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
11月6日,一条广告片在国外火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脱下裤子,倾情代言了一只抽水马桶。广告里,一排排面无表情的人坐在马桶上听「老大哥」训话:你们蹲马桶的方式只有一种,它的存在就是要让你们觉得自己又蠢又羞耻。蹲马桶还能自信满满是不被允许的!这么阴森灰暗的气氛里,本尼戴着墨镜登场了。他抡起手里的铁锤,敲出与众不同的黑色马桶,然后二话不说开始脱裤子,以一副人生赢家的模样演示马桶可以反着蹲,还可以帅出天际。最后的结果是「老大哥」气到爆炸,本尼用一个另类的蹲马桶姿势拯救了全人类。这条翻拍自苹果家喻户晓的经典广告「1984」的视频,目前在YouTube上已有超过77万播放量。不过这支片子其实是卷福参加喜剧综艺节目《周六夜现场》(SNL)的其中一段表演,并非商业广告。虽然只是「被迫出镜」,科勒牌马桶也完全没有浪费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惊喜热点。这个美国卫浴品牌在社交网络上马上做出了回应:这么酷的马桶都被你们发现了,「看来我们产品研发部门有人泄密了。」随后科勒po出一张自家CEO身着西装墨镜,以同样的姿势反着坐在黑啾啾的马桶上的图片。在Facebook上,这张顺势恶搞的照片引来6700人点赞,接近250条评论。科勒公司的品牌管理总监ElizabethBrady澄清说,这并不是他们给SNL投放的广告,「对公司来说这确实是个惊喜……我们也很享受调侃自家CEO的这个过程。」而从评论看,科勒公司的机智自嘲也赢得了网友的好感。这次事件也勾起了很多人的怀旧情绪,要把苹果的原版广告翻出来再细细品味。苹果经典广告「1984」以小说《1984》为背景拍摄,在当时寓意着苹果对个人电脑界「霸主」IBM的挑战。广告出街三个月内,促使苹果的Machintosh售出1.5亿美元。它为苹果塑造了叛逆、创新的形象,也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商业广告。有趣的是,在今天的科技界,苹果已经从当年抡锤闹革命的小妹变成了训话的「老大哥」。三十多年以来,从摩托罗拉、HTC到乐视手机,甚至是冰淇淋品牌Ben&Jerry’s和选秀节目《XFactor》,不少品牌都主动翻拍这个经典广告。不过一个本意为颠覆和创新的广告,却被后来者们反复模仿借鉴,多少有些讽刺呢。
昨日,有消息称:滴滴出行计划裁员,1000人将面临失业。有媒体称,滴滴此次的裁员计划始于跟Uber中国的合并,在与Uber中国合并前,滴滴有6000人左右,Uber中国有接近1000人。因此,目前的滴滴是一支7000人规模的团队,即便没有资金压力,两家业务类似的公司合并后,势必会产生很多重复岗位,如果不能开辟出新的业务,那么人员结构优化是势在必行的。此外,该媒体称尽管这次裁员还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事实上它早有预兆:11月9日,滴滴出行宣布,已经与150多家出租车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网约车与出租车相互融合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推动出租车行业加速转型升级,提高司机收入和运营效率,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对此,网易科技就此事向滴滴核实,滴滴资深副总裁陶然表示个别网上关于“据说,仅仅是据说”的“滴滴要裁员”的传言,纯属无稽之谈。滴滴在北京上地扩增的新办公楼即将启用,欢迎大家到时候来参观。
又到了周五晚上,前天的口红盘点推送中,不少宝宝好奇雅诗兰黛的口红是怎么做到不到200RMB一只的,其实在日上免税店的口红套装促销,经常有这么美好的价格。所以今天转载了「精明败家女」的一篇文章,她非常认真地比较过日上免税店中买什么最便宜,无论是你还是朋友要出境,都可以按照这篇攻略买买买。她是我一直在关注的实用型护肤博主,上海交大硕士,前奢侈品公关,金牛座资深剁手党,审美好而且总能找到最低价,订阅她的这些日子里,我一直在愉快的剁手,推荐各位关注。日上免税店简单来说是是个价格超划算的商店,里面大都是中高端品牌,只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2、T3航站楼)、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有,位置是在出了海关、过了安检之后的国际航班候机区,必须是乘坐国际航班的人才能购买。在出境的时候你选好东西、告知收银员回程航班,她会给你打出来一个商品清单,此时你可以把你选好的东西付款带走,也可以等着回国的时候下了飞机过了海关、凭单据再去交钱取货。我比较推荐后者的做法,原因如下:1.节省行李空间、减轻行李重量在国外的时候肯定还得买买买,何必还没出国呢就让行李多起来?2.节约金钱比如你出国后发现在日上某件东西买贵了,就可以在国外买了它,回国取货时跟收银员说这件你不买了,也不会收你什么退货金之类的。而且日上免税店还常年有95折的打折券(以前是纸质的,从2014年改成了电子版二维码的了),如果你是跟团的话,导游会给大家发;如果不跟团,你也可以从万能的淘宝上花几分钱一毛钱买到,在日上付钱的时候拿出来让收银员扫一下就可以打95折了。口红篇TomFord唇膏大陆专柜430元,日上294元TomFord这个名字来源于她的品牌的创始人TomFord先生,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懂时尚的人,曾经在Gucci做过创意总监,后来掌管过YSL,在2006年创办了自己的品牌TomFord。可能因为TomFord的时尚背景,同名的唇膏也是大气时尚、逼格满满,唇膏的膏体细腻柔滑,遮盖力和持久力也很棒,颜色也是超级多。大家在微博、youtube等能搜到很多试色的功课。后来他们又推出了哑光唇膏,不像一般的哑光唇膏那么干,质地绵密丝滑,非常惊艳!TomFord也非常懂市场营销,2014年推出了50支lipsandboys唇膏,每支唇膏的名字都是男生名,比如Micheal、Tomas等。非常感人的是,这些名字,都是来源于TomFord的亲人、朋友等等。比如Alexander是TomFord的儿子,Richard是TomFord的爱人……TF的黑管唇膏在美国都要卖55刀一支,在日上才卖294元一支!这还是没用95折券呢。如果你觉得迪奥、兰蔻之流的唇膏太大众化,不妨尝试一下TF唇膏,更加高冷,逼格更高。纪梵希高级定制唇膏(小羊皮)大陆专柜355元,日上205元这款唇膏外面包裹的是黑色压纹小羊皮,配着银色的管身和铆钉装饰,干脆利落又优雅大气,简直是出门补妆的装逼利器。颜色浓郁,显色度好。