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青云
这注定是一场不平常的618。这场618背后有三个操盘者:34岁的蒋凡、39岁的黄峥和40多岁的徐雷。他们分别代表着三家公司,市值4163亿美元的阿里巴巴、237.6亿美元的拼多多和398.5亿美元的京东。这三个人都属于“新官上任”。2019年3月,蒋凡成为天猫和淘宝的掌舵者;2018年7月,黄峥从创业公司老板变成上市公司CEO;也是在7月,徐雷就任京东商城首任轮值CEO,而他也是618的创办者。他们,一个得逍遥子钦点,一个得段永平真传,一个得刘强东信任。2019年的618,某种程度上是三人的第一次正面较量,每一方都不甘示弱:天猫淘宝撒下千亿购物补贴,拼多多豪掷百亿补贴,京东准备了5亿奖金等着用户去玩城市接力赛。但这也只是开局,是远程攻击秀秀肌肉而已。未来,代表中国电商三股势力的三人势必在这个战场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厮杀。在大战到来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的过往。70后徐雷:懂规矩的大院孩子70后徐雷是典型的北京爷们,生在改革时,长在军队大院。从表面上看,他一点儿不像军队大院出来的孩子。追小众潮货,留寸板头,生平两大嗜好:音乐和足球,据说段子也玩得很溜,挽起袖子时左臂上的纹身虎虎生威,甚是“唬人”。2007年,京东拿到了今日资本徐新的1000万美元融资,2008年年底,她帮刘强东找来了曾在联想负责过品牌和产品网络推广、当时是中国最大专业网络营销服务提供商好耶网络总经理的徐雷。2009年3月的一次早会上,刘强东突然开口“我忙不过来,你来负责企业销售吧”,就把京东的市场拓展全都丢到了徐雷的肩上。徐雷并没有辜负刘强东的期望。2009年至2011年间,徐雷操刀的“京东时间”彻底让京东坐稳了电商平台的前两把交椅。随后,战绩累累的徐雷离开了京东,转投优购网担任CMO,有消息称徐雷的离开是为了寻找刺激。2013年,京东上市前一年,在与刘强东喝了几回酒后,徐雷重返京东。但当时空降的高管加入京东,直接分走刚回归京东的徐雷手中最重要的京东商城市场部工作后,徐雷剩下的职务只有刚兼任了半年的无线业务部负责人。在此期间,他带领团队将京东商城APP做成了京东平台超过7成的流量来源,也让京东商城APP成功的占据了电商类APP下载量前两名。两年时间内,他不光带出一个团结肯干的无线应用开发团队,还彻底成为京东转型移动互联网的引路人。广为流传的京东“618”也是出自徐雷之手。彼时,京东有一个“红六月”的活动,2014年“618”备战会上,徐雷当场提出“不要再整红六月了,要把‘618’的主题突出来,形成一个消费符号”,但与双十一集中在一天不同,可以延长至20天左右。据传,当时反对者不胜枚举,要知道,历经4届的阿里双十一早已深入人心,作为后来者要撼动对手的地位谈何容易,可徐雷依旧力争到底。至此,京东才有了实际意义上的“618”。后来,和腾讯合作、京X计划、无界零售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出自徐雷之手。和外表的桀骜不驯完全不同的是,徐雷在京东,最出名的是讲纪律,不信邪。无论是主管市场部还是无线事业部,他都要先立规矩。徐雷觉得,只要让所有人进入一个设定好的“程序”,整个工作才会有效率。因为过去的战绩,2016年,徐雷成为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一年后升任集团CMO,直接向刘强东汇报。2018年7月,京东危难之际,徐雷成为首任京东商城轮值CEO。为了帮徐雷树立威信,刘强东在内部会议上当着100多位高管放出“谁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的狠话。如今,京东的市值仅为398.5亿美元,跌去超过40%,徐雷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80后黄峥:有贵人相助的杭州人80后黄峥出生于杭州,父母是普通工人,因为成绩好,他没有复习便考入了杭州最好的中学——杭州外国语学校。起初,黄峥并不想去,他以为这所学校是完全学外语的,而他想要进学数理化的中学,后来被小学校长劝了一番,他才去了。