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
4月18日消息,今天,旅游技术服务平台泰坦云宣布完成1.6亿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春晓资本领投,梧桐树资本、荣正投资、灏德资本、博将资本等跟投。泰坦云CEO许青表示,完成此次融资后,将继续“加大产品的开发与迭代力度,给海内外旅游企业更全面、更优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促进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互联互通,让全行业分享信息化改造、效率提升的巨大红利”。春晓资本合伙人何文表示,泰坦云是春晓在“大旅游行业+互联网”的重点布局。他透露,泰坦云下一步还将基于这些交易数据,为产业链的各主体提供深度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据了解到,泰坦云通过向包房商、批发商提供SaaS系统和PaaS技术平台切入酒店住宿行业,目前提供技术、供应、分销、金融解决方案。泰坦云方面称,其旅游业批发商、地接社、酒店等用户已经覆盖中国主要旅游城市,并在海外旅游技术合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与全球领先的几大旅游B2B供应商建了较为深度的技术合作,并积极向海外其他技术领域进行探索和拓展。据悉,泰坦云是深圳市天下房仓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天下房仓成立于2013年,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国内一线城市设立分公司。此前,泰坦云完成了3次融资,2013年获得中欧EMBA毛明华等人天使投资,2014年7月获得青松基金的1000万Pre-A轮融资,2015年5月获得常春藤资本的6000万A轮融资。业内人士指出,自2015年8月的股市下跌开始,一级市场的投资逐渐转冷,特别是2016年初以来,创业公司倒闭或停止运营的消息不断,本次1.6亿元的B轮融资是近来中国TMT和SaaS领域以及旅游领域少有的巨额项目。
日前,一位从生鲜电商一米鲜离开的员工透露,一米鲜融资可能遇到问题,还出现了裁员的现象。为此,一米鲜官方求证该消息。一米鲜创始人焦岳表示,今年1月一米鲜刚刚拿到了B轮融资,还没向外界公布。“我不知道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传言?”据了解到,2015年12月份,一米鲜发出消息获得了昆仑万维1500美元的A+轮投资,而2016年此次投资则是新的一轮,具体规模和投资方暂未曝光。据焦岳透露,今年5月份,一米鲜不仅仅会发布B轮融资的详细消息,而且还将同时推出“59分钟即时送”这一产品。“上周三,一天我们卖出了1000个榴莲。”焦岳透露了目前的经营数据。“今年,我们将加大在优质产品方面的布局,6月到8月份,产地直采的比例将达到60%到70%。我们希望大家更关注我们在产品方面的布局,而非各种传言。一米鲜将与京东、百果园一起发起国内水果联盟,促进水果的标准化。”此外,焦岳还透露,今年一米鲜销售的水果将进行分级,用户将看得到水果的不同级别、甜度,将水果的标准化做的更加精细。至于裁员,焦岳表示,由于一米鲜会有季度考核,不达标的一些员工可能会被辞退,但与此同时一米鲜也在一直开展招聘。据观察到,一米鲜的各个端口都在正常运营,并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但融资不顺此事完全是空穴来风吗?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这反应了外界对于生鲜电商不确定性和一直“烧钱”的一种倾向性判断。众多生鲜电商要思考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追求市场规模的同时,如何尽快实现盈利?该业内人士指出,很多生鲜电商其实并没有脱离传统零售的以仓储为核心的销售模式,并没有改变传统链条。“传统零售链条是将商品先生产出来,然后再将商品放在仓库中,然后逐步出货。很多生鲜电商也是一样,这就导致商品在流通、配送等环节成本并不能降低。”行业人士指出,在损耗方面,生鲜O2O与传统生鲜连锁相差不多。传统生鲜连锁的损耗在20%到30%之间,但这是整个生鲜链条,而电商从产地到用户手中、再算上退货和拒收的成本也会达到这样一个数字,所以在避免损耗方面,生鲜电商也并无优势。而且生鲜电商通过互联网的渠道销售导致其需要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以获得流量和用户。并且由于生鲜电商之间激烈的竞争,各个商家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补贴。有生鲜玩家透露:“一个苹果一块钱进来,八毛钱卖出去。这样导致生鲜电商领域烧钱成为常态。”一位行业人士指出,生鲜B2C+连锁形成O2O连锁模式可能是“上岸”的以一条捷径,本质意义是帮助传统连锁生鲜转型互联网。但由于线下经营成本太高,所以商家需要大笔融资能够支撑其到活下来的那一天。同时必须提升线下门店的利用效率。在2016年3月,易果生鲜、天天果园、良食网、两鲜网、U掌柜、盒马鲜生等六家企业纷纷曝出融资消息。恍惚让人以为行业的春天再次到来。然而仔细分析这些融资消息,则会看到另一番景象:除了创业项目U掌柜获得了今日资本的青睐意外,易果生鲜、天天果园等融资都是已入局的大玩家追加投入,试图争出个高低胜负。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众多生鲜B2C电商来讲,近期能否获得融资是决定生死的关键一战。
