来该项目将改造成以科技研发、商务办公为主,成为京东集团在海淀区产业发展的载体空间。京东加码餐饮背后尽管京东表态收购翠宫饭店主要为商务办公为主,但变更后翠宫饭店的经营范围仍包含销售食品,开设西餐厅等,因此不排除被收购后的翠宫饭店仍保留餐饮业态。其实,在京东与餐饮项目的诸多关联中,因为奶茶妹妹的缘故,因味茶可以说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个。2016年7月,刘强东个人以5亿元的价格投资茶饮品牌因味茶,如今因味茶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开设30余家门店。而到了2018年,京东与餐饮的关联中则增多了一些“科技含量”。2018年1月4日,正值新零售融合业态风头正盛时,京东首家线下生鲜超市“7FRESH”正式开始营业,彼时京东集团副总裁、“7FRESH”总裁王笑松表示,在未来3到5年,京东计划将在全国铺设超过1000家该类门店。4万亿餐饮市场的600家门店多以中小门店为主,在三高一低愈演愈烈的趋势下,小店们越来越难以同有着完善供应链、具备规模优势的连锁餐企竞争。因此,2018年3月,京东新通路宣布正式进军餐饮B2B,宣称要为全国中小餐饮门店构建一条高效透明的供应链,并推出一套集食材供应、食材认证、菜品研发和门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餐饮解决方案。2018年5月,京东表示将要在同年8月推出JOY'S智慧餐厅,把点菜、做菜、传菜等工作全部实现无人化,但随后没有了声音。不过到了2018年11月初,京东X未来餐厅于天津开出,京东方面当时表示X未来餐厅依托X事业部的机器人智能解决方案应用能力、全流程的技术优势、供应链优势等,使智能餐饮解决方案更加成熟并更具可复制性。这间餐厅不少相关技术脱胎于京东智能物流场景,比如在传菜环节,从原来设计的AGV传菜变成了自动驾驶机器人传菜,这样可以有效节约餐厅空间、提升坪效并自主增加传菜范围。2018年年底,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获得由京东领投、绝味食品跟投的1亿元融资,这也是京东战略投资部门在河南股权投资第一单。千味央厨是中国最大的餐饮供应链企业之一,为餐饮、酒店、团体食堂提供供应解决方案,是肯德基、必胜客、麦当劳等品牌的核心供应商2017年销售额达到6.10亿元,净利润近4700万元。此次投资中,京东优势在于零售、物流、数据洞察、技术,而千味央厨的优势是为餐饮提供定制化、小批量柔性化生产,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有优势,双方可以在‘无界零售供应链’方面可以有很大的合作空间。2018年以来,从京东上述在餐饮业的举动可以观察到,京东在餐饮业的布局多以发挥自身在物流、大数据运营等技术层面的优势为主。总体来看,京东在过去的2018年与餐饮有过不少亲密接触,但从京东的整体投资布局来看,餐饮在其中的地位还称不上绝对重要。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京东集团作为投资主体共计参与263起投资并购事件,其中餐饮项目在其中寥寥。而且,和近似体量的美团、滴滴等小巨头的“垂直型”投资布局相比,京东的风格是广撒网型,其投资版图涉及电子商务、企业服务等多个领域,并未对餐饮领域表现出过多重视。其实,除了京东,近年来,餐饮和科技巨头们的互动正变得越来越多,比如阿里口碑的智慧餐厅、腾讯即将推出的“附近的餐厅”、滴滴外卖等,从中可以看出的是,整个餐饮业正逐渐摆脱“低端”、“门槛低”的固有标签,朝着科技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行进,而科技巨头们在技术、数据层面的加持,也使得餐饮业变得性感起来。
一起惠返利网2019-02-12 09:49:11348 次
网易零售的线下步伐正在加速。1月20日,网易考拉全国首家线下旗舰店在杭州湖滨银泰B区正式开业。这是自去年4月之后,网易考拉于杭州开设的第二家线下店,也是其全国首家线下旗舰店。在商品上,除了价格依旧保持线上线下同价以外,湖滨旗舰店还包含了美妆、个护、母婴、轻奢、数码家电、运动服饰等各个热门消费类目的3000多个SKU。这些商品都是依据平台大数据和店铺周边消费者画像分析,从全球数十万款进口商品中选区的,并将根据数据更新不断调整。在体验上,网易考拉线下店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消费者拥有更加舒适体验,该店还开辟出儿童游乐区、电子屏互动区、美妆体验区、数码试用区等多个场景体验区域,将“美好生活”理念与全球优质商品融为一体,让消费者能边逛边看。同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扫码电子互动大屏,直接浏览商品信息,在线下“种草社区”智囊团推荐下精准“剁手”。除此之外,网易考拉湖滨旗舰店还打通了线上线下黑卡会员系统,黑卡会员能在线下享受同样的会员折扣。在结账方面,《联商网》了解到,网易考拉湖滨店中除了跨境展示商品外,其他商品全部可以当场付款拿走,为了方便顾客快速结账,店内还配置了自主付款机器。另外,网易考拉公关经理马莹彬告诉《联商网》,通过前期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发现湖滨商圈周边5公里以西湖景区和商业综合体、医院、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为主,对配送服务的需求度较低,目前实施配送的条件还不成熟。消费者对于购买跨境商品,更注重实际感受,购物心理更加谨慎,我们布局线下店,也是希望让消费者有更好的购物体验。因此,湖滨店将不再提供“美好生活圈”5公里配送服务。事实上,随着媒体及游戏环境的的不确定性增加,零售业务在网易整体业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1月15日发布的网易Q3财报显示,网易2018年第三季度净收入168.55亿元人民币,零售业务实现营收44.59亿元,零售业务占比达到26.4%,比2017年Q3的21.38%提高了5个百分点。相关数据显示,作为网易旗下以跨境业务为主的综合型电商平台,网易考拉已成长为中国领军的跨境电商企业,也是中产群体品质消费入口和国内消费升级风向标。