进入了杭外,基本上半只脚迈入了大学校门,因为它的保送比例非常高,每年都是在80%以上,幸运的黄峥则是小学母校前后9年,唯一考进杭外的。高中毕业后,黄峥被保送进了浙大混合班,混合班是浙大竺可桢学院的前身,每年大概有200人能进入,算是高校精英教育的一个试验。2001年,也就是黄峥大四那年,网易CEO丁磊通过MSN找到还在读大学的黄峥,向他请教技术,差点被黄峥误认为是骗子。没人知道黄峥到底帮丁磊解决了什么问题,但丁磊肯定是欣赏黄峥的。不然也不会在黄峥去美国留学后,介绍他和段永平认识。段永平似乎很喜欢黄峥,他带着这个小徒弟参加了著名的巴菲特午餐,黄峥则在课外帮段永平做一些投资的事情。多年后,黄峥成了段永平最得意的弟子。段永平对黄峥从来不吝用最好的词句赞誉有加,而黄峥更是尊称段永平为“人生导师”。2004年,黄峥硕士毕业,面临着选择微软还是谷歌的迷茫。当时,谷歌还未上市,规模也不大,公司每小时营收十几万美元,工程师只有几百人。在懵懂之际,段永平建议黄峥“谷歌值得看看,去的话至少待三年”,黄峥就这样进入了谷歌。半年后,谷歌上市。三年后,27岁的黄峥就实现了财富自由。黄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谷歌给他的远比他给谷歌的贡献更多,直到离开谷歌三四年之后他才意识到,有机会在那样的时间点进入那样的公司,人生能碰上一次也算很幸运的事情,至少是十年二十年一遇的机会。黄峥幸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黄峥并没有等到手里的股票全部兑现才离开谷歌。在参与谷歌中国创业一年后,黄峥决定自立门户,开始了十一年的创业征途。黄峥的第一家创业公司叫“欧酷”,是卖手机的,后来他把公司卖掉了,新做了一家公司,叫“乐其”,做电商代运营。这家公司今天还在,是淘宝跨境电商的大玩家。此后,黄峥走的是内部孵化的道路,乐其内部孵化了寻梦游戏,它为黄峥带来很好的现金流。后来,游戏公司内部又孵化了“生鲜电商”拼好货和“电商平台”拼多多。黄峥的想法很简单,做游戏和电商代运营虽然赚钱,但始终不能对社会和时代产生影响,他需要更大的机会,而拼多多可能是那个机会。最终,拼好货和拼多多合并,交易规模一个月快达到10亿元,2018年7月,成立3年的拼多多赴美上市,一举成为中国电商公司里用户量仅次于阿里的第二强,黄峥也成为中国80后白手起家的富豪第一人,这背后离不开高人的支持。85后蒋凡:低调的技术派1985年出生的蒋凡,留着寸板头、络腮胡子、戴黑框眼镜,乍眼一看,就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派。他低调内敛,不爱说话,也不擅长讲故事。或许因为这样,从公开的地方我们很难获得蒋凡早年生活的经历。只知道,2002年,蒋凡代表乌鲁木齐一中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获得了省级一等奖,蒋凡得以被保送复旦大学计算机系。蒋凡在初中时就在计算机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但是大学时,因为觉得学校的计算机系非常糟糕,老师什么都不懂,且学校考试的内容和实际编程根本没有关系,他仅以61分的平均成绩拿到了计算机系的本科学位。这让他差点错过进入谷歌中国的机会,最终李开复决定任用21岁的蒋凡,蒋凡也因此成了黄峥的同事。四年之后,谷歌关闭中国业务,蒋凡离职创办友盟。彼时,他的老领导李开复创建了创新工场。出于对蒋凡的欣赏,李开复盛邀蒋凡加入。蒋凡给创新工场带去了继豌豆荚之后的第二个项目:友盟科技。2014年年初,友盟被阿里以8000万美元收购,28岁,蒋凡实现了财务自由。根据收购条约,友盟是公司连人打包出售。所以,蒋凡成了阿里的员工。蒋凡原本的打算,是在阿里待一下,合同期满就走人。时任阿里CEO的张勇听说他要走,专门找他喝茶聊天,并邀请他一起折腾点事情。和张勇聊完天后,蒋凡留了下来,他的待遇有点儿特殊——“百年阿里”的培训制度,“百年湖畔”、“破冰仪式”等入职节目,蒋凡统统没有经历过,他甚至没有花名,就直接进入了具体工作。蒋凡的第一个职位是无线事业部资深总监,他带着淘宝实现了三大转变。第一,无线化。