4月12日上午消息,互联网消费金融项目买单侠(上海秦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已于今年2月底完成C轮融资,顺为资本、京东金融领投,晨兴创投、人人公司等跟投,财务顾问为华兴资本。买单侠方面未公布具体融资额,仅对外表示历史总融资额达到8697万美金。买单侠成立于2014年3月,是消费金融领域的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主打年轻蓝领小额消费分期付款。目前,买单侠主要推出了基于3C消费购物场景的分期付款,以及基于移动App的小额现金借贷等业务。据买单侠方面数据,截止到2016年3月,买单侠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157个城市,月交易额3亿元,每月新增客户超过10万,连续三个季度收入增长率高达460%。买单侠2014年7月获得真格基金、百度创业元老任旭阳的天使投资。2014年10月完成由红杉资本、策源创投投资的1500万美金A轮融资。2015年7月完成由人人公司领投的B轮融资,红杉以及策源跟投。
4月11日消息,美团大众点评CEO王兴通过内部邮件宣布,正式决定分拆猫眼电影业务,“新猫眼”成为一家完全独立运营的公司。原美团点评平台事业群总裁郑志昊将接替原猫眼CEO沈丽,成为新猫眼CEO。王兴在邮件中透露,猫眼的目标是依托领先的电影票务平台和用户社区,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综合电影公司之一,其中重点是发展电影上游业务,打造猫眼娱乐媒体平台。王兴表示,新猫眼的独立运营有助于发展电影上游,通过资本运作,深度对接行业资源,同时猫眼将有更独立的决策机制和更灵活的激励机制。猫眼的独立,是猫眼实现目标的必经之路。据了解到,猫眼电影于2012年2月由美团推出,2015年7月美团宣布猫眼成为独立子公司。截至目前,猫眼覆盖用户数超过1亿,覆盖影院超过5000家,是国内最大的电影O2O平台。2015年3月,猫眼实现BG(事业群)层面的盈利。猫眼探索“大数据+发行”模式,参与投资、发行了包括《心花路放》、《港囧》、《美人鱼》等30多部影片。2015年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美团大众点评,2016年1月完成首轮融资超33亿美元,估值超180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大的生活服务业电子商务平台。美团大众点评2015年总交易额超1700亿元。以年度活跃买家、订单交易数维度,美团大众点评是中国第二大电子商务平台。
4月11日消息,今年,电商巨头ebay和印尼国有多媒体投资公司TelkomMetra将向印尼电商平台Blanja增加2500万美金的投资。据了解到,2013年eBay和TelkomMetra悄悄合资创建了C2C电商平台Blanja,2014年才正式宣布它的上线。今年,两家对Blanja追加2500万美元的投资,其中,eBay出资1000万美金,TelkomMetra1500万美元。Blanja方面表示,计划使用这笔资金“向顾客提供更多选择和利益”,但并未透露具体细节。尽管发起于2013年,Blanja最近才开始发力吸纳用户。“我们之前野心不大,因为感觉整个行业还没准备好,制度也不完善。前期我们花了很多钱,现在市场终于成长起来了。“TelkomMetra的总裁TeguhWahyon表示。Blanja很自信依靠国有通信运营商Telkomsel的力量能够和其他电商平台竞争。他说:“Telkom拥有Telkomsel,Telkom有自己的渠道,所以获得用户就更容易了。”Wahyono说。据了解到,TelkomIndonesia(或简称Telkom)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通讯公司,它成立于1856年,曾是一家国有公司,1995年转为私有并上市。Telkomsel是它的子公司,也是当地最大的GSM和UMTS运营商。TelkomMetra也是子公司,专注投资领域。今年1月,eBay宣布计划在印度尼西亚建立办事处,被看做是要正式进入印尼市场。之前,因为当地政策限制,ebay选择和TelkomMetra合作建立Blanja,但是最近印尼政府放宽对本地电商初创企业中外国资本所有权的限制。据了解到,今年年初,印尼政府宣布将放宽30余个下游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限制,并允许外资在另外100多个行业中占有多数股份。分析认为,这是印尼近10年来最大的经济开放动作。对于电子商务来说,根据新规,投资规模1000亿印尼盾(1美元约合1.35万印尼盾)以上的电商可以独资创办企业。