但是,这款唇膏的质地略干,涂到嘴唇上是半哑光的妆感,所以上妆前一定要涂好润唇膏,否则这口红直接涂上去会效果很差。在日上免税店买唇膏要做好心理准备,色号一般都不如市区的专柜那么全。接下来是这两天火到外太空去的YSL专区YSL方管唇膏大陆专柜320元一支,日上509元三支掐指一算,这是差不多半价的节奏啊!平时大陆专柜是要卖310元一支还几乎不打折呢!这个套装里正好大红、橘红、桃红三种颜色一样一支,如果你时间很赶路过日上、心里惦记给女朋友带礼物、但又没时间挑,就完全可以抓起这个去结账!不过YSL的方管没有圆管那么水润,涂之前最好先涂点润唇膏滋润一下,要不然嘴唇上干出来的纹路太有碍观瞻…YSL圆管唇膏大陆专柜300元,日上170元-210元不同的色号、不同的系列,价格也不一样。YSL圆管唇膏也分了2个系列,一个叫做「RougeVolupte」,奶油般creamy的质地,软滑好上色,使用前需要先在嘴唇上涂好润唇膏做打底。另一个系列叫做「RougeVolupteShine」,是水润的质地,哪怕没涂润唇膏直接上嘴,也不会觉得很干。上嘴颜色比较通透,显色度不是那么高,很适合上班等日常使用。YSL唇釉+唇膏+唇彩套装大陆专柜940元,日上555元对于想要尝试YSL但又拿不定主意自己想要哪一种类型的,正好可以买这么个套装试试。YSL的唇釉可是YSL家大名鼎鼎的镇宅之宝,颜色多且明艳,质地有种缎面的奢华感。护肤篇夜间修护精华液大陆专柜450元30ml,日上394元50ml这款精华在坊间有「蓝精灵」之称,含有角鲨烷,月见草油,向日葵籽油等修护舒缓精油,味道非常舒缓解压,功效也可圈可点,在夜间修复皮肤,连用一个月可以明显看到气色变好,肤色更均匀透亮。悦木之源一饮而尽面膜大陆专柜200元75ml,日上186元100ml大家都知道皮肤一定要水分充足才能看起来饱满透亮,所以坊间才会有「范爷一年敷掉700多张面膜」的传说。有的妹子喜欢用片状面膜,用一张扔一张;有的姑娘则喜欢用涂抹式面膜,不用像使用片状面膜那样要老老实实躺着。悦木之源的这款面膜就是个补水效果很好的涂抹式面膜,味道超好闻,是一股甜甜的黄桃味道,质地像是稀薄的牙膏,涂上去感觉很温润,不是那种含有薄荷让你为之一爽的感觉,而是淡淡的、润物细无声的感觉,用完后皮肤软软滑滑的。PS:油性皮肤的人可能会觉得闷得慌、太滋润,请谨慎长草呀。悦木之源菌菇水200ml大陆专柜320元,日上249元号称「扑灭肌肤之火」,特别适合痘痘肌,皮肤状态好的时候,用起来没啥功效,但长痘痘了敷一敷效果特别好。对我而言非常有效,但是对闭口的效果不大。对了,这款水比紫苏水、健康水都要润一些,作为干皮的我,夏天拿它当日常化妆水都会觉得有点腻,还是局部敷脸比较适合它。倩碧双星淡斑精华液50ml大陆专柜730元,日上527元很多美白精华只能做到全脸提亮,没法做到精准淡斑。这款精华则是可以淡化黑色素,淡化斑点和痘印(平面的、深颜色的色素沉着那种痘印,不是那种立体感的痘坑),同时保湿性也不错。但是这款精华继承了倩碧一贯的做法,里面含有硅,虽然涂抹起来延展性更好,但是抹多了会有假滑感。雅诗兰黛ANR即时修护特润精华露100ML大陆专柜850元,平时950元,促销850元同样容量的这款精华,在韩国乐天免税店卖173美元(约1120元人民币),新加坡樟宜免税店卖212新币(约1008人民币),泰国KingPower免税店卖6120泰铢(约1176人民币)当然,雅诗兰黛在原产地美国做活动的时候才最便宜。这款精华在坊间的评价比较两极化,喜欢的人说了多少年了一直离不开,已经变成了天长地久的安静陪伴;不喜欢的人说用了跟没用一样。但中肯地来说,这款精华是做礼物的不会出错的选择。不管是20+还是40+,油皮还是干皮,都能用。而且雅诗兰黛这个牌子名气也大,适合送礼。兰蔻清滢柔肤水400ml(大粉水)大陆专柜420元,日上255元说起来这瓶水也没啥,无非就是让皮肤柔软水嫩、补水保湿,加上味道是淡淡的玫瑰味儿,颜色是少女心的粉红色,牌子是人尽皆知的兰蔻。PS:兰蔻在坊间有「干皮的亲妈」之称,这款保湿水请诸位油皮们谨慎长草。
10月20日消息,2016年天猫双11在香港正式启动,支付宝和天猫联合宣布,支付宝已经形成了“全球收全球付”的能力,可以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支持18种货币结算。支付宝方面称,通过和全球各地生态伙伴的协作,很多原先没有银行卡的海外用户也能通过支付宝参与双11,让跨境贸易和普惠金融真正惠及草根用户。在香港,没有银行卡的学生想在淘宝、天猫上购物,可以用八达通进行支付宝跨境支付。在巴西,近半数民众没有银行账户,支付宝和当地的支付方式Boleto合作后,这些巴西用户也能飘洋过海到阿里速卖通上买买买了。在银行服务覆盖越低的地区,支付宝“全球收全球付”带去的用户便利和权益越明显。目前,支付宝在海外已超过4000万的用户,其中用户最多的国家包括俄罗斯、美国、西班牙、法国、巴西。在世界最北端的用户位于挪威郎伊尔城,最南端的用户位于阿根廷乌斯怀亚。据了解,支付宝的“全球收全球付”目前已经支持18种货币结算,包括美元、港元、英磅、欧元、日元等。天猫官方透露,今年双11期间,包括Costco、麦德龙、梅西百货、屈臣氏、糖村、德国寳在内的上百个港台地区或海外品牌,将首次通过卖全球模式,将优质商品销往港台地区。这张庞大的自由贸易网络背后,同样在高速运转的还有支付宝这个全球移动支付平台。全球国家间千差万别的支付方式和货币体系,让大部分国家、地区的用户无法自由地跨境购物。支付宝的“全球收全球付”,接入了世界各地的支付方式,目前已经能服务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和商家。据了解,杭州G20峰会期间,阿里提出建立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ElectronicWorldTradePlatform)的倡议,旨在推动建立自由、开放和普惠的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帮助全球中小企业和年轻人更好发展。电商和支付,已经是推动全球贸易的中坚力量,也将成为全球商业系统下的基础设施。蚂蚁金服国际事业部资深总监潘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每个国家和地区,支付宝都会和当地最专业、优秀的机构合作,通过生态协作的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最本土化的服务。例如,在俄罗斯,支付宝就和著名的支付公司Webmoney、Qiwi达成联盟,为俄罗斯商家和消费者提供跨境支付服务。“支付宝全球收全球付能力的迅速养成,和生态合作伙伴的支持密不可分。”据悉,在全球,欧美、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8万家线下商家已经支持支付宝。在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接入了支付宝的Uber和Grab打车服务,解决了中国用户出境旅游的交通烦恼。