彼时,淘宝正处于从电脑时代向手机时代的转型时期,淘宝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将被时代狠狠抛下。而一旦没有了淘宝的支撑,支付宝、蚂蚁金服等也都失去了根基,阿里公司存亡都可能存在问题。在蒋凡的带领下,2016年3月,淘宝已有接近80%的流量来自无线,全网接近70%的成交来自无线。2017年双十一,无线端成交率超过90%。第二,内容化。原来的淘宝更像是一个卖货超市,消费者进来,买完东西就走。但随着内容电商的升级,流量争夺愈加激烈,每一个APP都在争夺用户的使用时长。蒋凡在原来的单一销售功能上,加入了视频、直播、爱逛街、印象淘宝等功能,让消费者既可以消费又可以娱乐和分享快乐。第三,智能化。原来的淘宝是以货架陈列+搜索引擎的模式卖货。用户通过搜索关键词和翻页浏览来找到自己想要的店铺或产品。每一个用户看到的界面都是一样的。但是大数据时代,这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推荐才是大势所趋。蒋凡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搜索推荐,也帮助商家实现了智能化运营,这大大提高了购物体验和效率。因为这些不可替代的功劳,2017年,也就是蒋凡32岁那年,他成为了淘宝总裁,2019年3月,他又兼任天猫总裁,与此同时,这位34岁的年轻人成为了阿里巴巴38位合伙人中最年轻的一个。首次交锋就这样,70后徐雷、80后黄峥、85后蒋凡,第一次在618这个战场相遇。每一方都不甘示弱:天猫撒下千亿购物补贴,表态要让“618”成为上半年的“双十一”,据悉,阿里巴巴内部传达的态度是:打仗,不给对手任何机会。毫无疑问,天猫/淘宝的两个最大对手无外乎京东和拼多多。天猫拿出好伙伴苏宁来对付以3C起家的京东,据悉,在天猫旗舰店,苏宁利用一款名为平京雷达的软件,实时抓取京东3C定价,对着打,一般便宜50元左右。应战拼多多,阿里巴巴则拿出了刚刚回到舞台中央3个月的聚划算。聚划算的卷土重来,有赖于拼多多的崛起,让阿里重新看到了下沉市场的价值,而聚划算的目标是将“品质惠生活方式”注入到200个下沉城市。天猫618的主要玩法是,以聚划算为入口,每天产生大约10个“千万爆款团”、100个“百万爆款团”的方式,连续18天冲刺品牌主力爆款,集中释放交易额。把618作为主场的京东,自然也不甘示弱,起码今年的官宣日就比去年早了8天,给自己留出了足够的造势时间。今年“618”核心战略上,京东以获取新用户为第一目标。为此,京东准备了5亿奖金等着用户去玩城市接力赛,并根据不同城市分批次发放红包,低城市发放大额红包,显然下沉成了京东和阿里巴巴的共同目标。相比之下,初入战场的拼多多则显得简单直接多了:砸钱,百亿补贴。这百亿补贴覆盖“今日必买”、“每日专场”、“竞选大牌”等专区,在比对其他渠道最低价的基础上,实行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再降幅。与此同时,拼多多安排了专门的“百亿补贴”小组24小时待命,比对线上线下所有渠道的价格,实时更新,确保“货比三家”的用户能在拼多多上得到更“惊喜”的价格。也就是说,在聚划算要求全网最低价的同时,拼多多则安排了截杀团队进行“人盯人”式防守,自掏腰包围追堵截。当然,对于以五环外起家的拼多多来说,要守好根据地,更要攻城略地。6月5日,拼多多宣布新款iPhone创造了单日销售记录,在此带动下,相关苹果系列产品也创造了销售历史。根据拼多多的数据,驱动拼多多618大促的核心,是以高客单价为标志的“中产消费”。因此在6月6日,拼多多“百亿补贴”大促集中上线了一批新的热门商品,包括1888元的戴森吹风机、729元的ReFa瘦脸仪、4449元的iPhoneXR等等,均打破了其历史价格底线。毫无疑问,拼多多试图通过618打开年轻精英客群市场。70后徐雷、80后黄峥、85后蒋凡都试图在618大干一场,这场战争的战绩最直观的反应便是公司的年中成绩,但对于这三个人来说,这只是战争的开局。未来战场在拼多多出现之前,京东和阿里巴巴成为了电商创业的天花板。但拼多多突破了这一天花板,依靠“低价拼团”和“微信裂变”两个方法,拼多多迅速崛起。据2019年Q1财报显示,拼多多APP入口平均月活用户达2.897亿,淘宝天猫整体移动月度活跃用户达到7.21亿。而按照极光大数据显示,拼多多2019年Q1的月活用户几乎是京东的2倍。