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增长>文章列表
增长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近日发表题为《重新定义电商》文章,从电商大格局已定但移动带来变数、用户体验正取代价格成为消费者购物最重视因素、涵盖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零售雏形开始显现等三个方面,对电商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以下是小编根据刘强东原文整理的主要内容:一、电商平台格局已定,移动催生变数(1)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商市场。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中国第一电商大国的地位应不会动摇。网购市场规模爆炸式的成长,得益于整个行业的不断创新,极大地释放了在线购买力。(2)2013年,早期的电商超高速增长阶段将落下帷幕,竞争格局亦在悄然发生变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在中国B2C市场,前五名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75%;对于后来者而言,经营环境更加困难,甚至面临边缘化、彻底出局的危险。因为随着销售规模和订单量的增加,领先者单均营销费用、物流费用等都在不断下降,系统、产品、价格以及服务方面的优势则进一步得到优化,规模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出来。刘强东认为,在现有的格局下,打造一个全新电商平台的时间窗口,基本上已经关闭。(3)除了市场份额之外,竞争正逐步深入到整个供应链乃至生态。多数电商仅覆盖了供应链体系中的某几个环节。如何与品牌商、制造商、经销商之间协作,提高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将决定着企业持久的价格竞争力。因此,2013年,各主要电商都在平台建设上发力。(4)未来行业变数最大可能来自移动互联网。移动网购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势头。201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微博)网购市场同比增长超过200%,在总体网购交易额中占到了8.6%,同比提高了4.2个百分点。以京东为例,目前来自移动端的订单量已经占到整体订单量的一成,而且正以远高于整体的速度快速成长。不过,刘强东表示,虽然对于电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但仅仅移动端本身并不足以单独构成一个新兴互联网入口。如果没有后台强有力的支持,移动互联网就很难将流量转化为真正的商业价值。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才刚刚开始,还远未到分出胜负的时候,各方参与者都还有机会在竞争中胜出。二、电商平台由“轻”至“重”,产品和服务取代价格成为消费者最重视因素(1)电商的兴起和发展除了技术进步影响,更为根本的动力在于,整个行业始终致力于改变和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电商企业的起与落,都与用户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刘强东称,低价不是电商消费体验的全部。实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只有不到一半(48%)的网民,是因为价格低才选择在线购物的;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下降。相比而言,产品和服务,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重视的因素。(2)随着电商竞争从单纯的规模、低价时代,逐步进入用户综合体验时代,无论模式如何,从“轻平台”到“重平台”的转变,正在成为大势所趋。京东自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近1300多个区县的自有送货体系。以仓储物流为例,主要会从速度、友好度和灵活度三个方面影响客户体验。在仓储物流方面进行投入,不仅保证了货物送达的时间效率,而且可以很大程度减少物流损、提供上门取货等多种特色服务、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在全流程上获得客户综合体验的提高。自有仓储物流体系,确保了与交易流程的上下游紧密衔接,有效地提高了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此外,“重平台”还是积累大数据的必要条件,而大数据则是整个电商平台发挥更大效应的基础。线下的物流数据、地址数据以及用户特征数据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没有自建物流就无从获得这些数据。京东还将逐步把仓储、配送服务开放给电商平台的众多商家。刘强东表示,有人认为电商是一种“轻平台”,重营销、技术、社交、支付等环节;而对仓储物流这种需要长时间、大资金投入的“重资产”环节,一般以外包的形式处理。但2013年开始,一些主要电商都开始加大在仓储物流方面的投入。路径不尽相同,有些是把传统的仓储物流布局加以改造,有些则采取把仓储、配送资源整合到自己数据平台上的“众包”模式。三、涵盖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零售雏形显现(1)随着消费群体上网的普及和网购习惯的形成,传统零售也必将越来越多地尝试“触网”;同时,电商也在尝试向线下渗透,从而给用户更到位的服务。全渠道零售的雏形已经开始显现。虽然在全社会零售总额中,网购所占的份额仍不足两位数;但电商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的价格体系、服务方式、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预计未来五年之内,电商零售将占到整个社会零售的五分之一。这场正在到来的商业革命,归根到底是由日益崛起的“全渠道消费者”所驱动的。传统零售与电商向全渠道零售转型的过程,是各自呼应全渠道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也是两者各自弥补劣势的过程,最终将达到相互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零售,在2014年将会出现一些尝试性的形态,但全面铺开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2)在面向未来的全渠道零售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作用,很可能将是关键性的。随着包括手机、平板在内的移动终端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购市场向移动端渗透的趋势越来越变得不可阻挡。来自移动端的购物需求占据主导地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购物的时候,消费者会使用移动设备去查询相关的信息,比如说商店的具体位置、商品信息、价格对比、优惠和促销活动等。而在移动互联网庞大且精准的数据支持下,通过人群定向、网站定向、关键词定向、行为定向等方式,就能准确寻找到目标客户。在避免为消费者带来诸多不必要的广告困扰同时,也让商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得到提高。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实现线上线下信息的实时沟通,消费者也可以自由地实现购买行为在线上线下的转换。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数据挖掘+云计算平台,将极大地扩展我们对用户体验的认知。谁能创造性地应用移动的威力,谁就有可能掌握赢得下一场革命的“密码”。此外,刘强东还提到,对于京东以及其他主要电商企业来说,互联网金融亦是未来的热点之所在。过去两年来,京东通过整合银行资源,启动了供应链融资服务,已经向合作伙伴累计提供了数十亿元的贷款。
一起惠2017-07-10 09:03:54423 次
【编者按】进入2017年以来,跨境电商领域并购资本运作频传,行业迎来了新一轮资本化浪潮。新华锦曾全面计划收购爱淘城部分股份,通拓科技也拟被华鼎股份100%收购,价之链更是11亿“卖身”福建浔兴股份,而有棵树则是二度寻金主。这些出口电商企业的营业规模、估值等都在上亿元甚至是几十亿元,或许投资这些出口企业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上市企业是如何评估跨境电商企业的估值?对此,小编盘点了一些典型的出口电商企业获得投资的情况来供大家参考。有棵树二度寻金主这次能成?投资事件回顾2017年3月8日,金达威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新三板挂牌企业深圳市有棵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棵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肖四清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拟以发行股份与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有棵树100%的股份。《合作意向书》对双方交易意向、工作安排、排他性、保密等条款做了约定,公司股票已于当日停牌。但是到了3月12日,金达威公司接到肖四清签署的《关于终止交易的函》,肖四清决定单方面不可撤销地终止《合作意向书》中所述交易且不再就相关事宜进行任何磋商,因而终止筹划本次重大事项。4月20日下午,深交所上市公司天泽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有棵树100%股权,收购完成后有棵树将成为天泽信息的全资子公司。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拟收购有棵树的天泽信息却有“蛇吞象”之嫌,天泽信息2016年的营收规模仅有7.24亿元,净利润为9737万元,而有棵树去年的营收接近25亿元,净利润超1.05亿元,业绩表现均超过天泽信息,因此有业内人士猜测,本次并购完成后,有棵树将成为天泽信息的第一主业。虽然此次重大事项重组还未最终完成,但是,在双方看来,此次重组是一场双赢的结果,双方通过多方业务协同实现共同发展。年销售额及表现2017年4月26日,有棵树披露2016年年报显示,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0.74%;税后净利润超过1.05亿元,同比增长62.83%,成为税后净利过亿的跨境电商之一。财报数据显示,从收入结构来看,高增长来自于有棵树旗下两大板块的同步爆发,出口方向营收14.06亿元,涨幅135.11%,而海淘方向香港海豚供应链营收9.7亿元,增幅168.90%。据有棵树CFO李志强介绍,在出口方面,有棵树在早期快速布局南美、东南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实现了更为全面、均衡的业务覆盖,目前,有棵树的业务覆盖范围涵盖了欧美、日韩、澳新、东南亚、南美等200多个国家与地区。除此之外,有棵树通过参与供应商的生产制造环节,优化物流派送渠道,从而提升了客户体验,进而实现销售增长。在海淘方面,香港海豚通过收购德国上游供应链公司切入大宗销售业务,实现供应链升级。未来,有棵树将继续以业绩翻番为目标,加速海外布局并发力新兴市场,并进一步打通供应链上下游,扩大品类,实现供应链全面升级。爱淘城寻求收购被终止投资事件回顾2017年4月18日,山东新华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昨晚发布《山东新华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署重大资产重组框架协议的公告》,称公司已与爱淘城实际控制人签署了《重大资产重组框架协议》,就公司购买爱淘城的股权达成初步意向。据悉,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为爱淘城股东所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权,新华锦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爱淘城全部或部分股权。而本次交易的最终交易价格以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评估机构对爱淘城截至交易基准日出具的评估报告所确认的评估值为基础,由双方根据交易架构进一步协商调整。爱淘城实际控制人将促使爱淘城股东向新华锦转让该等股权。但在5月19日,新华锦公告称,公司与爱淘城主要股东就本次交易的对价支付方式、标的公司估值及业绩承诺等事项进行了多次沟通,但由于双方对标的资产的估值分歧较大,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为维护全体股东及公司利益,公司决定终止与爱淘城的本次重组合作。