根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网易考拉以26.2%的市场份额,第六次蝉联跨境电商市场份额第一。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丁磊先生指出,以网易考拉为主的电商业务收入增速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未来,加注零售业务,已成必然,这里包含着丁磊再造一个网易的目标。网易考拉CEO张蕾表示,近些年来,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从“买得到”转向“买得好”。在“新消费”背景下,用户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商品,而是一种品质生活方式。网易考拉积极布局线下,是对“新消费”理念的践行。2019年,网易考拉还将继续加码线下,为更多消费者带去集零售、体验、交流为一体的购物场景新体验。最后《联商网》了解到,网易考拉预计将于2019年在全国开设15家线下店,将加速布局线下。
一起惠返利网2019-01-21 09:45:47321 次
作为一块拥有万亿级别市场的大蛋糕,餐饮行业正成为越来越多互联网巨头入侵的下一站。特别是就ToB业务发展来看,以“吃”为核心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其竞争的火热程度可谓有增无减。率先进场的美团、阿里,已将供应链提拔为餐饮业务的重要一环,而后续入局的新玩家,也瞄准了B端商户,探索更多流量变现的可能性。而随着线上线下融合成为餐饮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互联网巨头们的餐饮B端争夺战势必更加激烈。流量的新战场《电商报》记者近日获悉,微信在广州开始内测一项新的功能插件——“附近的餐厅”,其位置在发现栏的“附近的人”下方。“附近的餐厅”分为“美食圈”、“找餐厅”、“我”三个栏目,近似于大众点评与小红书的结合体。这其中的“找餐厅”在功能上类似于大众点评,用户可以通过顶部搜索栏按照一定的条件,搜索适合自己需求的餐厅。同时,在检索出的餐厅页面下方,还附有用户评价及相关公众号文章连接。在2018年10月18日的重大更新中,微信小程序新增了服务分类的快捷导航,彼时餐饮仅仅是其中16个类目之一。此外美食入口下的餐饮分类也过于单一,仅依据菜品做一简单划分,餐饮板块仍不占优势。而在此次内测中,微信将“附近的餐厅”独立为单一小程序,强化了店铺信息展示,并将其放在发现栏这一战略流量入口。不难发现,微信正有意强化自身本地生活服务信息聚合平台的属性,这也符合“微信之父”张小龙在去年1月提出的微信要“探索线下生活”的升级方向。从ToB的战略角度来看,这也可视为自去年组织架构调整以来,腾讯针对微信小程序B端布局的又一步棋。就在去年11月,微信对小程序进行了再次升级,针对“附近的小程序”,新增了分类导航、服务标签、在线客服展示及门店地址页四项新功能,其中“门店地址页”可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内容需绑定真实门店地址,便于用户精准定位。这一功能也被认为腾讯有意依托长期累积的C端用户基础,将更多流量赋能渗透到更多线下商家。相比附近的小程序升级,此次推出餐饮服务,则有了更深层的含义。一来,基于在线餐饮服务具有高频、刚需等特点,在流量增速趋于滞缓、成本持续走高的当下,从本地餐饮服务切入,有助于增强微信及小程序的使用频率,提升微信自身的用户粘性;二来,微信作为微信目前最为倚重的社交产品,随着“附近的餐厅”在商户端的价值进一步体现,包括流量分发、金融等在内的业务也将有更多用武之地。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字节跳动旗下的短视频分享平台“抖音”,于也在部分小吃短视频左下角植入店铺信息、折扣券等功能。联系到今年10月今日头条上线电商平台“值点”、11月今日头条上线“放心购”商品搜索功能、12月抖音全面开放购物车功能等动作,急于借由电商模式找到流量变现道路的今日头条,此次涉足餐饮服务似乎也不足为奇。ToB的新战略不过无论是腾讯还是字节跳动,对于赋能餐饮更多停留在流量扶持层面,目前互联网企业在餐饮市场的竞逐,更多仍集中在在线餐饮外卖市场领域。随着2018年外卖行业整合,如今这一领域的较量,已形成了美团旗下的美团外卖与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双雄对峙的格局。然而对于美团或饿了么而言,单纯做ToC的外卖生意并不具备可持续性。随着双方餐饮业务不断壮大,板块整合提速,两者不约而同转向了争夺B端,从商户掘金的战略路线。2018年10月30日,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发布内部信宣布平台战略升级时,便强调要“聚焦Food+Platform”,以“吃”为核心。美团在其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中还特别指出,作为美团在餐饮供应链方面持续开拓的业务,快驴进货在商户端开展的一系列新业务带来的增长,将成为美团未来的增长新引擎。而作为阿里新零售体系中主打餐饮的两张“王牌”,饿了么与口碑在合并为本地生活服公司后,近期新动作也持续不断。去年12月底,饿了么宣布重启饿了么有菜食材进货平台,并向其线上餐饮商户公布了第三批外卖包装“安心名录”。作为重启“有菜”的第一步,饿了么首先尝试提供外卖包装采购,正是切入了B端供应链的需求。未来,饿了么不乏将B2B业务延伸到上游的生鲜、粮油等采买和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可能性。此外,口碑也将于今年3月开始正式开启商业化,商家在口碑平台使用套餐售卖、手机预点单等服务,须缴纳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率。这意味着在借由免费的打法获得一定市场份额,并完成对餐饮业务的整合后,作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的一环,口碑试图从B端切入,探索有效的盈利模式。与整体餐饮市场规模相比,目前在线外卖餐饮市场规模仍不到零头,互联网企业在线下的渗透率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就微信此次内测而言,建立在社交流量及流量入口的竞争壁垒上,通过“附近的餐厅”入局餐饮领域,对于那些需要借助新渠道吸引客流的中小型餐饮商户而言,吸引力并不小。当然,腾讯更倾向于扮演“连接器”的角色,其“智慧零售”在深度及广度,都与阿里的“新零售”存在不小差别。此外,与阿里的由饿了么、盒马、菜鸟等板块搭建的餐饮新零售布局相比,腾讯在餐饮领域的智慧零售布局仍未成体系,仅依靠微信的流量入口,在赋能商户方面能起到多少杀伤力,目前也仍需要打个问号。