来源/极光大数据拼多多的出现,让京东和阿里巴巴都感到了威胁,两大电商巨头再一次意识到下沉市场的价值。他们对下沉市场的强需求有目共睹。阿里巴巴2018年Q4财报显示,整个2018年新增的超1亿用户,有77%来自下沉市场,对下沉市场的加速渗透,将会是阿里电商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2018年Q4财报电话会议中,京东决定从供应角度深入三四线城市。阿里京东下行,拼多多上行。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拼多多单笔用户的订单金额已经从2017年的32.8元上升至2018年的42.5元。外界认为,拼多多在iPhone上的大规模补贴实为拉高客单价。每一家都想进入对方的腹地,完善自己的业务版图,但每一家的腹地都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对于蒋凡来说,要是能成功狙击拼多多,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任阿里CEO接班人;对于徐雷来说,要是打不好这一仗,很有可能像过去因在618大促中表现不力而离开京东的熊青云一样;对于黄峥来说,打不好这一仗,拼多多或许永远止步于五环外。没人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或许,这本来就是一场没有终局的战争,拼多多、阿里巴巴、京东可能会长期共存。
8月31日消息,澎湃新闻曝出此前离职的“京东最年轻副总裁”余睿,最近又重回刘强东麾下,并被任命为1号店CEO。不过,京东官方对此消息不予置评。有内部知情人士告诉《联商网》记者,该消息属实,随着余睿的到来,1号店现任CEO王路将回到沃尔玛,跟他一起回归沃尔玛的还有1号店现任市场部负责人。公开资料显示,“80后"余睿在2008年加入京东并成为管理培训生,从最一线的仓储配送做起,到带领着一万多名员工在中国电商竞争最激烈的华东区打拼,承担着京东1/4的订单任务,在2014年年中晋升为京东集团副总裁。此后余睿从京东离开。而现任1号店CEO王路此前为CBSI中国总裁,2015年7月加入沃尔玛,之后取代刘峻岭出任1号店CEO。京东收购1号店已经两月有余,此举换帅按京东以往的习惯来看属于意料之中。联商网百人荟成员张陈勇认为,1号店以后会融入京东,以独立频道的方式展现在京东,因为这样才能发挥快消商品吸引新客,提升老客复购,为京东其它品类引流的目的。如果有这个目的,那么用京东的人去1号店,又多了一个理由。相比易迅的消失,1号店的结果可能是独立存在的同时和京东融合。博韩伟业刘志岩认为此次人事变动,刘强东是要将现有1号店京东化,改变现有1号店沃尔玛管理方式,未来1号店品牌会保留,但内部管理流程会以京东管理体系为准,否则很难达到融合效果。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指出,京东目前人事变动的问题主要原因有4个方面:1.N年前刘强东留学,开始放权,大批职业经理人进京东,这是某些资本方的要求。2.“空降派”权力越来越大,“本土派”势力下滑,一直到现在。3.京东业绩不好,部分资本开始抛售股票,职业经理人难管。刘强东开始收权,扶持本土派。4.起源,就是京东业绩不好,部分高管对刘强东经营模式有疑惑。今年6月,沃尔玛将1号店出售给京东并换取京东5%股权。刘强东在财经对话栏目曾称要做超市行业老大,日前给1号店注入10亿元资金,用于与天猫展开价格战。作为京东在华东地区的力量,1号店现在的定位是阻击大本营同在华东的天猫超市。在网上超市领域,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最近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近期,联商网也组织了关于超市未来的大讨论,反响强烈。截至发稿前,记者获悉,就在今天(8月31日)下午,京东商城消费品事业部将宣布一系列新举措和未来布局,加码新一轮的角逐。近期京东高管变动一览:2016年8月11日又爆出沈皓瑜将不再担任京东商城CEO一职,转而担任京东集团国际业务总裁2016年8月9日,刘强东前女友龚晓京回归京东,担任“京东集团公共事务战略顾问”;2016年8月爆出89后管培生张雱担任刘强东助理,并任京东系多家公司的法人代表。2016年6月底熊青云将担任商城首席品牌官,京东无线业务负责人徐雷回到其一手创建的市场部,接替熊青云职务。2016年5月9日京东智能硬件事业部负责人王振辉出任京东商城运营体系机构负责人,原京东商城运营体系负责人李永和因私人原因提出辞职。