年销售额及表现爱淘城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为3.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77%;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0.0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29.13%;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上年同期为0.34元。据了解,截止2016年,爱淘城资产总计为2.29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61.21%。资产负债率为58.91%,较上年期末62.88%,下滑3.97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433.67万元,上年同期为-2800.37万元。此外,爱淘城2016年在亚马逊平台上的销售费用大幅上涨,从2015年的897.45万元上涨到2017年的7159.86万元,上涨幅度为697.8%;另一方面爱淘城为强化自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结合亚马逊平台的推广产品合作,加大了自有品牌在平台的营销费用投入。同时,爱淘城在管理方面的费用也大幅度上涨,本年度爱淘城管理费用为3103万,与去年同期1652.93万比增加了1450.07万,增幅为87.73%,主要增加的项目为职工薪酬、租金及水电费、办公费、及中介服务费,分别增长率为192.38%、29.6%、211.27%及2135.71%。29亿元天价!通拓100%股权被收购投资事件回顾2015年5月4日,跨境通前身百圆裤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出资9000万元通过增资方式投资跨境电商大卖家——深圳市通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拓科技),公司将持有通拓科技9%股权。当时,通拓科技现有相关股东向百圆裤业及另一投资方珠海安赐互联并购基金承诺,通拓科技及其相关关联企业2015年的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通拓科技2016年的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通拓科技及其相关关联企业2015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5亿元。2017年4月17日晚间,华鼎股份发布《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通拓科技100%股权,交易对价29亿元,同时拟配套融资约12.57亿元。其中,以股份支付对价的金额为263,765.13万元,发行价格按照9.35元/股计算,发行股份数量为282,101,743股;现金支付金额为26,234.86万元。而通途科技股东廖新辉、邹春元和深圳市通维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业绩承诺方”)承诺,通拓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2.00亿元、2.80亿元、3.92亿元。年销售额及表现2015年和2016年,通拓科技分别实现业务收入13.17亿元和22.0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364.14万元和1.31亿元。在2016年年底,通拓科技融资1.5亿,2017年又融资3亿多,到3月底通拓科技的净资产达10个亿。通拓科技主营业务为跨境出口电商业务,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公司在eBay、亚马逊、速卖通、Wish等跨境电商平台上经营的线上店铺。目前在3C电子、摄影影音、家居户外、仪器工具等多个品类建立了显著的竞争优势,但在服装服饰品类的业务量较小。华鼎股份表示,公司将发挥下游服装领域资源优势促进标的公司服装品类的发展,并将帮助标的公司开拓义乌地区以及长三角的优质供应链资源,通过行业和区域的资源整合,实现两个公司的优势互补并发挥协同效应,从而增强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新三板价之链拟11亿“卖身”投资事件回顾6月23日晚间,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正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为深圳价之链跨境电商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浔兴股份方面表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方案仍在论证过程中,本次交易的方式初步确定为现金购买,具体交易方案尚未最终确定。截至目前,浔兴股份与交易对方签订了收购框架协议,就本次交易达成初步意向。而据价之链的公告显示,本次收购中,浔兴股份将向价之链现有股东收购公司约65%的股份,收购总价预计不超过11亿元。也就意味着,价之链的估值为16.92亿元。年销售额及表现据价之链2016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其全年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同比上升,其中营业收入约为4.57亿元,同比增长232.69%;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817万元,同比增长574.65%。报告期内,价之链营业利润6874.9万元,同比增长519.44%;实现净利润5908.3万元,同比增长574.65%。截至2016年12月31日,价之链总资产为2.78亿元,同比增长162.5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3亿元,同比增长121.32%。据了解,价之链以外贸B2C电商为核心业务,目前主要通过亚马逊、eBay、速卖通等平台,采用海外仓储物流方式,将3C电子产品等销往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及日本等国家。而在行业布局上,价之链不断拓展电商服务业务领域,为跨境电商提供营销软件、支付、物流、培训等一体化服务的生态服务平台。
一起惠2017-07-08 09:37:20607 次
借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晒娃人群的数量可谓是愈发壮大,宝宝吃饭要晒、睡着了要晒、哭了要晒、笑了更要晒……发达的社交平台自然成为了不少宝爸宝妈晒幸福的途径,但与此同时,保护宝宝隐私也成了一个社会热议的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专业的育儿社交平台就借势诞生了。日前,一份来自国内第三方数据机构Trustdata的《2017年Q1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最快增长App排行榜TOP10”中,聊天社交类目的App占比最多,而排名第十的育儿宝就是其中一个育儿社交平台。资料显示,育儿宝上线于2016年6月16日,官方宣布其App的月活量达到300万,4个季度连续保持100%的增长速度。在上线一周年后,育儿宝开始闯入更多母婴用户的视线。6月28日,贝贝网CEO张良伦的一条朋友圈算是正式揭开了它的面纱:那么,张良伦口中的这个“过去一年母婴行业最大的黑马”究竟为何物?日前,与育儿宝负责人顾荣进行了一次谈话。他表示,育儿宝300万月活的业绩有些超过团队预期,但也只是一个开始。顾荣指出,贝贝网选择育儿宝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母婴市场足够大,用户除了有购物的需求外,还有育儿记录和社交的需求;第二,贝贝网的主要用户集中在妈妈人群,与育儿宝相契合。“贝贝网提出了家庭经济的概念,家庭关系能够带来更多的空间和潜力,而育儿宝可以成为撬动家庭消费的工具。”顾荣表示,育儿宝寻找用户增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一,跟其他App一样,寻找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的流量机会;其二,借助贝贝网的流量优势,得到较多低成本的母婴类用户群;其三,围绕家庭和社交,让既有用户邀请新用户,以此扩大用户量。“我们希望通过引导,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更多的家庭成员围绕宝宝参与家庭社交,也希望让家庭之间产生社交互动,带来更多的流量。”目前育儿宝的核心功能包括可以永久备份的成长相册、连续的视频拍摄记录、玩图功能、可以回答妈妈疑问的问答板块以及育儿百科等其他工具。据介绍,育儿宝将成长相册定位为私密性的记录工具,用户上传的照片只能在家庭内被看到。除了注册用户外,其他的家庭成员都可以成为宝宝的亲友团,可以看到宝宝照片和视频,同时,用户还可以设置亲友团的操作权限。“育儿宝上每天上传的照片和视频都是海量的,我们增长的动力源于用户对记录宝宝成长轨迹的需求,老用户的活跃度非常好。”顾荣介绍道,为了让用户养成长期拍照片并上传到一个App中的习惯,育儿宝主要做了两件事情:第一,通过玩图工具,分析妈妈用户做图时的心理,同时也会追随一些热点;第二,根据用户习惯、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时间节点等,做一些场景引导,例如在宝宝周岁时,精准推送给用户对应的周年影集,让用户制作完成后可以进行分享等。除了满足用户记录宝宝的成长过程外,育儿宝还针对妈妈这个特殊群体推出了问答社区和育儿百科等功能。据介绍,目前育儿宝的问答功能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孕育问答社区,主要是妈妈之间的互动,在社区里用户讨论宝宝的健康、成长和心理等话题;第二种是问医生,育儿宝通过和春雨合作,让春雨平台上的儿科和妇科医生来帮助用户解决专业和疑难问题。关于社区内容的把控,顾荣表示,育儿宝除在系统层面屏蔽不良违禁词外,也会有人工抽检的环节,抽检的比例相对较高。抽检人员都有相关的专业医疗知识,会排除掉有误信息。但育儿宝更希望用户之间进行沟通,构建一个育儿交流社区,而不会做太多的管控。育儿百科推荐的内容则是根据用户的生命周期来决定的。“这个生命周期不是指用户的流失度,而是指备孕、孕早期、孕晚期、0-6个月、6-12个月、1-2岁、2-3岁、3岁-6岁和6岁-12岁这样几个时间阶段,每个阶段的用户都有明显的差异化需求,关注的重点都不一样。用户在注册时就会选择宝宝的年龄和性别,我们可以选择用户当前最关注的内容进行推送。”顾荣介绍道。事实上,在整个母婴市场中,除了育儿宝这类App外,母婴自媒体的力量也愈发不可小觑。在谈及育儿宝和自媒体的区别时,顾荣表示,自媒体跟育儿宝的差异在于,自媒体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阵地,育儿宝则是以App为主。App的用户黏性和长期留存率比微信公众号更高,但后者相对更加轻量,二者各有优势各有所长。很多母婴自媒体会把内容做为抓手或流量入口,通过电商进行变现。但或许因为有贝贝网做依靠的原因,育儿宝目前并没有涉足电商的想法。据悉,育儿宝接下来会上线一些“大社交”功能,让用户之间可以相互点赞和互动,形成更强社交的关系。围绕家庭内部的小社交和家庭之间的大社交,将是育儿宝的一个重点。据介绍,育儿宝在知识付费方面也做过小的尝试,但顾荣表示,知识付费内容不会作为当前的发展重点,但专业知识在育儿方面的确是很重要,整个行业的知识付费也越来越成熟,育儿宝也许在未来会涉及更多的知识付费功能。
一起惠2017-07-07 09:53:14423 次
今天,生鲜商超O2O平台京东到家发布了其上半年相关营业数据。数据显示,京东到家上半年业务收入超过了去年同期的7.5倍,销售额(GMV)平均月度环比增幅超过了30%,订单量平均月度环比增幅达到了20%。据统计,上半年总计有包括欧尚和正大优鲜在内的超过3万家实体门店新入驻京东到家平台。达达-京东到家CEO蒯佳祺透露,入驻京东到家的商户普遍可以实现10%-30%的整体销量增长。今年4月13日,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的痛点,京东到家发布了“零售赋能”新战略,提出将通过“流量赋能”、“效率赋能”、“用户运营赋能”三方面为传统零售业赋能,想以此帮助传统零售企业借平台之力填补物流配送、订单处理、平台体验等各方面的短板,完成互联网转型升级。京东到家方面表示,为了提升商户效率,京东到家接入了300多万众包配送员,为商家提供“1小时送达”服务,缩短了商品的配送时间。此外,京东到家提供的一整套订单履约解决方案和技术工具也能帮助门店缩短拣货时间,提高处理订单的效率。针对传统超市缺乏用户画像信息的问题,京东到家为商家提供了一系列用户管理和运营工具,用户下单或关注后即可成为商家的粉丝。通过这些工具,商家可以向用户推送活动和推广信息,实现线上营销。有数据显示,在上半年,京东到家订单的好评率由去年同期的97.6%上升到了99.5%,提升了近两个百分点。同时,入驻京东到家的商户普遍可以实现10%-30%的整体销量增长。以沃尔玛为例,其今年6月的线上销售额(GMV)达到了1月份的近4.5倍,订单量则达到了1月份的近3.5倍;永辉6月份的线上销售额和订单量也比1月份增长了超过2倍;4月份新入驻的社区便利超市正大优鲜6月份的线上销售额比4月份增长了超过6倍,订单量增长了近7倍。目前,京东到家的服务范围已经覆盖了全国22个主要城市的7万多家门店,并吸引了包括沃尔玛、永辉、欧尚在内的国内外零售商家的独家入驻。