一起惠返利网2019-01-07 09:49:35397 次
快时尚行业正在改变自身游戏规则。继香水业务后,快时尚品牌Zara12月5日发布了首个唇膏系列Ultimatte,定价在7.95-19.95欧元。据悉,该系列以英国彩妆师PatMcGrath为Zara2018秋冬系列广告大片设计的妆容为基础,共有12款高饱和度的哑光口红、8款哑光唇釉、包含三只红色口红的套装以及一款限量版礼盒,仅限官网发售,目前中国官网并未发售。事实上,随着购买主力年轻化趋势形成后,快时尚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以Zara、H&M为代表的快时尚一直在通过扩宽产品线来吸引年轻顾客。2009年,H&M推出过HelloKitty系列的唇彩等彩妆试水,2015年5月更是规模化推出700个SKU的成套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分成了“旗舰”美妆产品、高端产品与环保产品线的化妆品3个产品线。进驻了H&M全球900家店铺和电商网站,还推出了独立的电商网站H&MBeauty。2009年,Forever21推出了自有彩妆品牌Love&Beauty,其美国的线上线下店铺还出售如E.l.f.Beauty、NYX等美妆品牌产品。2010年,Topshop开始做化妆品。2017年,Bershka推出了首个美妆系列BeautybyBershka,该系列共计126个单品,包括眉笔、口红、睫毛膏、高光、指甲油、粉底液、眼影等彩妆等产品。根据英敏特报告《彩妆-2017中国》显示,95%的中国都市女性消费者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口红/唇彩。英敏特预测彩妆市场销售额预计将在2017-2022年间以10.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在2022年达到496.62亿元人民币。快时尚行业无疑是要抓住彩妆这一风口,改变营收下滑这一颓势。根据最新财报数据,在2015年创历史新高后,H&M市场增长便开始呈现稳定的下滑,2017年四季度财报更是录得4%的销售跌幅,同病相怜的Zara日子也不好过,根据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的近6个月内,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3%,毛利率为56.7%,净利润则上涨3%至14.1亿欧元。快时尚行业迫切需要通过加码彩妆来打开市场提高净利,至于能否打开,还是要靠产品说话。
一起惠返利网2018-12-06 10:11:50329 次
随着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超过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很多人都关心华为的收入是否也水涨船高。近日据CNBC报道,华为副董事长EricXu(徐直军)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毫无疑问,公司2018年的营收将超过1000亿美元(实时约合6942亿元)。资料显示,华为2017年的营收是6036亿元人民币(当年计925亿美元)。2018上半年的财报显示,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2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目前华为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同时在5G通信业务上,也与全球数十个国家签订了订单。有专家认为华为在开发与整合前沿技术上的长期研发投入正在逐渐得到回报。作为对比,苹果2018财年的营收为2660亿美元。营收方面,华为和苹果仍保持巨大差距。不过对比国内的科技公司,华为的营收数据还是很好看的。阿里巴巴2018财年的营收为2502.66亿人民币;腾讯2017财年全年收入为2377.60亿人民币。
一起惠返利网2018-12-04 09:53:31273 次
母婴类社区平台宝宝树赴港上市风波再起。11月20日下午,据IFR,宝宝树指引IPO价格定在指导价区间的低端(其每股定价6.80美元至8.80美元),低于资本市场预期。早在11月13日,宝宝树就因推迟IPO新闻发布会,引发舆论关注。据彭博社消息,原定13日在香港举行的IPO新闻发布会,却在中午突然宣布取消了。宝宝树在邮件中表示,取消是由于技术问题,尚不得知何时重新开发布会。不过很快,猎云网获悉,仅1天之后,也就是14日下午,宝宝树于香港重新召开发布会,宣布将于11月27日香港上市。加之此前,宝宝树本计划通过IPO集资10亿美元,但最终仅集资约2亿至3亿美元,减幅最高达八成。这不禁让人产生质疑,作为国内母婴综合社区平台的佼佼者,宝宝树为何推迟IPO发布会,是否意味着其上市信心不足?IPO集资规模骤降,是否意味着资本市场不看好?此外,宝宝树已连续三年亏损,其商业模式和变现能力出现了什么问题?借资本上市的宝宝树,能否冲破财报危机,打一场翻身仗?危机一:连续三年亏损今年6月份,宝宝树申请在香港上市,对于任何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来说,招股书一直大家关注的焦点。11月13日,宝宝树向港交所提交了更新版招股书。然而,财报营收并不理想。