印尼电商协会发言人大卫表示,预计大量外资将涌入,为本国信息科技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4月7日消息,阿里投资饿了么的消息今日被坐实,网易科技查询饿了么母公司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企业登记信息时发现,3月30日,饿了么曾做了董事备案变更,变更之后,JOSEPHCHUNGTSAI(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加入董事会,变为董事。对此网易科技致电阿里和饿了么相关部门,对此不予置评。此外,从变更信息中观察到,滴滴的CEO程维以及饿了么副总裁罗宇龙也同时加入董事会,目前饿了么董事会成员共有9人,分别为:康嘉、汪渊、朱啸虎、丛真、JOSEPHCHUNGTSAI、吴敬阳、程维、罗宇龙。2015年12月,有消息称阿里将斥资12.5亿美金入股饿了么,占股27.5%,同时成为饿了么第一大股东,此前双方并没有对此进行回应。近日,网易科技观察饿了么产品端,在支付环节支付宝成为用户支付的优先选择取代了此前的微信支付,同时,过去一段时间内饿了么加大了补贴的力度,从这些细节上也可判断,阿里投资之后的影响在加深。关于饿了么合并的传言从2015年开始就不绝于耳,在“新美大”合并之初曾传言饿了么将加入美团大众点评的合并之中,对此饿了么CEO张旭豪表示,饿了么将坚持独立发展,不会被合并。在O2O领域,阿里联合蚂蚁金服重启“口碑”,此前在外面送餐领域已经投资生活半径、美食送等平台,但是这两个平台显然并不能满足阿里的要求,外界认为,阿里投资饿了么也将大大提升口碑平台的服务能力。饿了么曾完成多轮融资,最近一轮完成6.3亿美元F轮系列融资,由中信产业基金、华联股份领投,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歌斐资产等新投资方,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原投资方也都进行了跟投。但是,从目前了解的资料来看,多轮融资之后,饿了么创始团队的占股比例并不高,此外各大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层次不齐,并没有一家独大的战略投资者,消息人士称,阿里入股对于饿了么未尝不是好事。
4月6日消息,今天,国内美妆O2O平台美到家宣布从美妆服务品牌向美妆生态品牌做全面升级,并正式更名为“美着呢”,新品牌已研发出集妆容场景化定制、美妆浸入式教学、远程视频指导及上门服务于一体的生态应用,并推出I-MUA智能上妆分析系统。据了解,美到家通过对自身所拥有的美妆数据库的深入研究,并精取大量化妆师对妆容的专业诠释,总结出数千种妆容的最优化法。通过全国三大研发中心(北京、厦门、湖南)历时两年多的技术研发,正式上线智能上妆分析系统I-MUA。美到家方面介绍称,I-MUA系统的运营方式是将化妆师经验数据与用户面部数据进行匹配,计算出不同妆容在不同用户面部呈现的最佳上妆区域,使用零基础动态镜像教学方式,让用户掌握化妆技巧。同时,妆容教程会结合美妆流行趋势的主题妆容动态更新,并提供全场景妆容选择和符合个性化肤质特点的妆品推荐。在用户学习过程中,化妆师团队会提供在线一对一视频指导。美到家创始人兼CEO曾莞晴表示,经历资本寒冬洗礼后,美到家在美妆O2O领域已经建立了稳固的领先优势,通过与58到家和美图的战略合作,美到家“整合供应链+超级流量入口”的战略生态布局已经初步完成。据了解,美到家创立于2014年末,目前业务已覆盖中国超过20个主要城市,拥有15万化妆师储备和数百万级的用户规模。2015年3月,美到家获得58到家千万元级别A轮融资。同年7月,获得风云天使基金Pre-B轮投资。2016年3月获得美图公司千万美金战略投资。
曾获百度和腾讯上亿美元融资的洗衣O2O企业“e袋洗”却频频遭遇消费者投诉。最近有消费者向《证券日报》记者爆料称,e袋洗把自己的衣服洗丢了,客服人员称找不到相关物流信息,并拒绝提供线下洗衣店联系方式。事实上,消费者因洗坏、洗丢衣服得不到妥善解决,而投诉e袋洗由来已久,只不过时至今日事态似乎愈发严重,上述爆料者任姓女士称,自己拨打e袋洗投诉电话联系不到公司相关人员,而其承诺先行赔付及7天内解决问题似乎也成了空谈。作为第三方平台的e袋洗,在大肆促销及引入第三方商家致业务量迅速提升的同时,面对消费者的高频投诉,又该如何改进售后服务问题呢?e袋洗“投诉”缠身为此《证券日报》记者联系上e袋洗CEO陆文勇,陆文勇回复记者联系公司公关人士,然而截至到昨晚截稿时,所谓的公关人士并未就此给出相关回应。最近,使用e袋洗的消费者任女士向记者爆料称,自己3月19日收到e袋洗送回的衣服发现少了一件,与e袋洗沟通,对方先是回复称“周末会送来”,但最终也没见送到,周一再联系时,对方称会让店家联系任女士,却也一直没有联系,直到3月30日,任女士再次拨打e袋洗官方投诉电话时,已经没有人接听电话,只剩语音留言称:会有专人联系。直到4月2日,e袋洗相关工作人员才把丢失衣服找回,此时已经过去13天。e袋洗在官网上表示,面对消费者投诉,e袋洗一直抱着积极面对、快速解决的态度去处理。为了确保用户的体验和权益,e袋洗提供了远高于行业标准的赔付政策(最高赔偿5000元)。除此之外,e袋洗还表示,公司执行“先行赔付”来提高服务满意度,即e袋洗先出钱赔付给用户,解决后再和洗衣店确认责任;“7天内解决”是确保公司在7天内给到用户满意的答复。