6月29日消息,今日,京东集团发布内部文件,对京东集团、京东商城进行人事组织架构调整。该内部文件表示,因移动端业务占比增加,公司成立“商城营销平台体系”,该体系主要负责大市场、无线业务和用户体验设计。从该内部文件中了解到,徐雷担任新体系负责人,实线向京东商城CEO沈皓瑜汇报;徐雷同时监管市场营销部,承担品牌、营销运营等职能;平台运营体系负责人向徐磊汇报。此外,熊青云担任商城首席品牌官,实线向商城CEO沈皓瑜回报,负责品牌招商、集团品牌规范管理、海外品牌推广及其他战略性项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7月1日,京东集团对外宣布,前宝洁公司(P&G)大中华区美尚事业部副总裁熊青云加盟京东集团,全面负责京东商城的市场部工作。京东当时称,熊青云是中国外资企业职业经理人中的标杆式人物,在加入京东集团前曾担任宝洁公司(P&G)大中华区美尚事业部副总裁,是宝洁全球职位最高的本土华人。徐雷于2007年加入京东商城,一直负责京东商城广告、公关、品牌、校企营销等工作。
4月6日消息,京东3C事业部总裁胡胜利在2016京东3C战略发布会上宣布,2016年京东3C将携手品牌厂商打造8家100亿规模的品牌,上线全新京东3C整合营销平台-3C频道,打通手机、IT、数码三大品类。同时将打造京东3C社区,融合品牌、资源、内容,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体验化社交平台。京东商城CEO沈皓瑜表示:“3C事业部是京东最具优势的王牌品类,集团将继续整合各个体系资源优势来全力支持京东3C创新发展。”据了解,为了更好的从品牌零售商向品牌服务商转型,京东提出了3C升级计划,涵盖运营、营销、渠道、金融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品牌升值。渠道上,京东将整合3C全渠道能力,为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的渠道解决方案,除了京东原有的PC、APP、微信、手Q等传统渠道。未来京东还将发力于企业客户采购、开普勒线上联盟、线下渠道联盟、区域行销渠道等新渠道解决方案,打造线上线线下全渠道平台。运营上,针对京东3C品类,京东物流将打造专业的3C品类仓保驾护航,在运营中实现快速交付减少等待时间,上门提货检测维修,并由开放的售后导购提供咨询服务。目前,京东自营物流在全国范围内拥有7大物流中心,在50座城市运营了213个大型仓库,拥有5367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范围内的2356个区县。并且正在加速推进渠道下沉。京东致力于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藏冷冻仓配一体化物流设施的电商企业。营销上,京东与腾讯共同推出的战略合作项目京腾3C计划,将利用京东销售大数据和腾讯社交大数据对消费者进行精准任务画像,深度打造消费者触媒习惯,为厂商提供定制化的营销解决方案,实现销量和品牌的双重提升,并针对不同属性消费需求行程多维度战场,利用腾讯社交平台进行精准人群定制化投放。京东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熊青云表示:“未来,京东会将数据和场景化电商整合。为目标人群创造一个社会化电商体验。”金融上,京东金融副总裁战略研究部负责人金鳞表示:“针对3C产品,京东金融将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渠道营销、支付交易等整个供应链及销售链条上为厂商消费者提供全程金融服务,为消费者在购买环节进一步增强保险和众筹的覆盖范围,使得消费者和厂商互利共荣。”