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宝宝树总收入为4.1亿元,同比增长12.6%,账面亏损扩大至21亿。不过,由于国际会计准则下优先股公允值计算标准不同,在经营上其实宝宝树在2016年实现扭亏为盈,2017年经调整后净利润达1.38亿元,2018年上半年经调整后溢利超过1.2亿。过去三年,宝宝树的财务数据也不乐观,营收分别为2亿元、5.09亿元、7.29亿元人民币。年度亏损分别为2.86亿元、9.34亿元、9.11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43.2%、-183.3%、-124.9%。宝宝树陷入了“越增长,越亏损”的怪圈。更糟糕的是,宝宝树的总收入增长下滑严重,从2016年的154.9%,降至2017年43.1%,并于今年上半年跌至12.6%。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这都不是什么好消息。除了主要财务数据,招股书还披露宝宝树的一些关键运营数据,只能说“悲喜交织”。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宝宝树的平均每月活跃用户数量几乎减半,腰斩至8950万,而去年同期为1.77亿。这主要由于PC端及WAP端平均月活用户数量下降造成,该数据从2017年上半年为1.60亿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7200万。宝宝树表示,这主要是PC端热门搜索引擎采用的算法变更影响排名所致。不过根据最新招股书,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三个月内,宝宝树平均月活用户增长至1.75亿。危机二:移动端乏力,拉新能力不足目前,宝宝树移动端月活用户仅占2成,在整个市场All-in移动端的时候,宝宝树面临巨大挑战。虽说宝宝树是从PC端起家,PC及WAP端用户基数大,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宝宝树较难在移动端留住现有客户,无法快速吸引新用户。当移动端互动的用户减少,势必影响宝宝树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宝宝树的平均月活用户为8950万,其中,手机应用程序端用户为1600万,PC及WAP端用户为7280万。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宝宝树的手机端月活用户占总用户的两成不到。如今,PC互联网几乎没有红利可言,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也在消失。宝宝树作为垂直电商,虽说早已进入移动互联网入口,但没有把握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早在2012年初,据宝宝树高层透露他们把80%、90%的人力物力资源放在了移动端,并于2012年中向移动端迁移。可以说宝宝树并没有错失移动互联网入口,甚至提前进行了布局。然而,即使早早入场,宝宝树也并没有充分将其庞大的宝妈数量迁移至移动端。如今对于各大电商,移动端消费占比早已过半,不少甚至高达八九成。现在宝宝树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提前让宝妈宝爸习惯在移动端消费,后期则很难从移动电商丛林中突围。不过,宝宝树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经营旗下微信公众号,定期登载相关文章和博客内容,吸引微信流量,并将流量再引导至WAP及移动端。只不过,在微信订阅号红利面临天花板时,宝宝树能否在微信上取得突破?这样的新模式又能否为其移动端导流,依然是个问号。危机三:现金流及盈利模式不稳定在营收构成上,宝宝树主要靠广告、电商(直销和平台)、知识付费三部分。其中,绝大多数收入来自少数主要广告客户,这使得宝宝树的现金流及盈利具有不稳定性。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宝宝树的广告及知识付费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77.8%,其中广告收入为2.98亿,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73.2%。电商收入在2018年上半年则缩水至半,从去年的营收主力“退居二线”。2018年上半年,宝宝树电商收入为9000万,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2.2%,去年同期为1.84亿,占总营收50.8%。宝宝树平台虽聚拢了大量宝妈宝爸,但平台变现能力不足。宝宝树给了新手爸妈一个类似于育婴百科一样的功能,从怀孕、生产到育儿这几个阶段上,宝爸宝妈们都能从中找到育儿道路上的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知识锦囊。可以说,宝宝树形成了一个育婴社区交流平台。在北京母婴服务协会会长李伟看来,宝宝树是一家数据公司,玩的是粉丝经济,“与其说宝宝树是一个母婴公司,不如说它更多地应该是一个数据平台,它解决的痛点就是宝妈在社区论坛的经验分享,进而形成粉丝经济,母婴类社区平台对母婴行业起到一定推广作用。”然而,玩粉丝经济的宝宝树通过电商变现的商业模式也在经受各方面的挑战。蜜芽、贝贝网这类垂直母婴电商早已布局,京东、阿里等电商巨头也凭借其综合电商的口碑和实力,让宝宝树这样的垂直电商很难超越。不过上市前夕,宝宝树接下了阿里巴巴抛来的橄榄枝。今年6月,宝宝树获得来自阿里巴巴战略融资,投后估值约140亿元。据悉,双方将开展在电商、C2M(CustomertoMaker)、广告营销、知识付费、新零售、线上线下母婴场景等多个层面的大规模深层合作。如此一来,宝宝树庞大的母婴数据库不仅可以为阿里所用,弥补其在母婴社区、教育、知识付费等领域的空白;宝宝树也可以通过与阿里在电商业务方面的整合来减少运营成本,增加其商业能力。除阿里巴巴外,宝宝树的明星投资者还包括复星集团。