10月19日消息,随着ASMR(AutonomousSensoryMeridianResponse),中文译名“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视频在YouTube上走红,据获悉,品牌商们纷纷开始利用细微声音对人产生刺激这一感官元素来撩粉。据了解,ASMR是一个用于描述感知现象的新词,其特征是:对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或者感知上的刺激而使人在颅内、头皮、背部或身体其他范围内产生一种独特的、令人愉悦的刺激感。触发这种体验的可能是缓和的画面、轻声细语以及不同材质轻微碰撞摩擦声等。目前在YouTube上ASMR视频的数量约为520万,一段发布在YouTube上的AMSR热门视频的点击量可以超过1600万次。“品牌们是如何利用ASMR视频来撩粉呢?”快餐巨头肯德基加入了这一新潮,利用ASMR制作了一系列视频广告,在视频中,演员乔治·汉密尔顿(GeorgeHamilton)饰演桑德斯上校(ColonelSanders),攥着一块方巾喃喃自语,一边品尝着肯德基新款脆皮炸鸡,一边沉醉于每一口咀嚼发出的清脆咔嚓声。将细微的声音放大,作为视频的主角,让观众从清脆咔嚓声里感受食物的美味。另外,德芙巧克力也制作了ASMR视频广告,试图利用各种细腻的声音,如包装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巧克力入口的咀嚼声、以及放大演员Angelababy抿嘴、开包装等动作,来唤起消费者吃巧克力时所感受到的丝滑感。据悉,最早利用ASMR技能的明星产品是美妆,YouTube上的美妆教程一直都很受欢迎,在播主们意识到关于某些细微声音的美妙体验能够提升视频的关注度和点击率之后,成倍的ASMR美妆教程上线了。此外,在YouTube上还有一个专门的ASMR游戏玩家频道,因录制ASMR对技术有所要求,因而对其感兴趣的消费者有很大的几率也会关注笔记本电脑、手机、游戏机等科技产品。据了解,TicTac、SwedishFish、TacoBell等品牌已成为ASMR视频中的高频客串。
根据Uber递交的H-1B电请签证材料,该公司可能早在今年1月份就已经有了自己的首席财务官了,只是该公司一直没有对外公开此事。自从2015年3月以来,Uber的首席财务官职位一直空缺。去年3月,Uber公司的前首席财务官布兰特·卡利尼科斯(BrentCallinicos)辞职。然而,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Uber一直避免公开卡利尼科斯的替代者或任命临时首席财务官的情况,只是表示该公司的最高级别财务官员高塔姆·古普塔(GautamGupta)已出任公司财务主管。然而,一份申请非移民工人的材料显示,Uber已经于今年1月16日将一位姓名不详的内部员工晋升为公司首席财务官。根据这份材料,Uber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每年的基本年薪约为21.3万美元。Uber的法务团队已经确认,上述材料反映的内容“真实准确”,这也就进一步意味着Uber至少在过去的9个月中就已经有了一名首席财务官了。目前,业界认为,Uber的现任首席财务官可能就是古普塔,因为古普塔一直主持Uber公司的每月一次的投资人电话会议,而且自卡利尼科斯辞职以来,古普塔就已经开始承担相应的职责。不过,不知道是出于何种原因,Uber一直没有公开承认该公司已经拥有了一名首席财务官。Uber也拒绝就BI发现的这份签证申请材料置评,也不透露古普塔是否就是现任首席财务官。在被问及公司的首席财务官一事上的计划和考虑时,Uber总是拒绝回答。此前,BI曾发布消息,称Uber早在今年1月就开始物色首席财务官,当时正值该公司递交上述签证申请的一周之后,但这篇消息遭到了Uber方面的拒绝。今年2月,Uber又向《华尔街日报》表示,该公司有一位“资历很深”的员工,因而没有物色首席财务官人选,不过,Uber当时也没有承认有员工已经被提拔为公司的首席财务官。业界许多人士猜测称,Uber之所以迟迟没有正式公开首席财务官,主要就是因为该公司一直在为上市做准备。聘用一位具有IPO(首次公开募股)经验的首席财务官——不管是不是古普塔——就将意味着该公司正式开启了上市之路。而Uber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Kalanick)却希望推迟IPO事宜,一直推迟到“尽可能晚的时候”。
9月20日消息,日前,贝因美发布公告称,商务部反垄断局已同意其与恒天然澳大利亚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一事,即日起将集中实施。据了解到,2015年10月,贝因美发公告称,公司决定以82,008,000澳元收购恒天然澳大利亚私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天然”)下属生产中心达润工厂(Darnum)51%的权益,并与恒天然方共同组建非公司型合资(以下简称“UJV”)架构运营达润工厂。此事由于涉及国际并购,贝因美先向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建设委员会报备,并于今年7月22日收到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出具的对本次收购事项无异议的函件。之后贝因美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反垄断局报备,并于昨日收到回复。据悉,商务部给贝因美的回应内容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十六条,经审查,现决定,对恒天然澳大利亚有限公司与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不予禁止,从即日起可以实施集中。”资料显示,恒天然是全球乳制品巨头,产品出口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3月,恒天然宣布以5.53亿美元收购贝因美18.8%的股份,目前为其第二大股东。贝因美方面表示,截至目前,本次交易事项涉及的相关政府审批已完成,公司将启动后续相关工作。与贝因美收购垄断报备形成对比的是滴滴收购优步中国一事。据了解,今年8月1日,滴滴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由于该收购案没有事前向商务部申报,9月2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滴滴优步合并未向商务部申报,目前,商务部已对滴滴Uber合并案开展反垄断调查,两次约谈滴滴出行,要求其说明交易情况、未申报的原因,提交有关文件、资料。