任女士表示,自己衣服丢失快半个月了,e袋洗并没有先行赔付,也没能在7天内解决,期间多次联系客服人员还联系不上,与上述声明严重不符。事实上,e袋洗遭受消费者投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网上有大量衣服被洗坏得不到妥善处理的留言。此前还有媒体报道称,家住通州的某位消费者去年4月6日订单的衣服被洗坏,多次与e袋洗官方客服沟通,客服人员却回复这些问题只能向上级反映,并称负责检测的人会主动电话联系用户,让其耐心等待。但截至2016年3月26日,上述消费者并未接到相关电话,后续事宜并未得到处理。在e袋洗官网上,常见问题一栏,“衣服洗坏了怎么办?”,e袋洗回复称,若衣物在清洗过程中出现损坏、丢失等事故,e袋洗会在7天内给到用户满意的答复:快速核实后根据e袋洗赔付标准对用户进行先行赔付。虽然承诺是美好的,但到执行层面却并不如意,一位齐姓先生表示,自己的衣服也被洗坏过,与e袋洗官方客服沟通时,客服那边一问三不知,完全不能快速解决问题,“通过超优惠活动而得到巨大业务量的e袋洗,在售后方面却并没有同步跟进”。上述齐先生补充道。第三方平台困局e袋洗为传统洗衣店荣昌·伊尔萨洗染连锁企业董事长张荣耀所创,曾在去年获得由百度领投,经纬和SIG作为老股东跟投B轮融资1亿美金,成为当年O2O洗衣项目大热门。在官网中e袋洗介绍自己是高品质的O2O洗衣服务。需要洗衣时,仅需APP/微信下单、预约时间地点,就会有专业的上门服务人员按时上门收取衣服。经过15道专业清洗工序后,72小时内将熨烫平整的衣服送回。值得注意的是,虽然e袋洗为荣昌旗下,但衣服却并不是只送到荣昌洗衣店,e袋洗表示,公司会寻找最优质的洗衣加工供应商进行合作,消费者衣服会送到距消费者家较近的其中一家。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e袋洗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开放接口和用户,引入第三方商家能带来较大的业务量,但同时作为平台方却暗藏无法把控所引入第三方商家质量的隐患。“再加上借助资本的力量,融到钱的e袋洗为提升业务量开始大肆促销,29元洗一件羽绒服、99元洗一袋衣服、充值200元送240元活动不断,在洗衣业务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公司后期的服务质量却难以跟上,采用外包模式的客服人员及前期上门取衣人员的服务质量还不行,如屡次发生取衣物人员不能在规定时间取货等等。”e袋洗董事长张荣耀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生活服务业必须聚焦到终极顾客,“我的终极顾客是我的消费者”,而不是单纯依靠洗衣设备与技术。在终极顾客消费者多次投诉却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e袋洗如何解决售后服务问题成为后续能够持续壮大的关键所在。
“生鲜风”又来了?从投资情况看,似乎的确如此。最近,有网媒称,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主营进口水果的生鲜电商“天天果园”已获1亿美元左右的D轮融资。在这之前,易果生鲜完成了阿里巴巴及KKR集团投资的C轮融资,自称为生鲜电商行业迄今最大笔融资;2015年10月,获得C轮2.2亿美元融资的中粮我买网,完成首笔战略投资,入股有机生鲜宅配电商“良食网”;“U掌柜”获3000多万美元B轮融资。融资金额的巨大,不得不让人再次审视这个行业的变化。莫非一度被称为行业最大难题的“易损耗和非标准化”已经找到解决方案?在投哪儿创始人陈秋东看来,现在不少生鲜电商已经可以把损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有一些企业在解决非标准化的问题,比方说将其做成净菜,但为何至今还鲜少有公司能在这行获得盈利,原因还得归结于客户本身对产品、服务很挑剔,想要让客户高频次购买,有一定的难度。另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生鲜行业业内人士称,“对于投资额,其真实性仍有待商榷。另外,很多平台再获巨额融资,不一定代表这个行业最近很火很乐观,也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前一轮融资的钱烧完了,为了继续生存,不得不再烧钱。”面向消费者的生鲜电商想要长久,全靠资本?理论上来说,生鲜电商的确市场广阔。天天果园创始人王伟就曾对外表示,中国的生鲜市场有2.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但在投哪儿创始人陈秋东看来,生鲜电商供应链环节复杂,落地很难,特别是面向C端(消费者)的,因为消费者本身对产品、服务很挑剔。“目前在B2B环节,无论是基地到商家的,还是基地到市场的,都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格局,因为B2B环节相对比较短,而且单个商家的进货量大,去中心化后,能够有一定的盈利。”陈秋东说,相对而言,面向C端的打法就多了。