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6月30日,虎嗅报道了京东在一个月内,两位前高管离职后陆续加入创业公司并出任CEO。京东在成为创业公司职业经理人输出地的同时,也盯上了宝洁(P&G)中国公司。7月1日,京东对外公布了新高管任命消息,前宝洁中国区美尚事业总裁熊青云正式加盟京东,全面负责京东商城市场部工作。而原京东商城市场部负责人、京东集团副总裁徐雷将全面负责京东商城无线业务部。如果追溯京东人事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并不是京东第一次任用宝洁高管负责京东市场工作了。当然,这还不包括京东从宝洁挖来得其他中层职员。京东“宝洁男”1号——程峻怡2011年7月,程峻怡正式加盟京东商城,负责管理京东商城市场营销部门。2013年1月初,京东商城启动高管轮岗轮训制度,程峻怡调任POP开放平台部门,但在该岗位只呆了半年,2013年6月中旬,程峻怡就从京东离职。并于2013年7月加入“一号店”,出任营销副总裁。公开资料显示,程峻怡于1995年加入宝洁中国,历任汰渍品牌经理,飘柔品牌经理。2003年被提升为宝洁中国个人清洁用品事业部总监兼负责人。主管舒肤佳,玉兰油沐浴用品,激爽等品牌。任期间把舒肤佳市场份额从35%提升到55%,并成为宝洁中国最盈利的品牌之一。2006年,程峻怡加入立邦中国出任营销副总裁。2007年,他再次跳槽加入伊利集团,出任集团市场部总经理。2011年加入京东,推出了“沙漠风暴”,“男人帮”,“618诺曼底店庆攻势”及“奥运营销”等系列营销攻势。2011年11月,程峻怡带领京东广告招标人员,在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竞购大会上出手阔绰,花将近2.31亿连续拿下奥运项目《伦敦战报》和《赛事导航》独家冠名权。但程峻怡工作风格延续其在宝洁、立邦涂料及伊利的营销风格,大手笔多投入的方式这与刘强东的理念相悖。刘强东说过“京东没有广告投放计划,京东练的是内功”。2011上半年刘强东和搜索引擎、导航网站翻脸,称“将2011年度广告费用砍掉50%”。2012年,京东在分众传媒上的投入翻倍,但是程峻怡的营销策略并没有为面临盈利压力的京东带来新的ROI增长点。仅接着,2012年底,京东爆出内部腐败问题,刘强东开始注重内部管理问题。2013年1月31日,京东发布声明,调任程峻怡为POP开放平台部门负责人。在轮岗后,程峻怡领导的POP平台业绩并无起色,没有达到刘强东的预期。2013年6月14日,程峻怡从京东离职。京东方面表示:程峻怡因个人原因向公司提出离职意向。京东“宝洁女”1号——熊青云已有前车之鉴,加盟京东后的熊青云至少可以明确,在工作风格“宝洁范”已不可延续,她对传统零售及品牌营销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在互联网营销方面的能力或让人存疑。或许熊青云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她《写给宝洁团队的告别信》中表示:当我们抬头看天时,一定要保持一颗谦虚学习的心,虚怀若谷,求知若渴,这对于像宝洁这样处于行业领导地位的企业员工尤为重要。一颗谦虚和学习的心,不仅能让我们站得更稳、还能让我们走得更远。尽管熊青云没有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经历,但从她得这封信中,已经透露了对自己对互联网用户及互联网营销的一些思考:消费者至上,化繁为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容易;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信息过量正在逐渐侵袭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我们的生意拥有越来越多的影响因素,我们的消费者在聆听着越来越庞杂的声音,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我们越来越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选择一个最核心的维度,把主要的资源和精力集中投入到这个维度上,化繁为简。