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曾直言,有两样事情最刺激消费:买房和生孩子,宝宝树无疑抓住了后者巨大的消费群体。宝宝树创始人兼CEO王怀南表示,在复星、好未来等一系列战略合作伙伴的推动下,宝宝树获得了高速发展,而引入阿里巴巴集团,则更好的释放了宝宝树的商业能力。策略调整:降低垂直电商比重,押注内容面对增长乏力的电商业务,宝宝树似乎已经意识到,在母婴电商领域,与综合电商正面硬扛,恐怕只有死路一条。有关垂直电商“生死”的讨论从2012年继续到2015年,再延续到了2017年。维棉网、品聚网、初刻等垂直电商早已淡出视线之外,成功IPO的聚美优品、唯品会等也成为讨论的焦点。早在2011年前后,平台型电商碾压垂直B2C的案例就在母婴市场发生。2010年京东、当当、1号店等上线母婴频道,并于当年先后宣布超过红孩子(京东和当当月销售额已过亿元);反观红孩子,2009年销售额20亿元,2010年和2011年均为15亿元(母婴用品约占55%)。2010年出现下滑,2011年勉强持平。这也不禁让外界质疑,在母婴这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为什么这样一家营收数亿,用户数亿的母婴巨头,直到现在还是亏损?母婴电商看似繁荣的背后有什么问题?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和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家长舍得为孩子花钱,这也让母婴市场迎来了一个发展新高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约3877.5亿元,环比增长32.3%,约占全年网络零售总额的5.4%。同时随着用户消费理念升级,和消费能力的增加,母婴行业发展越来越细分化,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将继续扩大,到2020年预测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达到6637.2亿元,增速15.2%。互联网母婴渗透率超全网网民增长速度,稳定增长,达5.8%。然而,即使市场潜力巨大,在高度标准化的母婴产品战场上,面对拥有流量、品牌、用户和资金优势的综合型电商,垂直电商几乎无力反抗,节节败退。宝宝树同样面临着用户群小、销量小的问题,这意味着其很难大幅缩减成本,只能“开源”提高毛利,进行自救。11月13日更新版的招股书也印证了宝宝树的战略改变——精简电商业务的营收。截至2018年9月30日,宝宝树电商部分收入占比较2017年同期减少28%,存货成本从2017年上半年的68.2%,缩减至2018年上半年的43.3%。对此,宝宝树表示,这是由于变现策略的调整。宝宝树目前专注于在数据及数据分析能力方面的新变现策略——通过进一步扩大广告业务,实现更大规模的经济效应和更强的新变现模式,如C2M及知识付费,同时精简总体电商业务,以降低后端运营成本,提高效率。电商方面,宝宝树与天猫平台的合作已经从2018年10月12日开始正式启动,用户的宝宝树账号和天猫账号也进行了打通。通过后台数据分析,用户的转化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内容方面,宝宝树于2015年开始尝试知识付费,虽然目前收入占比较低,但呈增长态势,增速138%,符合当下的知识付费热潮。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知识付费收入为1881万,占总营收比例为4.6%,去年同期为790万,占总营收2.2%。可以看到,宝宝树正试图在综合电商、母婴垂直电商巨头,甚至姑表亲家等“过来人”的经验中杀出血路。宝宝树尝试了很多新模式,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只是这种效果能持续多久,依然需要时间的检验。11月27日,备受关注的宝宝树就要赴港上市了。11年的创业之路最终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不仅是对宝宝树的检验,也是对整个母婴市场的考验。
一起惠返利网2018-11-26 10:00:05342 次
昨夜,海淘电商平台洋码头宣布下架意大利奢侈品品牌Dolce&Gabbana(杜嘉班纳)所有商品。随后,在天猫、考拉、小红书等多家电商平台中键入杜嘉班纳相关关键词,发现均已无法搜索到该品牌任何商品。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在朋友圈表示,“行动才是态度!洋码头已下架5.8万个DG商品……尊重消费者才是基本的商业道德。”据了解到,11月20日,杜嘉班纳联合创始人兼创意总监StefanoGabbana在Instagram与网友的对话被曝光,对话中,Gabbana指责公开称中国是“Countryof(shit)”和“无知肮脏恶臭匪帮”。另外,杜嘉班纳为此次时装秀拍摄了一则广告也涉嫌辱华。在这个名为《起筷吃饭》的广告片中,一位亚裔面孔的模特用筷子吃披萨,动作怪异,一脸茫然,旁白用别扭的中式发音和傲慢的口气“指导”女主角吃饭,这则广告原本的主旨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意大利饮食结合,但整体给人留下华人刻板印象和歧视华人的想法。2018年,杜嘉班纳任命迪丽热巴、王俊凯等当红明星代言和走秀,并邀请韩火火、Fil小白、gogoboi等时尚红人KOL来为新品做营销。事件发生后,原定的大秀活动取消,迪丽热巴、王俊凯相继宣布与Dolce&Gabbana解约。杜嘉班纳最新财报显示,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7/2018财年里,杜嘉班纳母公司实现营收12.90亿欧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1.56亿欧元,均较上一财年出现下降。近两年,杜嘉班纳一直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中国市场方面,杜嘉班纳曾邀请多名中国流量明星走秀,并签约王俊凯和迪丽热巴为亚太区品牌大使。天眼查数据显示,多喜佳伴纳服饰商业(上海)有限公司是杜嘉班纳的中国子公司,在过去两年间,曾因售假、质量问题等被行政处罚3次。