事实上,随着中国企业开始不断进军海外市场,各类跨国收购案及国内大型企业的兼并重组事件慢慢增多,很多重量级企业收购案难免涉及“垄断”。而根据我国2008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中规定,若参与集中所有经营者上一年度在中国境内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至少两者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需要进行反垄断申报。或者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亦需要进行申报。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滴滴收购案涉嫌垄断未报备一事,虽然被商务部叫停的可能性不大,但或许交易时间会有所拖延。
近日,Uber推出的无人驾驶载客服务,已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上路试运行。Uber将这批专车称为“全世界第一批无人驾驶Uber专车”。据悉,Uber首批无人驾驶专车服务共投放了4辆车。美联社报道,试运行当天,4辆无人驾驶专车按照正常程序“接单”,预约无人驾驶汽车成功的乘客,免费体验无人驾驶汽车载客服务。按照目前通行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要求,测试车辆内必须有一位司机,以便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进行人工控制。为了保证安全,每辆Uber无人驾驶专车上配备两名Uber工程师,一人坐在驾驶座上,随时准备在紧急情况下控制车辆,另外一人则监控汽车的动态。Uber表示,除了4辆试运行的无人驾驶专车,至少还有另外12辆Uber无人驾驶汽车已做好上路载客准备。Uber计划,逐步将随车的两名工程师减少至一名,最终实现“纯无人驾驶”。“我们拥有全球实力最佳之一的无人驾驶工程团队,以及在数百座城市经营拼车服务的丰富经验,”Uber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拉尼克(TravisKalanick)在接受《今日美国》的采访时表示。在全球专车公司中,Uber率先推出无人驾驶载客服务,自有它的“苦衷”。目前,Uber将大约75%收入支付给司机,减少这部分支出,将有可能弥补因购买、维护和存放无人驾驶汽车产生的新支出。此外,由于Uber和司机在司机身份认定上存在分歧,Uber或将支付超过10亿美元的司机集体诉讼赔偿金。Uber方面表示,希望通过首次无人驾驶专车的试运行,缓解公众对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恐惧。此前,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先行者之一的特斯拉,其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出现多起严重事故。英国《金融时报》在9月18日的社评中指出,Uber在匹兹堡推出的出租车“无人驾驶车队”,标志着公众可以首次体验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出租车试运营,可能是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道路上行驶常规化的第一步。Uber近期在自动驾驶领域动作频频。8月18日,Uber宣布与沃尔沃合作,斥资3亿美元,计划2021年推出自动驾驶汽车。据彭博社报道,2016年7月,Uber与无人驾驶卡车初创公司Otto签订了一份协议,准备收购这家初创公司。Otto是一家由谷歌无人车团队前核心成员离职后创立的公司。卡兰尼克在接受《今日美国》的采访时还表示,上述两笔交易旨在增强企业的吸引力,为首次公开募股(IPO)做准备。也有看空的声音。华尔街日报此前评论道,无人驾驶汽车对于解决Uber时下的成本问题意义不大,“Uber大力宣扬的用无人驾驶汽车取代司机的宏伟抱负,也许只对那些愿意等上几十年的投资者有意义。”而美国密歇根大学9月14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则表明,约23%的美国人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乘坐无人驾驶汽车。
在专车司机究竟是雇员还是独立承包商这个问题上,Uber似乎并不准备放弃与司机的进一步谈判。在美国联邦法官3周前驳回他们就此达成的1亿美元和解方案后,双方对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称,他们已经重启谈判。根据双方上周日发布的联合声明,他们希望能够将上诉推迟60天,以便达成新的补偿协议。声明称:“尽管地区法院驳回了双方之前通过谈判达成的和解协议,但我们仍将继续展开真诚的沟通,以便就这些诉讼寻找潜在解决方案。”最初的和解协议希望能够避开索赔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诉讼。上诉法院之前透露,他们有可能驳回关键的事先裁决,认为司机不必非要获得员工身份。因此Uber原本可以不必与司机展开进一步谈判,但该公司在声明中明确表示,目前还不准备放弃谈判。虽然承认了该案进入庭审阶段可能给司机和Uber带来的风险,但美国地区法院法官爱德华·陈(EdwardChen)还是在8月18日认定,这份和解协议有失公平,部分原因在于该协议远低于该案的潜在索赔额。他也不认为改变Uber的政策会大幅提升司机的收入。作为仅次于Uber的美国第二大专车公司,Lyft在6月23日与其司机达成了2700万美元和解协议,继续将司机归为独立承包商。美国地区法院法官文斯·查布里亚(VinceChhabria)今年4月否决了之前达成的1250万美元和解协议,原因是该协议没有计算Lyft的快速增长,因此对司机构成欺骗。