一起惠2017-07-07 09:51:23545 次
7月6日报道,根据亚马逊公司在上月提交的监管文件,亚马逊正在继续加大对印度电商业务的投资,最新一笔投资达到2.6亿美元。新一轮资金的注入正值亚马逊印度公司准备迎接印度假日购物季之际。印度的假日购物季集中在秋季的十胜节、排灯节。亚马逊印度的主要对手是Flipkart,后者在三个月前以116亿美元的估值融资15亿美元,投资者包括亚马逊对手eBay、微软公司以及腾讯控股。亚马逊在印度的另一个重要对手是Paytm,后者获得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亚马逊在2014年夏天宣布将向其印度电商业务投资20亿美元,并于去年在印度推出了Prime会员服务,年费为999印度卢比(约合15美元)。亚马逊还将于7月10日在印度举办首届PrimeDay购物日,与美国和其他市场的PrimeDay活动同步。亚马逊很可能会继续向其印度子公司投资。在去年印度总理访美期间,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Bezos)承诺向印度投资50亿美元,高于他此前宣布的20亿美元。不过,鉴于这些资金是为了发展印度科技行业和创业领域,并不清楚具体有多少会流向亚马逊印度公司。中国和美国依旧是世界前两大电商市场,但是印度正在快速增长。到2021年时,印度在线零售额预计将达到640亿美元,5年内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1.2%。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印度电商巨头的发展就会顺风顺水,他们因为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而陷入挣扎。亚马逊曾把印度电商公司Snapdeal视为主要对手之一,但是Snapdeal一直在试图削减成本,并在今年1月份传出为了获得软银的投资而降低估值。尽管印度电商领头羊Flipkart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但是它也有自己的问题,包括被多家共同基金下调估值。
一起惠2017-07-07 09:49:24711 次
印度新出台GST税收政策不仅给印度开创出一个新的时代,也给中国对印度跨境电商一个新的商业土壤。印度GST税制改革是什么情况?在今年7月1日,印度征收实施了GST,成为其建国以来最大的税制改革。在过去,印度消费税主要是各个邦自己制定的,同事印度政府也会收取部分消费税。不同邦的消费税是不同的,在互联网没普及的时候,人口和商品流动较少,跨邦交易和消费较少,所以税率影响不大。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要进行全印度(不仅限于一个邦)销售和服务,不同邦的不同消费税导致了巨大的成本。而GST(GoodandServiceTax)指的是商品和服务税,是全国间接征税,GST的出现主要为了促使印度成为统一的市场。该GST是从制造商到消费者的货物和服务的单一税。缴税税率分为:免税、5%、12%、18%、28%等。每个阶段支付的投入税可以抵扣免税。这意味着最终的消费者将只承担供应链上最后一位经销商所收取的消费税,并在此前阶段都获得抵销比如一个批发商花100卢比从加工厂买了一个产品。加10%的税要付110卢比。批发商卖给零售商的时候增加了100卢比作为销售利润,于是现在零售商需要付的价格是210卢比的牛仔裤价格加上增值的100卢比的10%GST,共计220卢比。相同的,零售商卖给消费者的时候也增加了100卢比作为销售利润,于是现在消费者需要付的价格是320卢比加上增值的100卢比的10%GST,共计330卢比。这其中,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共交税30卢比。而针对不同的邦域,印度引入了三种基本的税,CGST(CentreGST中央消费税),SGST(StateGST本邦消费税)和IGST(IntegratedGST跨邦消费税)。然后根据实际消费(商品或服务)所在地,供货商(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公司)的所在地来判断是缴纳哪一种税收。跨邦和出口交易IGST,同一个邦的交易缴纳CGST和SGST。对中国出口印度有何影响?从刚才GST的税算法中可以看到,对于中国出口印度最大的影响就是税率的影响。税改前的税额,除了商品税,还有前一轮税上的税。而税改后只收增值部分的税额,避免了重复交税的情况。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商品,通过合法合规的缴税时,其缴负将减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税改除了意味着税率的变化外,还对商家规范缴税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还没正式发布,但印度政府已经拟定,今后所有的平台,包括电商平台、打车平台、外卖平台,其上面有第三方商家入驻的,平台都有责任帮助其上面的商家进行征收TCS(源头税,TaxCollectedatSource);在平台给商家付款的时候,需要扣除该部分的税收,目前税率是1%的CGST和1%的SGST,或者2%的IGST。这意味着政府能确保第三方商家在平台上的每一笔交易都有记录。而卖家也需要按规缴税。针对跨境贸易,日前香港DHL也指出,新消费税法实施后,印度的托运人需向海关网络和海关提供一些额外的数据,以便对非文件货物进行清关。每个想要得到GST信用分的印度进口商和出口商,都必须具有GSTIN(GST识别号码)。在进口或出口货物之前,同样需要提供此号码给DHL印度。对此,有外媒评论道,印度GST的涉及很可能打破中国廉价产品通过非注册渠道和现金交易网络的分销通道,也意味着那些走灰色通道的商户会遭到打击。“这对中印跨境电商实际上是一件好事。毕竟这可以促进对印度跨境电商的规划经营。”对于印度税改,专供土耳其和印度市场的全和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林世豪如此说道。对印度跨境电商开始崛起印度税改正引导对印度跨境电商的规范发展。但实际上,从今年开始,中国卖家对印度跨境电商的热情持续高涨,而印度电商也开始关注中国的跨境出口市场。印度最为积极的一家电商则为Paytmmall。在今年4月,Paytm已与全和悦达成合作协议,借此开拓中国商户。在今年7月,该企业还征收在杭州设立中国总部。据悉,在2014年,Paytm推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并于去年成立跨境购业务,上线之初已有14万卖家,汇集超过6800万种产品,覆盖电子产品、快消品、家具以及服装等众多类目。目前,平台上印度卖家所售商品约有40%来自中国。明显,在印度电商激烈竞争的状况下,Paytm选择了以中国商品撬动市场的打法。当然,中国卖家可以卖货的印度平台也不止Paytm一个。实际上,虽然目前Flipkart、Snapdeal和亚马逊印度在中国仍未有非常积极的招商计划。但在印度注册公司,用海外仓模式在印度本土备货的模式,也逐渐成为中国卖家对接印度消费者的跨境电商通道。而确实,目前很多跨境电商已经不仅仅是跨国卖货的一种角色,而是跨国企业的模式,已足够具备迈过海外设公司备货门槛的能力。而从数字上看,印度市场也是值得跨境电商卖家去闯一闯的。据eMarketer预测,2017年印度电商零售销售额将达375亿美元,到2020年,该数字将达到794亿美元。而印度通过数字平台购物的消费者也将会从2017年预计的1.99亿人增长到2020年3.52亿人的规模。也就是说在3年内印度B2C电商的消费群体会近翻1.8倍。这块“肉”,的确很“肥”。
一起惠2017-07-07 09:48:16735 次
1、对于腾讯互联网流量的三大入口BAT(搜索--电子商务--即时通信),在电子商务领域:B2C:天猫占51.3%的市场份额,京东17,5%市场份额;C2C:淘宝占95.1%的市场份额,腾讯电商4,7%(拍拍);(数据来自三方统计公司,可能存在误差)在电子商务市场市场早已被阿里与京东瓜分干净,上边数据可以看出在电子商务领域其他电商企业是比较难活的,腾讯在电子商务领域无法差异化和规模化的发展电子商务,选择与京东商城这样已经差异化了和正在走向规模化的企业合作,将自己的资源与其嫁接,助其更快地规模化,并从中获取自己作为独特资源提供者的利益。这么做也可以使腾讯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而不要在一个自己并不占据优势(实际上处于明显的弱势)的领域牵扯太多的精力。2、对于京东对于拥有1.6亿注册用户、13大类产品、年交易额1000亿元、不到10%的毛利率、去年刚实现微盈利的京东来讲,去纳斯达克上市,这数据和这故事比较难打动投资者,相比之下10亿注册用户、年交易额过万亿元、60%毛利率的淘宝天猫来讲差距也是京东无法不面对的事实。这次合作对于京东是绝对的利好,QQ网购,拍拍的电商和物流部门并入京东。易迅继续以独立品牌运营,京东会持易迅少数股权,同时持有其未来的独家全部认购权。这也只是开始而已,腾讯将向京东提供微信和手机QQ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双方还将在在线支付服务方面进行合作。京东从3c发家到扩展的13大类产品已经过了用户的高增长期,京东想要继续获得高增长就必须开发新的流量入口,而此次与腾讯的合作则为京东解决了这个问题,也算是为京东上市前做流量入口开发,有助于京东真正的往规模化发展,京东的低毛利率只有规模化才能改善了。3、对于阿里阿里是BAT中工具属性最差的,就是用户不能没有搜索也不能没有即时通信,但可以没有电子商务,就目前的市场份额来讲,阿里是电子商务领域不二的霸主,但不是所有的霸主都是安全的,在移动支付领域阿里一直与腾讯在争夺流量入口,阿里开辟的手机淘宝、支付宝、来往,腾讯开辟的微信,说实话我原以为在移动支付领域阿里是胜者,但现在看来拥有众多绑定银行卡账户用户的阿里在移动端极有可能会输给腾讯,原因:(1)微信的即时通讯属性绑定了用户的关系链(2)微信的移动支付功能有了多方提供的内容支持(大众点评、嘀嘀打车、京东、易迅等等)(3)京东能帮助微信提高商品质量把控,减少用户时间成本(4)阿里并没有关系链,打个比方你有两张银行卡,必然是哪张卡方便你才会用哪张,而在这方面腾讯占了大便宜综上:腾讯将弱势产品与京东整合,力求在京东上市后从京东获取一杯羹,同时腾讯帮助京东提高规模化化发展速度,为京东导入流量,京东同时帮助腾讯在移动支付领域加强与阿里的竞争力
一起惠2017-07-07 09:09:51511 次
7月5日消息,日前,塑化B2B平台“快塑网”对外宣布,其包含交易在内的供应链业务板块在刚刚过去的6月,首度实现收支平衡。快塑网方面介绍称,整个快塑平台划分为供应链业务板块和塑问业务板块,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塑问的投入。快塑网供应链业务板块,主要包括通用料交易人民币业务(核心是给平台中小企业提供SaaS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香港及美国子公司通用料跨境电商美元业务、特殊料分销人民币业务等。快塑网方面表示,首度实现收支平衡后,未来有望稳步增长。快塑网创始人、CEO刘育弘曾介绍,2017年公司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要追求规模与盈利并重,并积极拓展高毛利的特殊料领域。数据显示,2016年快塑网自营收入已达100亿,其中供应链金融服务流水已超过20亿,物流配送达到50000吨/月。另一方面,由快塑网孵化推出的“塑问”平台,定位为塑化全产业知识共享及技术服务平台。核心围绕技术,以内容为抓手,整合提供“资讯+问答”产品,希望帮助平台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解决方案等服务。快塑网方面认为,要实现“技术+人”的连接,同时可藉此机会加快切入特殊料业务。“我们致力于促进科技知识高效共享,推动塑化产业创新升级。”塑问负责人称,“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平台中小企业客户缺技术的痛点,助其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创新并盈利。”快塑方面介绍称,塑问平台用户以塑化产业为主,包括上游生产商、下游用户,品牌商、机械设备商、辅料商等。自今年4月上线公测发展至今,已具备PC端和微信移动端,包括细分应用的各类微信群十几个,涵盖下游用户超过2000家。
一起惠2017-07-06 09:21:09522 次