一起惠返利网2018-11-22 10:01:10339 次
从明确否认到正式入局,京东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几个月前,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京东物流的战略核心是以仓配供应链服务为主,而不是做快递,论快递,TOP级的是顺丰。”彼时京东物流推出了无界电子面单,对外解释表示“是为了提高快递企业的效率。”然而短短几个月后,京东一改此前说法,沿着此前的否认的方向狂奔。10月18日,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在2018年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宣布,京东物流个人快递业务正式上线。除了有多款细分产品之外,还推出了微笑面单、丢一赔九等措施。此外,京东快递还提供保价服务,保费为保价金额的千分之三。王振辉称,这项新业务的揽收范围目前还只限于北上广三地,不过寄送目的地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区域,2019年起,揽收范围将逐步扩大至全国。个人快递市场上,已上市的有顺丰、三通一达、百世、德邦,加上今年7月宣布从物流转型做快递的德邦快递,如今京东一改姿态强势入局,个人快递市场的竞争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一位物流行业人士认为,“京东每个市场都是切成豆腐块”,“顺丰主做B2B,可以切走一部分他的个人快递业务,把三通一达升级的部分也切走一部分”。这显露了出京东蚕食物流业全链条的野心。京东的算盘在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物流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17年2月13日,国家邮政局规划打造“快递航母”,到2020年形成3家~4家年业务量超百亿件或年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快递企业集团,培育2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快递品牌。刘强东此前接受采访也多次表示“未来只会存在两家快递公司,京东和顺丰”。政策层面对于物流业的支持使得这几年无论通达系还是顺风都在持续加码,对京东来说,无论是出于主营电商业务,还是京东物流独立自身业绩的考量,以京东如今所构建的庞大物流体系,都有必要继续在物流行业继续深耕和发力。而相比过去几年,京东物流也早已从那个完成自营电商交付的工具进化为一个商业化运作的物流服务平台。根据京东方面数据,当前京东在全国运营着521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1160万平方米,同时京东拥有近12万的配送员工,这些都相应构成了京东物流对外扩张的资本。互联网分析师唐欣向蓝鲸TMT分析,个人快递业务整体规模不大,恰恰是一个合适的突破口,并不会对京东造成太大压力。并且目前的快递业务也只是集中于大城市,也是京东较为有把握的进行突破的地域。从目前京东物流所开放的范围来看,仅限于北上广三地,作为试点,三大一线城市的尝试基本可以证明京东物流的运力上是否足以支持内外部的物流服务。如果北上广三地其配送能力能赶得上,其余二三线城市的问题就不会太大。此外,京东自身的电商业务增长速度减缓,很难充分利用物流资源。在这个背景下,将一部分富余运力放在C端来做一些尝试和探索,是京东物流的一个可行的思路。“进军个人快递,这将帮助京东在不增加运营成本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现金流。”一位泛海证券分析师向记者如是称。王振辉在全球智能物流大会上也提到,目前京东物流的第三方商家收入业务占比只在20%左右,而京东物流从快递的体量上还无法和其他主流快递公司相比,其快递网点的脚步也从依附于电商的发展,所以外部需求占比的提升,几乎是必然的。对标顺丰?10月18日,京东物流当天正式宣布进军“个人快递”业务后,行业多有议论“京东是冲着顺丰去的”,很多媒体也以此为话题讨论。虽然可能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不过就定位而言,京东物流进军个人快递业务,的确与顺丰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此外,京东在对外表述上提出了一个“顺丰的服务,四通的价格”,这种口号,在外界看来,几乎是瞄着顺丰去的。此前,一位京东物流的高管对外称“京东快递的定价比顺丰便宜了不是一点儿。”以广州寄往北京等异地件为例,京东快递的价格为17-18元,顺丰为18-23元。王振辉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没有正面回答京东快递的竞争对手是谁。“我们觉得这个市场还是非常大的,京东物流从开放的第一天,其实就在考虑竞争对手是谁,但是从我们角度,事实上考虑更多的还是想把体验先做好,而不是去考虑竞争对手是谁,因为竞争对手是消费者去选择的。”但京东快递的定位,已然为其对标了竞争对手。分析来看,三通一达快递90%以电商件为主,仅有10%的个人件,顺丰大部分是商务件,个人快递发货量有限,即使发货,大部分也是电商退货件。对京东来说,其机会或在于短途,价格上可以抢走顺丰一部分客户,也可以以略高于“通达系”的价格,通过服务品质夺得他们的中高端客户。“如果比拼的是航空件,例如同样是北京发广州的商务件,以走航空货运为例,顺丰拥有40多架全货机,而京东只能通过航空公司或货运代理走客机腹舱资源运输,产品时效是否能够打平甚至打赢顺丰,目前这还很难说。”王振辉坦言。物流行业分析师丁威也向记者表示,京东物流拥有电商流量池,在商务物流上优势巨大,引入个人业务后,可进一步降低边际成本、提高边际收益,但京东物流的自身特点以仓储B2C为主要支撑,在接入C端业务后,难免面临着构建物流体系以实现点到点个人揽收能力的多重考验。京东物流以仓配供应链服务为主,其主要的业务环节为“仓储-运输-配送”,在这个过程中,京东物流的优势在仓配供应链方面,针对以个人快递业务为代表的C端配送服务,即多点对多点的物流,优势不大。