而这个最核心的维度就是消费者至上。最简单易懂的品牌定位,让消费者过目不忘;最方便诱人的产品设计,不仅满足消费者的功能需求,更超越他的使用体验,令他爱不释手;简洁清晰的产品线,让消费者时刻能找到他所需要的规格;以消费者为核心决定策略,制订计划,考核业绩,而不是被复杂混乱的信息纷扰。其实,不只是工作,我们的生活也需要化繁为简,我们需要敢于对侵袭生活的庞杂元素说“不”。培养并尊重内心的直觉。市场营销本就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是数据与直觉、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这么多年,宝洁把我们培养成了数据导向、理性思维的职业经理人,加上今天人人张口必谈大数据,更是让大家对分析与利用数据比任何时候都更膜拜。是的,在战术层面上,数据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精准的分析消费者,找到并影响他们的购买和使用,并且帮助品牌持续性地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投资回报率。但是,在战略层面,一个卓越的市场人的直觉同样可贵。因为他们的直觉能让公司看到数据看不到的东西——那些深藏在消费者心里的东西。例如:品牌的定位(是应该聚焦在一个诉求还是更多),品牌/产品的命名,一个品类到底需要多少个品牌才能获取最大市场份额等等。对于这些战略层面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多地结合数据和直觉,将心比心,卓越的品牌需要打动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大脑,更是他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打造LovemarkBrand(挚爱之品牌)。这是一个颠覆的时代,你不颠覆自己,别人就颠覆你。可是,那些颠覆性的创新都是在工业时代中产生的,而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向互联网时代过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驱动发展等顶层设计,都在以颠覆性的思维重塑整个经济和社会结构。和我同龄的职业经理人或创业者,大多是在工业时代的模式下接受教育并发展多年的,当我们面对今天越来越年轻化的消费者、特别是其中很多消费者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时,我们必须先颠覆自己,才能和他们建立正真的连接,被他们“粉”。互联网时代,品牌的成功,不仅仅是知名度,更是品牌拥有多少粉丝,这些粉丝有多愿意为品牌做无偿的宣传和推广。看样子,熊青云已经做好了迎接京东工作带来的挑战。宝洁高管加盟京东“一来一去”,刘强东为何“独爱”宝洁?要知道刘强东曾对沃尔玛创始人自传的作序《零售业的秘密都在沃尔玛的货架上》,这也他仅为两本书亲自作序,这足以表达刘强东对山姆沃尔顿和沃尔玛模式的推崇之情。同样,宝洁品牌营销的传统理念一直是互联网公司所学习的,或许刘强东也不例外。虎嗅曾在《宝洁系给互联网公司带来了什么?》一文中有详细介绍。当然,京东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有知己的一套成熟的用人体制,以上只是作为刘强东用人倾向的探讨,或许在这个过程正是他起到了猎头作用。今天,在京东宣布熊青云加盟的同时,还公布了另一道人事调任消息:京东集团副总裁、拍拍网总裁蒉莺春已卸任,转而担任京东国际品牌招商首席代表。京东集团副总裁、原拍拍网公共关系市场部负责人宋旸将暂代拍拍网负责人,全面主持拍拍网工作。该任命于7月1日起正式生效。宋旸原供职于腾讯电商平台部,负责易迅网公共关系,2015年5月,宋旸随腾讯融合项目加入京东。据报道,原银泰网COO林琛在加盟京东集团,担任拍拍运营副总裁半年后,于2014年11月份离职。随着林琛与蒉莺春纷纷离开拍拍,京东拍拍或将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