他举了几个例子,比方说,有创业公司去小区建立小门店,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或配送;也有创业公司通过整合菜场的资源,将菜场作为中转站,进行配送。陈秋东透露,自己曾于2014年花了一年时间看项目,但最终却决定放弃了。“面向C端的生鲜电商想要长久持续发展,需要非常大的现金流,未来,这还是巨头的天下,小公司想要做好很难,一旦做好了也大多是被巨头收购。”陈秋东说,除此之外,放弃投资这类项目还有一个原因,因为生鲜电商创新壁垒不高,很容易被拷贝。另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生鲜行业业内人士称:“看好未来生鲜电商的市场,但过程会比较艰难。”该业内人士透露,自己做的也是生鲜电商,但不直接面对C端,而是利用其海外渠道为B端(商家)供货,“不少大型生鲜电商平台都是我们的客户。”围绕生鲜电商的配套,反而被投资人看好了?“易损耗和非标准化”一直是生鲜电商的最大行业难题。既然巨额投资连连,莫非这一问题已经找到解决方案?的确,损耗控制在近两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天天果园创始人王伟曾对外举例,以前天天果园的配送方式是“一次性泡沫箱+干冰”,水果生鲜损耗率在5%左右,后来改进为“保温箱+干冰”,水果损耗率一下子降到了0.2%。很多消费者对配送方式的改变,也有切身的体会。但仍有人想在降低物理损耗的同时,把品质损耗也尽可能降低,最近,浙江省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胡永祥就看好了一个有关生鲜电商配送新材料方面的项目。“很多生鲜在运送过程中,需要外界干预才能达到控制温度的效果,但这家公司想要通过研发相关材料,以更低的成本去保持较好的冷链条件。”胡永祥说,如此一来,无论是物理损耗,还是品质损耗,都可以有所下降。“这属于生鲜电商行业的配套,既然大家时兴在生鲜电商领域挖金矿,而挖金矿又需要工具,为何不从研发更好的工具着手?”胡永祥说。资本需求量大、用户挑剔、易损耗和非标准化问题还未完全得以解决……既然生鲜电商的瓶颈依旧存在,那为何巨头还是如此看好?陈秋东说,巨头布局生鲜电商,最大的原因还在于,目前很多电商品类市场已经被瓜分,还剩下海外、生鲜两大板块,格局还未定。无论是投资人,还是业内人士,都不否认一个观点:生鲜和互联网结合的时代,早晚都会到来。
本月底,大宗商品B2B网站买塑网在深圳宣告上线,并宣布在天使轮融资中获得富士康科技集团产业资源和中科招商集团的资本资源的双重扶持。中科乐创CEO、买塑网董事长纪顺友表示,现在已经有机构在接触,随后买塑网将进行A轮融资。目前,大宗商品电商平台已经成为资本投资的新风口。第三方数据显示,2015年有数十家大宗商品B2B电商获得资本投资,累计金额超过28亿元。其中,单笔融资额超过亿元的企业就有12家。
北京时间4月5日凌晨消息,美国团购巨头Groupon称,该公司已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AtairosManagement获得2.5亿美元投资,后者与康卡斯特之间存在联系,而康卡斯特将寻求与Groupon达成合作。AtairosManagement是由康卡斯特CFO迈克尔·安吉拉基斯(MichaelAngelakis)创立的,他在今年早些时候利用来自康卡斯特的40多亿美元承诺资本成立了这家公司,并担任其董事长兼CEO。作为这项投资交易的一部分内容,他将加入Groupon董事会,而康卡斯特则将致力于寻找与Groupon合作的方式。康卡斯特旗下有线电视部门CEO尼尔·斯密特(NeilSmit)表示:“将Groupon的本地专业技术与康卡斯特庞大的订户和广告主网络结合到一起,这是我们盼望着能够共同探索的一件事情。”Groupon称,该公司将把这笔投资用作一般企业用途,其中包括回购公司股票等。另外,Groupon还称该公司董事会已经批准将其现有股票回购计划扩大2亿美元,并将这项计划的期限延长到了2018年4月份。Groupon一直都在扩大支出以吸引购物者使用其在线团购服务,目标是在2017年以前让这笔投资带来回报。去年11月,Groupon替换了CEO,当时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埃里克·莱夫科夫斯基(EricLefkofsky)辞去CEO职务并改任董事长。目前,Groupon正在全球范围内关闭旗下业务和裁减员工,原因是其将业务重心放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上,这两个市场占据了该公司大多数业务比重。