作为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生活道具,食器当然是个最值得关注的主题。日式的设计虽然简素拙朴,却处处透着贴近生活的温度。当然,如果放眼全球,或华丽、或新奇、或工业感十足,人们对于食器的审美无疑会更加多样。今天浅子则要带大家来看看全球最经典的25款食器,有些虽是百年前的设计,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却依然时尚无比。BersaSweden·1960|StigLindberg「Gustavsberg」9500日元北欧著名瓷器生产商Gustavsberg在60年代发售时,Bersa(意为:叶)系列曾因过于大胆的图案而很不被看好。然而却得到了预想之外的热烈反响。它的设计师StigLindberg这个名字曾一度被人们遗忘,却在北欧的Vintage复兴潮中再次被人们称颂。BellmanSweden·1992|IngegerdRaman「SKRUF」13400日元「SKRUF」创立于1897年,是瑞典皇室的御用品牌。这只水壶的设计者是瑞典的代表性设计师——IngegerdRaman,无论从机能性还是手工吹制玻璃令人赞叹的细节都让人感到十分简洁、清爽,这是在IngegerdRaman的作品中贯穿始终的风格。FigureItlay·1920-30s|GioPonti「RichardGinori」2500日元意大利名窑RichardGinori在20、30年代的设计总监是这位热爱Novecento(1900年代)的GioPonti。他总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以一种高级的方式做到摩登和古典的融合。从这个杯子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对古典要素的巧妙运用,早已脱离了单纯的复制过去。FrankLioydWrightDesignTablewareJapan·1921|FrankLioydWright「Noritake」2500日元FrankLioydWright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建筑巨匠。对他来说,在日本进行过的最大的项目莫过于帝国宾馆的Wright馆的设计。这套餐具是他在该馆开业(1920s)当初设计的,满满的几何学图案,也是他在设计建筑时常用的主题。图为1998年的复刻版,至今仍带着时髦的光环。LoosAustria·1929|AdolfLoos「LOBMEYR」32000日元建筑家AdolfLoos以一句「装饰即罪恶」的激进派观点而为人所知。和世纪末以来盛行的、拥有华美装饰的维也纳风相对,他则更注重合理性,将一切都简化到极致。这个玻璃杯底部刻有细格,低调地折射出美丽的光线。MelonAustria·1929|JosefHoffmann「Augarten」50400日元维也纳Augarten在18世纪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直属的皇室陶瓷工坊,1903年再兴,其设计师JosefHoffmann可以说是为餐具设计开辟了的新式样。职人们用自己高超的技巧为这个古老的名门赋予了大胆的设计风格。这套茶具的主题即如其名——甜瓜Melon。BourgueilFrance·1930|RenéLalique「Lalique」在1925年的巴黎万博会上,装饰界掀起了一阵ArtDeco的风潮,它的中心人物就是RenéLalique。这个Bourgueil香槟杯上的几何装饰就是ArtDeco风格的典型代表,别有意趣的棱形图案即使和日式的食器也很搭。「Bourgueil」是法国卢瓦尔河谷南部的葡萄酒名产地。SwedishGraceSweden·1930|LouiseAdelborg「Rorstrand」3000日元它以小麦穗为主题,既朴素又清爽。深邃的蓝色让人联想起北欧的风土。这只马克杯首次在1925年的巴黎万博会展出的时候就大获赞誉,被称为「SwedishGrace」,是当时北欧文化的象征性器物。EditionWilhelmWagenfeldGermany·1931|WILHELMWAGENFELD「JENAERGLAS」7500日元在包豪斯学习的WAGENFELD用他的JENAERGLAS对19世纪30年代初的量产式玻璃产品设计提出了无声的质疑。他以此为契机,推了以耐热玻璃为原料的茶具设计。虽说是工业制品,却让人感到高雅无比。AinoAaltoGlassFinland·1932|AinoAalto「iittala」1500日元美丽的水波纹被刻在玻璃盘的外侧,这大概也是「千湖之国」芬兰才有的设计吧。事实上,这种立体的图案最初还有遮盖玻璃表面瑕疵的小心机。它的设计者AinoAalto是芬兰的建筑巨匠AlvarAalto的妻子。DresdenSprayUK·1935|SusanCooper「SusanCooper」16800日元上世纪20年代开始,SusanCooper极具女性风的设计就十分风靡,她所设计的瓷器都拥有十分时尚的背景。也曾为英国最著名的陶瓷品牌之一——Wedgwood设计过作品。浪漫的植物花纹、淡淡的渐变色,她的瓷器充满了英式的田园风情。端起杯子,还能在底部看到更多的花纹。AmericanModernUSA·1939|RusselWright「Steubenville」4000日元正如其名,这套餐具被视为是摩登美式生活的典范,而在20世纪后半叶大为流行。可以根据各人喜好或家族的构成选择搭配,餐桌上的风景由此变得更为丰盛。值得一提的是,安迪沃霍尔也是这个系列的忠实粉丝。Town&CountryUS·1945|EvaZeisel「Redwing」设计师EvaZeisel出身于布达佩斯,曾在德国、俄罗斯等地居住,1930年代移居美国,确立了其以「流动」为关键词的设计风格。成了当时流行的「有机派」的代表人物。CoupeLineUS·1948|EdithHeath「HeathCeramics」5500日元它的外形和颜色让人联想起美国的传统手工艺,和日本的民艺品貌似颇有些相同之处。EdithHeath1940年代在美国加州创立了瓷器品牌「HeathCeramics」,这只马克杯就是其代表性作品。它独特的手柄端起来居然意外地轻松。ArchitectureSeriesItaly·1950|PieroFornasetti「Fornasetti」18000日元说到PieroFornasetti,超现实主义的神秘的女性和建筑的彩绘就是他的代名词。这套茶杯以架空的圆形古典建筑为原型,描绘的很是精妙,手柄处和它的外形是整个一体的。以使用的器皿来表现艺术,当时PieroFornasetti的这种手法堪称时代的先驱。MonAmieSweden·1951|MarianneWestman「Rorstrand」3500日元蓝色的花在食器上飞舞,让人联想到振翅的蝴蝶,这样充满诗意设计仿佛能把盛在其中的食物和饮品也变得格外甜美。它来自女性陶艺家MarianneWestman。虽然是打印的图案,却能让人感到手作器皿一般的温度。TeemaFinland·1925|KajFranck「iittala」3500日元KajFranck的这个无印系列简洁无比,却拥有一种无以名状的美,可谓是北欧食器中的良心之作。设计虽简单,使用方法却极其多样。比如这只小茶碟,因为中间没有凹陷,也可以当做普通的小碟来使用。本名「Kilta」,1981年后Franck把它换成了更高强度的材质,遂更名「Teema」。KrenitBowlDenmark·1953|HerbertKrenche「TorbenOrskov」10000日元随着战后工业技术的发展,丹麦人开始思考如何制造更多美的家庭用具。