内容电商已经不是新鲜话题,各大企业纷纷加入到这场角逐。淘宝头条、淘宝直播已经成为淘宝厮杀内容的主战场,而京东也与今日头条在营销和内容变现等领域达成了战略合作,帮助更多头条自媒体进行电商变现。为什么网红、KOL都做电商了?阿里妈妈市场部总监吴昊在去年的一场圆桌讨论中说:“内容变现的角度是一个思维上的变化,以前大家谈到电商就两个字,“流量”,现在要从流量的运营变成用户的运营,内容只是用于运营用户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淘宝上的数据分析,最早的时候,淘宝可以提供一个可以买到买不到的东西的渠道,比如想在四川某个小镇买一个特别好的手机,可能就没有渠道。接下来是消费者希望能够买到更便宜的东西,淘宝给了一个买到更便宜的东西的渠道,现在消费者发现除了可以买到的更便宜以外,还能够知道能否买得更值,所以我觉得“什么值得买”的名字就取得特别好,买得值,这个时候的“值”就是内容。”内容给人提供精神价值,而优质商品传递的同样是优秀价值,这两种价值之间可能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商让连接变得可触摸。选择了好的商品,代表着选择者的眼光、态度和认可,这样的精神呈现和在朋友圈发一篇小短文是不同的,但大多数人可能都懂买到一件好商品后内心的价值感和仪式感。网红和KOL通过图文和短视频创作和受众展开更广更深的接触,这样的接触带来精神触摸感。“长草”同一件商品的人会感知到同样存在的世界和同样存在的沟壑,这样的心灵共振配合价值共鸣特别容易触发消费冲动。有互联网观察家表示,我们处在一个物质溢出的时代,但眼光、格调、判断力等专业性的能力却变得稀缺。因为信息太多,知识付费应运而生。因为商品太多,内容电商也就随之站出来实现它的历史价值了。传统电商的越来越长的图文展示、罗列参数和过于注重性价比让消费者厌倦,催生了对更好购物体验的呼吁。直播平台和短视频导购由于契合了移动互联网即时性、快节奏、碎片化时间的特性而迅速崛起,大有一举消灭图文导购之势。艾媒咨询发布《2016-2017中国短视频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53亿人,预计2017年将达到2.42亿人,增长58.2%。预计到2020年,短视频内容消费贡献的广告营收将是今年的10倍,达到600亿元人民币。从传统电视广告的角度来说,视频展示产品的优点是生动形象,问题则是无法实现直接转化以及很难追踪效果;互联网时代,这一难题不复存在,视频展示或视频广告可以直接转化,短视频则更具优势,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直接的销售结果转化。以一个叫“秀兜”的科技类垂直短视频导购平台为例。秀兜为最前沿的科技行业信息以及科技产品度身定做了相关话题栏目,用户可以通过观看短视频的方式最直观地了解行业知识和各种产品体验,甚至直接购买。秀兜共有47个话题分类,包括涨知识、疯狂实验室、智能家居、创意小屋等多个领域,各类高科技产品的高质量短视频很容易激发用户潜在的好奇心。每个“发烧友”都有自己的IP及小圈子,很快就能够辐射到整个科技兴趣圈。作为智能科技短视频社区,秀兜目前已有大量的智能创意产品的公司、自媒体(Zealer、极科技、nology等)入驻。此外还有智能创意产品的发烧友在秀兜发布的科技类视频,包括概念类、宣传类、众筹阶段、已有成品等。为了抢占优质内容资源,如今的内容平台方都在对内容创业者在内容孵化、推广运营、数据分析、商业变现的流程等方面提供充分的资源倾斜扶持。秀兜为了鼓励转发和分享,给出了“佣金”和“分销客”两种模式。前者由卖家发布商品时设置,最多可设为销售价格的50%;后者意指当用户转发别人的产品视频后,一旦达成交易也可获得相应佣金。秀兜在2016年完成了由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和合一资本共同投资的2600万A轮融资,并顺势和秒拍达成了战略合作,在秒拍APP中采用秀兜H5功能实现直接买卖商品。秒拍与秀兜将直接打通双方用户账号,实现视频同步,所有秒拍用户都可以用秀兜的功能在秒拍APP开设视频店铺。据了解,目前正在进行技术研发的最后阶段,第一版本功能即智能制定用户在秒拍开通视频店铺功能已经上线。易观发布的《2017Q1中国短视频市场季度盘点分析》报告显示,秒拍2017年一季度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用户渗透率为62.2%,继续排名第一,秒拍用户中等消费能力以上用户占比均超过65%。秒拍坐拥来自微博的大量导流,秀兜负责高质内容输出与流量变现,这样的组合怎么看都相当搭。亿邦动力和秀兜市场总监吕添棋进行了交谈,吕添棋表示秀兜坚持走高端化路线,对上线短视频严格把关,在时长和质量上都有具体要求。吸引最优秀的头部视频创作者和生产优质的最原创内容一直是秀兜在做的事情。秀兜给出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上半年,秀兜注册用户约19万,覆盖用户数已达1560万人,总点击量约1.2亿,日活近50万。今年5月,秀兜全平台GVM为800万元。直播和短视频站上风口后,各类视频类应用层出不穷,但各家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内容却趋于同质化,鲜有特色。如何在众多应用中脱颖而出,是产品提供商们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趋同化的市场环境下,秀兜式的聚焦或许是一个思路。通过细化产品市场推动用户的拉新,或许是未来的趋势。
一起惠2017-07-05 09:24:18515 次
自从莫迪政府“废除旧币”政策在一夜之间废除了绝大部分正在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印度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简直坐上了火箭。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行业内的玩家如Paytm、Mobikwik等直到现在仍然享受着发展的蜜月期。据印度商业和工业协会(AssociatedChambersofCommerceandIndustryofIndia)和市场研究机构RNCOS共同推出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5-2016年度的印度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为15.4亿卢比。但得益于政府支持、智能手机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等众多因素的推动,到2021-2022年,印度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会达到3000亿卢比。一时间,在印度发展的大型企业如Amazon、Uber、Flipkart、Airtel、Hike、WhatsApp等无不发展自己的移动钱包业务或者收购一个移动支付企业,每个人都想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里占有一席之地。经过半年的催熟,现在的印度移动支付产业又发展得怎么样呢?相关企业已近百家,但市场仍有进一步增长空间印度第一个电子钱包产生于2006年,由印度媒体巨头TimesGroup和最大私人银行之一的YESBank合作推出。而十年后,印度市场上则涌现了80-90家电子钱包企业(印度国家银行RBI数据),其中发展得比较好的有Paytm、FreeCharge、Mobikwik、Oxigen、PayU等。以下为印度国家银行RBI官网上记录的全部移动钱包名单本图片来自于Techinasia在莫迪政府废除旧币前,也就是2016年11月前,印度约有1亿电子钱包用户(印度工商业联合会Assocham数据)。但自从废币政策出台以后,仅Paytm一家移动支付企业的用户数就已经达到了2.25亿人(Paytm公布的最新用户数量)。据摩根史丹利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在2017年4月这一个月里印度的移动支付交易量就已经达到90亿美元,比2年前同期翻了9倍。预计2017年全年印度移动支付交易总量会达到3500-4000亿美元。目前的印度城市人口数已经达到4.44亿,城市地区的网络渗透率已经达到60%,77%的城市人口把手机当做最重要的上网工具(印度网络和移动协会IMAI和市场咨询调研就够IMRB共同发布的调研报告)。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不断增长,这些人也将成为移动支付的潜在用户群体,相信随着移动支付的便利性优势不断凸显,移动支付产业在印度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行业产品出现同质化倾向,差异化发展才能生存一个行业里有80-90个玩家,可以想象竞争的激烈程度。目前,印度市场上大多数移动支付企业还处于亏损状态。在没有明确盈利模式的背景下,大多数企业目前仅能依靠收取交易服务费盈利。但印度移动支付交易的金额普遍不高,服务费带来的收益相当有限。移动支付企业们又都在烧钱买量,很多企业甚至免费提供服务,这种背景下亏损在所难免。目前的情况是,很多新加入的企业在已经取得支付牌照的情况下,迟迟不敢展开业务。因为他们在经过计算发现,在线支付行业的资金门槛非常高,而只有用户数和交易量达到非常大规模的情况下才能盈利。如今,要想在行业内存活必须在尽量避免烧钱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增加收入来源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普华永道印度业务负责人VivekBelgavi就指出,移动支付企业想要赚钱就必须提供更多种类服务,同时扩大销售领域和交易额度。简而言之,就是一定要形成差异化发展。这让竺道想到了Paytm,他们目前正在申请金融产品的经营许可,希望将业务延伸到保险、财富管理等领域,以扩大业务范围。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ItzCash,他们是少有的几家实现盈利的移动支付企业之一。ItzCash的负责人NaveenSurya就认为:“要赚钱,就必须实现多样化同时进入细分市场(NicheMarket)。”除了支付业务,他们还插足金融服务领域,ItzCash已经和非银行机构达成合作,向小企业提供贷款。他们还计划进入汇款市场。有的玩家则将目光转向了竞争相对缓和的2B市场,比如iKaaz最初也是从事电子钱包业务。但该公司的CEOSomaSundaram发现竞争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而且基于UPI的支付应用正在颠覆整个支付行业。近日由印度媒体报道称,Paytm计划从8月开始转向UPI,行业内的最大巨头Paytm都要转向UPI,可见UPI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挣钱变得十分困难。“经过深思熟虑,我们认为发展其他支付方向比钱包业务更有利可图,所以我们转去发展TapandGo支付(拍即赏支付,近场支付的一种)。”Soma表示。竺道观点:印度有10亿手机用户,3亿多智能手机用户,也就是说还有数以亿记的用户未有机会接触到移动支付。尽管这部分人群的购买力还不高,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消费的能力仍然具备,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这些人都是移动支付的潜在用户群,其市场体量也足够巨大。最重要的是,移动支付是印度政府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只要企业能切实帮助民众解决问题,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是不用发愁的。
一起惠2017-07-05 09:09:10565 次
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印刷版刊登题为《我们承诺,没有利润》(Noprofits,wepromise)的评论文章称,虽然京东商城至今没有盈利,甚至还作出了不盈利的承诺,但该公司的IPO还是有可能引发投资者的关注。不过,京东商城仍然面临着薄弱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竞争对手等不可忽视的挑战。以下为文章全文:在商业社会,一家公司的老板承诺几年内不赚钱似乎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但这的确是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制定的战略。一年半以前,他宣称这家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的电子产品将在三年内保持零毛利,而这类产品却为该公司贡献了多数销售额。更有报道称,他甚至威胁要解雇所有试图创造利润的销售员。然而,刘强东还是通过沙特王子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Al-WaleedBinTalal)和红杉资本等大牌投资者获得了20多亿美元的早期投资。他现在还希望通过即将在纽约的IPO(首次公开招股)再向外国投资者募集15亿美元资金。对于一家尚未盈利的公司来说,这似乎有些厚颜无耻。2012年,该公司的净亏损超过17亿元人民币(约合2.83亿美元),一年前的亏损额也接近13亿元人民币。去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的确实现了6000万元人民币的利润,但其中很多都源自利息收入。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14亿美元,而应付账款却高达17亿美元。考虑到刘强东还准备继续扩张,该公司的财务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真的会有投资者认可一家缺乏明显利润的公司的前景吗?或许有。