3月30日消息,主打少数民族风系列的淘品牌女装裂帛近日在官方微信中发布消息称,将单独开辟出电商孵化园,以孵化更多的互联网新品牌。根据裂帛的介绍,旗下的电商孵化园除了提供办公场地及基础设备外,还将按需提供个性化的创业增值服务,以“新服务、新生态、新潮流、新概念、新模式、新文化”六个新合作模式为主导。同时,裂帛将引入导师辅导机制、创业沙龙、运营实操等一系列的创业扶持计划。目前,该电商孵化园的面积约2700平米。外界评论,裂帛电商孵化园的开启将加速其上市的进程。据悉,2016年到2017年,正是裂帛筹划上市的时间。有数据显示,2014年,裂帛的年销售额已超过10亿元,利率达10%。3年前,在茵曼和韩都双双叫嚣年销售额将冲破几十亿的风口下,裂帛汤大风曾淡然回应:“裂帛的野心并不在销售额,而是更加关心品牌在未来十几年的方向。”而近来,汤大风再次发声,互联网品牌都进入了一个与所谓传统品牌的抗衡或者合作阶段。孵化多品牌战略已经成为裂帛甚至是大多数淘品牌共同的诉求。从2012年到2015年,裂帛已经先后拓展8个女装品牌,1个男装品牌,童装品牌,内衣品牌,以及鞋类和箱包品类。裂帛方面称,未来将致力于打造中国设计师集合平台。淘品牌中有望上市的另两家还有茵曼和韩都衣舍,而这两家在品牌孵化的动作转型的更快。据了解,韩都衣舍2015年开始大力推动新品牌的孵化,截止目前已经拥有超过30个子品牌,2015年销售额据称接近25亿元。而茵曼的举措则是多品牌和线下的双重扩张,方建华曾认为,20亿元是淘品牌的天花板,想成为百亿品牌潜力则在线下。仅从销售额上来看,裂帛与茵曼、韩都衣舍相比,还有一大段距离。有投资人士认为,裂帛如能成功上市,也是给资本很大的信心,自从裂帛于2011年引入红杉中国、经纬创投两大投资公司的融资后,整体趋势相对缓慢。根据裂帛公开的信息显示,裂帛旗下的子品牌“所在”、“天使之城”、“LADYANGEL”年销售额均过亿,设计师内衣新品牌“裂帛BRA”在2015年已经上线。2016年,将陆续发展迷戈、新衣记、搜罗等品牌。
3月31日消息,继丁香园、春雨医生、新氧等相继在线下开诊所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后,母婴问诊类App妈咪知道也开始“觊觎”线下。据获悉,妈咪知道将在今年6月份开办其首家线下诊所,地点暂定于深圳海岸城。据悉,该诊所将定位以儿科为主,工作人员分为兼职和全职两种。妈咪知道方面介绍,其儿科诊所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用户在线上问诊,医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引导患者到线下就诊。资料显示,妈咪知道由医信科技于2015年正式上线,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已累计360万的用户,独家签约了1000名来自北上广深等城市三甲医院的妇儿科医师,沉淀了3000多个场景的医生原创内容。据妈咪知道方面介绍,其盈利模式将基于三个点建立。一是在线问诊,目前,妈咪知道的问诊包括免费问诊和在线急诊两种,其中,在线急诊采取收费形式,17元/10分钟;二是商业保险,本月月初,妈咪知道宣布上线商业保险“妈咪保”,针对出生30天的婴儿~17岁的少儿特别定制,保障25种少儿重疾,包括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更塞、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等;第三就是线下诊所。3月19日,妈咪知道对外发布,获得由复星昆仲领投,软银中国、晨星创投及山楂树资本跟投的1亿元B轮融资。
北京时间3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称电子商务创业公司小红书成功融资1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腾讯参与投资。小红书于2013年创立,它的目标是成为海外商家和中国买家的桥梁。消息人士称,除了腾讯,Genesis资本和天图资本也参与了投资。Genesis资本由腾讯前投资部门主管彭志坚创办,主要参与企业后期投资。在LinkedIn介绍页面上,成立仅3年的小红书宣称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700万,之前公司已经获得过纪源资本(GGVCapital)和真格基金的投资。小红书主要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向越来越富有的中国本地买家推广外国品牌。它的目标用户是18至35岁的中国女性。到2015年9月止的半年里,小红书营收7亿元。
3月29日消息,日前,接近天天果园的投资人向记者透露,天天果园已于近日完成D轮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在融资用途方面,该投资人表示,天天果园拿到钱后不会烧钱、补贴市场,而会用在扩展供应链、改造商品端和服务端上。记者就此向天天果园高管求证,暂未获得正式回应。据介绍,天天果园2011年完成天使轮融资,金额近1000万人民币,主要投资方为浦软创投;天天果园的A轮融资近1000万美元,主要投资方为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2014年年初,天天果园完成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主要投资方ClearVue(锴明投资);2015年5月,天天果园宣布完成7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由京东领投,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ClearVue(锴明投资)跟投。资料显示,天天果园创立于2009年,是从产地到消费者的水果生鲜直供平台,自建冷库,冷链物流。2014年天天果园销售额5亿元,2015年销售额预计超10亿元。