这个系列的碗在美国也很有销,当时达到了每周卖出7000个的销量。材质是约1mm厚的钢板。和磨砂质感的外观相对,中间则采用了缤纷的珐琅材质,用途广泛。全7色。Form2000Germany·1954|RaymondLoewy「Rosenthal」「Rosenthal」在发售这个系列时因为启用了当时在美国炙手可热的设计师RaymondLoewy而一度成为了个大话题。它使用了纤细的流线型设计,很好地表现了「Rosenthal」这一品牌的革新性。这只盘子上手绘式的图案尤其有趣。SommeliersAustria·1958|KlausRiedel「Riedel」20000日元Sommeliers的葡萄酒杯系列不强调切面等附加价值,而是追求不同种类的葡萄酒各自最适宜的造型。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这只BurgundyGrandCru,大杯形能充分醒出酒香,喇叭形的杯口让酒的甘甜率先在舌尖绽开。它的机能性能感官享受到一场盛宴。ValenciaFinland·1960|UllaProcope「ARABIA」22000日元「ARABIA」不仅以KajFranck流的无印之美闻名,也有很多表现力丰富的食器。这只Valencia来自女性设计师UllaProcope,上面的民族风图案由职人手绘。她很擅长这种手工感很强的设计。据说这只杯子是触发西班牙陶瓷器发展的契机。SmokeItaly·1964|JoeColombo「ArnolfodiCambio」12800日元1960是意大利设计的黄金年代,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JoeColombo。这只名叫Smoke的杯子的设计让人可以单手端着它同时夹起一根烟——解决问题果然才是设计真正的触发点。烟草和酒,我们可以从中嗅到Colombo所热爱的夜生活那艳丽的味道。BlueLineDenmark·1965|GretheMeyer「RoyalCopenhagen」BlueLine是「RoyalCopenhagen」的经典款。经过了无数次调研和调整才诞生了这样充满细节的设计,充满了纤细的曲线美,再加上十分百搭、用途广泛,因此人气经久不衰。名字BlueLine,蓝色的花纹是在向品牌的原点致敬。女性设计师GretheMeyer是50、60年代对丹麦设计史影响最大的设计师之一。MagicFluteGermany·1968|BjornWiinblad「Rosenthal」50000日元这套MagicFlute是丹麦人设计师BjornWiinblad的代表作,他以充满幻想的、迷人的彩绘闻名。它在诞生之初通身都是白色,碟子的金色是1990年加上去的。浮雕花纹的灵感来自莫扎特的歌剧——《魔笛》。碟子的里侧还用手写体刻了一节魔笛中的歌词。UltimaThuleFinland·1968|TapioWirkkala「iittala」2200日元TapioWirkkala从祖国芬兰的大自然中得到灵感。这只杯子的外形和素材都让人联想起结冰的水滴,和冰伏特加是绝配。三角式支撑的设计让它拥有了十分出色的保冷效果。
MorganStanleyInstitutionalFundTrust(以下简称MorganStanley)近期下调了对印度电商平台Flipkart的评级,这已经是这家曾被誉为“印度最有价值的公司”近6个月以来,第三次被下调估值。据一份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档显示,MorganStanley今年6月30日将Flipkart估值下调至每股84.3美元(较先前每股估值下调4%)。而在2015年6月,MorganStanley对Flipkart的估值还维持在每股142.2美元。去年年中,Flipkart于2015年年中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估值曾达到150亿美元。MorganStanley下调估值后,Flipkart目前估值大约在90亿美元。除了MorganStanley,还有另外4家基金也下调了对于Flipkart的估值。对于估值被下调,Flipkart方面尚未进行回应。不过市场上对于此次估值下调并不过于悲观: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印度网购人数仍在不断增加。有数据称,2015年,电商销量只占到印度零售总量的1%;将来会增长至4%到5%。2015年,印度网购人数达到约5000万,未来2至3年可能增长至1亿人。而Flipkart估值下调并不是个例,反而像是科技初创公司在资本市场表现的缩影。美国投资者对于Uber、Snapchat、Dropbox及其他同类公司估值均有所下调,原因包括亏损、营收增速缓慢等等。Flipkart正在试图解决销量增速放缓的问题,最大竞争来自于亚马逊印度。同时,Flipkart也担负着盈利方面的压力。
8月22日消息,吉利集团战略投资的专车出行平台曹操专车,日前宣布在海外正在测试一键呼叫自动驾驶专车接驾服务。据了解,自动驾驶专车的体验流程与国内使用曹操专车下单的流程并无差异,乘客输入目的地、点击发单即可呼叫一辆自动驾驶专车接驾。据介绍海外版采用全英文界面,在车费方面,则是显示当地货币单位,并支持ApplePay。据曹操专车方面介绍,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作为专车,取代人力,可以削减司机的运营与管理成本。一方面,能提升车辆运力,避免了司机的刷单、犯罪(或被侵犯)、怠工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车辆完全自动驾驶,在连接高精度地图数据,以及城市市政交通网络(如红绿灯)后,还能进一步优化派单机制,提升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专车测试使用的车辆为沃尔沃XC90混动版。此前,Uber与沃尔沃汽车达成战略协议中,所购买的100辆汽车也为该车型。据介绍,Uber准备将其改造为自动驾驶车,双方投资额总计为3亿美元。在今年的全球汽车论坛上,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我们希望以曹操专车平台为起点,结合车载人工智能,优化智能网络空间,加快推进变革,把吉利控股集团从汽车制造商向交通运输服务商、信息内容提供商转型。”据悉,曹操已经在宁波、杭州、青岛上线运营,预计2016年底进入国内市场达十个城市。另一方面,其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在持续加紧筹划中,首站选在伦敦。