论速度,顺丰已经能做到当天或者隔天,京东快递的优势应该是在体验上,也就是基于京东平台和app的细分服务上。“相比之下,顺丰深耕快递市场多年,已经开始向同城即时配送领域进军,在与通达系快递企业竞争过程中形成了市场认知,但顺丰每一票配送的边际成本较高。”上述分析师向记者分析。但值得注意的是,除过顺丰在中高端业务这一个对手之外,通达系内部也在出现差异化,中通、韵达等市场份额增长较快的公司正在加速直营化,以及加大对物流服务质量的投入。通达系各个企业也开始学顺丰,买飞机、提升时效性、从成本策略渐渐往服务策略靠拢。以中通为例,中通近年来开始与云南的航空公司合作,开发了发往各省会城市的航空专线。通达系的老大中通,正在对顺丰发起挑战。圆通在“通达系”中率先成立航空公司。从这个角度而言,通达系也正在改善过度依赖平价电商件的单一订单来源,存在向高端市场迈进的动机。对于京东而言,前路上的未知对手还有很多。成本困局与变数互联网分析师唐欣认为,既能做到优质,又要做到低价,那只能不求利润,甚至补贴。所以要看京东是否肯为了切入这一市场而不惜成本。丁威也向记者表示,京东物流的模式难点在于如何控制成本,仓储成本或许能产生规模效应,但直营模式下,人力成本只会随着业务的扩张而继续增加。京东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中显示,京东物流等新业务的亏损达到24.2亿元,同比扩大了6倍,而在2017年上半年的亏损额仅为3.8亿元。显然京东很难走大幅补贴的路线。而且市场当前随着物流总额增速放缓,快递行业的利润率整体在压缩。据此前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快递行业的毛利率已经从2007年的约30%的水平,下降到了目前的5%-10%。为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不少快递公司把价格定的越来越低。“京东的这个市场定位策略,如果真的能得到有效实施,那对于个人快递市场肯定会有较大的冲击。”互联网从业人士葛甲认为。对于行业来说,京东此时入局,固然战略上考量有据。使顺丰横据高端市场的压力陡增,通达系中通等上升也遭遇强敌,纵使渠道有所差异,各方路径暂时重叠较少,但个人快递业务将作为一个开端,从此切入、形成用户品牌认同并形成大规模盈利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尝试成功,快递业格局必然有所分化。唐欣认为,在这种条件下,京东物流建立的初衷就是在赌未来。是建立在京东未来电商业务高速发展和传统物流的体验产生瓶颈的预判之上的。而这两个预判,目前并没有很明显的发生。对于京东物流来书,未来存在的变数还有很大。
一起惠返利网2018-10-24 10:20:26313 次
往年经典的天猫京东二选一,今年生生被抢戏。日前有多个品牌企业爆料称,天猫这次把枪口瞄准了社交电商的先驱拼多多。“天猫相关工作人员正在和部分商家进行沟通,要求商家降低对拼多多即将展开的双十活动的参与力度。”某商家透露,天猫小二一直在关注品牌在拼多多活动会场的情况,已有商家下架了爆款商品,同时保证其他商品不会低于天猫售价。同时,部分商家因此事在和拼多多负责人进行沟通,拼多多负责人回复称:“周年庆活动已经开始,所有商品都锁定在会场内,无权下架。”经过比对观察得知,截至发稿,已有多个服装品牌开始“消失”在拼多多的“双十”促销会场中。针对此事,询问了拼多多,其官方暂未做出回应。同时,阿里公关部经过内部确认后,回复称“纯属虚构”。对此,向多个参加拼多多“双十”活动的商家了解了情况。有商家表示,来自天猫方面的压力多少会有一些,但“没那么严重”。亦有商家称,天猫开始对品牌商进行“扫荡”,无论商家今年是否已报名拼多多的"双十"活动,天猫都勒令禁止其参与太多。“尤其是双11这样的节骨眼儿上,谁都不想节外生枝。”“商家们都在不停讨论,想各种办法应对。毕竟从商家的角度来说,每一个渠道都不想放弃。天猫小二直接找到总部领导那里,但拼多多的活动会场已经锁定库存,我们实在很难办。”上述品牌商说道。也有另一位母婴行业的商家表示,目前并没有收到天猫不允许商家参加拼多多“双十”活动的消息。据他介绍,拼多多双十活动要求商家在历史活动最低价的基础上再打折扣,商家报名之后,系统会自动测算,然后给出商品的活动价格。该商家还表示,品牌也参加了天猫双11活动。“现在的流量太分散了,同时参加两个活动,对我们的影响不大。”“‘二选一’可能变为‘三选一’了。不过目前很多品牌在拼多多上的销量相对较少,主要利用库存和尾货吸引价格敏感型的用户。再加上双11在即,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言而喻,很多品牌做出选择也是正常。”一位爆料人说道。天猫官方发布的双11作战表显示,十月是品牌双11备战阶段的“蓄水期”,品牌在十月上旬开始进行预售申报,提交会场素材,跟进货品并重点进行粉丝运营。同时,2018年双11的预售将从10月20日就正式开始。“拼多多的‘双十’活动在10月16号结束,阿里可能也会担心双11被‘截胡’,毕竟预售开始前很多品牌就要锁定库存了。”一位同时参加双十和双11活动的品牌负责人表示,拼多多的“双十”大促若能形成规模,无论是从商家角度还是消费者角度出发,都会对双11造成一些影响。实际上,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拼多多的双十活动并非首次进行。而往年2选1的冲突也并未发生在拼多多身上,这次因何显得如此激烈?分析人士认为,天猫双11今年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借助新零售的势头,天猫对今年双11创造新高势在必得。但反观今年上半年大促,各个传统电商平台表现差强人意,流量悉数被社交电商分噬,以至于今年双11之前,大型综合电商平台均感受到空前的压力。显然,拼多多作为社交电商的一枝独秀,其上市和迅速成长仿佛在阿里的铜墙铁壁中撕开了一个口子。解锁GMV超过1000亿元的成就,阿里用了10年时间,京东用了6年时间,而拼多多只用了不到3年。拼多多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12个月,拼多多平台GMV已达26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3%;拼多多2018年Q2平均月活用户数为1.95亿,较去年同期的3280万增长495%。