京东商城的增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美国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一样(由于二者都同时涉足自营产品和第三方平台业务,因此也经常被分析人士拿来比较),京东商城同样在追求“重资产”商业模式,将规模和市场份额置于短期利润之上。从某些指标来看,这的确收到了成效:京东商城已经在这个全球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成为了第二大电商企业,仅落后于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去年前三季度,京东商城的交易额超过860亿元人民币,高于2011年全年的330亿元。该公司去年前三季度的活跃账号也从2011年的1250万增长到3580万。京东商城目前在全国拥有82个仓库,配送人员超过1.8万。该公司的未来还面临两大问题。首先,这种“重资产”模式能否收到回报?中国很多地方的物流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因此,要在中国实现亚马逊那样可靠而及时的配送服务,京东商城必须大幅增加投资。亚马逊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美国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京东商城还面临两大财力雄厚的本土竞争对手。一个是凭借虚拟商品赚取多数营收的腾讯。该公司早期对电子商务的投资已经失败,但现在却重新关注起这一领域。主要原因是微信的广泛普及。腾讯显然希望利用这款免费聊天服务渗透进用户的智能手机,以此吸引用户到该公司的网络平台购物。另外一个当然就是阿里巴巴,该公司目前控制着中国80%的电子商务市场份额,并且正在向周边领域扩张,以加强自身地位。该公司已经投资了社交信息平台,推出了网络理财服务,还收购了打车应用。阿里巴巴本周甚至全资收购了高德地图。尽管没有盈利,但京东商城的上市计划并不出人意料。阿里巴巴也在筹划自己的IPO,而且规模可能十分巨大:本周的一次私募股权交易对该公司的估值约为1300亿美元。看来,想要避开巨人的阴影成为中国的亚马逊,绝非易事。
一起惠2017-07-05 08:54:22383 次
近日,据“速递易”官网发布称,将在2017年铺设10万套寄件小黄筒,3万套发件小黄柜。目前,速递易“小黄筒”已在上海试点。而随着“小黄筒”和小黄柜移动化、密集化地大规模投入使用,速递易称,“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盈利趋势和服务生态,为公司发展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此次速递易切入寄件环节,但或将改变速递易的盈利状况,前提是小黄筒大规模使用和快递公司的覆盖程度。在快递业内,众所周知的是收件利润高,利润可达到2-10元不等,尤其是散件,而派件几乎没有利润。成为寄件入口后,未来速递易收入来源可能有两部分:一是向寄件人收取的快递费差价;二是向快递网点收取的平台接入费用。这是一个双向博弈的过程,小黄筒首先要引入所有主流快递公司,在前期培养流量入口时期,快递公司的话语权较高;当小黄筒大规模铺设后,由于目前的快递公司除顺丰外都尚未实现差异化,三通一达将不得不接入该入口,甚至接受该平台的派单权。对比来看,已诞生两年的菜鸟裹裹尚未对快递公司收费,但不同于抢单的初衷,已经开始针对不同区域派单给不同的快递公司,菜鸟与快递公司之间的派单具体规则尚未知,但阿里入股的饿了么、点我达都已接入菜鸟裹裹。值得注意的是,上个月,速递易刚刚取得菜鸟的投资。一方面,可以推动小黄筒的应用,未来可能通过菜鸟裹裹实现“小黄筒寄件”;另一方面,顺丰刚刚与菜鸟发生数据之争,目前来看顺丰接入小黄筒或许有难度。界面新闻记者在菜鸟裹裹上的“自提柜寄件”中发现,并未接入距离记者最近的“丰巢”快递柜。菜鸟裹裹的寄件页面从市场来看,由于面向C端用户的属性,大客户会由快递员上门批量收件,小黄筒承接的只能是散件客户。“三通一达”的快件以电商件为主,如果小黄筒不能接入顺丰,市场将变窄。目前,位于派件人与快递员之间的自提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收派件分成和超时收费,快递员每投递一个快件所在网点需向速递易付费0.4元-0.6元,微薄的利润并不能支撑巨额的前期投入。速递易的母公司三泰控股已经连续三年亏损,根据三泰控股刚刚发布的年报,在2016年大举扩张后,其全年在智能快递柜业务上的营业收入仅有2.24亿元,相对于2015年的3.09亿元下降了27.43%。三泰控股将亏损主因归于旗下公司速递易的大规模扩张、整体设备折旧及运营费用增加。速递易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透露,小黄筒的成本是自提柜的三分之二。一位快递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小区等公共资源是有限的,目前快递柜行业盈利模式不明,很多参与布局的公司目的在于抢占公共资源。三泰控股于2013年开始布局智能快递柜业务,2013年、2014年,三泰控股先后公告称,拟募集7.5亿元、7.12亿元加码快递柜业务。到了2015年1月,募集金额猛蹿至29.4亿元,同年11月,三泰控股又宣布拟募集28.7亿元。2015年底,速递易业务扩张至全国79个城市,签约协议网点近8.87万个,布放网点4.87万个,2016年底,线下网点又增至5.6万个。
一起惠2017-07-04 09:23:02870 次
一大批天猫国际商家慌了。周五,他们在商家群里收到菜鸟小二的通知:所有商家,请确保自己能登录菜鸟BMS后台发货,还未订购菜鸟服务开通BMS的,需及时订购,否则从明天开始,自己联系物流发货的后台接口将被关闭,无法再发订单。(一位天猫国际商家的爆料)(菜鸟小二在天猫国际商家群发布的通知)这是否意味着,天猫国际所有商家都将变成菜鸟的客户,天猫国际所有订单都将通过菜鸟物流来完成了呢?从保税到直邮,菜鸟一一拿下“天猫国际后台发货有两种申报方式:一种是邮关,一种是跨境。以前,平台规定通过跨境申报进境的(即保税备货模式)都必须使用菜鸟,而通过邮关进境的(即海外直邮)没有被硬性要求,可选择自己直邮和菜鸟集货直邮。但现在这个通知的意思就是说,今后直邮也必须通过菜鸟走了。”天猫国际的A商家向亿邦动力网解释到。据悉,6月5日天猫国际公示的2018年商家续签规则中,“第一章续签限制”最后一条明确指出,“所有天猫国际签约店铺通过跨境申报模式进境的宝贝和订单需通过菜鸟物流发货”。对比早前的2017年续签规则,也包含这一条。也就是说,采用保税备货模式的商家早就与菜鸟“绑”在一起了。而如今,做海外直邮的商家也未能“幸免”。虽然商家续签规则中并没有这一条,但菜鸟小二刚刚发来的“没有订购菜鸟服务将无法发货”的通知,对商家而言比什么都来得更猛烈。所以,昨天接到通知后,这些直邮商家们基本上都立即申请签约了。(天猫国际2018年商家续签标准第一章)(2017续签规则(左)与2018续签规则对比(右))A商家谈道:“我们一直做海外直邮,但之前是自己联系物流。现在刚签了协议(菜鸟集货服务),以后整个流程就是我们从海外仓库发货到菜鸟海外仓中转,再由菜鸟发货给国内客户。”(A商家刚签的菜鸟集货服务协议)一家跨境直邮服务商也向亿邦动力网表示,自己正在接入菜鸟系统,因为不接入的话,天猫国际和淘宝全球购的客户订单都没法做了。“阿里系商家,保税模式一直都是要求用菜鸟,而且货必须入菜鸟仓。直邮是新纳入的,可以用菜鸟认证的3PL(第三方物流)或4PL(递四方物流,即供应链集成商),货不一定非要入菜鸟仓,但海外集货的包裹要经菜鸟海外仓中转。”该服务商指出,平台要求商家使用菜鸟有两个比较直接原因:一是提高时效性和服务质量,此前商家使用各种物流服务商,水平参差不齐、体验不好,客户投诉率也很高;二是为了杜绝“假直邮”,淘宝、天猫平台上这种现象很多,通过菜鸟可以对此进行监管、规范。”平台的出发点是为了规范跨境物流服务。不过,对很多商家而言,这一举措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A商家现在就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海外直邮都由海外人员操作,要跟老外解释流程更改很费劲,而且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很多订单执行的错误;二是中间多了一个环节可能会增加成本(原本是从商家海外仓直接打包发给国内用户,现在是从商家海外仓先发到菜鸟海外仓,再由菜鸟集货进境配送给国内用户),而且菜鸟集货线路的费用也不比自己找其他物流服务商便宜。走保税备货模式的B商家也告诉亿邦动力网,入菜鸟保税仓的费用是13+3(即首重13元,续重3元),但一般情况下,商家使用自己的仓成本不到10元。“而且,价格更贵的菜鸟保税仓好像也并没有太明显的优势。”(菜鸟保税和菜鸟集货标准报价)C商家(同样是保税备货模式)则向亿邦动力网指出,价格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倒是能接受这个价格,但像我们这种做多个平台的商家,对于库存周转的要求比较高,把货放进菜鸟仓后,就只能天猫这一个平台用。”据悉,该商家的天猫业务只占整体业务的10%-15%,但SKU并不少。由于进入菜鸟保税仓的货只能发天猫订单,不能跟其他仓库实现数据打通,库存周转率就低了很多。从这些反馈中可以看到,成本上涨、部分库存周转率低,是菜鸟在统筹天猫国际跨境物流过程中给一部分商家带来的难题。而作为平台一方的天猫国际也对菜鸟给予了绝对的支持,不管是续签规则中对保税模式的明文规定,还是此次对海外直邮的管控。对此,亿邦动力网向阿里公关部进行求证,其表示,为更好提升跨境进口消费者的体验,天猫国际与菜鸟在近日进一步推进执行此前发布的《天猫国际直邮服务标准》,部分商家需要进一步规范无清关申报信息、无海外物流走件记录信息等不符合规范的物流服务商,菜鸟网络同时认证了诸多3PL的快递供应商(包括申通、EWE等)供商家自由选择,并非强制使用菜鸟直邮。“商家可能有误解。”其官方针对几个核心问题解释如下:1、BMS只是商家页面发货的途径之一,是菜鸟面向商家提供各类服务的工作台,包括了商品货品管理,关务信息管理,物流发货等。这次请使用BMS商家勾选菜鸟服务,是为了商家可以使用经认证的第三方跨境物流商,以便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物流信息,而非强迫使用菜鸟直邮服务。和第三方物流商的合同、仓库使用等,均由商家和物流商自主协商决定,菜鸟并不干涉。2、除BMS外,商家还可使用自研ERP,第三方ISV等方式发货。例如大部分商家使用的ISV方式,仅需做简单对接,使用认证的第三方物流商,就可完成发货。同样,菜鸟也不会干涉商家和第三方物流商的合同、仓库使用等。3、同时,菜鸟未强制要求商家使用菜鸟直邮。此次菜鸟仅是搭建平台,引入符合规则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对于无法提供清关等节点信息的物流商,商家才需更改使用符合规则物流商,这方面很早就有了《天猫国际直邮服务标准》,此次更改仅是加强执行的一部分。4、根据上述阐释,商家提到的入菜鸟仓、并导致成本上涨等问题并不存在。天猫国际的更改是为了提升消费者体验,强化及完善物流节点信息,商家只需更改不符合标准的物流服务商即可。一张更大的网“菜鸟掌握天猫国际所有商家、所有订单,这是迟早的事,也是阿里内部的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和国内物流原因一样,菜鸟跨境物流也是要把从客户下单到商品送达的整个过程都掌控在自己手里,形成一个闭环。这样可以打通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数据,整个闭环链条形成的生态系统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也迫使菜鸟加快跨境物流布局。今年4月25日,京东物流宣布独立运营,今后提供仓储、运输、配送、客服、售后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以及物流云和物流科技服务、商家数据服务、跨境物流服务等。其官方透露,京东跨境物流网络已构建形成了国际链路与海外转运中心、保税备货、跨境直邮三种模式。在全球范围内,京东拥有162条海运链路、132条空运链路,已开通广州、上海、宁波、杭州、郑州、天津、重庆等7个“跨境生态”口岸,并且开放了广州南沙、上海洋山两个“京东自营保税仓”。据了解,目前菜鸟的跨境服务也有三种:无忧海外备货服务、无忧海外进口-跨境、无忧保税物流服务。海外备货服务,是菜鸟为商家提供的含海外仓储的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海外进口-跨境(即海外集货),是商家国外采购货物,送至菜鸟海外仓后,菜鸟统一打包,以集货方式进境,再配送到消费者手中;保税物流服务,主要包括商家和商品入境前在海关和商检进行备案、保税仓储及订单履行作业、跨境通关、国内配送及相关增值服务。(菜鸟的三种跨境服务)(海外备货服务流程)(海外集货服务流程)(保税物流服务流程)根据公开资料,早在去年双11时,菜鸟的国内保税仓就已覆盖上海、广州等6个主要口岸,共19个仓库,可提供每天150万单的处理能力;集货方面,菜鸟在美国、英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线路;同时,还有13个海外转运仓。今年618,位于宁波慈溪的菜鸟超级大仓首度亮相,该仓具备全程冷链能力,包括冷冻仓、冰鲜仓和恒温仓,可提供跨境生鲜食品等高端物流服务。显然,一方面菜鸟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它也需要海量跨境物流订单来帮助它完成整个网络的搭建。此外,菜鸟的跨境物流战略版图还将画得更大。