8月10日,K-Beauty的热门品牌Memebox宣布获得6600万美元C轮融资,由FormationGroup领投。据悉,本轮融资之后,Memebox将计划开拓新的市场,并“将其数字平台与额外的线下零售体验相结合”。新芽NewSeed数据显示,最新一轮的融资让Memebox的总融资金额接近1亿美元,之前曾有GoodwaterCapital和PejmanMarVentures等在多轮融资中参与投资。如果你经常在YouTube上看美妆视频的话,那你应该对Memebox很熟悉,特别是它们推出的面膜,销量在全世界都很火爆。Memebox创办于2012年,最初以提高美妆试用礼盒为主。随着该礼盒模式的先行者BirchBox逐渐失宠,Memebox开始转型,主打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商模式。据Memebox透露,公司销售量在中国年同比增长1200%,在美国年同比增长490%。随着国际品牌军队的壮大和消费者对于美妆需求的不断增加,美妆行业已逐渐渗透进全球女性的工作和生活中,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据悉,美妆品牌电商“抹茶美妆”在去年7月获得了千万美元的A+轮投资,由五岳资本领投。化妆品B2C平台天天网也于今年5月底完成B轮融资。
8月4日消息,这周打车行业异常热闹,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而出人意料的是,此事的余震竟然转移到了东南亚。彭博社连续爆料称,负责优步中国的旧金山技术团队未来将把目光转向东南亚和印度,以及滴滴和软银联手向东南亚最大打车应用Grab追投6亿美元。但这并没完,据最新获悉,除了Grab和Uber,号称东南亚“摩托车领域的Uber”的Go-Jek也有大动作。Techcrunch报道称,Go-Jek将完成5.5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估值达到13亿美元,该笔资金将用于全球扩张。几天前,曾报道过,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称,Go-Jek正在和两大投资机构KKR和WarburgPincus洽谈,目标筹集4亿美元的投资。今天下午5点,TechCrunch网站爆出,Go-Jek完成5.5亿美元的融资,该公司估值达13亿美元,与被阿里巴巴收购的Lazada及当地最大打车平台Grab都大约为15亿美元。截至目前,Go-Jek官方尚未回应该消息。据了解到,相比Uber和Grab,Go-Jek以摩托车打车起家,最大优势在于“一站式服务”,目前平台已推出打车、送餐、快递、按摩等O2O类服务。Alphabet旗下谷歌(微博)公司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集团近期联手发布的一份有关东南亚地区互联网经济的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时,东南亚地区的打车市场规模将从去年的25亿美元增加到131亿美元。
神州专车董事长陆正耀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招聘信息称:“两家合并,裁员不可避免。我一直很欣赏Uber的年轻人,真诚地邀请你们,加入神州专车,成为我们的战友!Uber人才直邮:Uber@ucarinc.com,现在加入,神州也将提供6个月薪资+员工期权(注意:我们的期权现在就可以变现哦)”,紧跟着的海报则是神州优车各部门领军人物向优步中国不同部门的员工发起邀请,邀请各类人才加盟神州。再联想到前天易到发出的“充100送100”的“补贴大战不结束”活动,虽然滴滴优步合并了,但专车大战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高调唱出“打则惊天动地,和则恩爱到底”,不但让业界大感意外,也让优步中国的员工倍感失落,神州专车董事长兼CEO陆正耀不甘寂寞放出招聘启事不免有借势炒作之嫌。但从诚意上看,神州如果真只是公关策略,这成本也忒高了。首先,陆正耀亲自出马发的朋友圈,部门高管全部出镜,这背后承载的是创始人的信誉成本与品牌成本;其次,陆正耀为Uber中国的人才开出了6个月薪资+随时变现的员工期权等优厚的待遇,相比于滴滴优步未上市的估值期权,神州专车已经上市,股权可以随时变现,更重要是6个月薪资的真金白银也是下了血本。在中国互联网史以来,老大与老二合并的事情时有发生,而最终最先陨灭的都会是老三,因为互联网是规模经济,当第一第二名的差距拉大到一个较大的量级,后者则很难再有产业链上下游的议价权。但专车市场并不是绝对如此,实际上,滴滴与优步合并了,对于神州专车而言市场压力变大了,但也迎来更多的利好。从舆论焦点而言,滴滴优步并存的时候,舆论的焦点更多在于“谁更便宜”的补贴大战,而随着两者的合并,盈利要求也会提上日程,补贴的刺激性不比以往,而这时候则会更关注安全、品质等更深层次的需求,而神州潜在的优势也会激发出来;另一方面,滴滴+优步将树立其用户门槛,但神州专车却是围绕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纵向生态,其受到的冲击并没有其他互联网行业那么大。总而言之,专车不是一个纯粹的互联网生意,线下运营能力更体现持久生命力,而神州专车背后的神州租车成立近10年依然稳健亦可说明这点。
北京时间8月1日下午,滴滴官方宣布收购Uber中国,此前传了很久的合并消息终于尘埃落定,滴滴收购了Uber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在大陆运营的资产,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而Uber创始人TravisKalanick则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Uber中国将继续保持品牌的独立性。两强合并,真是个潮流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这无疑是又一次的狂欢,滴滴成为最大赢家,成为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对于Uber来说也并非坏事,在中国这个复杂的环境当中Uber能够迅速成长付出的东西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多。当然,租车行业当中的亲戚关系——Uber中国区负责人柳甄是“联想之父”柳传志的侄女,滴滴打车总裁柳青是柳传志女儿,神州专车最大的股东是联想控股,这也可以作为一些笑谈了……那么重要的是,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这次的两家合并有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先看看没那么好的方面:1.