截至2015年11月,天天果园的APP用户已达700万人。目前公司大约有160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资本寒冬以来,烧钱多、盈利难的生鲜电商行业融资变得格外困难,天天果园的此轮融资或将影响市场竞争格局。天天果园创始人王伟近日撰文称:“生鲜电商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行业,却不是一个能够赚快钱的行业,滴滴那样异军突起的案例在生鲜电商行业并不适用。”王伟表示,生鲜商品易损耗、非标准化,决定了这个行业需要耐心,赶风口的逻辑并不适用,“这不是一个单纯拼资本和流量的生意”,“立足行业,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做出价值,才有估值”。
3月28日,生鲜电商“易果生鲜”宣布完成C轮融资,阿里巴巴继续加码其在生鲜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KKR集团成为新的财务投资人。此轮融资金额未对外宣布,但据称是迄今为止生鲜电商行业最大的融资。易果生鲜联合创始人、联席董事长金光磊表示:“本轮融资将有力推动易果生鲜扩展和增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通过一体化品控、体系化运作和区域化运营,我们将为更多家庭提供有品质的服务。”易果生鲜成立于2005年10月,隶属于上海易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为茅庐,联合创始人兼CEO为金光磊。易果生鲜网是一个主打生鲜水果的B2C电商平台,旗下有“易果”、“原膳”、“乐醇”、“锦色”4个品牌。从2005年至今,易果生鲜在生鲜垂直行业已经积累了近10年的经验,拥有较好的供应链资源和物流配送能力,尤其是在华东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公开资料显示,易果网于2013年获得阿里巴巴的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并于2014年收到阿里巴巴和云峰资本联合注资的B轮融资。
3月25日消息,近日,马来西亚婚庆平台Nuren宣布完成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来自中国的GobiPartners(戈壁创投)领投。Nuren将用这笔钱扩张规模,引进更多人才,意在抢占东南亚婚庆市场。Nuren公司是由PetrinaGoh、KelvinLeow、StaceyLee和AliceOng联合创立的,旗下经营着马来西亚的Wedding.com.my和新加坡的Nuren.sg。这两个网站主营咨询服务,设立了专家小组,为顾客的婚礼提供建议和提示,事无巨细地谋划准新人的筹划进程,同时还会根据新人的需要联系婚礼供应商。从TechInAsia的报道中获悉,Nuren的主要业务是帮助新人简化婚礼冗长的准备过程。这是因为准备婚礼意味着有大量的工作以及被各种琐事困扰,这些会将人们对婚礼的兴奋感消磨干净。据悉,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迄今已经有30万对夫妇和1500家婚礼供应商在Nuren的平台上解决了需求。其联合创始人Petrina表示,Nuren的现有资源可以为新娘提供高端的婚礼安排,是一条龙婚礼服务,还包括摄影、摄像等方面。其婚礼咨询团队现在每周能够筹划六场婚礼。她补充到,在未来两年里,Nuren有意进军东南亚的其他三个国际市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婚庆行业在马来西亚是一个价值70亿美元的产业,每年有30万场婚礼发生。而在东南亚,每年有超过200万场婚礼,花费达到180亿美元。那就是我们想要抢占的市场。”据了解,Nuren不止将眼光局限于婚礼,而是有意将业务扩展到女性生命中的所有重要阶段。其不久后将上线一个专营婴儿用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妈妈和准妈妈们能买到孕期到婴儿时期的各色商品。
在“网红”成功上位“天王嫂”之后,Papi酱也以1200万价码被“收购”从而戏剧性变现,这让“网红”一词陡然被炒作成为一种“经济模式”。一些互联网企业在深入探讨网红的“成功法门”,如重度垂直、粉丝变现、高转化率等等。一些公号大V则忙着进行“网红产业链深度解析”,甚至有人炮制出“手把手教你做网红”的指南。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网红经济”中的“经济”二字,与“经济发展”“国民经济”等常见词汇当中的“经济”不能说是一回事,而仅仅指以“网红”为工具的变现模式和变现能力。所谓“网红经济”实际上是资本决定论和互联网风口论的产物。资本决定论意味着以资本的喜好和投资倾向为转移,以获取资本的青睐从而变现为唯一目的,而将传统价值观当中的道德、使命、意义等等要素视为粪土,Papi酱也正是因为获得罗辑思维、真格基金等1200万投资才一下被树立为“网红经济”的旗帜。