在5月份举办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公布的最新国际化战略也提到,原有的进口和出口两个路向的跨境物流能力将完成融合。“未来的物流基础设施将不同于原有的进口、出口物流,两者会深度绑定渗透,打通和共享数据、仓储、通关等所有环节。”菜鸟国际业务负责人关晓东表示,“届时,菜鸟将向全球商家提供全链路供应链的解决方案。”据悉,目前,菜鸟在全球已有超过50家物流合作伙伴,遍布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个仓库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放式物流网络。“通过3-5年的时间,我们将初步完成全球布局,从‘中国连接世界’走向‘世界连接世界’。”关晓东指出。一切都是为了数据?事实上,主流快递公司近年来都纷纷启动国际化战略,但他们在海外的拓展却面临诸多困难。而随着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全球买、全球卖成为大势所趋,跨境电商的崛起也成为物流行业新的增长动力。在阿里全球化战略“物流先行”的思路下,菜鸟的跨境物流布局,不管是对阿里自身还是对中国物流行业,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官方明确指出,将大力发展跨境物流,力争成为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的基础设施。根据公开资料,菜鸟在跨境物流上探索了近4年。今年3月,阿里携手十多家中国物流伙伴与马来西亚官方合作,在吉隆坡机场打造中国境外首个服务于eWTP的国际超级物流枢纽e-hub(一个综合的eWTP园区,包括物流、通关、贸易、金融等一系列供应链设施和商业服务),预计将在2019年投入使用。据悉,从理念来看,e-Hub属于跨境物流的顶层设计,是连接世界与世界的模式,且是属于菜鸟开放物流架构的一部分。包括圆通、中通、申通、百世、韵达等在内的中国快递企业,以及心怡、北领、万象、晟邦等中国仓储和落地配公司,均被纳入其中。换句话说,菜鸟在国内的“平台”模式被搬到了海外。引入e-Hub之后,菜鸟可以让全球物流公司在自己的大数据之下接受全局调度和规划,实现马云提出的物流目标——“未来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将实现快递72小时可达”。显然,大数据技术和全局规划能力成为了菜鸟的致胜关键,而数据本身更是菜鸟构建宏伟蓝图的基础。所以,我们看到,前不久的顺丰菜鸟大战,起因就是数据之争。在一切在线化的时代,通过各种方式掌握尽可能多的数据是所有企业的必经之路,菜鸟拿下天猫国际所有商家的订单又何尝不是出于这个原因呢?只不过,任何一项宏伟目标的实现,往往都伴随着一定的牺牲。在这条掌握尽可能多的数据以实现跨境物流蓝图的道路上,菜鸟也少不了会触碰一些“敏感地带”,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罢了。“不管菜鸟的野心有多大,关键是能不能让消费者、商家、物流公司都感受到它所提供的服务和价值。”前文提到的业内人士评论道,“在构建跨境物流网络的过程中,牺牲和争议在所难免,也不排除会有下错棋的时候,或许走得更稳、更扎实,而不是太过激进的扩张,才能不忘初心、更接近那个远大的目标。”
一起惠2017-07-03 08:51:451001 次
天弘基金公司最新公告显示,旗下余额宝2017年6月底规模已达到了1.43万亿元,直追2016年国有四大行中的中国银行个人活期存款平均余额1.63万亿元,已经超过了招商银行2016年年底的个人活期和定期存款总额。据悉,余额宝1.43万亿元的规模比去年年底的0.8万亿元,激增了近80%,环比2017年一季度末的1.14万亿元,增加了近3000亿元,尽管增速和增长金额比一季度略低一些,但仍有巨额资金流入。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余额宝在2017年9月底的规模有望超过中国银行2016年全年的个人平均存款余额。2016年银行年报显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第一的招商银行个人活期存款余额为9516亿元,个人定期存款余额为3329亿元,两者合计接近1.3万亿元。1.43万亿规模的余额宝已经把招行的个人活期存款甩开了几条街,并且还超过了招商银行2016年年底的个人全部存款余额,更别提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个人存款明显小于招行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随着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利率的飙升,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率从不足3%上升到了4%以上,货币基金也因此迎来了大发展,2017年5月底的货币基金总规模已经超过了4.8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2016年年底余额宝已经拥有了3.25亿的存量客户,这些客户看到了余额宝收益率快速提升后,纷纷增加在余额宝的投资金额,带动余额宝的规模快速增长。和银行的个人活期存款对比来看,余额宝们对个人活期存款的替代作用很大,产生了比较大的吸引力,不断有银行的个人活期存款或定期存款换成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产品。业内专家分析,余额宝的规模能和四大行的个人活期存款PK,已经说明了普惠金额的巨大力量,互联网理财正在深刻改变中国传统的金融版图。
一起惠2017-07-03 08:36:59487 次
1、对于腾讯互联网流量的三大入口BAT(搜索--电子商务--即时通信),在电子商务领域:B2C:天猫占51.3%的市场份额,京东17,5%市场份额;C2C:淘宝占95.1%的市场份额,腾讯电商4,7%(拍拍);(数据来自三方统计公司,可能存在误差)在电子商务市场市场早已被阿里与京东瓜分干净,上边数据可以看出在电子商务领域其他电商企业是比较难活的,腾讯在电子商务领域无法差异化和规模化的发展电子商务,选择与京东商城这样已经差异化了和正在走向规模化的企业合作,将自己的资源与其嫁接,助其更快地规模化,并从中获取自己作为独特资源提供者的利益。这么做也可以使腾讯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而不要在一个自己并不占据优势(实际上处于明显的弱势)的领域牵扯太多的精力。2、对于京东对于拥有1.6亿注册用户、13大类产品、年交易额1000亿元、不到10%的毛利率、去年刚实现微盈利的京东来讲,去纳斯达克上市,这数据和这故事比较难打动投资者,相比之下10亿注册用户、年交易额过万亿元、60%毛利率的淘宝天猫来讲差距也是京东无法不面对的事实。这次合作对于京东是绝对的利好,QQ网购,拍拍的电商和物流部门并入京东。易迅继续以独立品牌运营,京东会持易迅少数股权,同时持有其未来的独家全部认购权。这也只是开始而已,腾讯将向京东提供微信和手机QQ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双方还将在在线支付服务方面进行合作。京东从3c发家到扩展的13大类产品已经过了用户的高增长期,京东想要继续获得高增长就必须开发新的流量入口,而此次与腾讯的合作则为京东解决了这个问题,也算是为京东上市前做流量入口开发,有助于京东真正的往规模化发展,京东的低毛利率只有规模化才能改善了。3、对于阿里阿里是BAT中工具属性最差的,就是用户不能没有搜索也不能没有即时通信,但可以没有电子商务,就目前的市场份额来讲,阿里是电子商务领域不二的霸主,但不是所有的霸主都是安全的,在移动支付领域阿里一直与腾讯在争夺流量入口,阿里开辟的手机淘宝、支付宝、来往,腾讯开辟的微信,说实话我原以为在移动支付领域阿里是胜者,但现在看来拥有众多绑定银行卡账户用户的阿里在移动端极有可能会输给腾讯,原因:(1)微信的即时通讯属性绑定了用户的关系链(2)微信的移动支付功能有了多方提供的内容支持(大众点评、嘀嘀打车、京东、易迅等等)(3)京东能帮助微信提高商品质量把控,减少用户时间成本(4)阿里并没有关系链,打个比方你有两张银行卡,必然是哪张卡方便你才会用哪张,而在这方面腾讯占了大便宜综上:腾讯将弱势产品与京东整合,力求在京东上市后从京东获取一杯羹,同时腾讯帮助京东提高规模化化发展速度,为京东导入流量,京东同时帮助腾讯在移动支付领域加强与阿里的竞争力
一起惠2017-06-30 10:10:14500 次
二更商城似乎已经很久没更新了。身边有一部分人追了二更很久,但从来不知道二更还有电商业务。早在去年9月23日,二更就和淘宝中国质造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共同打造一种全新的PGC合作模式,在“视频+”电商的方向做新的尝试。二更CEO李明在阐述与淘宝合作的战略意义时说:“淘宝是中国深受欢迎的网购零售平台,此次与淘宝中国质造的合作,正好符合淘宝当下内容化的发展策略,能够将视频内容营销与电商平台紧密结合,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和用户沟通的方法。”事实上,二更不是从那一天才开始做内容电商的。去年7月19日,一个名为“更物”的公众号悄然上线,第一篇文章题目是《有样,有质,有味|更物》,介绍了更物的格调和匠心。第二天,更物和无限造物联合设计的手机壳在更物公众号发布,同时宣告了更物商城“更物致家”的开张。直到今年4月12日毫无征兆的停更前,更物致家已经连续运营了265天。如今进入更物致家,你看到的只有首页上仅存的“无钢圈透气文胸吊带”和“长绒棉打底裤”这两款商品。为了验证是否可以购买,笔者试着联系了更物致家的客服,等待了24小时之后依然没有回复。而当没有死心的编辑试图直接通过公众号寻找客服时,得到的是非常“互联网”的回复。种种迹象表明,二更的电商尝试“更物致家”已经停摆,二更的电商业务似乎完全停顿了。在整理对二更过去采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除了和淘宝合作“淘宝二楼”项目之外,二更对做电商这件事似乎一直不太热情。二更执行总裁林冠朝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更物致家只是二更电商模式的一种尝试,以服务二更体系下的另一个公众号“二更食堂”的女性用户、提高用户粘性为主。目前,二更食堂的女性用户比例占70%,粘性非常大。二更依然会做一些互联网产品的探索,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线上付费内容也在开发中。但在其他的盈利模式还不成熟的时候,还是以广告模式为主。CEO李明曾经在知乎上总结过二更主要的变现方式,包括:1)硬广告;软广告植入;2)B端(快消品等)定制内容发布;3)通过搭建的新媒体平台,以商业策划、发行营销等业务变现;短视频的商业逻辑非常简单,只要拍摄成本与播出成本相加,小于广告或电商成本,就可以实现盈利。单从商业逻辑判断,短视频平台想要实现盈利并不困难。据了解,2016年二更的营收是1亿元左右,主要来源于全网广告流量分成和商业定制广告。二更创始人丁丰曾说:“在未来几年内,广告都会是二更主要的盈利方式。天花板并未出现,这还是一片蓝海。”在他看来,以电商为主的变现方式起码需要千万级别的粉丝积累。而目前二更并不能完成这样的转化。未来,二更可能探索的方向则是面向C端生产付费内容,以及打造IP。与此同时,另一家顶级头部短视频IP一条却在电商的路上越走越远。根据一条的合作方案,品牌方在合作时,既可以选择单纯在一条上投放广告,支付广告费用;也可以将商品入驻到一条商城中,通过销售分成的方式来开展合作。从去年5月份开始,一条每天推出新品,只用了半个多月时间,电商销售额就轻松突破1000万,不到两个月便积累了数十万买家。一条创始人徐沪生曾对外表示,一条现在的电商模式很简单:在大陆、台湾、日本、北欧等地挑选优质的独立品牌、设计师产品,然后再把它推荐给自己的用户。一条的目标预期是做移动端的无印良品。有趣的是,早在去年7月1日,二更CEO李明早前就已经对一条的商业模式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一条”的模式是吸引精准用户,通过电商形成购买,来实现商业闭环。他认为这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但对“一条”整合供应链的能力持保留意见。而19天后,二更自己的电商上线了。从投放来看,二更和一条有本质性区别:二更更适合为品牌去服务,它的渠道很多,全网点击量有两千多万。它是以视频为载体,同一个视频在不同视频网站上播放。一条播放渠道很少,只有微信和微博。这样就导致一条适合做电商,因为知道自己的用户是什么样子的、是男是女。而二更会往广告的道路上走,因为你很难知道点击你的用户是谁、是什么样的。据二更CMO张文广介绍,二更准备做全国最大的平台型短视频内容公司。为此,他们已经将二更模式复制到了国内的多个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等,更已经开始布局二更海外市场。如果还记得上文中李明提到的三大变现方式,其中的“通过搭建的新媒体平台,以商业策划、发行营销等业务变现”将有极大可能成为二更未来的增长点。“二更要能容纳所有的短视频创作者,建立一个聚合C端的生态系统,通过二更的内容生态和发行生态,我们围绕用户,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在整个链条里,实现二更的商业价值。”张文广说。凭借自己的新媒体资源和经验,二更把眼光瞄准了过去跟他们一样的传统视频团队,孵化符合他们特长的内容,为他们提供分发渠道和营销资源等。去年9月媒体对李明的采访资料显示:在与这些地域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二更本部的视频产量只占总量的20%,有50%是各地分公司制作的,有30%完全是合作方做的。在平台生态日益繁荣的状况下,选择这个时候停摆电商业务,或许有二更在自有生态下的深层考量。一位和笔者相熟的业内短视频从业者透露,内容电商在投资人心中的分量其实没那么重。如果一个自媒体的粉丝基数和忠诚度达到一定的水准,进一步提升广告服务能力是几乎所有投资人追投的要求和目标。今年1月19日,二更宣布完成1.5亿人民币B轮融资。结合二更的平台化策略,放弃做电商或许不是一个坏选择。