叫车价格可能抬头这次合并让曾经竞争激烈的两家变成了一家,两个公司原有的资源全部合并几乎可以说是垄断了整个专车市场(有意思的是,数据上看此前滴滴说占有率80%,Uber说自己是30%,这加在一起都超过100%了),没有了竞争,这个市场不再需要“杀价”,未来能给消费者的补贴必然更少,费用恐怕也将随之上涨,这对于因为价格便宜选择打车软件的消费者恐怕会失望了。想想之前快的和滴滴合并,之前两家狂飙优惠,合并之后优惠嘎然而止。而同时,前几天刚通过的“专车合法”的条款也将为叫车价格上涨保驾护航。你还想得起两个应用谁比谁更便宜的过去吗?2.司机的质量可能下降缺少了竞争之后一系列连带反应之一,过去两家还需要靠服务质量争取用户,现在家大业大,只有这一家,司机是否还能得到更好的培训,这得打个大大的问号。同时过去司机还可以从两个平台当中二选一,不管是因为佣金还是体验不好,至少有选择权,现在一家独大,很多司机只有乖乖听话——事实上出租车行业饱受质疑就是来源于垄断,出租车公司永远赚钱,乘客不满的同时实际上司机也各种怨言,滴滴和Uber合并,这方面很难讲。或者换个角度,如果遇到问题是否能得到第一时间快速的处理,这会是个问题(比如Uber的「快速邮件回复」机制已经越来越被诟病)。3.我们热爱的Uber的市场活动还会有吗?对很多年轻人来说,Uber让我们留下印象的还是一个接一个的营销活动,Uber团队让很多人开了脑洞,「原来还可以这么玩」,Uber的核心团队带着实习生们玩出了非常多的花样,这成功地让Uber遍地开花并且成为各路品牌效仿的对象,相比之下,滴滴在玩法方面就少了很多,被收购之后,那些玩法还会有吗?每年我们还能吃得到冰淇淋吗(指Uber的冰淇淋日)?那些可爱的实习生们还会继续吗(裁员情况也成为受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Uber在中国成长起来经历的可不只是企业本身要经历的事情不过从好方面来看,我们还是可以期待两点:1.没有了竞争会使得两个打车应用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两家过去在竞争方面的投入的资源和费用哪怕只是挪一部分放到产品开发上,也将为用户的体验带来直接的帮助,比如对于Uber来说本地化的部分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滴滴在技术上也可以得到来自全球领头羊的支持,那些诸如定位不准、导航不聪明、搜索不到目的地等等问题有望得到更多改善。2.这次合作或许成为其它叫车服务的一个机会。虽然两家合并成为了一个寡头,但对于神州专车、易到用车、首汽约车这些公司来说未必是坏事,它们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来体现自己的特色(事实上此前这几家公司就在不断地通过特色服务来分流人群),出头的机会反而比此前两强争霸的时候更大。事实上在我们看来,在新政策推出、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之后,这个市场的竞争或许才刚刚开始。用户用自己每一次的用车来给出自己的选择,两强合并也并非是市场份额的简单加和,想想我们是因为什么才从出租车换到叫车软件,这样的转变的背后原因,也仍然将不断提醒着服务提供商们对待每一个用户都仍然得小心谨慎。本文图片来自CNN、福布斯、TechNewsToday、PANDO。
据路透社报道,内幕消息人士透露,打车应用Uber已经决定投资5亿美元打造全球地球项目,以摆脱对谷歌地图的依赖,同时为其无人驾驶汽车项目铺平道路。自从成立以来,Uber已经融资135亿美元。这位内部消息人士没有说明Uber将如何使用这些钱,但其研发成本显然在增加。全球性地图项目需要大批汽车游走于街头巷尾。与此同时,Uber与DigitalGlobe签署协议以利用其高分辨率地图可能将十分昂贵,因为它需要维持更新信息。但无论如何,研发开支将来都可能获得更大回报。Uber从不吝于规划未来,比如公布无人驾驶汽车计划,那要求非常精确的地图,以便无人驾驶汽车能够更安全、更好地行驶,可以精确定位你的位置。简而言之,室内地图将减少Uber对谷歌地图的依赖,同时可提高用户满意度,因为他们已经厌倦了引导司机前往建筑不同的入口。这家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市的公司正加大开支,研发地图、无人汽车等新兴技术。Uber发言人还未对此置评。
据路透社报道,Uber公司首席执行长本周一在Facebook上表示,Uber的使用量累计超过20亿。之后Uber公司也证实了这一数字。6年来,Uber从投资者手中获得了超过13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招募司机和乘客。Kalanick表示,最高峰时期每秒会有147个用户使用Uber。其中,有54个交易是在中国市场完成的。中国市场目前是Uber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但Uber每年花在与中国其他同类型公司竞争的资金就超过10亿美元。Uber应用程序目前可以在全球450个城市使用,一年前可以用Uber的城市还只有311个。上个月,Uber在沙特阿拉伯获得了价值35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该基金对Uber公司估值达到625亿美元。本月早些时候,Uber又获得了11.5亿美元的杠杆贷款。这样既可以让风险投资者们满意,也可以防止公司股权不会被进一步稀释。
曾参与微信国际化的产品经理丹·格罗夫(DanGrover)已从腾讯离职,加入Facebook。今年以来,Facebook一直在采取措施,希望在部分功能上追赶上微信。Facebook近期为其Messenger应用推出聊天机器人,并发布新功能加强用户与食品链、新闻机构、服务等领域的聊天机器人沟通体验。不过,微信在使用聊天机器人,对话式商务以及使用二维码进行移动支付、获得信息方面依旧占据优势。早些时间格罗夫就在Twitter上发表推文称自己将从腾讯离职,但具体去向却并未表明。7月15日Uber员工Chenyu发布推文透露了他的去向——格罗夫被FB挖走了。目前还不清楚Facebook是否会让格罗弗从事Messenger聊天机器人业务,但是考虑到他的经验以及微信在对话式商务领域的优势,格罗弗应该会负责这一方面的业务。据LinkedIn的信息显示,格罗夫于2014年1月加入微信团队,担任微信Mac应用的产品经理。过去两年,他在广州从事与微信相关的工作。在加入微信之前,格罗夫曾是教育创业公司Udacity的产品经理。
而此号除了这篇之前的历史文章,在昨晚9点看阅读量只有500,600。按照5%的打开率,粉丝数之前应该不超过1万。所以净增200万判断属实。APP商店:上升百名为何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