同时,阿里2018财年Q1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12个月,年度活跃消费者增加2400万至5.76亿,移动月度活跃用户达到6.34亿。一位从业多年的电商操盘手表示,从体量上看,拼多多的GMV规模和用户数尚不可与阿里同日而语,但拼多多的崛起速度已超过了阿里的预想。拼多多、云集、贝店等多个社交电商平台在微信消费生态的闭环里,借助社交裂变和分享玩法迅速成长,微信庞大的流量和用户蕴藏着消费机会。但是微信和淘宝互建护城河,防止商品信息和用户信息的互通和流动,阿里无法直接参与到新的流量红利期中。面对一个新的流量池和增长市场,阿里虽无法直接进入,但不会无动于衷。历年,品牌“二选一”的难题主要集中在天猫京东两大巨头中间,但今年拼多多突然出现在这道选择题中,并未让很多品牌商感到意外。“比预想的来得快了一些。或许是因为阿里再清楚不过拼多多的‘套路’了。拼多多平台上的商家很像早期的淘宝店主,有了淘宝发展史参照,拼多多也会更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规避哪些坑——解决假货问题、增加品牌入驻。除了京东,拼多多借助微信生态的裂变和社交红利也开始让阿里防备。”一位移动电商从业者分析道。阿里生态内虽有成熟的商品交易环节,但是却没有流量裂变的环境。在社交电商崛起和微信生态不断涌出消费流量的背景下,拼多多和天猫淘宝之间的微妙变化也值得业界继续关注。
一起惠返利网2018-10-11 10:04:09315 次
美团点评(3690.HK,以下简称美团)发布2018年中期报告,这也是美团继9月20日上市以来披露的首份财报。财报显示美团上半年营收263亿元人民币,净亏损288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亏损42亿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美团交易金额已达到2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6%,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91.2%。其中除交易金额较2017年同期实现55.6%的增长外,截至2018年上半年的前十二个月,美团年度交易用户总数达3.57亿人,较2017年同期增长30%。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达21.4笔,较2017年同期的15.5笔增长了38.1%。此外,截至2018年上半年的前十二个月,美团在线活跃商家数为510万,较2017年同期增长了51.6%。按具体业务划分:财报显示,美团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从2017年同期的138亿元增长91.2%至2018年上半年的263亿元;毛利总额实现61亿元,继续在餐饮外卖及到店、酒店及旅游等核心业务上实现毛利率改善。2018年上半年,美团餐饮外卖总交易金额由2017年同期的623亿元增长97%至2018年上半年的1227亿元。而餐饮外卖业务实现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90.9%;实现毛利19亿元,增幅达141.5%;日均交易笔数2018年上半年较2017年同期增长81.1%,达到1530万笔。由于配送网络持续扩大,订单密度提升及人工智能调度系统优化,配送人工成本进一步下降,毛利率扩大至12.2%,2017年同期则为9.6%。到店及酒旅业务总交易金额为828亿元,去年同期为749亿元,增长10.6%。收入为68亿元,同比增长44.1%;毛利由2017年同期的42亿元增长至2018年上半年的61亿元,增幅45.2%;国内酒店间夜量较2017年上半年同期增长49%。这两大业务的营收占总体营收的比重为86.44%,成为美团营收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此外,2018上半年,美团新业务及其他总交易额为263亿元,去年同期为118亿元,同比增长123.1%。收入同比增长达419.0%,达到了36亿元。目前,美团向商家提供的服务已拓展至云端ERP系统、B2B食材供应链解决方案等,以上新业务可发挥在餐饮外卖及到店餐厅服务中与商家建立的关系优势,进一步形成商家与平台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美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触角已延伸至生鲜超市及其他非餐饮外卖服务,如闪购、摩拜单车及作为业务探索的试点网约车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完善的“Online-Offline”生态链。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在排除优先股的特殊会计处理后,美团经调整后的亏损净额为42亿元,导致亏损的主要因素是美团持续加大投资新业务。美团点评财报还公布了薪酬支出,2018年上半年,薪酬开支总额超过65亿元,全职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研发方面,研发开支达到了2018年上半年的31亿元,去年同期为15亿元,增长109.9%,主要由于支持业务增长的研发人数增加及研发人员平均工资及福利增加,令员工福利开支由2017年上半年的14亿元增至2018年上半年的29亿元。9月20日在香港上市的美团点评股价一直备受关注。美团点评昨日收盘已跌破发行价69港币,午后跌幅一度逼近5%,今日美团点评收盘报67.000港元,股价持续下跌,总市值3679亿港元,市值仍在小米之前,位于BAT之后。
一起惠2018-09-29 09:01:37306 次
81-100/535 记录5/27 页首页上一页12345678...27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