一起惠2017-06-30 09:57:59372 次
奢侈品电商平台Farfetch近来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先是收购康泰纳仕集团旗下的电商平台Style.com,紧接着又宣布与中国电商巨头京东合作,获得京东数百万英镑的投资。人事方面,Farfetch今年3月将最大竞争对手Net-a-Porter的创始人NatalieMassenet吸引致麾下,6月初又任命原数字营销部门高级副总裁JohnVeichmanis为公司CMO。这几个举措似乎都将Farfetch推向了风口浪尖,也宣告了它加大市场扩张力度的决心。有外媒报道称,Farfetch接下来要继续提高盈利能力(去年平台交易额为8亿美元),并且开始为上市做准备,预计IPO的估值大概在15亿美元到50亿美元之间。日前,外媒DIGIDAY对JohnVeichmanis进行了一次采访,聊了聊Farfetch在数字化营销方面策略以及Veichmanis对于数字化的理解。据悉,Veichmanis目前带领着一支130人的营销团队,他们由数据科学家、编辑、人工智能专家组成。Veichmanis一直坚持以数据驱动来构建品牌意识,而这也是为什么Farfetch能在变化最多也最迅速的电商市场保持健康增长,同时又能在亚马逊、Net-a-Porter这些强劲电商对手的围攻下脱颖而出的原因。以下为采访内容提炼:问题1:你在2015年加入Farfetch之前并没有任何时尚行业从业经验,这对你在Farfetch所扮演的角色有何影响吗?Veichmanis:不管哪个行业,市场营销的规则都是越来越多的依靠科技和数据,来跟消费者之间建立更丰富的对话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我为Farfetch带来的东西——我们有能力去建立有意义的客户主张,然后找到通过技术去触达用户的方法。问题2:奢侈品行业的意义在不断演变。你们是如何针对这一点来做市场营销的?Veichmanis:Farfetch面临的挑战是我们想构建一个全球知名的品牌。但要意识到,如果你想在奢侈品行业构建一个品牌,你需要确保你的故事讲给了正确的人群听,否则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浪费。所以,我们现在的主要方向是运用平台的已有数据(大量访客和现有消费者的数据)来找到更多消费者,而且是用技术来实现。事实上,我们是在减少触达的消费者数量,但却找到更精准的热爱奢侈品和时尚行业的人,然后再和他们进行交流。我认为新时代的奢侈品行业CMO应该承担这样角色:不仅要通过科技准确定位到目标人群,更要同消费者进行对话、讲述一个不断发展的故事,从而启发他们的想法,最终刺激他们产生购买行为。问题3:那你们具体是怎样运作“数据科技”的?Veichmanis:过去两年,我们在营销技术平台上投入了400万美元,在营销技术、人工智能和数据科技上都有很大的投入。整个营销团队中,四分之一的人是数据科学家。我们通过分析手中的数据,定位到目标顾客群体,对他们的喜好和购买行为进行预测,然后再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讲故事”。问题4:你认为如今的市场营销人员都需要成为数据科学家吗?Veichmanis:首先,我自己也不是数据科学家出身。但不可否认,数据科学家团队可以做的、可以传递的东西非常重要。数据就是营销人员的资本。我们的工作就是围绕数据来创造意义,然后更好的服务消费者。不过,这并不是说数据科学家把文字和研究报告给到我们就行了,而是说我们需要根据这些聚集起来的数据,在实际操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我相信,从现在开始的今后10年里,任何一个有水准的营销团队都需要这样的能力。问题5:Farfetch最新一轮融资将用于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拓展。你们将如何推进这个新市场的发展?Veichmanis:这个问题又回到数据上来,这也是我们为啥会对于京东给我们所带来的机会感到兴奋。我们将和京东旗下的黑珑科技营销技术平台合作,这能够让我们利用京东的大数据资源在中国建立自动化营销体系,并进一步在中国市场建立品牌知名度。最终,当我们寻求在这个市场有所作为时,可以以数据和大量的市场测验为基础来制定策略。我们会加强在中国的活跃度,努力尝试更多新鲜东西,并在不断学习的前提下尽快熟悉这个市场。问题6:作为一个市场营销专家,你觉得来自亚马逊的威胁会对你的决策产生影响吗?Veichmanis:我对亚马逊是非常钦佩的,他们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这一点无可置疑。我认为,这个领域目前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创意产业与技术、数据学科之间的交叉。退回到五年前,许多营销理念都是基于打印和模拟的,没有真正运营技术能力来自定义通信。但现在,做营销需要讲述更有趣的、更有吸引力的故事。人与人是不断发生连接的,并且需要持续的寻求信息。因此,“运用”的频率大大改变了。作为一个品牌营销人员,你可以用更坦率的、更个人化的方式去和目标对象进行交流。比如,像Airbnb这样的品牌就是在使用简介的消息建立情感联系,但是它使用了新技术来决定到底要把这些信息展示给谁看以及在哪儿展示。所以,把理性的数据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是非常有趣的。问题7:这个行业需要不断创造新内容,你对此会有很大压力吗?Veichmanis: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内容太多,噪音也太多了。但这就是我们正在努力做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去交流,但老实讲,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我想很多营销人员都在寻找更有效的方法。问题8:Farfetch要加快盈利的话,你们的工作会有哪些侧重点?Veichmanis:市场营销是盈利的一个关键驱动力。Farfetch平台上的品牌商和精品店一直在增加新产品,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不断把用户需求反馈给他们。营销是平台模式的核心能力,所以我们坚持自己做,而不是通过第三方机构来做。现在,我们有自己的付费搜索专家、邮件营销团队、数据科学家。品牌商和精品店愿意跟我们合作也是出于这一点。我们把很大一部分营收都投入到了驱动市场需求上。最终,我们能多高效地获取新用户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持续创造价值。如果用户不断回来,那他们就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所以,我们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提高效率、加大复购率来做的,而不会在那些不太可能买奢侈品的用户身上做投入。
一起惠2017-06-30 09:43:34519 次
一带一路所涵盖的市场众多,并不是每一个市场在这个时期都有非常不错的投资回报率的。对此,出口电商和亿邦研究院的Victor整理了一带一路电商市场的相关数据,希望大家能在此寻找到合适自己的“商机”。一带一路涵盖的市场多大?“一带一路”涵盖亚太、欧亚、中东、非洲地区等,包括65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0%,这些国家大多数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据悉,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具体涉及的国家市场如下:东盟10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和菲律宾;西亚18国: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岛;南亚8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和不丹;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独联体7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中东欧16国: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马其顿;优秀市场代表根据2015年相关数据显示(数据来源:ppro),在一带一路上比较优秀的市场代表有:东盟市场: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为主要市场,电商规模分别为16亿美元、25亿美元和24亿美元。南亚:印度市场为主,电商规模为193亿美元。西亚:土耳其(70亿美元)、阿联酋(29亿美元)、沙特(26亿美元)、埃及(14亿美元)、以色列(21亿美元)为主要市场。独联体:俄罗斯(139亿美元)、乌克兰(22亿美元)为主要市场。中东欧:波兰(74亿美元)、捷克(36亿美元)、罗马尼亚(16亿美元)为主要市场。电商基础概况从整个一带一路的电商情况上看,目前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的互联网渗透率为40%,智能手机普及率约为50%,而电子钱包使用率较低,少于10%,信用卡普及率则为19%。(数据来源,imf,ppro)总的来说一带一路电商市场特点如下:1.国际巨头与本地平台的竞争与融合正发酵:如东南亚市场阿里收购了本土平台Lazada,中东市场亚马逊收购了Souq等。2.支付物流是个坎:货到付款为主;信用卡普及率低、物流配套落后、电子支付起步。3.模式简单:主要以B2C为主,电商服务(如代运营、营销、ERP)是大缺口4.中企和沿线国家合作模式:基建(如华为和中兴)为主。贸易短期以中国商品输出为主。重点电商市场机遇及挑战(排名不分先后)1.东南亚市场整个东南亚地区有6亿人口,几乎相当于中国的一半,但目前为止,东南亚的网络零售占比仅为1%。根据市场调研公司Frost&Sullivan的数据显示,东南亚地区B2C电商营收将从2015年的112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52亿美元,年增长率达17.7%。在东南亚电商中,目前来华招商的电商平台主要有Lazada和Shopee。其中,Lazada去年3月公布其年销售额规模为13亿美金,Shopee在去年12月公布的年GMV则达18亿美金(注:Shopee所属市场为泛东南亚市场,包含了台湾地区市场),这也意味着,中国卖家能占有最大的销售份额不超过40亿美元,而且目前东南亚市场本地卖家仍属多数。蛋糕很大,但不代表着做跨境电商的卖家都能抓住机遇。其中选品和本地化成为东南亚市场一大难题。从产品上看,对于过去在欧美市场已经有所布局的出口电商卖家,“经验”二字或成为其弱势。“东南亚人群网购的产品品类跟中国淘宝网购人群很像,因为都是亚洲人。所以有些卖家单纯把本身做亚马逊平台上面的产品复制过来东南亚电商上其实并不是非常有效的。”Shopee跨境业务总经理Hans告诉出口电商,卖家需为亚洲市场做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和包装。当然,对本身就做中国市场的天猫卖家而言,东南亚的产品契合度可能是他们的一大机遇。2.俄罗斯市场据EcommerceFoundation2016年8月发布的最新报告,俄罗斯2016年电商交易规模预计将增长5.3%,达到216亿欧元,跨境网购份额从2015年的29%增至2016年的35%。根据eMarketer的调研,2016年,俄罗斯跨境网购的主要来源国中,中国占比52%,可见中国的产品在俄罗斯还是很受欢迎的。其中物流和支付成了俄罗斯市场的两大难题。据移动营销服务商Yeahmobi发布的《全球电商咨询——俄罗斯篇》报告显示,俄罗斯电商实体货物交易中,80-95%的付款采用货到付款方式,电商也必须提前准备好付款机制来应对。同时,俄罗斯国土面积庞大,要将物品送给分布在1707.5万平方公里地域的1.47亿人口,无论从时间或成本来说物流都是个不简单的任务。而从通关来看,在俄罗斯市场,正规途径出口反而是最省心省钱的方式。与以往某些言论如“灰关可以得到更多利润”相反,灰关会让通关更复杂更绕,还烧钱。“灰关是按照最高标准去执行,收费按照贵的那档来做的,如汽车配件,正规通关都是按照百分之几的费用来收关税,这对于汽配来说不算什么,但是本来仅需20多元的运费到灰关这儿包税运输会收到50多元。”eBay汽配大卖家黄建文在走访俄罗斯市场后跟出口电商谈及他对俄罗斯市场的印象。3.印度市场据eMarketer预测,2017年印度电商零售销售额将达375亿美元,到2020年,该数字将达到794亿美元。而印度通过数字平台购物的消费者也将会从2017年预计的1.99亿人增长到2020年3.52亿人的规模。