风口论则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投机论,它起源一位互联网大佬的观点“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种观点引得天下人蜂拥而上去找寻和追逐“风口”。互联网另一位大佬曾抨击“风口论是充满投机思维的方式”,而“网红经济”动辄鼓吹的“月入十万、百万”更是迎合了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一夜暴富的白日梦,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相当负面的影响。“网红”本是指通过互联网走红的人,从词义上看似乎并无褒贬。但“网红”经历的几个阶段却将其赋予了负面含义。此前,郭美美、凤姐是“网红”,但她们更多是被人嘲讽和鄙视的笑料,而没有成为效仿和追捧的对象。今天的“网红”包含的人群更广泛,从喜获资本青睐的Papi酱到直播平台的所谓“主播”都可冠以“网红”之名,他们中的大部分之所以可以红起来,有些人是靠着大胆裸露、用充满性暗示影像或图片吸引眼球,有些人是利用无底线的言行引爆舆论场等等。大多时候,“网红们”传递的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但即使如此,“网红”依然成为了众多年轻人效仿的“榜样”,年轻人期待快速拥有“如日中天”的名气,瞬间拥有金山银山。在很大程度上,“网红”在名气和金钱上使得众多网民产生了共生性的依附,这种依附弥补了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缺失,他们需要的是彼此之间的认同。众人以Papi酱的1200万为梦,宣告着资本决定论的再一次胜利;而追逐“网红”为荣、以成为“网红”为理想,则鲜明地反映了网民价值观的扭曲。偶像崇拜并不都是坏事儿,比如少年们对乔丹的追捧,他代表的是运动精神,又或是人们对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崇拜,他们代表的是对创业改变世界的梦想和技术变革社会的追求。而对“网红”的追捧,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3月24日消息,日前,新加坡电商ezbuy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上海私募股权基金维新力特资本(VisionKnightCapital)领投,现有投资者IDG资本和华创资本参投。ezbuy目前主要对接中国和美国的电商网站,扮演一个在海外电商和顾客之间的中间商的角色,负责处理商品的购买、发货以及进口等环节的各项事宜。据获悉,ezbuy的前身是65daigou,是新加坡的一家电商网站,模仿中国电商网站的海淘模式。用户可以通过ezbuy平台购买海外电商网站的商品,往往要比国内网站的商品更便宜,种类更加多样化。据了解到,此次融资除了用于进行品牌重塑、提高知名度外,ezbuy还会更深入地拓展东南亚市场。此前,ezbuy已成功进入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市场。此外,部分资金还将会用来改进网站的后台建设。仿照亚马逊的AmazonPrime,ezbuy也推出了“prime”业务,成为prime会员的顾客将会享受更多种类的商品服务和更低的价格。同时,其还推出了“Prime2.99”的活动,凡是购买参与这一活动的商品,不论体积和重量,都可享受2.99新币(折合2.2美元)的国际运费。Ezbuy方面称,“Prime2.99”覆盖的商品种类已经超过了100万种。
3月25日消息,日前,罗莱生活宣布公司花费1.5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并表示该笔资金不会用于股票、QDII产品等高风险的衍生品等项目。据了解到,此次资金来源主要为罗莱生活自有闲置资金,总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6.18%。罗莱方面表示,股份公司股份公司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投资是在确保股份公司日常经营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不会影响股份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据了解到,罗莱生活早在2013年便在年度股东大会时表示,同意公司增加投资理财额度至8亿元,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三年内有效,但资金只能用于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据悉,罗莱该笔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国内依法发行的国债、金融证券、货币市场基金等品种,同时也可投资于各类信托计划等。业内人士透露,去年4月份,罗莱生活便出资3亿元成立互联网基金和投资基金,12月份还参透互联网家纺品牌大朴网。很明显罗莱生活是希望通过资本的力量来驱动创业创新,进一步整合家居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