也就是说在3年内印度B2C电商的消费群体会近翻1.8倍。印度市场已经是中国邻近地区中预期市场容量最大的电商市场。这也吸引不少互联网巨头争相投资该市场。如今年4月腾讯、eBay以及微软等就共同投资印度电商Flipkart;今年3月初,阿里旗下蚂蚁金服联合赛富向“印度版支付宝”Paytm投资2亿美元;5月,Paytm也公布已获得软银14亿美元投资,后者在本身也是印度第三大电商平台Snapdeal的最大股东,拥有超过30%的股份。因为各巨头们的入局也让跨境物流在印度市场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开发新兴市场之时,跨境电商卖家通常会采取直邮的方式来把产品从中国把产品运到消费者手上,因为这就不需要再新市场备货,免去产品水土不服滞销的烦恼。然而,据专供土耳其和印度市场的全和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林世豪表示,印度市场用户对时效要求非常高,因为类似Flipkart、Amazon印度等当地电商已经培养其用户今天下单两天后就收到货物的习惯了。目前,快件到印度时长大概为7到15天,邮政渠道到印度的时长大概20到30天,均比用户习惯的两天要长的多。所以走B2B2C的海外仓模式实现更快的物流体验更符合消费者的期待。可是,要实行B2B2C模式,则意味着要进行商业清关,而在印度,本身跨境贸易的税负是非常高的。林世豪告诉出口电商,目前印度税率成本大概是75%到85%。也就是说,100元的产品,向印度海关申报时,缴税成本高达75到85元,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4.土耳其市场据相关市场调研数据表示,2016年土耳其网络零售额高达79亿欧元,人口7800万左右,均GDP超过1万美元,电商用户1500万,本土电商网站超过1.6万家。在土耳其市场中,税是最头痛的难题。据了解,土耳其对一般贸易进口产品征收五种税费:海关关税、货物税、民众住宅基金税(针对鱼类产品)、特别消费税、增值税。其关税结构分为五种:从价税率、从量税率、混合税率、复合税率和形式税率。自2015年5月起,土耳其对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非欧盟国家的部分产品提高了关税税率,产品包括箱包、家居用品、家用电器等。而据专攻土耳其和印度市场的全和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林世豪表示,土耳其关税缴纳的规则会经常改变,税率也会经常变化。这些规则变化通常都是出于本国工业保护目的,所以有时这些规则并不会预先通知,突然一个新政出现就改变了。
一起惠2017-06-30 09:36:11895 次
新零售给电商的创业者设下一个很体面的台阶,让空悬着的电商一步步迈向线下实体。老牌电商玩家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聚美优品、当当网不遗余力的开垦线下市场,都在寻找着新的增长爆发点。但面对迟迟不曾破局的汽车电商领域,创业者们开始结合电商特点和国外先进实体经验,又找到了新的玩法。花生好车便是其中一员。花生好车创立于2015年6月,创始人陈鹏云早先是一位互联网金融创业者,面对线上日益高昂的流量成本和线上极高的金融风险,他一直寻找一个既有资金端,也有资产端的闭环模式。花生好车创始人陈鹏云而汽车行业成为了他最佳的选择。对于花生好车,在创业之初陈鹏云选择了“直营、直租、直采”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瞄准三四五线的新性汽车消费市场,主打90后年轻群体——因为年轻群体的消费理念更新潮,比较容易接受买车到用车的转变,即更愿意接受融资租赁等新兴产品。所谓直营指的是:花生好车前期投入铺设直营门店近200家,大部分采用街边小门店的展厅形式,门店成本在几十万远低于4S店成本。他形容这种街边店和链家门店形式相似,把门店开在小区附近、商场周围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规模不大。而在郊区,花生好车开设大型汽车展厅,用于辅助街边店陈列车型上的空间不足。直租即现在行业比较流行的汽车融资租赁模式,在直租模式下,车辆登记在花生好车公司名下,如果承租人出现逾期等违约现象,租赁公司能更方便地取回车辆并进行再处置;另外,车辆登记在租赁公司名下,承租人就很难将车辆抵押或者转卖,风控也有很大帮助。同时,直租的利润空间也相对较大。不过,在直租模式下,租赁公司需要承担车辆使用过程带来的损坏或事故等风险情况。直采:花生好车直接与主机厂对接采购。目前花生好车已经获得部分主机厂品牌授权。目前,花生好车在线上依托于自建平台、微信、app以及与各大电商渠道达成合作,一边通过线上获客,并进行风控管理和完成部分交易环节,一边在线下自建门店完成客户的车辆交付,以及售后服务。意在实现全渠道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花生好车的线下实体门店规模较小,成本仅为几十万元,远低于4S体系造价高昂的实体门店。同时,为了承接电商带来的大量流量,花生好车还选择像京东一样自建仓储物流体系。目前,花生好车在重庆、兰州等地建立了10大中心仓库,辐射周边省市,订单需求当日响应,以便门店最快完成交付,达到高效率运作。据陈鹏云介绍,花生好车发展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优秀的实体经营案例。1、借鉴美国汽车批发超市Costco,以客户的会员体系为核心需求,将汽车和超市结合在一起。2、借鉴日本小展厅的营销,以多种的营销形式来向客户渗透,同时把销售与维修能够区分开。售前只做获客跟客户服务的过程,把维修挪到城市的郊外。3、二手车和新车共同经营。未来不出三到五年,新车、二手车的消费比例应该1:1水平。目前在欧洲已经开始实行新车、二手车在同一个卖场里面,同样地给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4、自营融资租赁产品,以德国主机厂为例,自营融资租赁产品可以实现二手车的回收。二手车在国外很多来源是来自于租赁,因为租赁,中间客户会来退车、会来置换车辆,所以天然会从融资租赁产品中生产出很多二手车,来进行二次出售,或者进行二次租赁。5、学习链家。直营门店,包括门店VI设计,服务实现完全标准化。除了模式探讨之外,汽车之家、易车等汽车资讯门户在电商方面也尝试多年,面对电商和原有经销商体系的冲突,仍未找到合适的突破口,花生好车又该如何权衡二者的矛盾呢?陈鹏云告诉我们,原有的电商普遍缺乏实际渠道。包括汽车电商的交付还要依托于4S店,对厂家来说,原有整个电商体系要从厂家拿车,客户还是回到4S店来交车,做的仅是个线上获客的功能,没有必要在中间再加一道电商。而花生好车则是要做4S经销商的补充,就像二级网络经销商一样。有独立的经销网络,和自建门店;同时,目前的4S经销体系更多在一二线为主,花生好车则定位于二三线、三四线,跟厂家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其实,花生好车并非汽车新零售战场上的唯一玩家。易鑫金融、一猫汽车、神州买买车都在用相对互联网的方式开垦市场,二手车行业的优信、瓜子、大搜车也开始向新车零售业渗透。面对未来日益激烈的竞争,陈鹏云表示,“这个行业一定是持续战,尽管说行业能够引起关注,更长远来看,它更多的依赖于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的转变,或者对整个品牌服务的新认知,并不在于某些资本,也不在于某些企业大幅投广告”。
一起惠2017-06-29 09:08:34785 次
【编者按】小燕子(化名)有点记不清自己第一笔知识付费的钱花在哪里,是为何花掉的。“也许是冲动消费了吧,觉得内容对自己有用就买了。”她说。中国互联网的黄金十年让不少人养成免费获取信息的习惯,但“知识是共享的”这种思维明显被知识付费的浪潮狠狠的拍了一巴掌。有数据显示,2016年有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暴涨了3倍,知识付费用户达到近5000万人。截止到2017年3月,用户知识付费(不包括在线教育)可估算的总体经济规模为100~150亿左右,而2017年用户知识付费领域的总体经济规模可达到300~500亿元。抛开这组数据不谈,喜马拉雅、得到、值乎、分答等知识付费产品的出现,都向我们宣告了一个事实:在信息冗余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愿意为优质内容付钱了。借着这阵东风,除了大批的内容创业者和内容平台相继涌现外,也催生了不少知识付费类的工具产品,鲍春健和他创建的“小鹅通”便是其中之一。小鹅通创始人鲍春健熟悉鲍春健的人都喜欢叫他老鲍。他曾是腾讯数据平台部总监,T4级专家。老鲍曾多次公开表示,创办小鹅通是因为吴晓波的一次抱怨。吴晓波在做《每天听见吴晓波》的时候,外包技术团队的制作效果差强人意,除了存在断点续播、黑屏续播等技术痛点外,会员管理和互动的效果也不大理想。而老鲍和他的小鹅通团队在一个月时间内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之后的5个月内,《吴晓波频道》的付费会员就发展到将近10万人。从去年12月正式推广后,小鹅通现在已经汇集了吴晓波频道、张德芬空间、十点读书和局座召忠等知名用户。目前,小鹅通拥有注册总用户近40000家,共有基础版、成长版和专业版三个版本的产品,使用其付费版本(成长版和专业版)的用户占比约为10%。鲍春健介绍称,目前三个版本的使用人数都处于递增状态。使用基础版的用户较多是因为大多数人还处于尝试阶段,仍在逐步摸索。而作为帮助知识付费内容产品化的工具,小鹅通产品不断迭代的过程,也侧面反映了付费知识生产者不断遇到的各种难题,和由此带来的对工具的新需求。鲍春健表示,在刚开始的时候,付费知识的生产者最需要的是可以提供基本支付能力和丰富的内容生产方式的工具。接下来他们会有更多营销的需求,需要寻找渠道来更好地售卖课程,并借此增加更多粉丝。亿邦动力网了解到,目前小鹅通可提供音频、视频、图文、直播等多种内容生产方式,还可提供问答和社群等互动功能。而在营销方面,小鹅通也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第一种是面向C端的邀请卡,用户可以将课程分享到朋友圈,吸引其他人来购买,我们会对其进行奖励;第二种是B端的推广员。很多有流量的公众号并没有去做内容,但是他们采购内容进行分发,获得分成利润,目前小鹅通产品支持微信二级分销;第三种是通过小鹅通精选商城集中展示一些没有大流量优势的精选内容,新榜等其他大渠道可从中挑选优质内容进行推广。”“我们在丰富付费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增加营销方式的同时,也在注重用户关系的管理。我们要帮小鹅通的使用者了解到用户的特质、用户愿意为知识付费的理由、产品内容的打开率和使用率是多少以及用户对内容的的反馈。这些信息对他们的内容迭代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鲍春健说道。鲍春健认为,内容生产者要熟悉用户,小鹅通可以对用户进行画像和标签化的区分,未来还可以对用户的消费能力做出区分。“内容生产者要重视运营用户,不能只是售卖产品。最核心的要素仍是要保证内容的产品质量,同时可以建立一个社群,增强用户粘性,带领用户共同进步。”不过,对内容生产者而言,知识付费虽是一种相对轻量、直接、无缝链接粉丝的变现方式,但想要保证长期产出有价值的内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在小鹅通CMO樊晓星看来,内容付费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不是一门持久的生意。在知识付费飞速增长的大趋势之下,每个圈层的内容生产者可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大一部分人没有能力连续产出有价值的可售卖的内容。同时,知识付费的门槛比较低,有些人在刚开始尝试的时候会选择比较轻量级的方式,例如小社群、小直播等形式,来与用户进行强互动。但是涉及到有粘性的视频节目、音频节目和专栏等,能力就会有些不足。“由此,小鹅通愿意扮演联结者的角色,联结内容生产者和渠道。让内容生产方安心生产内容,没有内容产出的渠道方也可以获得内容进行分销推广,将内容传递给更多用户。”小鹅通CMO樊晓星其实,无论是传统的出版行业,还是新兴起的知识付费,内容良莠不齐的现象比比皆是。那究竟什么样的人才具备长期生产高质量内容的能力呢?“一是有知名度,自带IP效应;二是要在某一垂直领域有专长;三是需要公司运营。个人运营的效率和内容质量都得不到保障,但公司化运营一般在生产内容、挖掘素材、打磨产品、销售转化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会有标准化的流程。”樊晓星称。据亿邦动力网了解,从内容分类上来看,目前小鹅通平台上排名第一的是财经类;第二是母婴类;第三是教育和个人提升类;第四类是垂直细分领域。总体来说,售卖较好的课程多是在短期内对人有提升有价值的课程。此外,微信付费订阅功能将会上线的消息也一直传得沸沸扬扬。有人判断,微信做知识变现只是时间问题,待到机会成熟,或许会携自媒体迅速席卷知识付费市场。若是微信入局,小鹅通这个始终帮助自媒体变现的工具,或许还会拥有更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一起惠2017-06-28 09:31:36540 次
1141-1160/2670 记录58/134 页首页上一页1...55565758596061...134下一页尾页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万表网
最高返利6%